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 79 章
作者:菖蒲君君      更新:2023-03-14 18:04      字数:3507
  步入武则天主导的幻境,姜烟本以为会看到她登基的一幕。

  那是几千年来,女子在这个男人做主的社会走到顶点的时刻。

  结果,武则天带她看到的,却是初入宫的自己。

  那时,她还没有名字,旁人都叫她——武氏。

  “那时你吗?”姜烟看着站在人群中的少女,年纪虽轻,却犹如娇柔芍药,散发着独属于她的明艳光彩。

  武则天缓步上前,看着年轻时候的自己,并没有多少的怀念,只眼中都是怜悯。

  “那时的我,不能留下自己的名字,也不能有任何个性。我与这后宫群芳一般,只是这大唐的繁华点缀。”

  作为武才人,武媚除了被太宗赐名之外,她没有留下其他痕迹。

  如果没有遇见李治,她的结果只会和太宗皇帝后宫中的其他人一样。

  最多在历史上留下一个“武媚”的名字。

  甚至可能连这个名字也留不下。

  “女人一旦与男人有了牵扯,与权利有了联系,其他人就总是能想到禁忌,想到一女共侍父子。为何女子就要被如此轻视?为何不是我有那个能力?”

  武则天作为才人的那些年,时光流转得很快。

  因为那时的她并没有任何值得留下的内容。

  每一天,每一夜,都像是周而复始,没有丝毫改变。

  与李治的相处,更像是花期就要枯萎时候遇到的一泉活水。

  让她知道,自己的人生并不是一眼望到底的苍白。

  武则天冷淡的看着自己入感业寺,削发为尼。

  身在佛门,可她的心却依然在滚滚红尘。

  感业寺的两年,暮鼓晨钟。佛经并没有让武则天那颗红尘之心就此沉下,反倒愈发让武则天向往红尘,抓住一丝一毫的机会,也要从感业寺离开。

  “我的人生不该如此。为了一个与我无夫妻之名的男人孤独终老?”武则天看向姜烟:“你明白吗?在这条路上,我没有其他选择。李治,是我能在抓到最好,也是最有力的浮木。我知道他爱我,却更爱天下。”

  姜烟迎上武则天的眼睛。

  那双眼睛里,野心早已不会像熊熊之火一样燃烧。

  它更像是埋在炭火下的火星,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燃烧出最猛烈绚烂的火焰。

  “旁人都说他心中只有小情小爱。却不知,从我重回后宫的那一天,除了满足他的感情之外,更多的便是针对门阀世家。皇后背后的太原王氏,家世显赫。谁不渴望权势?我亦然。”

  她愿意成为一把刀。

  在后宫被王皇后握紧,刺向萧淑妃。

  后来,也愿意被李治握紧,刺向王皇后,再挥向朝堂。

  这一切,只要能让她拥有无上权柄,她都愿意。

  “你们都很理智。”姜烟看着武媚被册封为后,在后宫浮沉几年,她早已不复当年初入皇宫时候的天真少女。

  在后宫走的每一步,都愈发趋近于现在的武则天。

  之后,武则天没有带着姜烟看下去。

  而是寻了一处亭台坐下,看着底下灯火与星河交汇,人间与九天好像连接,天上的仙人也羡慕大唐风华。

  “在这座皇宫中,不理智是活不下去的。”武则天不否认与李治的感情。

  若非有爱,他们不会只在感业寺见了一面,便开始谋划回宫的事。

  只是,与他们的小爱相比。不管是李治还是武则天,前者看重大唐,后者看重权柄。

  看重大唐。

  因为大唐是他们李家的天下。

  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酣睡?

  所以陇西贵族势必

  倒在皇权下。

  看重权柄。

  因为只有握紧权利,她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不再因为谁的一时兴起,丢了自己的名字,落发为尼。

  “我可以不要过去的名字,却也不想要‘武媚’这个名字。”武则天端起桌上的酒杯,浅酌小口,指向前方:“所以我给自己改了名字,让后世千秋万载都要记得武曌之名。”

  说罢,还给姜烟倒了一杯。

  姜烟感谢的接下,稍稍喝了一小口。

  有些意外。

  这酒带着些许甜味,仔细喝的话,还能喝到粮食的香气。

  更像姜烟喝过的米酒,而不是想象中辣口的白酒。

  “好喝吗?”武则天略带笑意的看着姜烟,说:“曾经,我也想过安稳的做太后。既然他临终前给我权柄,督促显儿,那我便按照他所想的去做。可显儿……”

  武则天摇头叹气,随后面上倏地又带上冷笑:“韦氏想要做第二个我,也要看她有没有那个本事。而我,也从满堂朝臣中看出来了。他们恭维的,只是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哪怕他没有才华,没有魄力,不适合当皇帝。只要他是男人,是李家的儿郎,一切就都顺理成章。”

  凭什么?

  就因为他是男人?

  “我从来都不信命。”武则天起身,走到亭子边转过身来看着姜烟。

  在她身后,是万家灯火,是星河浩瀚。

  姜烟却恍惚看到,有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一条神龙腾空而起,飞荡在大唐天空之中。

  她不仅是大唐天空别具一格的存在,更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惊叹的出现。

  周围幻境转换,姜烟看到武则天废李显,改立李旦,临朝而治。

  之后,又废李旦,自己登基。

  大唐就此一改。

  一个女人执政的武周天下到来。

  在位期间,武则天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将从李治时期创立的科举殿试,于武周时期正式确立。

  因此发掘出了众多人才。如狄仁杰、娄师德、姚崇、宋璟等。

  也试图开创武举,以此来弥补登位初期的武将空缺。

  “府兵制从高宗晚年就开始走向崩坏,为何你不治理这里??”姜烟不理解。

  这个起源于北魏,在太宗时期加以改革。战无不胜的唐军,就由此组成。

  可到李治晚年时期,府兵制逐渐崩坏,逃兵愈发增多。

  土地兼并的问题甚至影响到了均田制。

  而武则天时期,登基为皇之初,对几位武将的打压,也仿佛成为了压倒府兵制的最后一根稻草。

  让府兵制在武则天时期迅速崩塌,以至于唐玄宗时期,崩坏的府兵制逐渐被募兵制取代。

  英勇唐军,仿佛成了太宗和高宗时期最后的绚烂,就此化作一阵风,消失不见。

  文治,在进士科的改创,武则天这个举动无疑是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

  中国人数千年对文化的崇敬尊重,由此开始有了一道阶梯。

  有了那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温床。

  “治理?”武则天这次是坐在明堂之上,一手撑着额头,面容疲倦。

  她多年不回长安,洛阳从之前的陪都到神都,如今显然已经成了武周时期名副其实的“首都”。

  “政治不是今日说,明日就能看到结果的事情。颓势已现,我亦无力回天。”她知道姜烟这么问的原因。

  不外乎是她杀武将,对已去世的李勣也不曾手软的缘故。

  可武周一朝,也并非没有打过胜仗。

  奈何后突厥崛起,营州契丹动荡。

  都成了她身为皇帝却不能尽职尽

  责的地方。

  这些,武则天也都没有回避过。

  有仗,她打。

  有祸,她平。

  “只可惜,他们只将眼睛放在了我的后宫,放在了我的败绩。”明堂上坐着的武则天嗤笑,仿佛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若男子为皇帝。这些也只会说他文治显著,武功不行。而他的后宫不会被大肆讨论。怎么不说他们不懂修身养性,纵情纵欲?我当了皇帝,却还要我当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寡居老太?”

  只因为她是女子?

  所以不看功绩,只看私德。

  与她关系亲近的女子,如太平,如上官婉儿,都因为后宫的这些事情而被大肆渲染。

  好像她们便是败坏纲纪的罪魁祸首。

  是带坏天下女子的恶人。

  “我做昭仪的时候,想不通男子已经享尽了这天下所有的好事,为何分给女子一点点,都像是要了他们的命!后来我当了皇帝,这一切就想明白。”

  武则天倏地起身,在她对面站着的,仿佛早已不是一个姜烟。

  而是那千年积累下来的男子为上,父权、夫权中占尽便宜,享尽好处的人。

  “因为他们害怕。害怕发现自己连瞧不上的女人也比不过。害怕发现,如果给女子一个机会,她们会抓得更紧,爬得更快。”

  所以,往后的千年中,无数人将武则天描绘成阴险残忍,玩弄权术而毫无人性的模样。

  无人记得。

  没有她,天下读书人还要跪拜在士族门阀门前,只求一个机会。

  没有她,大唐文风也不会因此盛茂。

  没有了李治的武则天,孤独坐在明堂上。开始畏惧苍老,她忌惮出现在身边的每一个人。

  包括姜烟。

  “您,还好吗?”姜烟看着愈发苍老的武则天。

  从她的脸上,还能看到当年那个十五岁才人的痕迹。

  只那双眼睛,不复清澈。

  她当年在感业寺向往红尘滚滚,也终究在这红尘中手握皇权,将封建王朝一个女人可以到达的最顶点做到淋漓尽致。

  而今,也终于明白。

  当年李治为何同她说,有她在身边便觉得安心。

  帝王之路是孤独的。

  李治有她。

  可她,又有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