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 141 章
作者:容姝姑娘      更新:2023-01-16 07:39      字数:3141
  村民们也不傻,宋玉安做什么都挣钱,听说宋玉安要收购蝗虫,有那头脑灵活的,少不得就要问一句。

  “宋老板收蚂蚱干啥用呢?”要是能挣钱,他们也想跟着做啊。

  叶保国也没瞒着他们,一听说是要养乌龟,村民都没兴趣了。这活听着就不是简单的,不想了。

  家里养了鸡的,一家留下一小桶蝗虫喂鸡,其它的都叫叶保国称走,这样算下来,他们买网的钱也还回来了一大半。

  魏磊家里以前就是搞养殖的,自己还进学校系统的学习过,所以对于龟和鳖,他确实知道怎么养,不过宋玉安说的这个饲料,他就不清楚了,现在也没人养蝗虫,弄蝗虫粉。

  “这个我不知道,如果真要以蝗虫为原料来做饲料,我建议宋老板还是找人问问比较好。”

  宋玉安也是这样想的,他前世毕竟只是听说过那么一嘴,然后就记在脑子里,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他也不知道。

  好在这次来培育蜘蛛的昆虫研究院的专家宋玉安都有电话,通过他们,宋玉安又找了了一位对鳖了解的教授,在对方的建议下,终于把这个鳖料的粗配方给弄了出来。

  饲料厂那么早就把蝗虫烘干磨粉处理了,宋玉安的配方送过去以后,他们就开始生产了样品出来。

  宋玉安发消息出去,还真有人抓到了乌龟和甲鱼拿来卖的,宋玉安收购了以后进行试料,发现还吃得挺香,观察了两天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这才叫饲料厂里把这一批蝗虫粉都给生产出来。

  魏磊这边则找人来建造龟池,这东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它对水质要求很高。

  好在月亮湖清澈见底,水质好得很,也不需要什么工序。

  厂地有了,饲料有了,眼下就缺乌龟和鳖了,宋玉安立马就去寻找鳖种和小鳖。

  这个东西夏市这边还真不多见,夏市人也不是不吃,偶尔有人抓到野生的拿去卖了,宋玉安收到那几只就是这么来的。市场上想买的人也不少,不过要说养殖,宋玉安打听了一圈还真的没问到。

  没办法,既然这边买不到,只能去别的地方运回来了。宋玉安派人往两广那边跑一趟看看,他记得那边有养这个东西的。

  几天以后,过去的人给宋玉安打电话。

  “怎么了,找不到吗?”不至于吧,他记得两广人挺爱吃这东西的啊。

  “不是,找是找到了,就是和我们的估算有点出入,所以我打电话跟您请示一声。”

  宋玉安也没有养过龟和甲鱼,听采购员说了以后才明白,原来他一开始的设想就是错的。

  在宋玉安的想法里,甲鱼甲鱼嘛,和鱼一样是水产生物,又是卵生的,卵生的一般繁殖很快,像鱼排一次卵,就能有几百颗。

  他以为甲鱼也是这样的,他养的不多,预定上百来只大鳖,几百只小鳖,应该足够了。

  可是这采购员过去了以后才知道,原来这甲鱼和乌龟里最能生的,也就是十颗蛋而已,这还是要养七年以上的,一般五六岁的龟要减半。这样一来,他们原来准备采购鳖的数量就大大的不够了。

  再加上这东西在两广本来就很受欢迎,这几年百姓生活好过不少,有钱的小老板越来越多,所以市场前景好得很,价格一点也不比夏市那边野生的低,所以这资金预算也是不够的。

  宋玉安听完以后,还是决定买,当即就通知财务去汇钱,不说饲料已经生产了,就说这人都跑过去了,池子也弄好了,总不能因为预算不一样就放弃吧。

  这东西本来就是中高档消费品,贵就贵些吧,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养出来的东西,等以后夏市发展起来,说不定也能像抗浪鱼一样打出个招牌来。

  钱到位了,那边采购员也利索,没几天就拉着一车甲鱼和乌龟回来,宋玉安头几天还好奇的每天过去看看。

  后来没什么兴趣了,看魏磊养得不错,也就不去管了。这批甲鱼和乌龟宋玉安依旧和湖里的鱼一样,给魏磊分红利,所以他也不怕魏磊会不上心。

  蝗虫的事情彻底解决了以后,宋玉安一直呆在明珠镇没外出,最多就是时不时的带着老婆孩子去市里玩一圈。

  进了中秋,明珠镇的水果迎来了大丰收,因为前两年的干旱,水果严重减产,所以价格相当的不错,明珠镇的居民家家户户喜笑颜开的,还有人卖了水果以后买了小轿车回来,鞭炮放得震天响。

  王发财和宁嘉嘉两边都要货,还有罐头厂等着,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宋玉安空间里一箱水果都没收进去,连给孩子们开毕业会的都是提前摘好收起来的,不然来游玩的顾客就嚷嚷着要摘。

  “你说今年嘉嘉怎么没来?那天忙着,她打电话只说有事,也没说什么事情。”

  因为宁嘉嘉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来一次,所以今年她没来,宝珠还挺担心的。

  “那打个电话问一问吧。”见老婆担心,宋玉安也没犹豫,拿起电话就拨号。

  “我爷爷住院了,医生说,要我们做好心理准备。”

  电话里宁嘉嘉的语气疲惫又消沉。

  宁老爷子今年七十多岁,但是因为年轻时候战场上落下的一身伤,晚年身体状况一直不好,近两年都在修养,今年天气变温的时候病了一场,这一病就一直没好利索。

  宋玉安听了这个消息,和宝珠商量,决定北上一趟。叶维国是宁家的女婿,也是宁家这一派除了宁胜利以外,军衔最高的一个,叶家和宁家早就紧紧的绑在了一起,老爷子病重,做为姻亲,他们于情于理都应该去探望一番。

  但叶卫军的身体一样不好,宝珠舍不得叫他来回颠簸,肯定是不去的。

  宋玉安和叶保国商量了以后,决定北上的人选,老一辈里,三叔三婶带头,他们身体还算康健,年轻一辈里,宋玉安和宝珠一家都去,还有叶平国和玉梅,他们现在放暑假,有时间,另外就是叶建国夫妻。

  叶建国经过这两年的努力,终于能进房间睡了。他这人的性格大概就是有点小贱,以前牛兰芝对他巴心巴肝的好,他一点不知道体贴人家,现在牛兰芝不把他当回事,他反而变成了贴心小奶狗。

  牛兰芝去菜地里摘棵菜他都要眼巴巴的跟着。这前后巨大的转变叫宋玉安咂舌,若不是对方只在牛兰芝跟前这样,宋玉安还以为他也被穿越了呢。

  听说要北上,叶建国当即就表示要带着牛兰芝去一趟,牛兰芝在医院躺了那么久,谁知道在身体上会不会留下什么不好的影响,听说三嫂找的那个医生很厉害,他想带牛兰芝上去看看,也开点药调养调养。

  叶保国平常不是在办公室就是下乡,家里老人照管不到,刘彩彩一个人忙不过来,既然叶建国和叶平国都去了,那叶康国就得留下来,老人家要照顾呢。

  人选定好了以后,宋玉安就打电话叫人订票,宝珠这边也在收拾东西,她在京城老师同学不少,不上去就算了,既然人去到了,少不得要去拜访拜访。

  宁老爷子病得确实很严重,人还在重症室,宋玉安他们也没能说上话,只是隔着玻璃探视了一眼。宁嘉嘉几个没进部队的孙子,孙女,媳妇在外边轮流守着,情绪都很萎靡。

  宝珠最担心的是老太太,当初她上学那会儿,老太太没少照顾他。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平时叶红军有个小感冒,大伯母都着急上火得不行,宝珠就安排老太太撑不住。

  但出人意料的是,老太太精神还不错,见宝珠来了还能招待她。但宝珠还是看得出来,老太太心里不好受,和她聊天的时候时不时的都会说道。

  “我们家老宁就喜欢吃这个。”

  “老宁不喜欢那样的衣裳,说是花里胡哨的不正经。”

  说完反应过来以后,她情绪又会消沉些。

  宋玉安倒是看出来了,这就是个外表要强的老人家,哪怕心里再难过,在他们这些小辈面前,也要保持着大方得体的一面,思及此,宋玉安也和宝珠没有多留,又寒暄了几句后,留下礼品就带着孩子回了四合院。

  老爷子病了,可是作为长子的宁胜利还是回不来。军人就是这样,任务一来了,就是有天大的事情,都得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前头,不能脱岗。

  并且他不仅仅是老爷子的长子,也是宁家这一脉的领头人,五十多岁的他已经是中将军衔,全都是靠实力晋升上来的。作为老爷子的接班人,若是他在这时候跑回去,才是会气到老人家。

  叶维国也一样回不来,自从宋玉安把航空母舰带回来以后,他就一刻都没有清闲过,天天都得去盯着那边的进展。

  不过他知道宋玉安到了京城以后,叶维国倒是抽空打了一个电话给他。

  “你那边的工厂里,还招收人吗?文化程度不高,而且要提供食宿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