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 章
作者:容姝姑娘      更新:2023-01-16 07:37      字数:3875
  “大家不要着急, 今年果园里的果树可以折枝了,打春以后,去年种的苗全部可以嫁接,两年的长苗期,二代母树,三代母树会越来越多。只要你们按照我的要求去种植,我保证大家都可以挣钱。

  不过之前我就和大家说过, 从我这里拿走得枝条,只要大家按照合同上说的,按照我的方法培育,十年的收成只卖给我,这笔钱会退回去。但是你们和其它村们们买的枝条, 就只能自己负责这笔钱了。”

  这算是给最先跟着宋玉安干的人谋一个福利,听到这话, 又有不少人肠子都悔青了, 甚至有几家回家后就爆发了家庭战争,无非是因为当初年轻人要种,老人家不同意,或是夫妻一方要种, 另一方不同意。

  不过这些事情都和宋玉安无关了, 机遇与风险并存,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接下里的几天,叶保国带着人来看,宋玉安没有再跟去, 市里的纸箱厂塑料厂打电话过来,说是他订购的纸箱和泡沫已经完工了,随时可以去提货。

  这批纸箱他找人做了简单得设计,上面有明珠果园的字样。本来宝珠的意见是叫平安果园,吉利,但这名字牵扯到宋玉平,宋玉安心里头膈应,干脆取了和明珠中学一个系列。

  设计的图标拿回来以后,宋玉安做了简单的修改,在上面加了点东西,这才送到纸箱厂去给他们印刷。

  宋玉安开着他的车往市里赶,这次同行的还有运输队的前同事们,他定的东西不少,自己一辆车拉不下,干脆托付给了运输队,叫李队长帮他拉回去。

  宋玉安则在市里逛了起来,他要找一个适合做仓库的地方。

  楚市这两年发展迅速,一栋栋楼房逐渐取代了以前高矮不一的瓦屋。房价地价也跟着涨了不少,但卖房子卖地的人也不少。

  宋玉安一个人转悠了三天,才在县城边找到了这么一个地方,这是当年吃大锅饭收粮税时候盖的一个粮仓,因为当初考虑到来交粮的农民们赶的都是牛车马车,所以位置很偏,周围有大片空地,粮食局搬迁了以后就闲置了下来。

  正是因为位置太偏,不管是盖房子的还是开铺子的,都不会考虑到这里,偏偏售价还高,所以才留到了现在。

  宋玉安倒是挺喜欢这地方的,离着最近的人家也有近百米的距离,门前够空旷,大白天的就是有人,想偷摸过来,那也藏不住身形。是个做仓库的好地方。

  他是想做就做的人,当即就找到粮食局去付了全款办理了手续,又请人来给几个门全部换了锁,这才开着车悠悠的回到了湖东村。

  宋玉安回来没几天,就到了定好的收水果的日子。

  消息早就宣扬了出去,出嫁的女儿叫回来了,儿子的老丈人大舅子请来了,家家户户都叫着能叫的帮手来做工,就怕一天摘不完。

  宋玉安可是说了,就收一天,连夜就得拉出去。

  “你们注意着挑一挑啊,有虫眼的,开裂的,鼻歪嘴邪的不要。看到这纸箱没有,高档?咱们这批水果可是要往大城市里卖的,你们可别第一年就把咱们湖东村水果的名声搞臭了,那咱们以后还怎么挣钱?”

  这些合同上都是写着的,当初都念过给他们听,所以村民们大部分也没什么意见,有几个碎嘴喜欢占便宜的抱怨两声,但也没办法。

  毕竟宋玉安可是专门挑了人,一家一个的去检查呢,要是查到一箱一次充好的,那就全部都要检查一遍,多费功夫啊。

  不过宋玉安也说了,这是新品种,世面上没有这么好的果子,次果不多,他们可以赶集的时候拉到集市上卖,还可以用来走亲戚。梨就更省心了,直接舂成梨醋。

  有水果的人家和亲戚们手勤脚快的摘果装箱,脸上的笑意就一直没停过。没果子的人家也跟着在旁边凑热闹,时不时的帮一把手。

  过称收钱的还是宋衍和叶卫军,旁边就是李队长,他们运输队今天来了十辆卡车,一群小伙子们兴冲冲的逛学校去了,留他一个人在这里看着。

  “一百六十五斤,后面还有吗?”

  “没了没了,都运过来了。”牛阿八勾着头往叶卫军的记数本上看。

  “没有那咱们就算账,玉梅,给他加一加。

  玉梅拿着宋玉安从“大城市华侨商店”里买来的计算器,一个数一个数的按着加,牛阿八上初中的孩子也在旁边看着,算了两次,数据是一致的。

  “一毛八的一共是三千六百八十四斤,六百六十三块一毛二。两毛二的一共八百九十六斤,一共一百九十七块一毛二,加起来就是八百六十块两毛四。

  我把这计数单给你抄一张,你回家自己也可以加一加。”

  “我的个娘哎!八百六!居然有八百六!我记得牛阿八家里就种了一亩多些,这果子能到亩产三千多?”

  “一亩四分两厘地,分地的时候我跟着呢,可不就是近三千斤么!唉,都怪我老娘,这老糊涂,你说说,当初我果苗都育出来种下去了,她竟然一棵棵去给我拔了,还骂了我媳妇好几天,说她尽作妖,想饿死一家子。

  这段时间我媳妇都不知道给我多少脸色看了,她娘家可是种了两亩呢?”

  “那你还呆在这里,不去老丈人家里帮忙?”

  旁边的人也不好发表评论,毕竟这人家里的老娘真的是胡搅蛮缠的那种,搁谁都害怕。

  “去,怎么不去,干了一早上活儿,丈人好容易脸色好些了,我娘又使唤我妹子来喊,说家里头没人做饭是不是想饿死她。我这又巴巴的回去给她做饭。也不知道现在过去,我丈人会不会直接给我甩脸子。”

  “不抽你就偷乐,我可告诉你,这两年离婚的越来越多了,听说大岭镇那边,有一个婆婆磋磨媳妇的,那家媳妇就主动站出来离婚了。你说说你老丈人家现在是越来越好过,你娘要是再这么作下去,会不会把你家给作散了?”

  那中年人听了这话,脸都白了,热闹也顾不得看了,连忙往老丈人家的地里跑,就怕去迟了媳妇嫌弃他要跟他离婚。

  叶卫军在旁边听着也没说话,从宋玉安发话要收果,定好价格以后,村里好些人家吵吵闹闹的就没停过。

  刚刚那一户是刘家的,娶了他们叶家的姑娘,寡母带大的儿子穷稀罕,天天怀疑叶家离间她和她儿子的关系,变着法儿的磋磨媳妇。

  这男人也是个怂包,他娘一哭一闹,他话都不敢帮媳妇说一句,要是真离了,叶卫军还开心呢。

  那人火急火燎的走了,留下来的人继续看热闹,等看到宋衍把一扎大团结递到牛阿八手里,那真是羡慕得不得了,巴不得时间倒退回三年前,他们一定把家里的地全部种满水果啊。

  忙活了一整天,所有的果子终于都装上了车,不仅李队长来的十辆车全部满了,宋玉安家里的两辆卡车也装了个七七八八。

  好在叶保国现在的技术也不错,宋玉安打头,一长溜的车队开着灯连夜往市里赶。

  凌晨时分到了市里,把车开到仓库门前以后,宋玉安拿钱叫李队长带着他们去开旅馆。

  “那你呢?”

  “我得找人把果子卸下来,不能耽误你们明天回去。快去,明天还开车呢。”

  宋玉安这样说,李队长也就没再问。领着其它小伙子也叶保国一起走了。

  等人走后,宋玉安也没有马上行动,就坐在车头上看星星看了一个多小时,等三四点的时候,确定没人来,宋玉安才把车里的水果一箱箱收到空间里,然后再一箱箱移到了仓库里去。本来应该请工人老卸货的,但是他这次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李队长他们回去后第二天还有活,耽搁不得。

  第二天李队长他们走后,宋玉安又把水果收了一半到空间里。他这么多水果拉出来,市里一点不漏肯定不行,迟早惹人怀疑。可市里他也没什么熟人,宋玉安想了又想,决定给何耀宗打电话。

  “楚市的贩子啊,我怎么会认识楚市的贩子。”

  “现在不是发展经济建设吗,你不认识,市里的领导还能不认识,你帮我打听打听。”

  “我说,要不你直接拉京城得了,这东西到了京城,我几个发小就能给你抢完喽。”

  “屁,这又不够一火车皮,我开汽车拉着上北京,算过汽油钱没有?是你傻还是你觉得我傻?”

  宋玉安当然是想往北边运的,但是路途太遥远,现在的汽油性价比还是挺高的,最适合的就是铁路运输,满洲里这几年就有人一火车皮一火车皮的往那边拉货,但前提是,你的货得够一车,或者是找到搭货的人。

  “行行行,我去给你问,真是的,有事情就想到我了,没事的时候也不见你来逛逛,那么多水果熟了,我还没捞着吃一个呢!”

  何耀宗连打了几个电话,终于给宋玉安找到了一个联系方式,坐标好找得很,市里开新百货大楼的。

  宋玉安打了电话,那边的人听说是新品种水果,还是研究玉安1号的人弄出来的,兴趣还蛮大,放下电话就往这边赶。

  商场里进货的时候他们也会拉些本地的特产过去,不空车,两头挣,货物杂七杂八的啥都有,本地的水果他偶尔也拉一些,但是明显这新品种更吸引人。

  这老板叫八斗,四十来岁,笑眯眯的大胖子,两个做了介绍以后,宋玉安也没多话,直接打开一箱苹果,递了一个过去。

  八斗盯着这苹果,从外表上看就与众不同,个头大,饱满光泽,将将入口,他的小眼睛直接眯了起来。

  又甜又脆水还多!实在是太好吃了!

  宋玉安也没停,又给他试了其它水果,八斗在吃苹果的时候就决定一定要拿下这批货,等尝了其它东西,就更放不下了。

  两人都是诚心诚意的谈,你来我往一番,没费多少功夫就说笼了。八斗叫小弟开车过来装货,自己跟着宋远安去银行转钱。

  “兄弟,下次有这货还找哥哥啊。”

  宋玉安点点头,又不忘交代。

  “说好了,不管往外卖几道,都得说这是宋玉安研究出来的新品种。”

  “知道知道,明珠果园嘛,这箱子上不都写着的嘛。”八斗巴不得打着宋玉安的名头呢,这位现在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提上了他,那就代表了档次,价格还能上不去?

  宋玉安解决了品牌效应的问题,当天下午八斗的百货大楼里就开始售卖明珠果园的水果,许多市民这才知道,那个研究玉米和小麦的专家又搞出新花样了,买的人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