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败家子24
作者:两看相厌      更新:2022-03-15 23:02      字数:3699
  原来本次会试中查明居然有南方学子冒充北方学子参加考试, 俗称“冒籍”,而被同乡学子举报了,查明属实后,文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着令将该学子的功名取消,又将其童试、乡试中督察不力,没有尽职尽责的官员们一律降职处分。

  原本这也和叶长青没有关系,只不过是有的学子为了中进士光宗耀祖,不惜寻找捷径,以身犯险而已,但是他运气不佳被同榜同乡的学子举报了, 而被革除了名字之后,那今年科举取士的名额就少了那么一个人。

  不知道文帝是会是直接减少了那么一个名额,还是将下面的名字直接往上提一个?

  叶长青刚好是三甲的第一名, 如果往上移一个话, 那会不会是叶长青?他会不会实现从三甲跳到二甲的美梦。

  心神恍惚的睡了一宿,第二日就到二十五日,也是举行传胪大典的日子,叶长青早早的就爬了起来, 抖擞精神来到了太和殿。

  阶下鸣鞭声响起, 太和殿前鼓乐鸣奏,王公大臣身着朝服等候皇帝升殿。

  鸿胪寺官员带领读卷大臣、执事官进入殿中,行三跪九叩礼,两百名贡士紧跟其后也都整整齐齐的跪了下来。

  接着奏乐停止,鸿胪寺官员在丹陛上的东边唱名, 大声宣读第一甲第一名刘希希,赐进士及第,而另一旁的官员则领着被宣读的状元走出队列,跪在殿中道路的左边;接着又开始宣读第一甲第二名王云云,赐进士及第,榜眼出列,跪在殿中道路的右边,直到宣读第一甲第三名叶明净,赐进士及第,探花出列,跪在殿中道路的左边靠后的位置。

  听到“叶明净”三个字,叶长青跪在地上紧绷的身体微微一震,他果然是探花郎,年轻有为的探花郎,圣上必然会喜爱至极吧。

  鸿胪寺的官员继续宣读二甲的名次,叶长青收回看向探花郎的眼神,凝神静听着,万一他果真进了二甲呢,他竖起了耳朵深怕错过了哪一个名字。

  直到二甲的名字都快念完了,空气中的呼吸声也越来越重,叶长青几乎绝望的闭上了眼睛,不过只是一秒,他就立马睁开了眼睛,反复回响着刚才耳边响起的“叶长青,赐进士出身”八个字,不是“同进士出身”,这说明他不是同进士,而是正经的进士了,他真的进了二甲,摆脱了三甲的噩梦。

  只是他不禁又有点纳闷,毕竟那个“冒籍”的学子占的是北方士子的名额,为何不拉一个北方贡士来补充,而是补上了他这个南方贡士,难道排在他后面的北方贡士都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他虽然这样想,但当鸿胪寺官员唱完三甲的名字时,他就明白了,原来是补了一名北方落第的考子进三甲,那他自然的向前进一名也是情有可原的。

  微风轻轻吹过,叶长青心情愉悦,微微抿唇微笑,但当他听到一个威严沉重的声音自高处飘来:“周爱卿,朕看了今年探花郎作的莲花诗,怕是觉得你这濂溪先生的名号要易主了?”

  敢用爱卿来称呼臣子的只有文帝一人,而站在他旁边的内阁大学士,直律总督周大人却只是简单的瞄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探花郎,笑了笑,不发一言的就跟着文帝出了太和殿。

  听到文帝那声“濂溪先生”三个字,叶长青埋的深深的头颅闪电般的就弹了起来,却只来得及看见周大人一闪而过的衣摆。

  什么意思,先生让他娶的故交的女儿难道就是周大人家的姑娘?他们俩不是死对头吗?更何况周大人是何许人也,不说他二十年前平息了辽东危急立下的不世之功,单说他曾经也是状元郎出生,文武双修,在天下士林中名声斐然,观他在潇湘书院讲学制造的轰动就可见一般,更何况他还有从龙之功,是文帝的左膀右臂,最信赖的臣子。

  不说朝中上下,恐怕就连皇亲国戚也没有哪一个有他如此显赫的地位的。

  叶长青跟着队伍在小黄门的带领下出了宫门,凉风依旧徐徐,而他却觉得此刻的风是有点悲凉的,周大人如此权势,他的女儿又是多么珍贵,不说本次会试的状元、榜眼、探花,单说多少显赫的世家子弟都不一定配的上,而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二甲末尾的进士,还有败家的历史,周大人凭什么要放弃那么多的贤婿,而来选他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秦先生是不是老糊涂了,稀里糊涂的给他出了这么一个难题,还是故意让他娶了死敌的女儿,然后让他来虐待他的女儿来帮他报仇?

  想到这里,叶长青不禁狠狠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才让自己从胡思乱想中清醒过来,好一派阴谋论,他是把心中高风亮节的秦先生想成什么人了。

  他在这边为难,而周大人跟着文帝进了御书房后,听着上首的文帝问话后,却依然只是笑笑道:“探花郎确实如圣上所说,才貌双全。”

  没了,没了……后面不应该还有什么堪为良配吗?朕的意思都表现的这么明显了,这个笑面虎周“剃头”居然还不顺杆子往上爬。

  周“剃头”是当年周大人执掌辽军对抗辽东边疆时,为守卫一方疆土,杀敌百万,被他打的屁滚尿流的突厥人给他取的名字。

  &nbs

  p;  文帝见他不上钩,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

  “当年你为了朕夺得太子之位,不惜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母后娘家那个不成器的侄子,可是那人却不是个好人,常年流连青楼画舫,对妻子不闻不问,导致你的大女儿不出三年就香消玉损了。”

  “后来朕登基了,为了坐稳这位置,朕又下旨将你的二女儿嫁给了襄阳王世子,可谁知道这个更不争气,好色残暴,尽活活将你的二女人折辱至死。”

  文帝说到这里,声音已经渐渐低了下来,想起过去种种,眼里似有泪花。

  “再后来朕以此缴了襄阳王世子之位,将他贬为庶民,又赐襄阳王府中最为忠于朝廷的庶子为世子,从此朕才算坐稳了这皇位,可朕却一直没有能为你的女儿报仇雪耻,泰康十五年,即朕登基的第一十五年,突厥人突然来袭,夺我清关十六洲,辽东危急,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人能上场应战,只有你以一届文人瘦弱的身躯站了出来,为朕排忧解难,朕当即册封你为兵马大元帅,掌管辽军,边关数十年,你为了收服晋国公曾经的旧部,不惜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守将的儿子,可是这个也是个不争气的,吃喝嫖赌样样来,你为了让他改过自新,曾亲自将他带在身边□□数年,而他不但不知感激却在获得自由的当天,一碗大红花就毒死了你三女儿腹中已有七月的胎儿,你的女儿也因为流产血崩至死。”

  “这些点点滴滴朕都记在心里,今生是朕欠了你的。”说完,文帝眼中含着的泪花也滴落了下来,大概真是老了,心也越来越软了,一点点回忆就能使人落泪。

  而一直静听文帝叙话的周大人,却神情依旧的僵直的站在那里,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似的,只有揣在袖子里不能成拳的手才微微泄漏了他的不得安宁的心绪。

  “圣上多虑,是臣多谢陛下的知遇之恩,没有陛下哪有臣的今天。”他上前一步,朝文帝拱手行礼,却发现双手不停的抖动,脑海里不断冒出孩子她娘这些年来憔悴流泪的模样,和对他不可理解的怨恨,他不明白自己哪里错了,天子之恩,即使他以全家上下来报都是不够的。

  身旁的小太监机敏的递了帕子给文帝,文帝擦了擦泪后,又道:

  “所以朕一直记得这几年对你的亏欠,对尊夫人的亏欠,今年的这个探花郎是潇湘书院山长的得意弟子,写的文章也很合我意,我是打算重用他的,我已经找人调查了他的身世品行,没有一点瑕疵,甚至可以说是美名远播,就连在贡院门前都可以借笔给不知名的学子,你看我连这点小事都能帮你查到了,这人做你的小女婿应该是符合尊夫人的心意的吧?”

  周大人平复了心情后却久久没有说话,他这个小女儿也是同他的亲娘一样一直怨恨在心,这些年来都不愿待在家里,情愿待在他的“情敌”死对头那里,也不愿意回来,又怎么会同意他给她选的夫婿呢?

  “圣上一片美意,臣感激不尽,只是我这个小女儿从下就与她几个姐姐不同,没有她点头,我这个做父亲的话都做不得数。”周大人自嘲一笑。

  文帝听到这里,不禁不可思议的看了一眼他这个最为能干的臣子,这还是那个在战场杀伐果敢的他的吗?在朝中阴谋诡计分分钟杀人于无形的周爱卿吗?

  “没想到你也有今天。”文帝爽朗的笑了几声,又道:

  “这样吧,过几天我让礼部安排,让本次会试的所有进士和京中名门世家的所有得意子弟都到贵府,由尊夫人和小姐挑选,不管选中了谁,朕都给他们赐婚。”

  周大人此时的心里却在叫苦不迭,他那个不听话的女儿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文帝都退了一步,话都说到这里了,他也不能再脱了,只有连忙向文帝致谢后,就急急忙忙的出了宫,回到府中就火速传信,让这个不省心的女儿快快回来了。

  而回到府中的叶长青却是忧心的睡不着,每日左思右想,不知道如何才能入得了周大人的青眼,让他注意到他呢?

  只是转眼就到了今科进士的“琼林宴”,周大人自然要去参加的,到时候他厚着脸皮去敬他一杯酒,自我介绍一番,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会不会在得知他是秦先生的弟子后,就不睬他呢?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情绪有点波动,胡说了一些,谢谢大家的包涵!

  感谢

  凫燕回唐扔了1个地雷

  温翡烟扔了1个

  者“苏雪”,灌溉营养液

  读者“平行空间”,灌溉营养液

  读者“平行空间”,灌溉营养液

  读者“歌渊”,灌溉营养液

  读者“i”,灌溉营养液

  读者“轻灵”,灌溉营养液

  读者“楚云”,灌溉营养液

  读者“兮瑾”,灌溉营养液

  读者“rr”,灌溉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