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作者:容姝姑娘      更新:2023-01-16 07:37      字数:3393
  “每周六, 所有学校的老师自愿性的报名到个村寨去开展扫盲活动, 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

  明珠养殖场赞助所有参加的老师一箱20个装的鸡蛋。村委会, 基层干部要配合各位老师积极开展扫盲班, 特别是农村妇女,如果出现有男方强硬拒绝女方参加扫盲活动的, 县妇联的同志会参与调查。”

  在很多农村乡镇,妇联就像个摆设, 但自从宋玉安和叶耀宗绑在一条船上以后吗,夏县妇联的同志可谓是混得风生水起。

  “我说, 你一个大男人为什么会这么关心妇女解放的事情?”

  叶耀宗好奇不已, 他以前是不注意这方面的,但是他也不知道宋玉安这人是怎么回事,明明是一个男人,但却天天想着解放妇女。偏偏他说的话你还无法反驳。

  “越来越多的人遗弃婴儿,你们政府部门应该也有所了解。”

  “怎么不了解,县里就有不少, 把孩子放纸箱里,趁着天黑扔街道边上, 虚伪些的在里头放包奶粉放点钱, 心狠的娃身上连件衣裳都没有。

  一开始还有人报警呢, 可是公安能怎么办?家家户户想要儿子想疯了, 又舍不得丢掉工作。计划生育管得越严,丢弃的孩子越多。可总不能不搞计划生育,现在国家这么多人口, 再无限度的生下去,地球都要装不成了。”

  这个问题不仅何耀宗头疼,大部分官员头疼,上头的领导也头疼,但是有什么办法,就连一部分官员自己也在偷偷遗弃呢。城里多,农村更多,爷爷奶奶亲手溺死孙女说生下死胎的事情一点儿也不少见。

  整个社会就像疯了一样,完全不拿女娃的命当命。

  县里建了孤儿院,可是这天天都有,哪里养得了那么多。

  “你想过没有,如果让他们这么疯狂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女人完全变成生育工具,能不能生儿子好像成了女人唯一的价值。可是事情是这样的吗?

  城里很多女人也是有工作的,他们也在挣钱养家,养着公公婆婆,公公婆婆却嫌弃她们不会生男孩,就是农村,女人们不仅要和男人一样下地干活,回家还要伺候一家子老小。

  他们这么辛苦,就因为没生男孩,所有的辛苦都被否定了。但可笑的是,生男生女从某种方面来说是由男人决定的。

  以前大家可以生好几个孩子,他们不像这样疯狂,可到了只能有一个孩子的时候,无数家庭选择了只要男孩。

  那么这一批男孩长大了以后怎么娶媳妇呢?一个男女不平衡,男多女少的社会会演变成什么样?”

  何耀宗不说话,宋玉安继续下去。

  “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这批男孩长大了,男多女少,国家会头疼婚姻问题。僧多粥少,怎么分配,有钱的人家给高价彩礼,没钱的人家呢,攒钱买一个,导致拐卖妇女越来越猖獗。”

  前世他听沿海一个同学说过,他们村,为了要男孩,宁愿买别人的男孩来养,也要把自己生的女娃扔了。

  还有恶毒的老太太把自己的孙女扔到桥下,说是要让她受万人践踏,叫女娃再不敢投生到她家。

  这样做的后果是,他那一辈,他们村百分之八十都是男娃,家庭好的就可以娶媳妇,家庭不好的怎么办?

  买呗!西南方被拐来的小姑娘被他们叫“南蛮子”,买回去锁着,不听话就打,饿不死就行,等生了娃早晚认命不敢跑了。

  还有那些收高彩礼的,无数丝在网上骂女孩子们拜金,骂她们是拿来卖的。

  可是这利益是在女孩子手里吗?如果父母把彩礼给了女孩子带着一起嫁过去,男方凭什么骂?如果父母留下了女孩子的彩礼钱,那他们留下了干嘛?给儿子娶媳妇!

  恶性循环,追根究底,钱都是用在男人身上,但女孩子却背了所有的黑锅。

  可为什么女孩子也愿意这样做呢?这就和教育有关了,她们自小就受到了来自父辈的洗脑。

  女孩子没用!

  女孩子是赔钱货!

  女孩子是别人家的,花钱是帮别人家养。

  要帮弟弟买车买房,没有弟弟,谁给你撑腰!

  可为什么女孩子自己不能给女孩子撑腰?只要自己强大起来,就可以无所畏惧。

  还是那句话,这是一件长久的事情,宋玉安只能一步一步的去做。

  首先,就从扫盲,普法开始。

  何耀宗又一次被宋玉安说服了,其实就算宋玉安不解释,他也会接受他的建议。

  反正国家天天喊着妇女能抵抵半边天,这也符合国家的基本政策。

  因为何耀宗的支持,妇联的活动开展得很顺利,他们向法院这边借到了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每天带着他随着扫盲队伍给妇女们做普法。

  家暴是可以上告的,父母强硬包办婚姻是可以上告的,日子过不下去离婚不丢人。

  虽然出现过有被家暴的妇女上告之后听说丈夫要拘留又反悔,但其实也解救了不少人。

  宋玉安这边也接收几个因为勇敢离婚但是无家可归的妇女,让他们培训之后进入罐头厂。

  至于那些被欺压后不愿意走出来的,不论是宋玉安还是妇联的同志都不怎么想理会。

  生活是你自己的,你不伸手,谁能救你?

  扫盲班教的知识并不高深,工厂竣工之前,宋玉安就把员工招齐了。

  厂长是聘请的,五十多岁,在公家的厂子里干过厂长,因为的罪过人提前退休了,经验老道。

  正式开工之前,宋玉安给工人进行了半个月的带薪培训。

  他们是做食品的,卫生问题是重中之重!

  工作服,帽子,口罩,工作鞋每人三套,进车间必须换工作服,用消毒水泡手。

  上厕所必须到更衣室换衣服,回来以后重新消毒,每天下班前都要把机器清洗一次。

  原材料使用前要严格检查,如果发霉发臭变质,立马移出车间处理。

  一开始培训的时候工人非常非常的不习惯,大部分人是农村长大的,在她们眼里,看着不脏就是干净了,哪里来的这么多讲究。

  但不习惯也没办法,宋玉安态度很强硬,现在还没签合同,如果做不到就要被辞退。后面还有大把的人想要进来。

  工资待遇这么好,谁也不愿意被辞退,不就是换衣服消毒吗?不就是每天洗头洗澡吗?只要有钱,有什么做不到的。

  带着培训了两天,宋玉安就把培训的事情交给了厂长,还是那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如果每件事都要他亲力亲为,那还请人做什么。

  厂长严格按照宋玉安的要求培训,开工之后还弄了一个评比,不遵守车间规则的会被扣奖金。

  关乎到钱的事情,大家都不敢马虎,车间整天明亮亮的,还得了卫生局领导的夸赞。

  今年的水果都拉出去了,厂里主要生产的是肉罐头,还有酱菜,袋装榨菜,辣椒酱。

  第一批样品出来,宋玉安拉着宝珠去试吃,在吃东西和厨艺方面,宝珠比他强很多。

  “这个在咱们本地吃不错,不过如果是两广,江南一带,怕是太辣了,他们偏爱甜口,吃不了太辣。而且拉也分好几种,咱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口味,做出香辣,麻辣,酸辣,甜辣来。”

  厂长也跟着他们,拿着笔一一记下来。

  “嗯,今年就每种口味都做一些,看看市场反应。畅销的就做主打,销量一般的按量生产,提高产品的选择性,滞销的淘汰。”

  两人又听厂长汇报了一些零碎琐事,总的来说,都没有什么大事。

  从厂里出来,宋玉安牵着宝珠,打算去看电影。两个人越来越忙,相处的时间并没有比之前四年多了多少。

  难得今天孩子不在,宋玉安可不想这么早回去。

  “你什么时候走?”

  “过两天,想再陪陪你。”一边说,宋玉安一边把宝珠的手往他口袋里揣,天已经冷下来了,这代表着,他又要跑一趟满洲里。

  在苏联彻底解体之前,都不会中断。

  宝珠不是傻子,这两年大哥和宋玉安越来越亲密,她隐约也猜得出来,他是做大事的人,她劝不住她。

  “ 那等我把手上这件羊毛衣织好,听说那边可冷了。”

  “好。”宋玉安除了说好,还能说什么,说到底,他还是做不到太自私。

  两人步行到电影院,看了一部搞笑的片子,宋玉安还给宝珠买了红薯,又带她去吃了顿牛肉,这才拎着一堆零食回家。

  再不回去,家里两个小的又要不消停了,一个变成作天作地的小霸王,另一个呢,一两天都不搭理你,眼神都不给你一个。

  明明是双胞胎,性子却南辕北撤,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知道宋玉安要走,叶建国也没闲着,平日里的出息都供着罐头厂那边了,走乡蹿寨的买了一批猪回来,全部做成了腊肉香肠给宋玉安。

  宋玉安还是拉到市里的仓库去,在那边没什么人认识他,自然也不会多探寻。

  不过对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这也不长久了,等明年东西多了,还是走火车运输。

  作者有话要说:  好困啊,今天结果出来了,医生说没有怀孕,所以是某某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