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 章
作者:容姝姑娘      更新:2023-01-16 07:39      字数:3457
  明珠集团的招聘每年都在进行,上至跳槽教授,博士生,下至农村里大字不识的民工,从研究院,公司高管,学校老师到建筑集团的建筑工,工厂女工,卖场销售,果园农工,总有适合的工作。

  别看每年招收这么多人,但能熬过三个月试用期的一半都没有,宋玉安在用人这方面挑剔得很,比如说建筑工人,可以不识字,但是必须要有责任心和基本的诚信。

  明珠集团很多职位的制度和其它公司是不一样的,这源于宋玉安这些年的见闻。

  比如建筑工。

  工地上的民工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妻子在家务农,照顾老人孩子,丈夫外出打工。

  很多人只觉得男人辛苦,毕竟工地上的活计又脏又累,宋玉安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他这几年在农村近距离接触以后发现,其实家里的妻子更辛苦,丈夫外出的女人要承担的责任,有很多男人一定做不到。

  种地哪有那么容易,包产到户以后,一个人差不多能分到两亩地,一亩田,一家人加起来就是近十亩。

  而一亩水田插秧,就要四个人从天亮插到天黑才能插完,插下去以后还要施肥,定时锄草。这些活计繁多,但好在还轻省。

  但农村里可不止这些活计,像夏市这种山地丘陵的地形,大机器进不来,犁地就只能靠人工来完成。还有收获的时候,山地里的玉米,一篮子就是六七十公斤,女人们被压的早早驼了背。

  就算不是收种的时节,还有施肥呢,现在一包化肥可是五十公斤装的,那就是足足一百斤,湖东村最远的山地爬山要一个小时零二十分钟,这是宋玉安打空手的参数。

  背上背着一百斤,全程上坡路途,宋玉安自认他做不到,在夏市农村,这在百分之七八十的家庭主妇身上,是稀疏平常的事情。

  那些丈夫外出打工,家里又没有骡子的女人,就是靠着自己瘦弱的肩膀把化肥背上山。劳作一天,回来也不会空着手,要么玉米桔柑,要么柴火,总有背一背回来。

  公婆好些的,会帮着一起干活,哪怕不干活,也会帮忙带孩子做饭,命不好的,一天累死累活回到家里,还要喂猪做饭伺候一大家子,吃了饭也不能休息,孩子大人的衣裳等着洗呢。

  有良心的男人知道老婆辛苦,出去打工不会打全年,在收种的这两个月他们就会回家。

  不然老婆一个人白天黑夜,晚上熬到三四点也做不完家里的活计。毕竟家家户户那么多地呢,你请人帮忙都请不到。

  但是很多专业的建筑公司要做就得做完一个工程,中途不能走,走了你就拿不到钱。

  这也是明珠集团和其他公司不一样的地方。明珠集团很少临时找工人,宋玉安开的工资比其他工头高,从来不拖欠。在明珠集团干久了的,从来不会跳槽。

  每个员工进公司之前都会询问清楚是否要放农忙假,要和不要,签的合同是不一样的,是的,在明珠集团,建筑工人也是要签合同的,完全不是别的工地那种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模式。

  这样公司可以知道在农忙的那两个月,有多少人是要回家的,然后接工程人手够不够,也完全能计算出来。

  但不管是签哪一种合同的员工,在平时都必须有责任心,做事不能马虎,更不能无缘无故的请假缺勤。

  事假和缺勤都有明确的次数规定,一旦超标了就会被辞退。

  建筑工是这样,工厂女工也是这样。综上所述,明珠集团每年都会有不少员工被开除。

  但明珠集团的福利好是全国出名的,就连实习期的工资,也快赶上其它单位的正式工了。工厂里的女工怀孕了只要不是超生的,产假哺乳假比国家规定的还要长出三个月。而且回归以后,位置不变。

  所以明珠集团每天开除的人多,但是来应聘的人更多。

  宋玉安把大致情况跟叶维国说了一遍。

  “这次秦飞的事情出来以后,我就叫人关注了退伍老兵和烈士家属的生活,发现像秦嫂子那样的情况绝对不是个例。

  更心寒的是有一些战场上受伤退下来的老兵,因为身体的原因,找不到工作,居然连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

  所以想问问你,能不能帮一帮这层人,至于你说的责任诚信纪律问题,那你完全不用操心。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哪怕他们退役了,但这都是刻进他们骨子里的。再没有哪一个职业的人比他们更能遵守规章制度了。

  至于那些军属,只是给她们提供一个机会,比如秦嫂子,秦飞是农村人,他们住的房子是老人分给的。这次秦飞没了,家里又因为抚恤金闹翻了,所以老人把她和孩子赶出去,娘家那边也嫌弃她,不愿意收留她。

  天大地大的,竟然连个容身的地方都没有。如果她去了夏市,你那边有员工宿舍,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完全可以进寄宿学校,等她挣了钱也能租房子,怎么都比现在好。

  当然,虽然他们是军属,但我只是希望你给他们这个入职的机会,如果她们自己不愿意遵守规章制度,那你一视同仁,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毕竟不愿意自救的人,谁也帮不了。

  最后就是有一些技术人才,是裁军的时候裁下去的,因为各种各样的短板,在转业以后干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比如我这次见到的一个小伙子,手速特别快,当初在部队枪械组装比赛年年拿第一。但是因为入伍前没有上过学,没什么文化,现在分配的工作是在铁轨上清理垃圾。”

  叶维国开这个口,自然不是单单指现在这一批人,他的意思是想和宋玉安达成一个合作的模式。他现在已经是师长了,不出意外的话,还会继续往上走,他希望自己师部,集团军里的战士,军属,以后都能有这么一个面试的机会。

  成不成的再说,但一开始就有一个机会,或者说有一个优先录取的机会,总好过他们因为刚刚脱离社会,对外面的世界不了解,而自己去乱转,被人骗了要好。

  毕竟明珠集团的招聘,大学生这边,无论是哪里的都欢迎,但是对于男工女工,在同等条件下,明珠集团会优先录用本地人。

  知根知底的,便于管理。

  不管什么企业,确实都不愿意使用带伤残的员工,有愿意使用的,一般工资都压得极低。明珠集团之前也是不用的,但如果对方是退伍战士,那宋玉安倒是不怕麻烦,愿意给他们一个便利。

  统计统计,还是能找到他们可以胜任的岗位的。比如腿脚不便的,工厂里很多职位都是坐着干的,看的是手上的速度。

  如果是手上使不上力气,或是其中一只手能用,那可以去果园菜地。宋玉安现的果园已经全部装了水管,实行滴灌淋灌了。灌溉的时候只要把电闸推上去,看着灌溉满脸一块地,就把小阀门关上,拧开另一块地的小阀门。

  不论是小阀门还是电闸刀都轻轻松松的东西,适合手残的人干。他现在有几千亩果园,菜地,这一块用人数不少。而战场上退下的,不可能每一个都是手有问题吧。

  若是问题太大完全什么都干不了的,叶维国也不会送过来。

  至于那些健康的,有技能的,宋玉安就更欢迎了,虽然军队里偶尔也会有那么几个败坏整个队伍名声的,但是整体素质比起来,确实比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要高很多。

  这不算什么大事,而且也是能积福积德的事情,宋玉安没思考就答应下来了。

  “行吧,你看看叫下面的人整理一个名单出来,然后给我一个联系方式,我叫招聘办那边腾出一个人来负责这个事情。”

  想了想宋玉安又叮嘱道

  “关于军人这块,我希望你能叫他们弄个号码,同一个连队出来的,就统一标注一个号码。”

  战友情牢不可破,如果把同一个连队出来的退伍战士放在一块儿,避免不了抱团现象,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宋玉安一开始就要交代招聘办那边的员工,把他们分开,分到不同的厂子里去。

  宋玉安和宝珠接下里的时间都待在京城进行各类拜访。特别是宝珠的几位教授导师,这些年可是给明珠集团输送了不少人才的,宋玉安对他们上心得不得了。

  具体体现就是连珍藏的茶叶都拿出来了,他厂子里有个小领导以前家世代种茶,炒茶手艺不错。宋玉安发现了以后就把他叫过来炒茶。

  前两年干旱,虽然茶地海拔高,宋玉安也去浇水,但产量比起前些年减产不少,连何耀宗都没有分到,宋玉安能拿出来,可见这些教授在他心里的重要程度。宋玉安可是还指望着他们退休以后去明珠镇养老呢。

  为了照顾福宝的情绪,他们在京城的这些天就住在京大不远的小胡同里,三婶他们住在属于他们的那一座院子里,宋玉安一家就住在福宝这边。

  王明月走了以后,这里的一草一木宋玉安都没有叫人动过,平时也是锁着的,打算等福宝长大以后,交给福宝自己打理。

  虽然第一天情绪有些消沉,但福宝还是很珍惜住在这里的时间,不出去玩的时候,他就自己拿着抹布到处打理卫生,连一个死角也不放过。

  院子里有一株玫瑰花,是当年他喜欢吃鲜花饼,王明月亲手种下的,她活着的时候,每次开花了都会摘下来给福宝做玫瑰饼。

  福宝小心翼翼的,给它剪枝,施肥,浇水,就像对待一个珍藏的宝贝。

  宋玉安他们忙着各处拜访,叶建国带着牛兰芝开了一堆药以后,就和和叶平国一起,带着媳妇去各大商场采购,衣服鞋子包包,叶平国还好,叶建国就像疯了一样,只要牛兰芝喜欢的,全部都想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