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七十年代15
作者:快乐如初简单      更新:2022-12-26 20:08      字数:4024
  夏建军领着文薇和萧恒走进堂屋,夏老头沉默的坐在正对着大门的位置,手里拿着烟袋锅却没抽,略显苍老的脸上没什么表情,见了多年未归的儿子也是神色淡淡:

  “回来了。”

  夏建军眼眶通红,不回来感触还不深,这一回来见到明显老了很多的父母兄弟,他这心瞬间愧疚的无以复加。

  他扑通往下一跪,额头抵着地面,声音哽咽难言:“爹,儿回来了……”

  文薇暗自叹了口气,也跟着跪下:“爹,媳妇回来了。”

  夏铁柱偏过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八年未见儿子,他怎可能不想不念不担心?

  尤其他们到现在还没生个一儿半女。

  如今瞧着人模人样,混得也算出息,老了又该如何?

  建业有女儿,从小看顾着侄子长大,说一句情同父子也不为过,日后总还能有几分依靠。

  可这个三儿子呢?十几岁上就当了兵,与兄弟的感情都不深,更遑论这些侄子们。

  等他们老两口双腿一蹬,他的身边只剩下他媳妇一个。

  夏老头将泪逼回去,儿女都是债,不管他们多大,做爹妈的还是会忍不住操心。

  李荷花从屋里出来,面上已看不出丝毫异样:“起来吧,不是腿不好吗,还跪来跪去,怎么,故意想让我心疼啊?”

  “娘。”

  夏建军抹了把脸,眼里有泪,脸上却笑得特别傻气,又朝她磕了个头,这才在夏建民的搀扶下起身,赵娣来则去扶了文薇:“三弟妹这么多年没见,还是这么年轻,不愧是官家小姐。”

  文薇不着痕迹的挪了两步,避开她的触碰:“瞧二嫂说的,现在哪有什么官家,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哎,是是是!”赵娣来轻轻拍了下自个的嘴巴:“是我说错了,嫂子没文化,弟妹别跟我计较。”

  夏建民瞪她:“还不去倒水!”

  赵娣来正要去,田芳已经端了水过来,夏建军和文薇赶紧上前接过:“麻烦大嫂了。”

  田芳不好意思的摇摇头,坐到了一直没吭声的夏建国身边。

  赵娣来暗自撇撇嘴,还说大嫂不会看眼色不会讨好人,这不是挺会来事的吗?看来还是他们这些人不值得她费心思讨好。

  李荷花坐在上首,将众人的神情都尽收眼底,她什么也没说,而是看向了儿子媳妇身后瞧着就不一般的少年。

  “这是?”

  夏建军拉过萧恒,亲密的搂着他的肩:“爹娘,这是我上……咳,同事家的孩子,正好要去晋城看望亲人,顺路跟我一道。”

  萧恒笑着喊人:“夏爷爷、夏奶奶、夏伯伯、夏伯娘,你们好,我叫萧恒,这两天要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李荷花当即扬起笑脸:“孩子你快坐,这里的路不好走吧?你瞧我这个憨儿子,竟然让你一直在后面站着。”

  她转头又吩咐夏启正:“去颜颜屋拿些饼干点心过来,你小叔和小姑带回来的,找不到就问颜颜,她知道放哪了。”

  “哎!”

  萧恒刚坐下,还在打量周围的陈设,一只柔嫩的小手忽然出现在他视线里。

  他顺着手指往上,是夏沁颜纤弱精致的小脸:“哥哥吃。”

  萧恒愣了愣,下意识接过她手里的点心盒:“谢谢。”

  再低头一瞧,点心盒里摆得满满当当,除了瓜子花生这些坚果,就是散装的饼干和好几种糖果——麦芽糖、米花糖、牛轧奶糖、以及红虾酥糖。

  萧恒眼里闪过一丝诧异,这家瞧着不打眼,没想到孩子的零食这么丰富。

  “尝尝,到这里就当自己家一样,千万别客气。”李荷花客气的劝了一句,就招手叫夏沁颜:“怎么起来了,不是让你躺着吗?”

  “奶,我没事了,只在家里走走,不要紧的。”

  夏沁颜依偎在她身边,见萧恒还在瞧她,她弯了弯眼,指了指盒子里的酥糖:“那个好吃。”

  萧恒温和的笑了笑,拿起一块,洁白的糖块中镶有褐色条纹,形似虾的中段,再放进嘴里一嚼,皮薄酥脆、糖馅层次分明,香甜可口还不腻牙,吃后不留残渣。

  嗯,是挺好吃。

  李荷花又喊孙子:“再冲……”

  她看了看文薇:“再冲三碗麦乳精。”

  文薇看着面前碗里奶香扑鼻的麦乳精,有些好笑:“妈,还是给孩子们喝吧。”

  “三婶您喝吧,我们平时想喝也能喝着。”

  夏启邦笑眯眯的,用勺子搅着夏沁颜那碗,等摸着温度差不多了才递给她:“慢点喝。”

  萧恒看了那碗一眼,或许她不是这个家的霸王,而是被众人捧在手心里的掌珠。

  “这就是颜颜啊,长得可真好。”

  文薇望着夏沁颜,眼里都是喜爱和怜惜,被这么宠着娇着,竟然还没有长歪,而是又懂事又贴心,真的难能可贵:“我要是有这么个女儿就好了。”

  这话说得众人都有些沉默,夏建军在桌下握住她的手,轻轻捏了捏。

  他们俩一直没孩子,不是文薇的原因,而是他之前在战场上受了伤,当时医生就断定对子嗣有碍。

  但文薇还是义无反顾的嫁给了他,这些年为他打理家事尽心又尽责,每年他都往老家寄钱,她也从不曾表达过不满。

  夏建军心里一直觉得亏欠她良多,此时听了她的话,他也跟着看向夏沁颜,不知道为什么,简直越看越喜欢:

  “颜颜,要不过完年跟着三伯三伯娘走吧?三伯给你买好看的衣裳,还有好多好吃的。”

  萧恒端着碗的手一顿,又看了看乖乖坐在奶奶身边的小姑娘,如果大院里多一个这样乖巧可人的妹妹,好像也挺不错。

  赵娣来暗地里戳了戳夏建民,老二这是想过继了?

  夏建民压下她的手,轻轻咳嗽了一声,还没说话,李荷花已经扔了颗花生过去:“想啥美事呢?颜颜是老四的心头疙瘩,怎么可能让你带走!”

  “老四不是俩闺女吗?”夏建军嘿嘿笑:“还有一个叫春雪是吧,怎么没见,出去玩了吗?”

  话刚出口,屋里气温更低,好一会都没人接话,夏建军后知后觉发现众人的表情都有些不对劲,他左右瞧瞧,怎么了,这是有啥他不知道的事啊?

  夏老头敲了敲桌面:“老婆子,是不是该做饭了?”

  李荷花险些翻个白眼,离中午还早做的哪门子饭,找理由也不知道找个合适的。

  夏沁颜喝完碗里的麦乳精,慢慢起身:“奶,我去看看哥哥们捉到的鱼,之前还没好好瞧过。”

  就是那条吓到她、又被四兄弟遗忘在地上的鲫鱼,在他们回来后不久就被好心的村民送了过来,现在养在前院的水缸里。

  现在人都朴实,更何况还是孩子们捉到的,更没人好意思抢了。

  李荷花没拦:“别离太近,小心再蹦起来溅你一身水。”

  “好。”

  夏启邦几人如同小尾巴一般也跟了出去,夏启正想了想还是叫了萧恒:“要一起去吗,带你在附近转转?”

  萧恒惊讶,笑着起身:“好啊。”

  夏建军看着孩子们走远,又看向沉默的爹娘:“怎么了,是老四家发生什么事了吗?”

  “我爸妈离婚了。”夏沁颜站在离水缸五步远的地方,轻声对身旁的人解释:“姐姐跟着妈去了省城,爸爸身边只有我一个女儿,所以我不会跟着三伯走。”

  她抬眼对上神色有些莫名的萧恒,微微一笑:“我在那里他们不好说话。”

  萧恒手指动了动,蓦地笑了:“有时候不离婚未必比离婚更好。”

  嗯?

  “我爸妈没离婚,但是分居五六年了,我这趟就是去看望我妈。”

  萧恒往旁边一坐,一直萦绕在周围的疏离感好似消散了些:“你说这样的婚姻维持着有什么用,还不如干脆离了婚各过各的。”

  夏沁颜歪头想了想:“因为有你吧。”

  萧恒转头,夏沁颜看着他:“维持着那样的婚姻唯一的用处就是让孩子有个完整的家,不至于让人指着那个孩子说,‘瞧,他爸妈离了婚’。”

  萧恒眼睑颤了颤,白皑皑的背景下,小姑娘孤孤单单站着,纤细、柔弱,宛如一株在悬崖峭壁上绽放的花,颤颤巍巍,仿佛随时可能掉下去。

  他忽然伸手搭着她的肩膀,与她四目相对:“如果是我,我会说‘瞧,这个孩子长得多好看啊’。”

  夏沁颜一愣,随即扑哧笑出声:“你在夸自己?”

  “嗯哼。”

  “脸皮好厚……”

  “你小小年纪怎么懂得那么多?”

  “因为我聪明。”

  “瞧,你也脸皮好厚。”

  两人互相对视,而后不约而同的撇过头,好似很嫌弃,但是脸上却同时笑开了花。

  墙外裴劭冷着脸看了一会,转身离开,消瘦的背影莫名有种萧瑟之感。

  他轻轻推开家门,看着地上因为太过慌张而随意散落的东西,顿了半响,还是蹲下身一个一个的捡起来。

  就算犯病了,她的身边也不缺关心的人。

  尤其不缺所谓的哥哥。

  “我们还是缺个儿子。”赵娣来盘腿坐在炕上,一边整理衣服,一边小声跟夏建民嘟囔:“如果我们有三个儿子,正好一个过继给老三、一个给老四。”

  一个有人脉有路子,一个有钱,自己出息了还能再拉拔其他兄弟,多好。

  夏建民白她一眼:“你咋不想着上天呢?”

  “嘿!”

  赵娣来拿着衣服没好气的拍了他一下:“你以为我愿意把儿子舍出去啊,还不是因为你没出息!”

  你要是向老三老四那样,我也能像文薇或是杨舒琴那么快活,万事不愁。

  夏建民没吭声,一下又一下的闻着夏建军给的烟,这个名为游泳的香烟在现在两毛六一包,相当于快两斤半的大米价格,还有钱都买不到,因为它又被称为“干部眼”。

  “你到底咋想的啊?”

  赵娣来忍不住推了推他:“老三今天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过继了,颜颜肯定不行,不说老四不会答应,就是爹娘也不会,那不就是只能在我们启安、启邦和大房的两个孩子中间选了吗?”

  她嘴角上翘,说不出的得意:“不是我这个当娘的自夸,我生的两个可比大房的聪明多了,只要有眼睛的都知道怎么选。”

  “可是他们年纪小。”

  夏建民放下烟,还是舍不得抽:“启正十五了,现在带过去养个半年一年就可以送去当兵,不是更好?”

  赵娣来一想,好像是这个理,如果换成她,她要么养刚出生还不记事的,那样能养的熟,要么就养差不多快成年的,根本不用管。

  “那你说咋办,不理老三,只抓住眼跟前的老四?”

  夏建民翻身躺下,闭上眼懒得跟这四六不懂的婆娘再废话。

  自古有钱的怎么能比得上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