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二合一 疏散转移;挖河排涝
作者:元元彬      更新:2023-03-16 18:27      字数:6622
  (一)疏散转移

  “快快,快进来,喝一碗热姜汤,免得着凉了。”又有村民被送过来,王青花热情地招呼道,顾不得对方身上湿哒哒的,就把人往里面引。

  来的人正是朱大娘家,只见朱大娘站到了廊檐下,顺手脱掉湿透了的蓑衣,跺跺脚抖一抖弄掉身上沾到的雨水,再胡乱抹了把脸,不好意思地说道,“青花啊,这真的是麻烦你们了,又是接我们过来,又是给我们准备这那的,太感谢了!”

  再抬眼看着韩家那干干爽爽的新屋子,只觉得都不好意思下脚踏进去了。

  她脚上满是在自家院子里踩到的泥泞,刚从韩家院门一路踩着青石板进来,可给人家原本干净的院子踩得脏得很,这会儿就更不好意思进去屋内了。

  “大家都一个村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嘛,哪里用说这种话,带着孩子赶紧进来吧,这会儿屋里人多,去炕上挤一挤,衣服看有没有干的,没有干的烤一下或者我家的旧衣服对付一下。”王青花利索地说道。

  “哎,哎,好的,青花你别忙了,我们自己来!”朱大娘赶紧擦了把鞋底,就抱着小孙儿进屋,的确怕受寒,得赶紧进去烤一烤。

  才五六岁的小娃子乖的很,正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砖瓦房,心里感叹着原来这就是大房子啊,可真气派真好看呀,没有任何哭闹,乖顺地和奶奶一起进了屋。

  朱大娘两个儿子都去挖河道了,两个大孙子和儿媳妇们则去自家地里往外舀水了,要不是韩采薇她们去得及时,这祖孙两说不定就被压塌在那茅草屋了。

  她们过去后,赶紧帮着抢救了一些东西出来,然后带着人过来了这里。

  一进屋,果然见炕上坐了不少村里的大爷大娘,都是来这里避一避的,一模炕上烧得旺暖呼呼的,坐上去舒服得紧,赶紧把小孙儿就放了上去,看他开心地在上面滚来滚去。

  这么大的炕,还真是少见,晚上睡在上面恐怕也是舒服得很吧,朱大娘不由得想到。

  可是屋内除了孩子们,众多大人却无心享受,一边烤着身上的湿衣服、湿鞋子,一边忧愁地望着外面这连绵不绝的大雨。

  “该死的老天,要水的时候它不下,不要的时候下个不停!”一个大爷咒骂道。

  “可不是嘛,前段时间浇水搞得我们多苦啊,如今竟然又涝了,这还让不让人活啊!”另一个大爷附和道。

  “可怜我家的白面,一直攒着舍不得吃,这会儿泡水了,吃不得了。”一个大娘惋惜地说道。

  她家地势低,进水进得快,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家里就好多东西都泡水了,衣服之类的都无所谓,后面还能晒干,关键就是那袋子白面,真的是太可惜了。

  一时间屋子里不少人都是叹息,这雨连着下了几日,不算地里的庄稼遭灾,各家多多少少都有损失,要不是之前有给县衙做日结工的积蓄,以及县城里能买到的平价粮,此时说不定就已经过不下去了,哪里还有心思坐在这里烤火,可不就急死了。

  如今虽然东西损失不少,庄稼也可能产量下降,但大不了去做工,也能吃得起粮,加上人至少都没事,心里就还算有底。

  得多亏了这韩家,一时心里感念不已,人家当初教大家养蚯蚓土,可是没少花心思,养出来的肥料果然好使得很,后面又收购大家从山上搞来的野菜野味,给大家多一个来钱的路子,如今又是让大家来自己新屋里避雨,晚上说不定还得歇在这里,真真是好人家啊,心善得很哟。

  不过听到家里的白面泡水,另一个大娘搭话道,“所以还是不要太攒了,早吃不就早进肚子了,还有这修房子也是,早修早住进去,哎呀我当初就是舍不得这么快把银钱拿出来,毕竟都还没捂热,所以一直没有着急修房子,哪里知道这雨来的这么急这么大,那茅草棚子完全不顶用。”

  “是啊,早晚都要修的,不说修韩家这样大这样好的,哪怕修个土砖房,也就不怕雨水了,哪里至于屋里东西都打湿呀!”刚那个大爷接话道。

  一时众人就展开了关于韩家这房子的讨论,之前上梁好多人没来,这还是第一次进屋,此时三间主屋都坐满了前来避雨躲灾的村民,炕里的火更是烧个不停,众人环顾四周,不得不感叹这房子的确是修得好。

  “这么大的雨都飘不进来,得亏那廊檐修得长,伸出去好一截。”一个大爷说道,“要说还是这样弄的好,下雨天可以遮雨,大太阳天又可以遮阳,屋里既淋不到又晒不到,多好啊!”

  众人不禁点头,谁不希望家里干干爽爽的呢,有这么一道廊檐,干完活回来就能坐着换换脏鞋子,不把泥土带进屋里,真是不错。

  另一个大娘摸着身下的炕感叹道,“这炕道也设计得好,来热快得很,温度也好,哪怕最冷的冬天,睡在上面都不怕冷了,坐在上面做点针线活也得劲得很。”

  “那是,你看这炕面宽的,都够趟四五个人了,要我说还是大了舒服,不用挤,我家到时候要有多钱还是要修宽点。”李大娘说道,“再有那灶台,还做的是什么隐形的,藏在炕边上不会搞得柴火到处都是,屋里干干净净的多好啊,收拾起来省心得很。”

  “这家具也打得好,说是专门找木匠定做的,尺寸卡得刚刚好,炕柜放在上面稳稳当当,还有那竖柜,还有好多层,可能装不少东西,就不用随处乱放了,这可真会想真会设计啊。”大娘羡慕地说道。

  她们这些人往往屋里屋外一把抓,家务活基本要她们做,可是知道韩家这么设计的柜子,对于收拾的人来说有多便利了。

  “这炕说是彭家二小子盘的,这屋也是他带着人修的,没看出来竟然还有这样的好本事,今后我家修房子可就得找他,你看着活儿干的细致的,每一块砖都砌得整整齐齐的,是个好手!”大爷夸赞道,没想到韩家这还现场给彭二的工程队打了一波广告。

  再看那什么自来水,把水引进家里,引进厨房直接可以用,再也不用出门去挑水了,第一次看到的人莫不都十分惊奇,了解到是陶管做的管道,不禁感叹这韩家可真的是阔气,就为了不挑水,竟然还专门买陶管,那可不便宜,用不起用不起。

  一时大家的夸赞声不绝于耳,夸完房子修得结实又宽敞明亮,又夸韩家小子丫头懂事又能干,听得王青花嘴角都合不拢了,大着肚子里里外外招呼个不停。

  如此说了一会儿闲话,看窗外的雨还不停,朱大娘又忧心忡忡地说道,“俺儿他们不知道咋样了,希望赶紧把水通了回来,可别出什么事。”

  一时众人都不再说话,全担忧地望着外面。

  而此时外面,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

  “小心!”刚往上走的时候,顾青彦脚底一滑,差点就摔了一跤,韩采薇连忙拉了他一把,这才稳住。

  忙了半天,两人披着的蓑衣里外都打湿了,厚重得很,挂在身上分量不轻,走起路来自然就没有那么灵便,见下面的人家都排查完了,才松了一口气,就差点滑了,幸好韩采薇手快拉住了,不然这一下子磕到路牙子上,顺道滑几下,估计还会受伤呢。

  “谢谢,你又救了我一次。”顾青彦抬头感念道。

  韩采薇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眯着眼睛大声问道,“你说什么?”刚一下子雨声太大了她一下子没听清楚。

  顾青彦悄悄摸了摸刚被拉的手臂,摇了摇头,没有再说话,而藏在斗笠下的耳朵此时已经又红了,也不知道他这面皮为啥就偏偏面对韩采薇的时候格外薄,明明在讲台上板着脸严肃得很的样子。

  两人继续往前面走,顾青彦悄悄瞥了一眼边上人,暗暗想到,这韩姑娘力气可真大,刚才那一下,没点力气可拉不住啊,也是,韩姑娘向来是英武的,上次那箭头也准的很。

  这几日相处甚多,愈发觉得这人和之前自己接触过的名门淑女大不一样,不仅仅是这一身箭术和力气,和斯文秀气一点都沾不上边,还有为人处事也是,大方又自然,从不扭扭捏捏,有什么说什么,鲜活得很。

  见识还颇为不俗,自己说什么她也都能接上话来,说出来的很多话甚至让他都恍然大悟,一时韩采薇的形象在他心目中愈发可亲可爱起来。

  而注意看着脚下路的韩采薇,还不知道边上的少年正在想着她呢,要知道了最多说一句,“哟呵,本姑娘清新脱俗是不是引起你的注意了呀,啊哈哈哈哈。”

  上一世她沉迷训练,便没有动过心,无暇去想什么情情爱爱,这一世就更没有经验了,俗称完全还没开窍。

  可能受环境影响,以及心境更加开阔,如今她行事比上一世更要爽朗了不少,没有那么多细腻敏感心思,淑女是什么,害羞是什么,思春是什么,哦豁,她不知道,都穿越了还搞什么感情,多的是事情可搞呀,人生多得十来年,多么难得呀,搞点事她不香么。

  此时自然一点都没察觉边上少年的小心思,

  正惦记着雨停了要去更偏远一点的那几个村子走一遭呢,默默盘算着,如今全县50个村子,她才刚走了10个不到呢。

  顾夫子的感情之路漫漫哟。

  ——————

  (二)挖河排涝

  而另一边,村长带着的挖河队,形势则要严峻得多。

  村里这条河虽然不大,河面宽的地方两三米,窄的地方只有一米多点,但是有几段河道落差不小,暴雨之下水流更为湍急,卷动上游的枯树枝、石头、泥沙土等一骨碌地冲了下来,堵住了窄的河段,水就下得特别慢,推动河面不断加速上升。

  现如今大家就要冒着雨把堵住的河段弄开,不然越堵越多,水就更难泄下去了。

  但是要弄开,站在岸上还不好搞,锄头伸不到那么深,根本够不着河底堵住的树枝和石头泥沙,也不好使劲发力,必须得人跳进水里去,一段段把拥堵的地方挖挪开。

  眼见着水位越堵越高,已经快要漫过边上的田埂了,再涨下去就要把这一片地都淹了,刘村长咬了咬牙,不顾瓢泼的大雨,直接就脱掉斗笠和蓑衣,身先士卒地顺着河岸滑跳进去了水里。

  幸好那处堵住的河段水不算很深,刚淹没过屁股,可是如今才三月中,北方的水还是有点凉的,加上雨水铺天盖地浇下来,一下水就里里外外直接湿了个透,他不禁冷得打了个激灵。

  不过顾不得喊冷,赶紧找到好下脚的地方,双脚抓地在水里站稳,伸手就往堵住的那处摸去,手不够长,一下子竟然没有摸到底部,只摸到一堆竖起来的树枝石头。

  他用用劲儿,试图用手拨弄开,却发现完全搞不动,卡得死死的了,当即对着岸上喊道,“牛娃子,赶紧递个锄头过来,我来挖开!”

  岸上被叫到的牛娃子连忙递了锄头过去,一边叫道,“村长叔,你小心点,这水可急得很!”

  刘村长如今三十多岁,在这个时代,可不就是中年以上做叔叔做伯伯的年纪了嘛,岸上的人大都比他小,刚才还没反应过来,此时见他年纪更大都下水了,纷纷不再岸上干看着了,也脱了斗笠蓑衣,冒着雨就往水里去,一时这处水里就站了五个人,岸上还留了一些人递各种工具。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这堵住的地方就被挖开了,一大堆粗树枝被扔上岸,这些始作俑者不捡出来,任其冲到下游去的话,又要堵别的地方,所以众人只得耐心地冒着雨把一根根树枝捞起来扔到岸上远一点的地方去。

  顾不得浑身上下都湿透,纷纷浸入了水中,更有个子不高的,直接整个人没入了水里。

  水冲开的那一刹那,岸上的牛娃子连忙喊道,“冲开了,大家快上来!”水里的五人连忙避开水流这一冲,往岸边就走去,岸上的众人纷纷伸出手,这才把河里的人一一拉上来。

  “啊切!”雨幕中,一声接着一声的喷嚏声传来,大家都冻得直打哆嗦,这种天气在水里摸了半天,此时出来又是浑身湿透,雨还一直淋个不停,可不就不少人开始打喷嚏了嘛。

  刘村长看到这情况直觉得不行,连忙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大声说道,“你们四个人赶紧去韩家,换身干衣服,他家有火赶紧去烤一烤,其他人跟我去下一处。”

  “村长叔你也回去吧,我们自己去,你们烤干了暖和点儿了缓一缓再来换我们!”牛娃子连忙说道,他看刘村长也是冷得个不轻,都在打摆子了。

  “你们赶紧去,我出来时和韩丫头说好了的,给大家留了火的!”刘村长挥着手对刚才一同下水的几个人说道,完了又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对牛娃子和剩下还没下过水的人说道,“你们去我不放心,走吧,我带你们过去!”说着就带着人往下一处堵住的地方去。

  韩采薇和顾青彦刚回来,连忙换了一身干衣服,胡乱擦着头发,还没擦干上面的明水,挖河道的人就回来了一批,两人只得又赶紧接待起来,招呼人进屋。

  幸好之前转移的时候,从各家都有搬了还没打湿的衣箱子过来,匆忙让各自找了各家的衣服箱子赶紧换一身衣服,然后去炕上暖和暖和,又被王青花一人灌了一碗热姜汤,好一会儿,泡的发白的四肢才从冷得僵硬中缓了过来。

  众多大爷大娘也纷纷站了起来帮起忙来,一时烧火的、煮姜汤的、扫水的、找干衣服、找干被子的,整个屋子里挤了三四十号人,人来人往闹哄哄的。

  “轰隆!”又一声巨大的雷鸣声传来,雨势似乎又大了一点,屋里屋外的人这心里都是急得不得了。

  而另一边刘村长带着剩下的人到了下一处堵住的河段,顾不得雨又大了一点,大声喊道,“快,再下去五个人掏一下!”

  只见上面又冲了不少枯树下来,枯树一堵在这里,就顺势把泥土和石头都拦住了,再不挖开,就会形成一道很坚固的自然坝了,堵得上游的水下不去。

  有刚才刘村长做示范,这次下去的五个人知道怎么弄了,手脚并用就往外掏着枯树枝来。

  刘村长见此不再驻足,交代了一句,“你们弄完了也赶紧去韩家!”,说完直接带着剩下的十个人又往下一处走去。

  他之前排查了,全村几里长的蜿蜒河段,一共有五六处这样的拥堵处,大部分都在河道拐弯的地方,得赶紧都弄开,不然两边新种下的地都得遭淹。

  事关自家的地,汉子们没有一个有怨言的,全都不怕冷的跳进了水里就开干。

  终于搞到最后一处,这里有几块大石头冲刷不开,河道就相对窄一点,雨一下大,上面的东西冲下来,可不就堵住了这里,而越过这段,往外一点就是一道小悬崖,水流顺着悬崖下去,天长月久地久冲击出了一个挺深的水潭子。

  这是最后一道拥堵处了了,没有这处的阻碍,水流就能顺着悬崖一泄而下了,全通了之后,雨再下,村里的地也都无大碍了。

  众人不由得一阵高兴,搓着手就准备开干,只见刘村长率先跳了下去,心急地喊道,“赶紧的,弄完这处就不怕淹了!”

  可是这水底是个大石块,长期水流淹没,石块上长了一层的青蔓,滑得很,刘村长下去后走了两步,一下没站稳,整个人就往后仰,外面向那悬崖处倒去。

  岸上正要下水的人一个拉不及,就眼睁睁看着刘村长一个后翻摔了下去,头朝下就向水潭子栽倒而去,只听到“砰”地一声落水的声音就传来,紧接着又是一道轰隆的雷鸣声。

  “村长!”岸上的牛娃子探着头大声叫道,却没有回音传上来,一时全部慌了神,边上有一条小道可以下去,顾不得雨水下打滑,连滚带爬就往那水潭处跑去。

  那水潭底下可是不少尖石头的,这要是磕到头了那还了得,一时都急得手忙脚乱。

  而这时,韩家也响起了一声大叫,“春花要生了!羊水破了!”

  满屋子的人也一下子手忙脚乱起来,还是正在柴房取干柴的韩采薇迅速回过神了,马上跑着去屋里主持大局,嘴里喊道,“田大娘、彭大娘,快来帮忙!我们去边上书房,东西都在那里备着呢!”

  转头对瑛娘叫道,“瑛娘,你赶紧去烧水!”

  其余人回过神来也纷纷去帮忙,书房空出来后,韩采薇和田大娘扶着王青花就往里去,关好门窗,把之前准备好的东西全部拿出来,就等着继续发动开指。

  “啊!啊!”随着宫缩加剧,宫口不断打开,疼痛不断加剧,一声声惨叫声从书房里传来,伴随着田大娘和彭大娘的引导声“青花,来,吸气,呼气,使劲儿!”

  一盆盆热水不断递了进去,一时所有人都翘首以盼起来,还不知道外面河道处发生的事情。

  牛娃子等人顺着小道滑溜了下去,抹了把碍事的雨水,就往潭水面上看去,只见刘村长正半浮在水面上,雨水太大看不清楚他是否还睁着眼,也看不清楚他是否有事,牛娃子当即就大声喊道,“快!救人!”

  几个人连忙往水里走去捞人,七手八脚地就把人抬上了岸,刘村长已然闭着眼睛。

  牛娃子颤颤巍巍地就往村长鼻子下探去,大声叫道,“还有气儿!赶紧送去韩家!”转头又叫道,“顺子,赶紧跑去县城叫大夫!”

  可是,此时县城哪里还有大夫,唯一的大夫已经跟着县令大人下乡去了,此时正在抢救一个被泥石流淹了的村子。

  韩大弟也一起,正冒着雨拼命地刨着这一片刚冲下来的泥沙土,就想赶紧把人扒拉出来,可是这土似乎越刨越多,一时心里充满绝望。

  这些人可都是他亲自送过来的,他前几天才过来一趟,大家伙儿都高兴地说这里是个好地方,可算是来对了,还对他一阵感激,这转眼就被泥石流埋进去了,他一时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不顾浑身已经湿透,双手已经流血,加紧地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