210. 第 210 章 *几代皇帝维护的脸面……
作者:菖蒲君君      更新:2023-07-08 20:22      字数:3515
  一排系着大蝴蝶结的半人高花瓶被摆在地上,后面的桌上整整齐齐码了一排印章。

  弘历就坐在桌后,在旁边还稍微挪一挪花瓶有些歪了的位置的傅恒满脸无奈。

  福康安摆一个印章就偷偷叹一口气。

  天下谁不知道弘历好面子?

  如果不是为了面子,那尊各种釉彩大瓶就根本不会出现。

  他就是显摆!

  显摆大清的国力和工匠水平。

  至于审美……比得上国力吗?

  他觉得好看,那就是好看。

  姜烟嘴角抽搐的看着这一堆东西,实在是没忍住的问:“摆摊?潘家园也不是这样的。”

  坐在桌后的弘历把玩着一枚印章,轻哼的白了姜烟一眼。

  “我就是想告诉你,我可没有割地。当皇帝也是人,人就有自己的爱好。我就是天生喜欢热闹的人,怎么着?不行吗?”

  比起玄烨和胤禛,弘历的北京腔愈发贴近姜烟所熟悉的腔调。

  配上他那副鼻孔朝天的睥睨模样,姜烟觉得如果这一段单独剪辑下来放在网上,估计网友的嘲讽能拉满。

  “行啊。”姜烟踱着步子看一个个花瓶,怎么扎大清皇帝的心,她可太擅长了。

  “你如今收藏的这些,如果不是清末民初,以及战争时期多位学者的保护,早就被弄到国外去了。听说过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吉美博物馆吗?里面说不定就有你的藏品。”

  弘历咬着牙,怒视姜烟:“闭嘴。”

  “这就不高兴了?”姜烟摇头,伸手摸着一个粉彩花瓶。

  这些东西,或许有的安静的陈列在国内的博物馆里,有的在私人藏家手中。

  但也有许多,流落海外,不知何时能回来。

  “懒得与你说这些。”弘历起身,绕过书桌,走过那些大大小小的花瓶,大步走向门外。

  姜烟耸肩,收回手跟上他的脚步。

  傅恒父子对视一眼,也跟了上去。

  与胤禛一样,弘历也很喜欢圆明园。

  只是相比胤禛觉得圆明园是他的福地,比紫禁城要住得舒服之外,弘历一样把紫禁城看做是一项炫耀的成绩。

  可如今出现在姜烟面前的圆明园,让她怎么也不能释怀它之后的结局。

  万园之园又如何?

  抵不过炮火摧残,十二兽首天各一方,难以重聚。

  “姜姑娘对我皇玛法和皇阿玛的不满,无非是他们放弃了北边的土地。可姑娘告诉我,要回来了,派何人去守?何人又会去那里居住,落地生根?荒无人烟,无法种植的土地,如何比得了更动荡的西北和草原?”

  弘历比起胤禛还要冷静。

  姜烟也发现了这一点。

  大清的这三代皇帝,像是在进行迭代发展。

  只是,他们迭代的不是国力,而是皇权统治。

  玄烨同样好面子,但他还能有“一朵小红花”的些许温情。

  胤禛喜怒形于色,刻薄寡恩,但在对人好的时候,亦是满腔热诚。

  但弘历不是。

  大多人被影视剧戏说里的乾隆皇帝影响,加之后世的段子。

  让人觉得乾隆好似是地主家的傻儿子。

  可事实并非如此。

  他像是皇权下生长出来的“怪物”。

  是两千多年皇权之下的集大成者。

  眼前的弘历,他不会与你讲道理,只会把事实摆在你的眼前。

  姜烟没做过皇帝,更不清楚当时大清皇帝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她只以后世的观念来看,自然觉得大清皇帝昏庸,连国土都可以说不要就不要。

  弘历转身,朝着旁边走去。

  大水法下,姜烟和弘历所代表的根本是两个群体。

  “愚民,并非只有大清皇帝在做。若是那些百姓安分,将心思都放在该放的地方,我们又如何会以强势的态度将事情都压下去?”

  弘历依旧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放开了思想,就是放开了一条让百姓杀入紫禁城的大道。

  “是!愚民到哪怕有学识的人也是闭眼不敢看天下,缄口不敢议时事。然后当西洋文化冲击国内的时候,反倒是让一批人觉得我泱泱华夏竟然无一可取之处。这是你的愚民吗?”

  姜烟直视弘历的眼睛,只站在那里,声音清润。

  她为沉默的古籍控诉,为那些曾经璀璨一时,却在一段时间内险些被抛弃的文化而不满。

  “朕,是皇帝!”弘历冰冷的回答:“朕所作一切,为皇权统治,为大清延续国祚。大清安稳,才能安居乐业,不是吗?”

  这次沉默的是姜烟。

  是啊。

  他是皇帝。

  与皇权为敌,皆为逆贼。

  皇权之下,除了掌控它的人,其他都是蝼蚁。

  弘历也不意外姜烟的沉默,径自往前走。

  他的声音满是骄傲自得,两人面前的湖面也随着他的诉说,化作冲锋陷阵的大军。

  “朕在位期间,平定大小金川,大清国土之内再无土司制度,还西南边陲一片安宁。何错?”

  “两平准噶尔,占据天山南北两路,自此草原不再是大清的威胁。”

  “平回部,收西域,更名新疆。没有什么都护府,只有大清的伊犁将军,完全纳入我大清版图。何错?”

  “靖台湾,灭天地会反贼。降服安南,自此成为我大清属国。”

  每说一句,弘历的头发白一分,但他的背脊依然挺直。

  他不会因为现代那些人的责骂和嘲笑就自我怀疑,他就是大清除□□努尔哈赤,圣祖康熙之外最有成就的皇帝。

  “两平廓尔喀,定下金瓶掣签,藏地平稳。朕乃大功!”

  弘历转身,此时他与姜烟的距离已经有十几米远,可两人都能清晰的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一旁的湖面,是草原上满地的清军尸体,是历经大小金川,总是长途奔袭作战,最终在缅甸一战后病情恶化,班师回朝途中撒手人寰的傅恒。

  也有行军四千六百里,几乎翻越大半国土前往藏区平定廓尔喀的福康安,甚至还能看到福康安带着清军翻越喜马拉雅山,几乎打到了如今的尼泊尔一带。

  清军的确英勇。

  姜烟承认。

  无论是如今的清军,还是后来的水师,他们都是英勇的战士,都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傅恒父子,以及无数清军将士,成就了弘历的“十全武功”。

  “近半个世纪的战争。”姜烟记得上一次这么穷兵黩武的皇帝还是刘彻。

  可刘彻晚年敢给自己下轮台罪己诏。

  重用桑弘羊,以均输和平准,恢复国内经济。

  提拔倪宽,兴修水利。委派唐都、落下闳修订历法。任用赵过,推行代田法。

  “你做了什么?”

  姜烟不说这“十全武功”中有多少是耀武扬威,多少是正义之战。

  只战后,弘历做了什么?

  他下江南、修园子。

  继续享受着身为皇帝的奢侈生活。

  晚年髦荒,重用和珅,养出一个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贪官。

  “所以啊,大汉能有昭宣中兴,而大清在你之后急转直下。胤禛十三年宵旰焦劳续的国祚,在你手里一泻千里。”

  姜烟承认乾隆于国土上的功绩。

  但他的十全武功,耗费了多少国库,又让多少清军消耗在根本不需要的战争里?

  甚至傅恒和福康安这对成就了乾隆十全武功的父子功臣,也几乎是累死在军中。

  “你!”弘历盯着姜烟。

  他无法反驳姜烟所说的话。

  自他之后,大清的确再无中兴之主,甚至一代更比一代差。

  他自认“上国”,不愿与英国通商,更不想洋汉勾结而关上的国门,最终被炮火轰开。

  大清,彻底没了。

  几代皇帝维护的脸面,被炮火打得稀烂。

  这先天不足的政权酿出来的苦酒,却由神州大陆的所有人饮下,苦不堪言!

  无论是何民族,在那段历史里,无一例外。

  姜烟的话太尖刻,直插人心,让幻境中的人都会下意识的想到满目疮痍的土地。

  “哼!”弘历面色铁青,拂袖而去。

  只留下傅恒父子还在姜烟身边。

  两人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

  其实,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在现代。

  只是现在看来,还是沾了基本疆域的光。

  “皇上……”傅恒想要给弘历辩解,却什么也想不出来。

  毕竟,姜烟没有说错,不是吗?

  “先行一步。”傅恒无奈,戎马一生的大学士在这一刻也迷茫起来。

  他们真的在做一件错事吗?

  只延后了几步的福康安走在姜烟身边。

  “姜姑娘言语犀利,着实令人难以招架。”福康安也不是来给弘历辩解,只说:“打仗的时候,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哪里做错。只战后细想,才会发觉我那时的问题。”

  “姜姑娘,你的几句话就否决我们的一生,是否也不公平呢?”

  福康安自然也是赞同姜烟的。

  毕竟,福康安也不愿意去想,百年后自己的后人也要在那样的压迫下努力存活。

  只是在姜烟的言语中,他们好像都成了刽子手,都在作恶。

  “那你会懊恼自己在战事的错误吗?”姜烟问他。

  见福康安抿唇不语,姜烟笑了:“你自己都会怨怪自己,又怎么能阻止我们责怪你们呢?”

  说完,姜烟离开弘历的幻境。

  纵然没有被焚毁前的圆明园,也不能让她的心情好受。

  直到面前突然被塞过来一碗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