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
作者:容姝姑娘      更新:2023-01-16 07:40      字数:3121
  夏市地形复杂,属于半山区半坝子区的综合体。

  山区,就是大山,半山区的意思是夏市有一半以上的地方被大山覆盖。而坝子,其实就是小盆地,两座或是几座山之间的低洼地带,一般有河流或是湖泊,水域边上就是平整的土地,适合种植。

  这种地里环境有很大的短板,一个是交通,另外一个就是种植无法机械化。就算用机器,也只能用耗时耗力的微耕机,半人力打谷机。

  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如果何耀宗的计划可以成功,那么除了环境问题,也能解决留守儿童得不到来自于父母的教养这个问题。

  何耀宗思考了很久才写完计划,在这份计划书里,宋玉安的两种提议是双管其下的,坝子区平整的土地可以建造大棚种菜,山地里可以既可以种植应急蔬菜,比如四季豆,茄子之类的,也可以种植药材,比如续断,当归。

  甚至可以种植一些果树,宋玉安告诉过他,苹果桃子这些水果的价格不会上涨,但是核桃会,所以核桃树是可以继续种植的。

  山林里可以发展经济林木,种华山松和红豆杉。夏市的野生林木以松树为主,其中种类最多的是云南松,华山松,罗汉松。

  云南松和罗汉松的果实比较小,不能实用,就经济价值来说,都是以砍伐木材为主的,云南松还能取松油,就是在离地一两米的地方把树皮划开剥除一圈,豁口处放一根线,线上坠着一个塑料袋,松油就会顺着线流进塑料袋里。

  但取过松油的云南松,基本也废了,遇上雨水没那么好的年景,就会成片枯死。

  总的来说,还是华山松经济价值高一些,不仅能产松子,华山松本身也能长几十米高,亦是一种优良的木材。

  最重要的是,不论是红豆杉还是华山松,这都是本地固有品种,采取逐渐取代其他杂树的方法,整个生态环境不会受到影响。现在山林里自然生长的药材到时候都可以人工在树下种植。

  虽然只能种植喜阴药材,但夏市这边名贵的喜阴药材很多,影响不大,最主要的是,现在山里虽然分到了各家各户,但是大家只对砍树这一块看得严格,外人不能去自家山上砍树,至于挖药材,捡菌子这些是没人管的。

  这才是几年后药材热,野生药材被挖绝种了的原因。

  而且在青壮年外出打工多的村子,连木头都守不住,留守的老人孩子不上山转悠,护林人员稀少,无法看顾所有的山林。山林盗贼一夜之间就能砍伐掉许多树木。

  一旦家里能挣钱了,外出打工的人就会减少,家家户户天天上山转悠,到时候通往山林的路就可以设卡,拉木材的车辆一律不允许通过,可以有效的减少盗砍盗伐。

  何耀宗趁热打铁,计划拟定出来以后,就召集大大小小的官员开会。

  “这意思是要把现在的树木都给砍了重新种?不行不行,这样才是破坏生态,还费时费力。”

  会议上话还没说完呢,就遭到了反对,何耀宗也不恼,示意那人坐下,等大家都安静下来,才接着继续说。

  “大量砍伐树木当然不行,逐渐,这个词很重要,怎么个逐渐法,就是每年都上山,把山里有空隙的地方,种上小树苗,小树苗逐渐长大,你们要盖房子要做家具申请砍伐木材的,就砍这些树苗旁边的木材,还有每年枯死了的,也要清理出来,这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工程,但这些都不影响我们在山林里种植药材。

  明珠研究院那边会为大家收集,培育种子,现在大家山里也没有什么收益,换句话说,闲着也是闲着,你把种子撒下去,让它自然生长,那些黑土又湿润又肥沃,除了清理杂草都不用你怎么清理,到时候药材成熟了,就可以挖下来卖钱。

  辛苦是辛苦了些,但还能比你们去沿海工地上顶着三四十度的高温轧钢经挑水泥辛苦?最重要的是,这山林你们买了就是你们的,你们这一代辛苦些,把树种下去,不论是红豆杉还是华山松,那命都长着呢,造福的是子孙后代。

  在家自己挣钱,不用外出奔波,不用和妻儿分离,不用担心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被人欺负,虽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是有国家和政府顶在后头呢,夏市的龙头企业明珠集团宋老板也答应了,蔬菜的运输,他可以帮忙,药材这边,他也可以开设药材厂,只要能把东西种出来,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你们回去和村民好好说说,最主要还是村民们自愿,我这边也向上级提交了申请,对于大棚会有补助政策。但仅限于头一批,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何耀宗口水都说干了,下面的官员反应不一,有的兴奋,有的兴致缺缺。兴致缺缺的,多少觉得这事情劳心劳力的又没有油水可捞的。

  何耀宗对这类人是厌恶至极,但水至清则无鱼,总有一些官员才上位的时候是好的,时间久了,就变成老油条,没好处的事情瞎应付。

  官场是这样,职场也是这样。

  好在这次的事情主要落实还是看各个村委会,村委会的官员也是本地村民,这些事是和他们利益息息相关的,不怕他们不尽力。

  何耀宗把早就印刷好的,关于这次计划的宣传大字报分发下去,交代好,务必每一个自然村都要贴一张,他会去检查的。

  消息传出去以后,夏市所有的农村,晚饭后闲聊的话题都变成了这个。

  年级大,不糊涂,经历得多的老人和大学生是主要被询问的对象。前者代表了见多识广,后者代表了有知识有文化,这层人说的话比较受人信服。

  程平村的程铭就是大学生。

  本来他是在外面分配了工作的,但是他父亲雨天骑车摔断了腿,母亲又去逝了,家里还有爷爷奶奶,未成年的妹妹。为了照顾家里人,他不得不辞职回来村小教书。

  这天傍晚,他推着父亲出来散步,就见村里的小卖部边上聚集满了人,正在讨论这件事情呢。

  “这完全就是瞎说,坑钱,种菜种菜,当咱们谁没有种过菜似的,那不是挖挖地浇浇水就种出来了么,还要弄这啥大棚,一个好几大千,那得种多少年的菜才种的回来,这摆明了就是坑钱的。”

  一个染着黄毛的小青年满脸不屑的说道。

  “也不能这么说,这大棚是个啥样子,咱们也不了解,但这山林里种药材和种树,我觉着挺靠谱的,就说上个月我卖了些重楼,价格比去年涨了四倍呢,这个月听说又涨了。

  可这山要是咱们不去管,哪家的都能去挖,那不是要挖绝种了吗!政府这办法好,咱们领了种子撒上去,把山封起来,外村的人不叫进本村的山,本村的也自觉,不是自己家的不去挖,这能卖的就挖,小的留着做种,那才年年都有药材挖。”

  说这话的大爷年少的时候是个猎人,成天牵着狗扛着枪上山打猎。可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野兽没了,有的也被列为保护动物了,打了可是犯法的事情,连枪都被政府收走了,这打猎是彻底不能干了。

  但是在山里走了一辈子的老人家每天不去走一趟又不得劲,好在山里也不是只有野兽。山珍,药材还是不少的,老人家又变成了每天带着狗,拿着药锄去挖挖药材,偶尔也拿着弹弓打打貂鼠,野兔啥的。

  他的话一出,思考的人不少,因为这是村里公认的精明人,十六七岁开始养家,就是在最艰苦的年景,也没叫家里饿死一口人。

  “可是,不是说要种树么,多麻烦啊?”

  “这有啥麻烦的,我家千年盖房子,五十棵木头,还有椽子,我爹都叫我把没有小松树的地界儿移栽了几棵,咱们以前不也这么干么,只不过政府的意思是,以后再移栽,那就种华山松和红豆杉,政府那边会过来村里育苗。

  这也很好啊,反正都是树,种啥不是种,能砍松子多好。”

  大部分人一听,都附和,觉得山里种药材种树这想法不错,可以支持,但大棚这个,因为不懂,所以说什么的都有,反对的不少。

  “程铭,程铭,你过来,你是大学生,懂得多,你给大家说说这大棚。”

  村支书也在呢,之前一直没出声听着他们讨论,瞟眼见看见了程铭,连忙把他叫过来。

  “对对对,程铭说说。”

  “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程铭学的不是这个专业,也就是听别人说起过。

  “现在其他城市也有做大棚的,咱们这一片,明珠镇研究院那边就有不少大棚,这么说吧,大棚可以种植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也可以种植不适合咱们这里种的东西。

  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蔬菜,水果。”

  想了想,程铭决定把他听到的消息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