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27章
作者:山伏大宝      更新:2022-12-26 05:32      字数:3474
  独孤淳领着人大闹凉州医馆被李都尉训斥,传遍整个雍城官场,事情的起因,还是那只珍贵的白隼。

  衙司里的僚臣佐将都晓得,李都尉与阿枝不睦。

  下值的时候,碰巧遇上阿枝在前面走,有好事的僚臣拦下她,李都尉第一次叫她名字,“阿枝先生。”

  他站在人群里,一副要看她笑话的模样,阿枝问李都尉,“有何贵干?”

  僚臣笑说阿枝先生有脾气。

  李四官摸着下巴,走到阿枝身前,逼得身形娇小的她,倒退一步,“我有一块心头肉,如今在阿枝先生处,劳烦先生好生看顾,日后还需还与我。”

  李四官说完,邀约起僚臣去巴扎里看胡旋舞,独留阿枝站在前院中。

  上值的时候,李四官偶尔跟着僚臣一起开她玩笑,她适时反击两句,就作罢。

  她和这个李都尉并没有过多的接触,跟其他人并无不同。

  马佩玉关心白隼恢复情况的间隙,也会关心阿枝做了随团译语,有没有被他们欺负,还让阿枝别忍着,她会想办法将阿枝调出来。

  马佩玉其实跟高文珺的性格很相似,带一种从未经风雨的横冲直闯,待自己很真诚,柴三妙内心有一丝惭愧,她利用了这份真诚。

  因为马佩玉,阿枝才能接触到核心的州府。

  关内道巡察使团在府衙里办公,涉及到藩属的事务,译语人也会出席,阿枝的席位在不起眼的后排,隔着几道背影,能插缝看清她和主位谢潺的距离。

  提到边境羁縻州民族众多,谢潺聊起在灵州巡察时的一件趣事。

  耀光寺乃是灵州最大的一座珈蓝,寺内辩经却是一名波斯僧拔得头筹,萨珊波斯本是祆教发源地,是无限光明照耀的世界,受阿胡拉·马兹达所庇护,一个波斯人却信了迦毗罗卫国的国教。1

  独孤淳侧头问一旁的柴三妙,“阿枝觉得波斯僧崇佛,可是真的?”

  柴三妙悄声跟他说些什么,两人都侧着头,靠得很近,却不自知。

  谢潺本来正和僚臣闲聊,身旁的李都尉突然不再言语,顺着他的目光瞧过去,就见到后排落座的独孤淳和译语人有说有笑,聊得火热。

  这小子什么跑到后排去了?

  谢潺用酒杯底座敲击在方形盘边缘,“独孤参军在聊什么有趣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如分享与众人。”

  突然被点名的独孤淳立刻就答没聊什么,敷衍的回复。

  谢潺微笑望两人,李四官只是又满了一杯酒,大厅里闲聊的人都禁声,只有独孤淳没感受到异样。

  柴三妙清了下嗓子,对谢潺行插手礼,“巡察使在灵州的见闻,放在陇右道不算稀奇。”

  所有的人都在安静地听,听一个来自吐火罗商队的小小译语人侃侃而谈。

  “陇右边州民族混居,信仰自由,多教派传教,沙州敦煌城郊外,有一石窟,名曰莫高,本是佛教大德所创,石窟壁画也尽为本生故事,可供养人不仅有崇佛的优婆夷、优婆塞2,亦有信仰祆教、婆罗门的大漠商旅,我唐长安城有大宁坊的太清宫、崇业坊的玄都观,也有布政、醴泉、普宁、崇化、靖恭五坊的祆祠。”

  她身处不起眼的角落,可又让人不得不对其侧目,她说:“每一个人在大唐的土地上,能信仰自己的神,也尊重别人的神,不排他,不视作异端,大唐如海,能纳百川,这便是我心中盛世的模样。”

  独孤淳从来没有这样一种感觉,一个女子能带他领略不曾涉足的远方,为他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他是如此地喜欢听她说话,怎么都听不厌。

  李都尉饮了酒,朗声问她:“阿枝先生可是亲自去过沙州敦煌?”

  “未曾。”

  柴三妙也不做作,大方表示,“莫高窟是我从求法高僧见闻录里看来的。”

  李都尉笑了一声。

  独孤淳觉得李都尉这番话是故意挑刺,立刻挺身维护,“阿枝小小年纪,所知甚多,枉我多长几岁,却不如你,惭愧。”

  柴三妙让他不必介意。

  李四官看见两人私下的小动作,“参军倒有自知之明。”

  的确不配。

  主位上,谢潺默默饮酒,压住嘴角边止不住的笑意。

  ————

  柴三妙将白隼从州府衙司里带回吐火罗商队,自己来照看。

  这个消息,还是其它僚臣告诉李都尉的。

  玉爪很是精贵,重涯折冲府的武将都晓得这类品种价值不菲,和李四官吃酒的时候,经常也会聊起鹰隼的习性和训练,这日聊到兴头上,就起哄说要去见识见识。

  李四官一口答应,让亲随打探到吐火罗商队的落脚处。

  一行人策马去了巴扎。

  吐火罗商队以波斯胡麻酒闻名,在巴扎里很好打听,折冲府的武将说既看了隼,又能品酒,甚好。

  弯弯绕绕到了酒肆前的一个转角,一行人骑在马上,远远见到一道熟悉的人影,他们的同僚。

  独孤参军正在酒肆里帮忙,他挽着袖口,将织锦的袍角扎在腰间蹀躞里,徒手抱起一大坛胡麻酒从后院出来。

  武将们对视一眼,“今日是府衙休沐日,没料到参军却在胡麻酒肆上值。”

  李四官没有笑。

  他看着独孤淳忙里忙外,跟吐火罗商队里的人格外熟络,看着阿枝数着算筹,登记入账,独孤淳守在一边陪着她,看着阿枝问他累不累,又笑着给他倒水净手。

  他们靠的很近,近到独孤淳红了耳廓。

  武将说:“可惜咯,可惜了这样的美貌,阿枝先生未能生在世家,当不了独孤氏的大娘子。”

  另有人说:“做个小娘,一辈子也衣食无虑,足已,总比跟着商队风餐露宿来的强。”

  他看能成。

  街坊注意到这群骑宝马的郎君,过来跟阿枝通风报信,两人才抬头望过来。

  独孤淳整理仪容,率先迎出去,阿枝跟在他身后。

  双方问了礼,李四官沉默地看着阿枝,场面显得几分尴尬,折冲府的武将说他们专程来看李都尉的白隼。

  阿枝便将一行人请进院子。

  体型硕大的白隼在阳光下只懒洋洋立着,偶尔抖动翅膀,精神不佳。

  李四官以指节吹哨,白隼嗖地凌空腾起,顷刻间落在李四官皮制护臂上,它认得他。

  白隼翅膀上被弩/箭洞穿的伤口已经结痂,恢复得很好。

  柴三妙说其实凉州医师用的药方很见效,一旁的武将好奇是什么神丹妙药。

  “一种长在草甸盐土上的白花补血草。”

  多受外伤的武将怎会不识此物?

  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长在祁连山山麓,采药人偶然得到数株,都是好运所赐,在药材市场上价格不菲。

  如此好药,竟用在鹰隼身上。

  折冲都尉领头夸赞阿枝照看细致,李都尉可以安心矣。

  众人嘴上附和,心照不宣,若不是独孤氏对她特别关照,凭她又如何买得起此等好药。

  独孤淳邀请众人品鉴波斯胡麻酒,说他请客,招呼一众人在院子里坐下,热情地像是这里的主人,让阿枝赶紧给大家斟酒。

  轮到李四官时,他问她,“阿枝先生到了岐州,过得可还习惯?”

  武将揶揄道:“有独孤参军在,阿枝先生不习惯也会习惯。”

  独孤淳憨憨地笑。

  李四官侧头饮尽杯中酒,辛麻,刺喉,入口难忘,三饮消愁。

  重涯折冲府的校尉邀战,说想见识白隼捕猎的场面,李四官说好,便定下三日后城北河滩打野。

  武将告辞,独孤淳不好再多留,也跟着一路走,一众英武郎君策马远去。

  此刻,柴三妙才敢认真打量那道修长的背影。

  眼下很好,有独孤淳和重涯折冲府的武将当掩护,没人会猜忌。

  谢潺和李四官的到来,绝不寻常,让身处绝境的柴三妙,重逢生路。

  五丈原遇袭案迷雾重重,关内道巡察使团使得局面进一步复杂,没有必要此刻相认,打草惊蛇,这是聪明人之间的默契。

  只要仙游观里的三妙女冠坐的稳,其背后的势力就不会离场。

  她还有时间。

  柴三妙决定潜伏下来,暗做调查,在关键之处,助他们一臂之力。

  眼前要做的,是如何让一个译语人与巡察使团建立关系,自然而然的走近,不让人多心起疑。

  在岐州刺史的游宴上,柴三妙敏锐地抓住时机,她射下白隼,当着所有人的面,自此和李都尉有了交际。

  她的心思,他都懂。

  关内道巡察使在岐州雍城的日子单调又充实。

  谢潺在衙司里处理公务,会晤本地军政主帅和各级僚佐,与关内道其它州县、与长安的公函,往来不断。

  每当下值或者休沐日,本地官吏又轮番宴请谢潺和李都尉,邀约其郊野游玩。

  众人得知谢潺喜静,便安排渭河泛舟垂钓居多,谢潺很满意,他说这些安排倒很适合自己深入了解岐州的风土人情。

  在看似平常的交流闲谈间,刺史马廉已密函贵主,推测关内道巡察使团将在雍城巡察数月之久。

  注释:

  1迦毗罗卫国——印度次大陆佛陀时代国家,梵文音译,尼泊尔与印度的交界处,为古代释迦族的国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故国。

  2优婆夷、优婆塞——在家信佛、行佛道并受了三皈依的男子叫作优婆塞;在家信佛的女子叫优婆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