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嫡长孙
作者:午后半夏      更新:2022-03-15 12:24      字数:3925
  公平交易(快穿)

  第51章:嫡长孙

  因为有安王世子非要一起同行,这让阿瑶烦的不行,尤其是他每天不间断的说那些有的没的话,更是让阿瑶忍不住暴躁起来。

  所以,为了自己能清净一些,只能让安王世子病下了。

  果然没了安王世子,他的耳根立刻就清净起来,连带着天都跟着蓝了不少。

  “叶大人,天色也不早了,不如我们就在这里歇一晚,明日再走也不迟。”

  安王世子的贴身随从如是的开口说道。

  阿瑶说道:“不瞒你说,三年未曾回去,我思家甚深,这赶路也就急了些,若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要请世子担待些。”

  话中绝对不提停下的意思。

  随从没有听到理想中的话,心中有点不满,他做为安王世子的贴身随从,以往都是被不少人捧着,不过安王世子对阿瑶的态度也是客气有礼,这让素来对盘下菜的随从也不敢放肆,更何况阿瑶也不是什么寒门子弟,叶家即便在京中底蕴不深,也不是他一个随从能得罪起的。

  所以,即便不满也不敢太过,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说:“那劳烦叶大人,让船家行的慢一些,我家世子爷的身子折腾不起。”

  “放心。”

  阿瑶如是的应了一声,但转头就对船家吩咐,让他有多快就开多快。

  因此,在这样日夜兼程下,本来两个多月的行程,生生的压缩了一个月,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便到了京城。

  码头早有叶家打发了人来接,而安王世子这里就更不用说,这一路上他的身体都有些不爽利,上吐下泻的,在船上这二十天的时间,他吐的瘦脱了行,因此船才一靠岸,便找急忙慌的离开了。

  想必这个时间短,太医都已经在府里候着了。

  阿瑶这一回来,自是免不了要感性一回,当然不是他,而是叶父叶母,尤其是后者拉着问了又问,恨不能连阿瑶在屏县那边,一日三餐吃的是什么都问出来?

  好不容易哄好了叶母,阿瑶便被叶老太爷给提溜进书房里。

  这三年来,屏县的变化是肉眼可见,叶老太爷先前还有些担心孙子少年成名,性子会肆意些,但没想到他年岁小,但老练沉稳的比之他这个在官场上打转了几十年的人都不差,更兼是有经世之才。

  才短短三年的时间,不说他管辖的屏县,发展迅速,成了有名的富庶之地,整个锦州都跟着受益不浅,再往远了说,他倒腾出来的鸭绒,于整个大宁的百姓都是有益处的。

  “思彦,你做的很好,日后叶家也能放心交给你了。”

  叶老太爷摸了摸胡须,如是的说道。他如今的年岁已经不轻了,越发有些力不从心起来,先前他还想着孙子还小,需要他铺路,怎么也要再撑几年,但如今看来。

  祖宗保佑,他叶家有孙如此,即便是立即死了,他也是含笑无憾的。

  阿瑶点点头:“祖父放心。”

  叶老太爷笑着点了点头,忽而又想起一件事,说:“你二叔和三叔这次调任回来,估计也不会再离开了。”

  “恩,二叔和三叔在外多年,也时候该回家了。”

  阿瑶开口说道。叶二叔和叶三叔外任已经有二十余年,该积累的经验也有了,该攒的政绩也差不多,确实该回来了。叶家的大本营到底还是在京城这边。

  至于叶二叔和叶三叔回来,会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阿瑶表示一点都不担心,叶老太爷是个精明有成算的,叶老太太也不是个糊涂之人,想必也早有安排,所以在这一点上他一点都不担心。

  “对了,祖父,还有一事,要和您商量?”

  阿瑶又说道。

  “何事?”

  “是这样的……”

  听完阿瑶的话,叶老太爷虽说是欢喜多一些,但心中也不乏复杂之意,不过更多的还是庆幸,这般心系百姓的天纵之才是出自他们叶家,是他们叶家的子孙,所以他只有高兴。他相信,在叶瑶的带领下,他们叶家定然能走向一个辉煌。

  说起来也有些怪。

  老大是那样一个迂腐不会变通的性格,他真是看一眼都觉得心烦,但就是这么一个不成器的儿子,生了一个天才般的儿子,仿若是与生俱来一样,先前不管如何顽劣,但只要认真下来,却进步神速,比那些从小就开蒙的人要强了百倍。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歹竹出好笋。

  ……

  阿瑶回京的第一天,就被人给盯上了。

  如今正好是三年一次的官员调动,也刚刚结束科举考试没多久的时间,他这个上任的状元郎,还是六元及第,又年少的很,自然是有不少人盯着。

  而这一次,四皇子都打定主意,一定要把阿瑶拉拢到自己的阵营里。

  就是太子也不再端着储君的架子,明里暗里的开始和阿瑶示好,除了阿瑶本身确实是有本事之外,再有就是四皇子这三年来步步紧逼,给他寻了不少的麻烦,让他的太子之位确实动摇了。

  而且四皇子和太子难得脑电波相通,都打起了他婚事的主意。

  其实不止是他们两个,京中盯着阿瑶的妇人也不在少数中,甚至听说,他人都还没有回来,就有不少妇人登门打探了。叶母接到的宴会请帖都比以往多了许多,就是阿瑶的几个出嫁的姐姐,也被人明里暗里的打听了不少,像是阿瑶的一应喜好,或是叶母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或有什么要求?

  这种情况在阿瑶本人回来后,这一情况又严重了不少。

  十九岁的阿瑶比起三年前,不管是身高还是气质都有了不小的变化,芝兰玉树,站在那里就是一道风景,很自然的就能吸引住别人的视线。

  不说其他人,就是自家亲戚都动了心。

  叶母的娘家机会是最大的,但可惜她家没有适龄的女孩儿,旁支的姑娘,叶家也看不上。此外,叶老太太的娘家也有这个心,却被叶老太太一口拒绝了,叶老太太并没有嫡亲的兄弟,现任的家主是她继母所出的弟弟,不大成材,和叶老太太的感情也一般,他那几个孙女儿不管是容貌还是品性,都不算出众,叶老太太可看不上。

  不说这两家,就是阿瑶的便宜大姐叶妙婉也过来探听了一回。

  所说的对象便是夫家的小姑,但并不是叶妙婉夫君的亲妹妹,当然也不是那种庶出的,虽说如今叶家比柳家稍差点,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阿瑶本人却前途不可限量,柳家自然不会用庶出的女儿,那不是结亲而是结怨。

  是隔房的堂妹。

  也就是柳家现任家主柳老爷一母同胞的弟弟的嫡长女,年芳十六,不管是容貌还是品性都很不错。

  叶妙婉即便是想要帮衬娘家,也不会坑亲弟弟。

  和叶母一说,叶母是见过这个姑娘的,对其也有印象,当即就动了心。

  可惜,她做不了主。

  和叶老太爷略一提,就直接被驳回了。

  如今叶家和柳家已经是姻亲,关系亲密,实在没必要再结上一门,太浪费了。若是孙子自己喜欢倒也罢了,但他看着孙子在这方面可还没开窍呢。

  柳家对于叶家的拒绝,虽然心里有那么一点点不快,但婚嫁不同于其他,除了略有点可惜外,倒也没说其他。

  再者他们柳家的女儿不愁嫁。

  “思彦,你如今的年岁也不小了。你看……”

  叶母这话才起了个头,阿瑶就立刻知道她接下来要说的话了,不过他真的没什么兴趣,他现在只要一想到自己会和一个姑娘成婚生子,他的心里就有说不出来的恶寒来。

  当即拒绝:“娘,我现在没有这个心思,过两年再说啊!”说着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只是躲过了叶母,还有叶老太太和叶老太爷的慰问,这让阿瑶充分的意识到,就这件事上,他要尽早解决了。

  他自己觉得,十九岁,还小,放到现代也就是刚念大学,但放到这里,不少人的孩子都已经满地跑了。

  对他来说这次去西北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恩,阿瑶的调令前几日已经下来了,和所有人预想的都不同,不是留任京城里也不是去江南繁华之地,而是在清宣帝召见的时候他申请去西北。

  而清宣帝在听了阿瑶自请去西北的理由后,心中是感叹不已,那夸奖的话跟不要钱一样,朝阿瑶扔了一筐又一筐。

  不过这些话,对阿瑶来说,欣然接受。

  本来就是自己应得的,不是吗?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此的缘故,所以清宣帝几乎是当场拍板,任命阿瑶为兴庆府的知府,从正七品到正四品,阿瑶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成功的实现了三级连跳。

  等到消息传出去,又是引起不小的轰动。

  虽说是连升三级,但羡慕的人却少,西北之地,这里几乎是所有文官都避之不及的一个地方,甚至还有不少人都认为,去西北的官员,大都是被贬谪过去的,基本上去的,很少有调回来的,几乎一辈子便蹉跎到那里。

  叶瑶竟然自动申请过去。

  他没疯吧?

  要知道就凭借他在屏县做出来的政绩,再加上叶家的稍加运作,他就能在京中谋划一个很不错的职位。

  对于阿瑶的选择,大多数人是惋惜的,即便是官场上打转了几十年的老油条,一时也有些想不通,不过想到阿瑶在屏县作为,他们不认为,叶瑶自请去西北就是自毁前途。况且十九岁的正四品知府,有的人一辈子也奋斗不到这里,他倒是好,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做到了。

  前途无量啊!

  心里不免又一次感叹,这般人才,为毛不是自家的?

  或许是因为有了阿瑶自请去屏县的事在前,对于他这次要去西北兴庆,叶父和叶母也接受良好,叶母虽然担忧,却不如上次那般,抱着阿瑶好一番大哭了。而是一得了消息,便积极的开始准备起来,吃喝住行,忙的不得了。

  倒是让阿瑶有些吃惊,并且问了出来:“娘,这次你不担心了?”

  “怎么可能不担心?”叶母回答说道,“…只是娘也看出来了,我儿是个有大志向的,也有那个本事,能造福一方百姓。娘虽舍不得你,但也不能拦着,能做的也只是尽可能的为你打点好一切。”

  阿瑶听着叶母的话,心里也生出一些感叹。

  “不过娘最担心的还是你的婚事。”猝不及防的,叶母就转了话题,“我眼下最大的念想就是能看的我儿成婚生子,这样娘此生也无憾了。”

  阿瑶:……不提这个让人伤感的话题,我们就还是感情深厚的好母子。

  ≈lt;hrsize=1≈gt;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