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情报机构
作者:见月明      更新:2022-11-22 04:15      字数:4009
  长安方面得到倭奴国政变的消息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的事情了。

  李世民看到战报不禁大笑起来“刘仁轨和高表仁做的不错,准确预判到了倭国局势。”

  李承乾看过情报之后也同样很高兴,道“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完成了第一步计划,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其他人也同样如此,倭奴岛就是大唐君臣的一个试验场。

  既是分封的试验地,又是各种新型战略的验证地。

  以后大唐要攻略的多是几千几万里之外的敌人,无法直接派兵征讨,需要更多的攻略手段。

  还有就是陈景恪提出的文化同化手段,也不知道能不能行,需要一个实验场所。

  倭奴岛孤悬海外形势复杂,离大唐不远也不近,是最好的实验场所。

  眼见第一步计划成功,大家自然很高兴。

  这时长孙无忌说道“事情能做的如此顺利,和高都护的情报有直接关系。”

  “若非他熟知倭奴国情,知悉其错综复杂的派系关系,就算机会摆在眼前我们也抓不住。”

  “日后我大唐要攻略天下,就必须要先了解各地的详细情况,针对不同的部族采用不同的策略。”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提前收集各种情报。故臣奏请向广布观风使,并设立专门的衙门管理此事。”

  房玄龄亦说道“卫国公此言甚是,大唐的国土日益扩张,最远处到长安仅仅是传递消息就需要数月之久。”

  “遇到突发情况等朝廷做出反应就太迟了,提前预警尤为重要。”

  长孙无忌说道“最好再建立一个衙门,对各种情报进行分析并给出预测性建议。”

  “如此不但能够及时发现危险,甚至还能根据情报制定计划,诱导事情向着我们想要看到的方向发展。”

  其他人大多也都赞同此事,大唐也确实需要一个专门的衙门来处理海外攻略计划。

  早一天拿下那些岛屿,他们就能早一天获得封国。

  李世民就更不会有意见了,就说道“诸卿之意甚善,此事就交由辅机负责吧。”

  长孙无忌顿了一下,见无人反对心中松了口气,起身道“谢陛下,臣必不负厚恩。”

  作为皇后的亲哥哥,为防有人说闲话他一直没有担任具体职务,平时都是以李世民谋士的身份参与政务。

  但名不正则言不顺,他空有崇高的地位,却并无相应的实权。

  这会儿终于有具体的事情可以做,总算是捞到实权能一展所长了。

  其他人对此更不会说什么,不让长孙无忌出仕本身就不是群臣的意思,而是皇后怕人说闲话自己决定的。

  现在皇帝让他管事,而且是新建一部门,和其他人也没有利益冲突,大家自然不会出来当这个恶人。

  众人又商量了一下这个新部门的具体职责,敲定了大致框架,才把话题扯回到最初。

  李世民说道“除掉苏我虾夷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才是最关键的,诸位以为我们该如何做?”

  房玄龄说道“保持倭奴国持续分裂,绝不可使其重归一统……如此绝不可让山背大王兄登上国主之位。”

  “虽然他的实力在倭奴国诸多派系里并不是很强,然其父乃厩户皇子。”

  “厩户皇子在倭奴国拥有极高的声望,对政局的影响力巨大。作为他的儿子,山背大王兄亦天然能获得普遍支持。”

  “且其人能力出众,若让他登上国主之位,很快就能整合各派系重新掌握大权,不利于我们的后续计划。”

  “皇极国主乃苏我虾夷扶持的新王,且又是女儿身并无实权……所以我们最好能承认其国主之位。”

  “她必然无法调和各方势力,倭奴国必将陷入无止境的内乱。”

  苏我家族经过这两大败虽然实力大损,但烂船尚有三斤铁。

  更何况苏我石川麻吕又是这一次诛杀苏我虾夷的功臣,必然能身居高位。

  所以苏我家族的实力依然不可小觑,甚至可以说依然是倭奴国最强大的势力。

  山背大王兄就不用多说了,厩户皇子(圣德太子)的嫡子,继承了他爹的政治遗产,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还有忠于王室的国主一系,原本实力不强,但经过这次政变实力大增。

  还有亲大唐一系更是登堂入室,成为倭奴国朝堂的一支新军……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封国,政局极度混乱。

  “只要我们继续平衡各方的关系,让他们相互争斗不休,他们就无力再次组织起大军反叛大唐。”

  “再有就是虾夷人,可以加紧攻略此地……”

  “倭国向外的海道只有两处,一处是从新马岛往北,去极北之地。一处是从筑紫岛下南洋或者经对马岛去辽东。”

  “新马岛和筑紫岛皆在我大唐的控制之下,如果再把虾夷岛掌握在手中,倭国就会失去所有向外的航道,被彻底锁死在那里……”

  “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任意施展手段,用最短的时间彻底拿下倭奴国。”

  李世民看着地图,脑海中分析着他说的话,最终一拍桌子道“此策甚好,马上派人去办。”

  然后就是商量如何封赏这群有功之士,不过他们只需要考虑高层军官的封赏就行了,中低层将士的封赏由兵部和礼部协商拟定。

  倭奴国政变的事情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这些小国打打闹闹实在没什么可说的。

  但对于大唐周边幻想着圈地自萌的小国来说,这不啻于当头一棒。

  大唐要在海外分封诸侯国之事已经人尽皆知,说都不知道自己的地盘会不会被看上。

  倭奴国让他们生出了唇亡齿寒之感。

  尤其是辽东三国,更是瑟瑟发抖。

  要知道之前他们可是都要向倭奴国朝贡的,尤其是新罗、百济,更是派遣了质子过来。

  结果呢,这个看似强大的国家,先是被大唐以少打多连续两次击败,现在更是被策划的发动了政变。

  他们三个国家离倭奴国最近,下一个被攻略的对象会不会就是他们?

  尤其是高句丽,心是最慌的。

  高建武一日三惊,连觉都睡不好了,让身体本就不好的他再次病倒。

  而高句丽国内最大的鹰派渊盖苏文又不老实了,开始借着这个机会上蹿下跳,渲染大唐的危险性。

  鼓动国家在和大唐的边境线上,依靠山势打造了一道防线。

  知道大唐水师强大,又提议打造水师以防不测。

  高建武虽然怯懦,心中却很清楚高句丽和中原王朝之间的仇恨,全盘同意了他的计划。

  然后通过此事渊盖苏文获得了更大的权力,也进一步掌握了兵权,渐渐的成为了高句丽的第一权臣。

  陈景恪还是从李承乾嘴里知道的这个情报,对这个结果却一点都不奇怪。

  把儿子交给奶娘抱走去玩耍,才说道“以刘仁轨和高表仁的能力,完成此事并不难,难的是后续的事情。”

  “千万不要小瞧倭奴人,他们能传承数百年足见韧性有多强,莫要得意忘形最后阴沟里翻了船。”

  李承乾颔首道“阿耶已经刘将军和高都护传了旨意,相信他们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

  陈景恪点点头没有再说这件事情,而是说道“你来找我肯定是有别的事情,我猜是那几个问题你找到答案了?”

  李承乾颔首道“是的,我翻了许多书请教了许多人,阿耶也让诸位宰辅各自写了奏折讨论此事,我总算是有了些许心得。”

  陈景恪顿时来了精神,说道“哦,说来听听。”

  李承乾却取出厚厚一摞纸给他,道“我都写下来了,你一看便知。”

  陈景恪接过当场翻看起来。

  不过越看就越是失望,怎么说呢,他写来写去始终没有脱离‘君权天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患寡而患不均’等传统思想。

  李承乾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直接问道“不知道可否告诉我你的答案了?”

  陈景恪放下那一摞纸,说道“可以了,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国家。”

  “国家是由领土、人民、文化和政府四个要素组成的社会群体……”

  他说的就是前世政治学上国家的概念,对李承乾来说并不难理解。

  或者说他听到了这个答案,之前许多朦胧的地方都感觉豁然开朗。

  接着陈景恪又讲解了人民、权力、权利和义务等等。

  “人才是一个国家的主体,国家因人儿存在……

  “国家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为了更好的活下去,把一部分权力交给国家,希望国家能带领大家活的更好……”

  “一旦国家做的不好,让大多数人都活不下去的时候,民就会起义会收回属于他们的权力,然后把权力赋予新的国家……”

  “权力和义务应当是对等的,享受多大的权力就要尽多大的义务……一旦权力和义务的平衡关系被打破,这个国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中国最讲究尊古,喜欢在古之先贤的思想里找寻答案,这里陈景恪也借用了孟子的话。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不但是民贵君轻思想的提出者,还是标准的实用主义者。

  得民心的人才能当君主,君主不合格就造反换掉他。干旱的时候祭拜神灵,还不下雨就捣毁祭祀换个神拜。

  所以孟子的思想一直都不被统治阶级喜欢,但再不喜欢大家也都承认他的江湖地位。

  而这种思想恰好能用来为他上面的解答做背书你看,上面那些话不是我乱说的,是孟子说的。

  我们不过是在孟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点点修改而已。

  当然了,陈景恪也并不是全部都头铁,该妥协的地方他也根据当前的情况进行了修改。

  比如皇权,是最不能触及的禁脔。

  即便他身份特殊,要是敢对皇权发起挑战,下场也只有一个,死。

  所以在他的解答里,也承认了‘天授君权’的说法。

  甚至还引用了道德经里的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人行人道,都想让自己变的更加富有,这本身没有错。

  但欲壑难填,吃饱穿暖之后还想穿金戴银吃山珍海味,想娶三妻四妾,想家产亿万,想奴役他人。

  然后就是财富兼并,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穷人被剥削越来越穷。

  当穷人实在活不下去的时候就会造反,把富人全部杀死抢夺他们的财富。

  然后一切归于混沌,开始新一轮的轮回。

  如果不想迎来大破灭,就需要一个人来行使天的权力,抑制财富兼并,给百姓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让他们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大破灭就可以无限期推迟。

  谁来扮演天的角色,行使天的责任呢?

  皇帝。

  只有掌握天下大权的皇帝才有这个能力代天行权,而皇帝也必须要想办法抑制财富兼并,让百姓活下去。

  否则大破灭到来第一个倒下的就是皇帝。

  如果皇帝没有了,天的权力会落在谁的手里?

  普通百姓吗?不,只会落在富人手里。可富人会伤害自己保护百姓的权益吗?

  不会,他们行的是人道,只会加大力度剥削百姓。

  百姓如果不想被剥削,不想被饿死,就必须要支持皇帝抑制财富兼并。富人如果不想迎来大破灭,也必须支持皇帝。

  大唐推行的所有政策,学政体系、科举体系、医疗体系等等。

  都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在代天行权。

  果不其然,听到这里李承乾凝重的脸色终于缓和下来。

  陈景恪也一直在观察他的表情,见此也松了口气。

  连他这个皇太子都能接受,看来这些改动是成功了。

  至于别的更激进的思想,还是算了,眼下这些已经足够了,再说就过头了。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