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作者:归途何在      更新:2022-03-16 01:30      字数:3287
  中秋过去没几天, 门上来了个婆子说是亲戚家有喜事送帖子。门子看着人眼生, 既不敢就随便打发走, 又不能随意放进去, 只叫人先进来门房候着,安排个小厮烧茶,自己转身一溜小跑进去禀报。

  宝钗正使唤家下人把东院儿厢房和内室地上铺东西, 过了周岁萱姐儿就开始扶着床慢慢儿满地溜达。孩子毕竟小, 腿脚不结识, 就这么两只小手撑着往前挪, 急了说不得还要敦个屁股墩儿。娃儿一会走, 家下几双眼睛盯着都盯不住, 那些剪子针线早早就都收到五斗橱上头, 就这还打不住,不得不往地上铺垫子, 顺带再将有尖有棱的家具都那软布裹起来,免得萱姐儿没站稳摔了磕住。

  抓过周苏嬷嬷就回薛家继续教导宝琴,宝钗就寻人牙子买了两个老实利索的婆子来, 连带奶妈子一共三人, 专门帮忙带孩子。这门子进来禀报时正一边盘算嫁妆铺子里的营生一边逗孩子玩。那门子就在外头打了千儿道:“回奶奶, 外头有个眼生的婆子上门送帖子, 说得不清不楚的, 只道是亲戚家有喜事请您去吃酒。”

  宝钗就让他先把人带进来问问, 万一是哪家换了新下人呢,见上一见免得弄岔了尴尬。等了约莫一炷香时间, 就听外头粗使婆子小声通报说是人带过来了。宝钗透过水晶帘子往外看了看,这个上门送贴子的婆子手粗脚大,身上衣裳半新不旧,头发倒是抿得干净,可就是规矩粗陋得很。这会子见了主人只紧着来回把手往衣襟上搓,竟是连个福也不会福。还是外头引人进来的婆子伸手往她腰上捅了一下,这才跪下别别扭扭的磕了个头。宝钗还没叫起,这婆子就把屁股压在小腿上歪歪着直起身开口道:“姑奶奶,我们家二爷得了个哥儿,太太一高兴就说要在家里摆个宴,好歹请了亲戚们坐坐。”

  这稀里糊涂的,竟是连个家门儿也不报。谁知道你家二爷是哪里来的,这孩子是嫡是庶也说不清楚,叫人连礼都没法子备。宝钗一向不为难下人,先是叫她起来站着回话,然后耐着性子一句一句问:“嬷嬷瞧着眼生,贵府是何处来的?”婆子麻溜爬起来,两只手还垂下来拍了拍裤子,咧嘴笑道:“出门儿时候太太交代了,说姑奶奶乃是嫡嫡亲的外甥女儿,家里姓贾,早两年也是京里有名儿的人家。”

  这要是旁人家里派这么个人出来,宝钗都得以为这是不想处亲戚了呢,一听是贾家的倒也就罢了。反正姨妈家奇人奇事就没断过,添一个四六不着的下人也不必诧异。她又问道:“是宝二奶奶喜得麟儿了?”按着日子算这孩子恐怕是袭人生的,那就是庶子了。宝玉如今年纪也不算老大,为了个庶子就这么大动干戈的,怎么想都叫人心里膈应得慌。果然,贾家的婆子就道:“不是宝二奶奶的哩,是我们花姨娘生的,可俊了,太太抱在怀里都舍不得撒手!”

  再俊那也是个妾生的!倒不是说瞧不起人,教养好了又有哪个孩子不成器?只嫡庶不分本就是乱家之源,如今姨妈这番作态,湘云能不搅事才是怪事儿。小时候再有情分也不能这会子分不清远近亲疏,一个庶子罢了,还不值当叫人上赶着做脸。宝钗就伸手收了帖子,没说去不去,只把话岔开问那婆子:“嬷嬷原先在何处当差?我怎么没在姨妈家里见过您?”

  这婆子呲着一口黄牙道:“我原不是在贾家当差的,早先太太身边的几位奶奶们纷纷赎了身契都走了,家里没人使唤,这才从乡里雇了我来,好歹跑个腿儿,我路头熟着呢!”宝钗又仔细看了她几眼,叫人赏了果子就打发她出去。

  等婆子走了宝钗才打开帖子看过一遍,上头写着三日后与孩子办百天之宴。宝钗就喊了白鹭过来道:“你去库里挑个哥儿得用的金锁,配上两个小镯子,再取四匹好缎子,三日后替我去西府贾家走一趟也就罢了。那缎子是给宝二奶奶的,你去了只跟她说‘大家都晓得她受了委屈,这委屈不能白白吃下去,先稳住自己再论其他’总归不能叫人闹在脸上不好看,不然她往后日子才是真没法过了。”白鹭行了礼便往库里去寻东西,刚走出去莺儿的妈托了大姑奶奶的陪房又上门来道恼,白鹭与来人走了个对脸,笑着点点头便出去了。

  宝钗这头喊了人进去,给面子没叫跪,让她们坐在椅子上慢慢说。莺儿的妈就笑得满脸喜色道:“莺儿这丫头年龄大了,姑奶奶和姑爷又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咱们不能还叫这么大个姑娘杵在前头碍事儿。是这么着,早年咱们在贾家借住的时候认识了个婆子,如今都叫放出来放了籍,那婆子家的大小子托人上小的家里给莺儿说亲。家生子嫁娶不比其他,可得先问过主家意思才敢说话,这不是小的就来问问姑奶奶是个甚么章程。”莺儿确实年龄不小了,宝钗原是打算着往嫁妆铺子里寻个可靠的掌柜或管事配与她,这莺儿娘突然过来说了这么一通,少不得多问上几句。宝钗就问她:“是哪边的婆子?谁家的?她家大小子做甚么营生?”又笑着解释:“莺儿好歹跟着我从小到大服侍了一场,必得让她有个好归宿。便是嫁了人也能回来做个管事甚的,且不急着胡乱许人家。”

  莺儿娘笑道:“回姑奶奶,这婆子乃是赖嬷嬷的妯娌。赖大爷爷做了几十年那府里的管家,儿子媳妇早就赎出来,孙子后来又做了官,如今风光得很!我说的这家与赖大爷爷家里乃是连宗的兄弟,亦是那府里的家生子,只没赖大爷爷那般能耐,可也是殷实之家了。”宝钗听了也不说好坏,只叫她先回去:“我问问莺儿意思。毕竟结亲过日子,总得双方都乐意才成,不然后面见天的闹,我这里的差事还做不做!”说着就叫人喊莺儿过来问话,莺儿妈和那个陪房媳妇忙赔了笑辞出去。

  宝钗身边最得用的两个大丫鬟便是莺儿与白鹭,其中莺儿资格又比旁人更老些。上辈子这丫头在贾家跟着学会了给主子当家作主,好几回弄得宝钗措手不及不上不下,但到底互相扶持着走了许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辈子托苏嬷嬷的福给调、教了几年,除了有时候嘴巴子厉害外倒也没了旁的毛病,宝钗对她自然比其他丫头更上心几分。刚才整好叫莺儿去盯着人修整客院儿了,这会子只能再让人去把她寻过来。

  粗使婆子出去了一趟,约莫一刻钟莺儿就回来了,往厅中一站脆生生道:“回奶奶,客院屋子里头的铺盖帐幔都已经查点清楚交给浆洗婆子了,花木不必动,就只西边儿有一溜墙去年冬天叫雪压得有点子塌,需得请人来修修,顺带着把各处房子上的漆补补。”宝钗认真听完她回差事,等都说完了提笔往账本上记了一笔,叫人取了签子出来递与她道:“你拿着这个去给管家,叫外头核了帐看需得用多少银子再报进来,我再叫账上放款子出去请人。”

  说完了也没叫她走,宝钗顺手指了另一旁的椅子道:“你且先坐下,我这里有桩事儿与你说。”紧接着就把莺儿妈说的人家与她说了一遍,末了道:“你是我身边儿最得用的大丫鬟,嫁得不好我也没脸面,是以要问问你的意思,不愿意我自有话去搪塞,要是愿意也与你备一份儿嫁妆。”莺儿听完脸都气红了道:“我才不稀罕甚赖家好家,一窝子背主的玩意儿,如今混得狗子穿了人衣裳就吆五喝六起来,鬼晓得又打甚么坏主意!”

  原来这赖大等仆人,都是贾家败了后起来的。主家落难糟了官差上门抄家,可是再抄也不至于抄到旁的街上去,这些在外面置了产业的家生子们半个大子儿都没少。后来贾家爷们儿判的判,贬得贬,眼看能从大牢里出来了,赖大两口子直接一封银子自赎自身就带了身儿出来。贾家上下还谢他哩,殊不知人早就捞了个肚饱肠肥,眼看大树倒下来连着芯子里都没有油水了才好没意思出去了。这估计着是发现外头日子也不好过,转脸又想给自己寻个主子庇护一番。

  宝钗见莺儿坚持,便点头顺着她道:“既然你看不上赖家,一般没点本事的也不得轻易答应,不然就是给人家、给你自己招祸。不如这么着,你自己看看咱们家或是薛家的铺子里有没有能看得上眼的,若是有就来回我,我看着没毛病就做主与你定下,且不必操心你妈那边儿。”

  莺儿一听就红了脸,双手捏着帕子搓来搓去。宝钗一看就知道这丫头心里怕是已经有了取中的人,打趣几句就放她出去,另寻了婆子去与莺儿娘传话道:“你就去说,莺儿这丫头我留着还有用,叫她回了那家的亲事。”

  过了几日,到王夫人与孙子做百天时,宝钗就打发了白鹭带着礼去走了一趟。一个庶子的席,礼到人不到才是应当,白鹭这一去,原说着最多两个时辰必得回了,一下子拖到近酉时才进家门。宝钗自然要喊她过来问问原因,白鹭进去福了福只当没看见沈二爷在一旁抱着大小姐玩耍,低着头将今日之事一一禀报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