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早朝
作者:998      更新:2023-01-16 05:51      字数:3897
  祥云楼是上京最出名的酒楼之一,这里不是因菜肴闻名,而是因高档又私密的环境,非常得富商和官场上的大人青睐。

  二楼雅间,腾云阁里户部给事中林广元放下酒杯,满脸愠色。

  “刘蔺他算个什么东西!之前不过是个五品的礼部侍郎,如今竟然爬到我头上去了!”

  “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朝天子一朝臣,人家得了新帝的青眼,咱们又有什么办法呢?”说话的是御史中丞魏禹。

  林广元端起酒杯又喝了一杯,“这话我也只敢跟你唠叨几句,小皇帝脾气大,我也不敢轻易触他的眉头。”

  魏禹苦笑:“能谋反夺天下的,有几个是良善之辈?他能重新启用咱们,已经是天大的恩典,咱们啊——还是本本分分的做事,莫要被当鸡杀了敬猴。”

  虽是这么道理,可林广元还是心有不甘,再次斟满酒一口干了。

  “广元兄少喝点吧,酒多伤身……”

  正说着,房门突然被敲响。

  二人皆是一愣,今日聚会并没有通知第三人,而且饭菜已经上完了,应当不会有人贸然来敲门。

  林广元站起身询问:“门外何人?”

  “林大人,开门是我。”

  屋里两人脸色一变,竟然是兵部尚书黄山。

  打开门,黄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黄大人,您怎么来了?”林广元跟他不过是点头之交,虽然同朝为官,但刑部和户部平日并没有什么太多交集。

  无事不登三宝殿,这老家伙突然找上自己肯定有事情。

  “不瞒二位大人,今日黄某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林广元:“快请坐,我让小二再上几个菜来。”

  “不用上菜,我说完就走。”

  黄山关上门道:“二位大人,觉得这皇帝怎么样?”

  林广元和魏禹面面相觑,不知道黄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林大人你在户部多年,眼看着就要晋升了,如今突然被那刘蔺横叉一脚,心里不气吗?”

  林广元叹了口气:“气又有什么用?谁让咱们没刘蔺长相端正,能阿谀奉承呢!”

  黄山:“我就明说了吧,倘若是姓宋的坐在皇位上,咱们这些老臣永远得不到重用!”

  这话说的委实猖狂,不过确是实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宋玉竹并不待见他们这些老臣。

  “如今他是没有可用的人才留着我们,待来年开了恩科,新人上台哪还有我们这些人的位置!”

  他这话戳了林广元的肺管子,想他也是两榜进士出身,这些年在户部尽心尽力。结果改朝换代,一下就把自己踢出了权力中心,不甘心啊!

  魏禹:“黄大人,你说这些话到底什么意思?”

  黄山幽幽道:“咱们大盛依旧有皇储在,当初如果不是杨元朝无召登基,逼死了周太后,那登基的人就是十二皇子杨元灏,咱们大盛的根还没断呢!”

  魏禹瞪大眼睛:“你,你想要谋反?”

  “什么叫谋反?十二皇子才是正统!我们是盛朝的老臣,理应支持支持杨家才对。十二皇子在蜀州养了一支兵马,待时机成熟便会归京夺回江山!”

  黄山越说越激动,最后夜泪盈眶道:“我们大盛的江山不能流落到他人手里!什么狗屁启朝,竖子小儿也敢称帝?”

  林广元呆呆看着他:“你…你说的可是真的?”

  黄山从怀里拿出信递给他:“林大人请看,这是十二皇子的亲笔信。”

  林广元拿出信仔细看了一遍,心中摇摆不定。

  “林大人莫要犹豫了,我们帮十二皇子回到上京,将来复国后咱们就是从龙之功,别说一个户部尚书,便是相国之位,也在你我之间啊!”

  林广元心中的天秤逐渐偏向了十二皇子,这种事虽说风险大,可回报更大啊!

  当初先帝派刘蔺去议和,那小子肯定当时就投靠了承天王,要不怎么新帝一登基,偏偏把他提了上去!

  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自己能抓住,以后封王拜相岂不是易如反掌。

  “黄大人,需要我做什么?”

  黄山见策反成功,舒了口气道:“你在户部把持着国库……”

  林广元忙摇头:“银子我弄不出来,刘蔺新官上任三把火,把国库看的比祖坟还紧。”

  “以后总会有机会的。”

  两人说着说着想起旁边的人,同时看向魏禹。

  魏禹咽了口唾液道:“我自然是跟林大人一样的。”

  黄山:“好!有两位大人的加入,我想十二皇子定能早日复国成功!”

  外面天刚亮,宋玉竹便醒了。

  扶着腰坐起来,浑身酸疼,昨晚赵骁差点没把他骨头颠散架。宋玉竹实在遭不住了,半夜便把他撵了回去。

  虽然挺享受跟他在一起,但那小子天赋异禀又年轻力壮,尝过了甜头后恨不得天天都缠着他做那事,身体实在吃不消。

  咬着牙站起身,宫人赶紧过来帮他拿来衣服。

  “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已经寅时了。”

  漱洗完,穿上朝服,准备今天的早朝。

  其实古代皇帝很苦逼,早上五点半左右就得起床,六点上朝,夏天还好,冬天天还没亮就得摸黑起床去上朝,一个月只有初一和十五才能休息两天。

  早朝的时间大约一个半时辰,也就是3个多小时。碰上大事经常五六个钟头起步,到中午都不一定能结束。

  这期间皇上还好,饿了可以吃糕点,渴了可以喝水,内急也能去后面方便。

  大臣们就不行了,屎尿都得憋着,还不能尿裤子,万一殿前失仪可是大不敬的罪,是要革职的。

  武朝年间就有官员,因为早上多喝了一碗羹汤,早朝时实在憋不住尿了裤子,直接被皇上贬到了千里之外。

  所以上朝的时候,大臣们基本都是不吃东西的。家住的远的,丑时就得起床,一直饿到下了朝才能吃上一口饭。

  宋玉竹觉得这么工作太卷了,大臣们休息不好肯定会带着情绪上班,时间久了不出事才怪。

  登基后他把上朝的时间改了,上五休二,早朝时间依旧寅时,不过尽量把时间缩短,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收拾妥当宋玉竹跑步去了前殿,寝宫距离前殿有一千多米的距离,前朝的皇上都是坐步辇去的,宋玉竹不愿坐着去,跑步还能锻炼锻炼身体。

  他体质虚弱,实在不想刚登上皇位就英年早逝。

  到了前殿,接过宫人递来的帕子擦了擦额头的细汗。

  官员已经到齐了,成群聚在一起闲聊,听见小黄门喊皇上驾到。连忙站好位子,文臣武将和各分左右。

  今日早朝依旧是处理各地送来奏报,中州部分地区,冀州中部遭遇百年难见的大旱,三个月未降一滴雨,百姓错过了春耕,恐怕今年收成惨淡。

  宋玉竹道:“此事朕已知晓,派户部尚书刘蔺亲自押送赈灾的粮食去救济灾民,白将军领兵协助,务必保证粮食能送到百姓手中。”

  两人跪地接了旨。

  盛朝被推翻后,南方有几个起义军团依旧拥兵自治,不服从当地官府的管治。土皇帝一般,在当地鱼肉百姓,宋玉竹派杜冲率三万兵马前去清缴。

  要想富先修路,盛朝近四十多年没怎么修缮过官道了,从徐州一路打到上京时,宋玉竹见路面坑洼的厉害,上雨天更是淤泥深坑车马难行。

  宋玉竹道:“官道不修,商人难通贸易,军队行军困难,百姓生活不便。朕决定拨银子修路,务必把官道修缮好,若是偷工减料,应付了事,朕定会严惩不怠!”

  修路的事归兵部管,兵部下面有驾部是专门负责交通。

  黄山面色一喜,拨银子可是好事啊!只要钱到了自己手中,用多用少还不是他说了算!刚好十二皇子那边也传来消息,准备招兵买马,手里的银子不够用,希望黄山能帮帮忙。

  黄山连忙跪地:“微臣接旨。”

  说完正事开始有人溜须拍马,正奉大夫田昭道:“臣前些日子梦见有金龙飞进上京,漫天彩霞,百兽朝贺。睡醒后臣思来想去原来是皇上您来了!”

  宋玉竹嘴角抽动,要不是金龙转世这个故事是自己派人去编的,他差点就信了。

  “朕知晓了。”

  田昭刚起身,马上又有人道:“臣的家仆在山上偶然碰见一双白鹿,此乃祥瑞之兆,臣已经派人送进宫里。”

  祥瑞这种东西,每朝每代都有,大多是拿来哄皇上开心的。

  宋玉竹上辈子动物园里什么没见过?

  揉着眉心道:“歌功颂德的马屁没事就少拍点,把心思用在正事上。”

  两人脸色一僵没想到马屁拍马蹄子上了,悻悻的低下头,其它想拍马屁的大臣悄悄拍了胸口,幸好没先开口。

  下了朝宋玉竹准备回家转一圈,这几日处理朝政忙得晕头转向,一直没时间回去,有些想小妹了。

  宋府离着皇宫非常近,坐马车用不了半刻钟就到了。

  其实这么近的路程非常适合骑自行车,有时间得把自行车的图纸画下来,让工部想办法制出一辆试试。

  回到府邸,江蓉正坐在屋里做衣裳,丫鬟抱着宋玉潼在旁边玩。

  六个多月的小玉潼已经会爬了,抓着线轴啃的满嘴口水。

  “玉竹回来了!”江蓉放下针线,满脸惊喜的望着他。

  丫鬟一见他连忙要下跪请安,宋玉竹摆摆手道:“在家里不拘这些。”

  宋玉竹从她手中接过幼妹逗弄,小丫头也不认生,抱住他的手就啃。

  “潼潼长牙了!快让大哥看看。”

  小丫头好像真听懂了似的,长开小嘴哇哇的说着婴语,那小模样可爱的不得了!

  宋玉竹捏捏她的小鼻子,摸摸软乎的小脸,真是爱不释手。

  江蓉看着兄妹俩忍不住噗嗤笑出声:“你这么喜欢小孩子,怎么还不娶亲?当了皇帝不都要立皇后的吗?”

  “不着急。”宋玉竹还没跟父母提过他和赵骁的事,怕两人一时半刻接受不了。

  江蓉放下针线,儿子年纪不算小了,若是没发生这些事现在都该议亲了。不过他现在身份特殊,自己也管不了太多。

  宋玉竹放下小妹问,“爹干嘛去了?”

  提起这个,江蓉脸色僵了僵道:“前些日子你二伯来信,说要带着你祖母上京,今日应该是到了。”

  如果没有后来分家的事,他们来就来了。分家时秦氏为了银子闹成那样,一想到她们来到上京,江蓉就像吞了苍蝇似的犯恶心。

  “这事你就甭管了,有我和你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