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老家来人
作者:998      更新:2023-01-16 05:51      字数:3826
  其实二房来上京投奔宋玉竹一早料到,不过为了避免这些人倚势凌人,宋玉竹不会给他们封官拜爵,最多挂个七品闲职,保证他们衣食无忧足矣。

  宋玉竹只待了一会,便起驾回宫,临走时依依不舍的亲了亲小妹,等小丫头再大一点就可以接进宫里玩了。

  宋玉竹前脚刚走,宋柏便带着宋家的一大家子人来了。

  不光二房和老太太来了,就连两个姑姐和老太太的娘家人都跟着来了,加上小厮和婆子林林总总差不多一百多号人,坐着三十多辆马车浩浩荡荡的进了京。

  打开大门时,江蓉脑瓜子嗡的一下差点摔倒,相公可没说来这么多人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连忙叫来宋全让他赶快去收拾客房,再多准备些饭菜。

  宋老太太由两个女儿搀扶着率先下了马车,半年不见她头发全白了,眼神也不如之前清明,走起路还有些摇晃。

  见到江蓉拉着她问长问短,又问了问小孙女可好。

  江蓉道:“都好,丫头睡着了,睡醒就给您抱过去瞧瞧。”

  老太太疲惫的点点头,毕竟年纪大了,走了这么远的路,身体有些扛不住。

  江蓉连忙让府里的丫鬟送她去客房休息。

  跟在后面的秦氏眼底藏不住的羡慕,边走边感叹:“哎哟这府邸可真宽敞,上京果然繁华,跟这一次比,咱们老家都不能看了!”

  院子里雕梁画柱,精致的让人目不暇接,庭院也比老家大了两三倍,后面还有亭台楼阁,无一不是精妙雅致。

  谁能想到那小子真就走了狗屎运,当上了皇帝呢!

  不过话说回来,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宋玉竹当上了皇帝,自己的两个儿子,是不是也该提拔提拔?

  听说宋玉民的傻子都安排到了太医苑做了官,自己的儿子怎么着不得封个侯爵做一做?

  秦氏后面跟着方姨妈及她的家人。方姨妈是宋老太太的亲妹子,也不知怎么哄了老太太,让一家子都跟了过来。

  她相公走的早,一个人把三四个孩子拉扯起来,早些年老太太没少接济她。结果时间长了,这方姨妈便没了分寸,总觉得自己跟宋家老太太是一样的。

  她仰着头四处张望,眼珠子都快掉在地上了,这么好的地方别是给神仙住的吧!

  手里牵得小孙子更是一个劲的嚷嚷:“祖母,我要那个灯笼!”

  “乖孙别闹,一会让伯伯给你拿。”

  “不行,不行,我现在就要!”

  方姨妈掐了一把淘气的小孙子,孩子扯着嗓子哇哇哭了起来,吵的人头痛。

  看见江蓉,秦氏立马热情的迎了上去。抓着她的胳膊亲昵道:“弟妹好些日子不见你,真想你!看你气色不错,这些日子挺好的吧?”

  江蓉尴尬的抽出胳膊:“挺好的。”

  秦氏面色不变道:“听闻三弟喜得千金,如今得有七八个月了吧?还没见过什么模样。我也没什么能拿出手的,这块长命百岁玉锁,就当我这伯母的见面礼了。”

  “那怎么好意思呢。”江蓉心里隔应,也不想接她的东西,当初生玉竹的时候可没见她这么阔气。

  秦氏把玉锁塞进她手里:“甭跟我客气,咱们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分家时可不是这么说的吧!

  姑姐们也拿出提前准备的东西递给江蓉,她俩倒是有点自知之明,没上赶着凑近乎。

  伸手不打笑脸人,江蓉无奈的收下东西,招呼大家进屋。

  秦氏笑眯眯的问:“孩子呢?抱出来让我们看看。”

  “刚睡着,等醒了再抱出来让你们看。”

  “好好好。”

  江蓉:“一路上舟车劳顿,快去漱洗一下准备吃饭吧。”

  下人带着他们朝后院走去,虽然府邸宽敞,可容纳这么多人还是有些拥挤。

  到了中午,宋柏在家中宴请了一众亲人。

  宋老太坐在上首,宋柏和宋桥兄弟坐在她两侧,下面是江蓉和秦氏,还有宋玉堂、宋玉沣、宋玉民三兄弟。最下首是两个姑姐和方姨妈带着她的宝贝孙子。

  宋家好久没聚在一起吃饭了,一大桌子人,老太太难得胃口不错,多夹了好几口肉。

  方姨妈突然开口道:“怎么不见玉竹,好几年没见到他了,也不知道什么模样了。”

  “咳。”宋玉堂咳了一声,“姨奶奶,皇上的名讳是不能随便叫的。”

  “哎哟喂,我可是他姨奶奶,连名都不能叫了?”

  宋老太太道:“没那么多讲究,该叫你就叫。”

  方姨妈这才作罢又道:“怎么也不见你们家小丫头?”

  江蓉道:“中午太阳壮,怕晒着她。”

  “没事,孩子多出来玩才皮实,你看我们家顺子,天天往外跑,身体可结实了!”他孙子手里抱着个猪蹄,啃的满嘴油。

  宋老太太也道:“年前我给她做的衣裳可还合身?”

  江蓉吩咐丫鬟去把女儿抱过来:“娘做的衣裳都合身,料子也软和,孩子穿着舒适。”

  宋老太太露出笑容:“那就好。”

  没一会丫鬟把刚睡醒的宋玉潼抱了过来,小姑娘今个穿了一件红色的小衣,头顶扎了一个小揪揪,脖子上还带着金项圈,粉雕玉琢的小模样别提多可爱了。

  她也不认生,瞪着黑溜溜的大眼睛看着这些陌生人,满脸好奇的小模样实在招惹稀罕。

  秦氏看见都忍不住抱了抱,心里感叹,江氏可真会生,两个孩子都生的这样好。

  宋老太太年纪大了,只抱了一会儿便不敢再抱了,刚要把孩子还给丫鬟,就被旁边的方姨妈接下来。

  “哎哟我的乖乖,长的可真俊!长大给我们顺子做娘子吧!”

  秦氏拿帕子压了压嘴角,这方姨妈也忒不像话了,这丫头可是宋玉竹的亲妹子,以后要封公主的,他家那混小子也配?

  江蓉给丫鬟使了个眼色,让她把孩子接过来。

  没想到方姨妈抱的还挺紧,油乎乎的嘴在孩子脸上亲了两口,腻烦的玉潼一个劲揉脸。

  方姨妈道:“表兄表妹刚好凑一对,亲上加亲多好啊!”

  江蓉沉下脸道:“方姨妈,把孩子给我吧。”

  方姨妈还想说什么,突然感觉身上一热,“哎哟!臭丫头尿我身上了!”

  丫鬟赶紧从她手里抢过孩子,江蓉起身道:“我胃口不舒服,就不陪着了。”说罢便离了席。

  原以为秦氏就够烦人的,没想到来了个更没谱的方姨妈。

  方姨妈还嘟嘟囔囔埋怨,这丫头把自己的新衣裳尿湿了。

  吃过午饭宋柏赶紧回去看娘子,见她抱着女儿双眸发红。

  “蓉儿,你还好吧?”

  “好得很!”

  “你,你莫要生气了,我也不知道来了这么多人……”

  儿子没当皇帝前,吓得他们赶紧分家划清界限,如今登上皇位又巴巴的凑上,他心里也不舒服。

  江蓉哽咽道:“竹儿刚登上皇位,屁股还没坐热,他们就来打秋风!你若敢纵容他们撒野,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宋柏连忙道:“娘子你莫要生气,除了娘留在咱们府上,其他人过几日我一定撵走!”

  宋桥心里倒是有些分寸,吃完饭拉着秦氏进屋嘱咐。

  “来之前咱们可跟说好了,到了上京不能给三弟一家添麻烦。”

  秦氏满脸雀跃道:“咱们玉堂和玉沣可是他的亲兄弟,我听说前朝皇帝可都给兄弟分封王侯。”

  宋桥冷笑道:“前朝皇帝还杀兄弟呢。”

  秦氏一哽:“那,那不封王侯,总得给个官当吧?毕竟千里迢迢的投奔他来了。”

  宋桥道:“分家文书我还带在身上呢,如今看人家得了势就想跟着沾光,天底下的好事都让你占了。”

  “给安排咱们就承他的情,不给安排也不能怨愤,实在不行就回江城县老家,又不是穷的活不下去了。”药坊每年的利润有几千两银子呢,宋家绝对可以算得上富庶人家。

  秦氏一听要回去着急道:“我不回去!江城县那屁大点的地方哪能跟上京相比,要走你自己走!”

  宋柏瞪着她道:“不想回去就给我安生点,不然别怪我不给你脸面!”

  秦氏被他吓了一跳,喃喃道:“我不过是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坏心,还不是为了咱们的孩子……”

  宋桥不再跟她废话,吩咐下人好好看着少爷和夫人,自己去寻弟弟宋柏说话。

  小厮带着他来到宋柏书房,兄弟俩一见面,宋桥便看出宋柏面色不虞。

  他摸了摸鼻子尴尬道:“愚兄贸然进京,打扰到你了吧。”

  宋柏道:“来之前你也没告诉我有这么多人,大姐和二姐一家跟来也就罢了,怎么方姨妈家的人都来了!”

  宋桥道:“老太太年纪大了有些糊涂,被姨妈撺掇了几句便闹着要带着一起来,不然自己就不走了,我没办法,只能把他们都带上了。”

  宋柏一直都是温吞老好人,从未跟哥哥起过矛盾,如今确实气的不轻。

  “二哥,玉竹他现在刚登基,国事繁忙根本没时间管家里这些杂事。你们来小住几日我很欢迎,若是想借着关系攀附,我劝你还是趁早歇了这个心思吧!”

  宋桥悻悻道:“我知晓,明日我便带着娘回老家去。”

  宋柏见他这般又不忍心:“刚来便回去,娘的身体哪受的住,先在府上住一段时间再说吧。”

  宋桥知道弟弟心软,也知道见好就收:“这么多人哪能一直住在你府上,明日我便去外面询问宅子,把他们接出去住。”

  宋柏没拦着,自己要敢把这些人都留在府上,江蓉非得跟他拼了命不可。

  宋家一大家子人入京的消息早就传到宋玉竹耳中,不过他却没怎么在意。

  朝中每日有成堆的事处理不清,哪有时间管他们?这些人若是安分守己,就留他们在上京待着,敢折腾直接撵回老家去。

  刚刚徐冰派人送来消息,已经找到制作脚踏织布机工匠。

  宋玉竹打算将织布机先在冀州、中州推广。

  今年两州春季雨水稀少,长期的干旱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眼下百姓手里还有些余粮,就怕到了秋收之计,万顷良田颗粒无收。

  自古以外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如今没了生计,赈济不是长久之计。

  不如给他们找些活干,既能创造价值又不会浪费人力,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