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我的先生 布谷生父是一个很坦诚的人,……
作者:张大姑娘      更新:2023-04-26 16:56      字数:5828
  布谷生父是一个很坦诚的人,最起码宋旸谷的心眼要比他多许多,刘先生真的是没有一点多余的心思的,一直在哭,从头哭到最后。

  他看着布谷的眼神,那样的深情,那样的郑重跟珍惜,“孩子要是愿意跟着我们,我们好好的养大,加倍疼爱,要是不愿意回来了——”

  刘先生顿住,哽咽地说不出话来,自己的孩子,就这样给别人养吗?

  刘太太接话,她是个急脾气,说话利索又讲重点,“要是不愿意回来,跟你们亲近许多,我跟孩子爸爸商量了,家里这些年没存款,也没存下来多少东西来,但是往后,家里四个小子,下面三个小的以后办事儿上学该有的,这个孩子也有。”

  “我跟我们家老刘说了,我生的三个,以后要盖房子娶老婆,我们拿出来多少钱贴孩子,照旧给布谷,叫布谷是吧,一人一份儿。”

  也没报很大的希望,打听过了,宋家的人品也好,还是他妈妈扶桑那边也好,街坊胡同认识的人都很多,都是交口称赞的人物,孩子跟着人家,没有一点不好的,比跟着自己家里要好,人家疼孩子,孩子这么大了,再回来了,也怕孩子受不了。

  大柳听着也松口气,问布谷,“孩子,我问你句话,你仔细想想,是留北平呢,还是跟你爸爸回去。”

  宋旸谷就拽着布谷的手,“没事,爸爸之前跟你讲的很清楚的,你什么事情都不要考虑,只管讲自己意见,做人嘛,你妈妈讲的,要勇敢的。”

  布谷抬眼看他,看看刘先生,“我跟爸爸回家。”

  宋旸谷牵着孩子走的时候,跟刘先生讲了,“这是我们在香港的地址跟电话,可以写信,可以打电话,孩子有事情的话,我会跟你们讲的。”

  再深入一点,“你们好好保重,有事情联系,到时候,等布谷结婚的时候,还要你们坐主席的,留步,我们走了。”

  刘先生哭的啊,都得扶着门框子,哭的不行了,这些年就惦记这个孩子,死的人没念想了,活着的还有一点儿,他是想着要孩子的,可是刘太太也有别的顾虑的,你要是人家养的不好,也就要回来了。

  “别哭了,再哭不像话了,这是好事儿,怪高兴的,你再哭我得骂你了,一点男人样都没有,快把衣服给洗了,往后四个儿子了,你不得好好干。”

  熊样儿。

  标准的大妞儿脾气,说话那叫一个白,直剌剌的,“您可别给我听见这个了,我还就跟您说了,咱们早前不就合计了,人养孩子比咱们养的还要好,能养就是善心的人家了,往后人不说了,还等着咱们去坐席的呢,多通情达理的人家啊,您心里甭刺挠了。”

  一把把人架起来,老刘不行,觉得自己虚弱,心伤的难受,“我说,您就让我安静会行不行啊,我这心里不得劲呢,那孩子是我儿子啊,我不见也就算了,我见着了心疼啊,我稀罕啊。”

  吵吵起来了,邻居进来了就劝,“老刘家的,你让让他,今儿见着人了,孩子愿意跟着人走他不得劲儿呢,别跟他呛火气了,这岔口想明白就好了。”

  那可不行,“老刘,你这话说的多伤人,我生的那三个儿子不是儿子?不是你亲生的?是我私生的啊?平时在你眼巴前的也不见你多疼,您有这份心思啊,趁早,多疼疼下面那小的吧。”

  被邻居拽出去了,还是不平,“您说,我们家老刘怎么就这样脾气呢,我们家那床您知道吗?我这些年白天我就没躺过,就我们家老刘,遇见事儿了,自己就窝在床上哭,一个大老爷们,您说我看了肚子里就是一股子火气啊,直接到天灵盖。”刘太太对事不对人的,不是对着布谷,单纯就是对着老爷们。

  哪个老爷们跟个娘们一样的呢,看着她是真来来气,但是当初为什么看上老刘了呢,因为老刘长的好啊,真的儒雅,文质彬彬慢条斯理的。

  现在老夫老妻了,脸好看是真好看,气质是真气质,但是你看老林这个懦弱劲儿,这家还是得靠着她撑起来,说着说着跟邻居就笑起来了,“那人你看见到了,可真体面,我没见那孩子妈妈,老刘去看了,说孩子妈妈年轻时候就漂亮呢,真好。”

  “孩子比跟着咱们强,你看我跟老刘两个人挣工资,还不够三个小子吃的,人家到时候回香港了,打小就跟咱们养的这几个不一样。”

  走了也好,邻居也说掏心窝子的话,“是这个道理,那孩子我刚看一眼,他爸爸牵着出门口呢,没走远,我在墙角放老鼠药的呢,听孩子爸爸嘱咐孩子了,说是一会去四方局买点心,回去跟孩子妈妈讲是买点心才出来的,不给人妈妈知道。”

  宋旸谷跟布谷讲的,出来就是买东西的,顺便转转看看的,不能空着手回去不是,“一会去买点心,四方点心局,我们小时候经常吃的,不知道在不在,回家妈妈要问,就讲这个。”

  这是个秘密,不给扶桑知道的,扶桑的话,她过四十岁了,在香港没感觉,但是来北平之后的气候,太冷了,干冷。

  她身体的话,就明显不行,当初在里面的话,到底是有影响的,有电击的话,扶桑出来后在美国很长一段时间,她记忆力是不行的。

  学习进步的时候,就能明显感觉出来的,学东西的时候脑子没有以前好用了,就是记不住想不明白,脑子会乱,不如之前那么灵动了。

  “你妈妈很辛苦的,我们刚去美国,什么也不是很熟悉,然后还怀孕要生妹妹——”宋旸谷就牵着他,一边走一边讲,两个人决定走走,走到天黑前到家就可以的。

  布谷这是第一次听宋旸谷讲扶桑,宋旸谷这个人是任何事情都不跟孩子说的人,非常的呆板木讷,非常的寡言,就像是一个标准的很典型的,旧社会的读书人,讷于言而敏于行。

  对父母,对孩子,话很少,就算是带着出去玩,也是我看着,你们玩。

  没有聊天,布谷听的很认真又新奇,今天的宋旸谷他看见了不一样的一面,现在的话,他又听宋旸谷嘴里的扶桑,听着宋旸谷精简地讲的每一个字,“她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够,专注力也下滑很多,还会头晕犯困。”

  “书拿起来一会就会困,睡眠时间也很长,经常会累,我跟她讲可以养身体的,可以不要去做这些事情,她开始赔钱也很多的,每天去看都是赔钱的。”

  “但是你妈妈这个人,我很欣赏的,她不会休息,白天忙完八点钟要学习,然后八点半就撑不住,她就站起来继续看,困的脑袋要撞墙了,难受的不行了,她会一直撑着,到十二点。”

  你经历一天的疲乏,晚上大家都在休息的时候,夜里安静的只有你一个人的灯光在晃动,本身就是很累的事情了,她自己脑子还会这样,就更痛苦许多。

  但是没办法,她就是硬刚,就是硬上,她不觉得自己脑子会永久性这样,你以前很聪明,那现在最起码不要变笨对不对,有时候烦躁的头真的撞桌子了,还是坚持。

  她这个人很有信念,“你妈妈给我很大力量,从小到大,没有人跟她讲,但是她大概从出生开始就懂,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就是头铁,她跟我讲脑子这个东西,越用越好用的,没有例外。”

  大概多久他记不清了,扶桑就每天十二点,怀孕的时候也是这样,坐月子的时候也是这样子的,她就坚持下来了,然后十二点一到,无论多大的事情,多忙不完,拉上被子就睡觉,只有一个事情,睡觉。

  从十二点,一直到早上起来六点钟。

  就很铁很勇猛,宋旸谷也是才知道的,她之前的状态,是有一些后遗症的,“因为她从来不会带给我很多不好的情绪,就是最烦躁的时候,可能给我讲一次,说是脑子觉得很坏,每天都很困很肿胀。”

  扶桑这个人,意志力真的强大,自己遇见什么事情,她就自己调节解决,忍不住的时候,跟宋旸谷讲一下,而且讲的非常明确,“我有点累,会觉得一点点的累,我先生可不可以在我躺床上的时候,每天晚上抱抱我给我一个晚安吻。”

  其实这个抱抱亲亲的话,在你最累最差劲的时候,没有任何用的,又不是老公亲亲就聪明了,就会变得很机智。

  但是她记得一句话,无论什么时候,这辈子无论什么状态下,宋旸谷讲过的,会一直都在,一直都站在她的身边。

  那这个时候不需要任何事情,只需要有人在,有人在你结束一天的时候,还一直站在你身边。

  宋旸谷后知后觉,她可能状态有问题了,因为她一直在书房,两个人一人一个房间的,临睡前在一起碰头一下的。

  他照做,并且做的很多,他第二天晚上就去扶桑房间那边去看,人趴在桌子上的,就那种焦虑的状态,宋旸谷很难得的,手里拿着一个甜甜圈,回来路上买的。

  “要不要吃?”

  扶桑不会睡着的,就是睡不着然后也清醒不过来,伸手拿过来吃,很甜,很甜w

  她其实这个点不吃东西的,但是那天晚上就吃了,先生很抠搜,只买了一个甜甜圈,她一口一口吃,吃着吃着就开始跟宋旸谷讲,宋旸谷坐在一边,书房很安静,扶桑讲几分钟结束。

  宋旸谷没说什么,问她,“好吃吗?”

  “我觉得很好吃,我吃完好很多。”

  “那明天再给你买,还有别的口味的,我换着买,每天给你不一样。”宋旸谷起来,第一次给拿热手帕擦脸,“累了就休息,想继续的时候就继续,我觉得都没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扶桑的心啊,你说什么是先生啊,什么是伴侣啊。后面那句安慰人的话很空洞,没有任何意思的,因为她这种状态的人,任何话是开解安慰不了自己的。

  但是前面那句话,扶桑吃的透透的,真的吃透了,很愿意吃。

  她从来不吃甜甜圈的,但是就那晚上开始,很喜欢,要找个先生,就要找个宋先生。

  他不会说话,但是他真的会做事。

  他成熟又稳重,给你最好的陪伴跟慰籍。

  北平人离不开饺子,是一个典型的北方代表,宋旸谷带布谷家里回家的时候,已经五点钟,天色吃尽黑色,寒烟从地面升起。

  下班的人一群地走着,偶尔有自行车清脆的铃声,爷俩走的脚底板疼,不会坐电车,就是硬走的。

  看到家门的时候,都松口气,厨房里面大锅热气腾腾的,扶桑正好端着一盖帘的饺子,小荣坐在蒲团上面往外看,火光映照在他温和的脸上,带着笑,“哎呦,回来了,正好赶上了,我刚还嫌你不等他们吃饭的呢。”

  宋旸谷高大,站在低矮的厨房门口,微微带着笑,提起来手上的盒子,“给你买了糕。”

  扶桑腾不出手来,饺子她得一行一行下去,着急忙慌全部放下去,手上的面粉还没来得及洗,接过来笑,“今天干什么去了,竟然找到了这家铺子。”

  宋旸谷插着口袋,在厨房一阵一阵的烟气里面熏染的温和,“转转,找这家点心。”

  说完就进屋子里面去了,布谷饿了,自己坐在小马扎上面,靠着小荣烤火,小荣给他捂着手,“饿了吧,饺子一会好。”

  他没听清,问布谷,“今天哪儿玩去了?”

  “买点心去了。”

  “还有呢?”

  “只买了点心,走着去,走着回来。”

  小荣哑然,看着扶桑笑,点着北屋,“这个人啊!”

  扶桑弯着腰,把饺子散散,也笑,“这事情不够他干的,能干的出来。”

  但是点心,她看放在案板上面的点心,笑了笑。

  宝珠就气死了,孩子在家盼一天了对不对?

  你们出去玩了,玩到这个点,结果回来之后,是个胡萝卜回来的,怪气人的。

  翁荔英觉得这人也真行,跟宝珠讲,“你去厨房那边,有点心。”

  宋旸谷开口,“妈妈先吃,一会儿你吃晚饭再吃。”

  她就不,就得吃。

  跟老三开心啊,打开了,宋旸谷就弯腰,把里面那个红枣酥拿出来了,他也不吭声,就拿了,然后自己单独包起来了。

  就特地去买这个红枣酥的,里面是枣泥馅儿,像个花一样的,微微带着点苦,北平的话,老点心就爱吃山楂馅儿枣泥馅儿的,板栗馅儿的吃的倒也多,但是扶桑就爱吃这个枣泥味道的。

  根本不管孩子,也不知道孩子喜欢吃什么的,小三子看见了,一直看,宋旸谷怕他拿,“你吃盒子里面的,这个给妈妈。”

  那盒子里面那么多,不够你吃的吗?

  翁荔英看透透的,自己拿着个一字酥吃,她也爱吃点心是吧?

  这家里但凡她自己不找点吃的,宋旸谷这个儿子,是绝对想不起来给她买点喜欢吃的。

  就找茬,“枣泥的就没了,下次可以多买点,大家伙都爱吃。”

  宋旸谷就坐在椅子上,微微点点头,话都不带多说一句的。

  你们爱吃,跟他没有多大关系的,想不到这一层的。

  白菜猪肉的饺子,扶桑做的,一个个大的很,她撺掇小荣擀皮儿,“人多,一定要大,不然包的可慢了。”

  姑太太去亲戚家待一天就回来了,“看看老姐妹也好,说说话儿,只是家里忙得很,年轻的上班儿,带孙子吵得很,我还是回家吧,别给人家添乱了。”

  看扶桑包的饺子,也笑了,斗大的一个。

  吃几个就饱了,宋旸谷也不爱吃这么大的饺子啊,感觉就不是那个味儿。

  放下筷子,扶桑就知道他不喜欢的,马上起来了,“我再去炒个鸡蛋,等等。”

  马上就去炒鸡蛋去了,这个做的很好,打的鸡蛋可多了,就给宋旸谷吃的,家里有煎饼,卷好了递给宋旸谷的。

  布谷自己卷,他是真饿啊,宋旸谷是带着他去买点心的,但是点心一路上他爸爸是真的没有给儿子吃一口,也没问问想不想吃,走着去,买完走着回来的。

  他吃完饺子还想吃鸡蛋卷煎饼的,孩子们都得卷着吃,都自己用勺子挖着吃。

  卷的跟狗啃的一样,掉地上的,桌子上的,宋旸谷看的都闹心。

  扶桑也闹心,“慢慢的,一点点放进去,然后包起来,不要撒了,吃的时候对着碗。”

  小三子使劲挖,端着盘子恨不得倒进去,扶桑就说他,“儿子,咱们少一点,太多了会爆炸,对,我儿子手真的巧呢,卷一点点是不是好拿啊,下一个再进步,多放一点儿,每天都是进步的好孩子呢。”

  老三就高兴死了啊,备受关注,瞩目了是不是?

  卷着鸡蛋太少了都咬不动,还在那里一个劲的吃,吃的口水都下来了,兴冲冲再来一个,自己数着几勺子,做事情是真的比宝珠仔细一点儿,吃的要撑死了。

  扶桑就继续夸,“来,我的儿子,给妈妈看一眼,哎呦,真的进步,你看哪个小孩子能跟你一样学的这么快呢,最小的一个,能跟哥哥姐姐看齐呢。”

  在一声声儿子里面,就很迷失自己。

  “给你——”

  扶桑才不吃,你手多脏,“谢谢,你看我又发现你优点,好会分享啊,真的善良我的儿子,但是你要对自己很好,要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妈妈不享受了。”

  她发现一个秘诀,要想孩子不闹,不吵,安安稳稳地吃饭。

  就得夸,各种夸,各种找闪光点。

  她看别人拿着油灯,看自己孩子的时候,就得拿着电灯看,晚上看自己老公的时候,那得拿着闪光灯。

  这样能至少,安稳吃顿饭,不用她忙前忙后喊这个那个,给这个吃饭给那个吃饭了。

  都自己扒拉饭,盘子吃的比狗剩还干净许多。

  但是你讲真爱,不好意思,还是宋先生是真爱。

  她对宋先生讲的话,谁也不知道。

  月亮大概知道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