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番外
作者:长安墨色      更新:2022-10-30 21:15      字数:4769
  十年后。

  沈泽秋和安宁的女儿小杨梅快及笄了,出落的玉人一般,如安宁恬静温柔。

  但蜜罐子里娇养大的姑娘,更多几分明媚,笑起来眉眼弯弯,像春日阳光下绽放的桃花。

  花一样的少女讨少年郎们的喜欢,小石榴这个做兄长的,不知道帮妹子挡了多少桃花。

  书院里的同窗总是借家里有宴席、诗会,明里暗里邀沈家小姐赏光。

  “收起你们的花花肠子,我妹妹还小,要在家里多留两年。”

  “你们再耍花招,小心我翻脸。”

  小石榴特别心疼妹妹,一想到将来妹妹要嫁人,心里就十分不舍,因此只要是关于妹妹的邀约,他都会毫不留情的拒绝。

  回到家里,小石榴换了套衣裳,用水擦了脸净了手,立刻拿上新买的风筝去找妹妹。

  小杨梅正坐在院子里荡秋千,看见哥哥眼前一亮,“哥哥,你终于回来了!”

  望着可爱的妹妹,小石榴心里暖暖的,伸手掐了掐小姑娘的脸颊,“刚从学院回来,路上见到卖风筝的,给你买了最好看的一只。”

  “太好了!”小杨梅挽着双环髻,留着齐眉的刘海儿,笑起来有酒窝,显得特别甜,“我们去花园里放风筝吧。”

  小石榴拿起风筝,欣然点头。

  初冬的午后,阳光很温柔,暖暖的洒下来,不急不躁。大老远的,安宁和沈泽秋就看到了空中的风筝,蝴蝶有大大的翅膀,在碧空中翱翔。

  等他俩走到花园,就见兄妹俩玩的不亦乐乎。小石榴操控着风筝线,借着风势,风筝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线。

  “哇,飞得好高啊。”小杨梅跟在哥哥身后,仰头看着风筝,兴奋的又蹦又跳。

  沈泽秋不由的叹了句,“一个过两年就及冠了,一个马上及笄,还和孩子似的贪玩。”话虽如此,可沈泽秋眼底只有笑意,没一丝一毫责备之意。

  安宁拉着沈泽秋离开了,半是欣慰半是感伤,“让孩子们好好玩儿吧,石榴从小就心疼妹妹,他马上要去京城,不知多久才回青州。”

  原来小石榴参加了今年的乡试,考到了本省第三名。举子们过了乡试后,便要赴京师参加第二年春季举办的

  会试,青州和京师一南一北,相隔千里,路途遥远,所以等过几日,小石榴就要跟着店里的伙计去京城了。

  “路上多注意饮食,别喝生水,东西要吃热的,还有啊,一定要跟紧卫石他们,千万别落单走丢哩。”

  “等到了京城,记得给家里人写信,报个平安。”

  离别的日子来的特别快,沈泽秋和毛毛合伙在京城开了间铺子,雇了几个伙计,主要用做进货和出货时的落脚点,顺便探听价格行情,卫石他们来往京城好几次了,小石榴跟着他们进京,沈泽秋十分放心。

  可何慧芳就不同了,拉着宝贝孙儿的手嘱咐了一遍又一遍。

  小石榴对京师的风土人情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此次去考试还能顺便开眼,他心里特别高兴,兴奋劲儿远大过离别的伤感,安慰何慧芳道,“孙儿知道了,您的嘱咐我都记着,放心吧。”

  沈泽秋拍了拍卫石的肩膀,嘱咐他一路谨慎小心些,然后走回来,看着舍不得孙儿远行的母亲,笑着缓解压抑的气氛,“娘,没事儿的,煜皓又不是小姑娘了,迟早要长大的,多历练些,对他反而好。”

  何慧芳想想也是,孩子们要长大,不可能永远在学堂和家里两头跑,要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以后才能撑起沈家。

  不过,听见小姑娘这个词,倒是勾起了何慧芳的不满,她好气又好笑,问小石榴,“上回田家那小姑娘,我瞅着很不错,你哪里惹恼人家了?我要请田姑娘来府上玩,田夫人左推右挡不准姑娘来。”

  小石榴蹙眉想了很久,才恍然想起那个不错的田家姑娘是谁,他没做什么啊。

  安宁不得不上来打圆场,“大概是没缘分,罢了,以后再相看其他的姑娘吧。”

  眼看时辰不早了,小石榴坐上马车,和伙计们朝着京师出发。

  一家人站在路口遥望了很久,安宁刚才还能忍住泪,等马车彻底从视线消失后,终于滚下泪来,她用帕子擦拭着眼角,肩膀微微发抖。

  沈泽秋无声的揽住安宁的肩,安慰的揉了揉。

  ……

  “煜皓兄,你叫卫石叔再给我们说说京城呗。”

  小石榴还有两位同窗也考过了,三人一起入京,都对京师充满了好奇心,卫石

  嘿嘿一笑,不厌其烦的描绘着京师的风采。

  “京师的天气可比咱们青州冷多了,雪能没到腿肚子。”

  “菜市口,天桥下,杂耍艺人多,花样不少,等到了地方,几位少爷一定要去看看。”

  “不过说起繁荣,还是金陵更加富丽,可金陵太小了,还是京师最气派。”

  小石榴跟着沈泽秋去过金陵,京师居然比金陵还要气派,不禁更加向往了。一路紧赶慢赶,他们终于赶在腊月前到了城门外。

  灰色的城墙足有几丈高,门前早已排满了要入城的人。刚下过雪,一片白茫茫,风刮的烈,冷极了,可再冷的风也架不住旺盛的好奇心,小石榴和同窗披着狐裘,兴奋的往内城望去。

  卫石笑呵呵的叫小石榴他们跟紧了,领着他们到了宁秋阁和钱家货栈合营的铺子里,前面是铺子,后面是一间小院,几间房,小石榴和同窗暂时在里面住几日,修整一下,卫石会帮他们租赁一间干净安静的小院,好好温书备考。

  “几位少爷,我带你们去街面上耍耍吧。”

  “好嘞。”小石榴几个自然乐意,跟着卫石穿梭在热闹的街头,很快,小石榴也体会到卫石说京师没有金陵富丽,而金陵不如京师气派的原因。

  如果说金陵是打扮精致的娇小姐,那么京师就是雍容华贵的大美人。

  街面上多老字号,售卖的货物品种丰富,天南地北的东西应有尽有。街面上热热闹闹,吆喝声、叫卖声不断。

  小石榴和同窗尽情的玩耍了几日,去茶楼听书,去戏院听戏,还去看杂耍,猴戏,将京师囫囵逛了个遍,但京师再好玩,也不得不收心读书了。

  卫石租了间僻静的小院,雇佣了两个婆子做饭洒扫,两个壮汉看院子,小石榴和两位同窗开始为明年的会试做准备。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临近除夕,小石榴大部分时间都留在院子里读书,偶尔出街逛一逛,而他的两位同窗则贪玩些,时常出去。

  这天傍晚,又落了一场小雪,雇来做饭的婆子做了汤面,热乎乎的面条,里头加了新鲜牛肉,荷包蛋,还有白菜叶,另外配了一碟小炒菜,简单但也算营养。

  “沈少爷趁热用了吧,歇会再用功,这面刚

  刚出锅。”婆子笑呵呵的将面条端进来。

  小石榴点点头,往院子里张望了一眼,“他们呢?又出去逛了?”

  婆子把碗筷放好,“是啊,那两位少爷闲不住。”

  小石榴不由的摇了摇头,等考完了会试再去不迟,他们呐,是该收收心了。小石榴坐下来,面条还没吃上两口,门口就来了几个大汉,将门拍的砰砰响。

  “沈煜皓可住在这?!”

  小石榴蹙眉,把筷子放下,走到院子里问,“什么人?”

  “王文星,宋景同认识吗?!欠了我们五百两银子,说沈煜皓沈公子会帮他们还。”几个大汉堵在门口,门一拉开,就迫不及待的冲进来,一位脸上有刀疤的盯着小石榴看了几眼,点点下巴,“你就是沈公子了吧?”

  小石榴掐了掐自己的掌心,站在走廊下,暗想这些人来着不善,马上对边上的婆子耳语,叫她悄悄去告诉卫石,接着一边整理衣袖一边慢悠悠的答,“是我,你刚才说的王文星,宋景同我也认识,你说他们欠你们钱?”

  “哼,对,赌钱赌输了,现在就关在马棚里,沈少爷您看看去吧,恐怕现在人都快冻成冰混了。”

  小石榴一下子紧张起来,他的两位同窗是没吃过苦的,天寒地冻的天气里被拴在马棚里,该是何等悲惨。

  不一会儿卫石也来了,一边带人和小石榴往赌场赶,一边低声呵斥看院子的汉子,“不是叫你看好几位少爷吗?”

  看院子的壮汉也委屈,“看不住啊……少爷能听我的吗?”

  一番交涉后,他们花了三百两银子将人从赌场里赎了出来,王文星羞耻的满脸通红,“煜皓兄,银子等回了青州还你。”

  小石榴看着两位狼狈的同窗,将所有责备的话都咽在了肚子里,还是找大夫瞧伤重要些,他们被关在马棚里吹了大半天风,手指、耳朵、脚趾都有冻伤,还被揍得浑身痛。

  “冻伤可不能掉以轻心,一不下心肉都会坏死的,前面有家合氏医馆,医术精湛,我们去看看吧。”卫石提议道。

  ……

  夜已经深了,合氏医馆内,飘散着一股淡淡的中药香味。

  一位年轻的少女一边看医书,一边做着笔记,十分认真。

  “小姐,夫人

  派人来催了,请您今晚回府上去住。”丫鬟推门进来道。

  赵沛柔抬起头,轻轻叹了声,“告诉我母亲,今夜我留在医馆,不回去了。”

  小丫鬟不禁有些为难,走到赵沛柔身边,“小姐,我知道你心里委屈,可夫人……”

  三年前,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赵沛柔和徐家公子订了婚,两家的家主都是朝廷要员,郎才女貌,门当户对,本是美事。

  但赵沛柔不愿意和一个面都没见过几次的人约定终身,和爹娘闹了一阵子别扭,可孝道、听话、懂事种种重压之下,她不得不应下。

  两家人说好等赵沛柔满了十六的生辰就举办婚礼,谁料徐家公子掐着时间跑到云南去游历,一去半年,后来又偷偷参军,去了青海。

  听说,还在青海和一个姑娘私定终身,这些事儿家人都瞒着赵沛柔,但丫鬟们气不过,悄悄告诉赵沛柔,原话是,“等以后成婚了,小姐当了徐少夫人,一定要好好管束郎君,早日生下子嗣,稳固地位,免得妾室爬到您的头上,唉,这徐家少爷也真是的。”

  赵沛柔却悄悄松了口气,徐公子硬是纳了那位青海姑娘做妾室,这样一来,婚事是不是可以退了?未娶妻,先纳妾,是对赵家的羞辱。

  “沛柔,你放心,爹爹一定替你做主。”赵大人如是道。

  可赵沛柔只等来青海姑娘被赶出了徐府的消息,赵沛柔哭了一场,为不能退婚,也为那个可怜的青海姑娘,她抱着母亲红着眼睛说,“徐公子不喜欢女儿,女儿也不喜欢他,这桩婚事,不如退了。”

  “沛柔!不许说胡话,赵徐两家联姻,全京师都知道,退婚之事,万万不可再提!”谁料一向温柔的母亲,听到她想退婚,第一反应也是厉声斥责。

  赵沛柔当即收拾了简单的行礼,搬到了合氏医馆来,合大夫是她的舅母,赵沛柔和舅母学了不少医术,她宁愿留在医馆帮忙,也不想回家住。

  烛火飘了几下,赵沛柔抿了抿唇,从回忆里抽离出来,“我不想回去。”

  小丫鬟点点头,要转身时想起还有一事没说,“夫人说嫁衣做好了,要是小姐不愿回去,她便差人送到医馆来,让您试一试大小,不合适的地方好早日

  修改。”

  原本她去年就要和徐公子完婚,可徐家老太太忽然病逝,徐公子要为祖母守孝一年,婚事自然延后了,可婚事的筹备一直在默默进行,等孝期一满,就能立刻完婚。

  “不必……”

  赵沛柔头痛不已,话刚说了一半,忽然听闻外面一阵喧哗,转而问道,“外面怎么了?”

  “有病人上门求诊,可咱们今天已经接满了一百位病人,而且天已经黑了,就叫他们明日再来,可他们不肯走哇,这不,还在求情呢。”门房苦着脸说。

  合氏医馆有两个规矩,一是一天只接诊一百位病人,二是天黑以后不接诊,是赵沛柔那位脾气古怪的舅母定下的,极少破例。

  看着门房又出去赶人,赵沛柔忍不住说,“等等,今日舅母不在,我便破例一次吧,她责怪起来,我担着。”

  寒风不断呼啸,小石榴和卫石搓着手,忍着寒冷和医馆的人求情通融,正要绝望之际,大门被拉开了,一位白衣姑娘提着一盏灯笼,从院子里走出来,白雪反射出银光照在她身上,衬得她更加出尘,声音轻轻的,“你们进来吧。”

  小石榴仰头望去,兜帽遮住了姑娘的大半容貌,只露出一点唇鼻,下巴,可他却莫名的感到熟悉,不由的怔了怔,直到同窗哎呦一声,他赶紧低头,一边道谢一边扶着同窗往医馆里走去。

  赵沛柔退到一边,等他们进去后,目光落在小石榴背影上,一开始是惊讶和疑惑,直到一个随从称呼小石榴为“沈少爷”,她终于笑了起来。

  是他?竟然是他。

  作者有话要说:小石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