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93
作者:长安墨色      更新:2022-10-30 21:13      字数:3924
  好不容易过了伏月,天晴了一个多月后,终于下了一场痛快的暴雨,雨过天晴,一下便凉快了。

  安宁坐在柜台后算完了帐,问莲荷可知道哪里有凤仙花。

  “沈娘子找这个做什么?”莲荷问道。

  安宁月份大了,身子越发笨重,坐在柜台后的高椅上,腰后垫着软垫,手里拿着把小团扇扇风。

  “乞巧节就要到了,我想用凤仙花挤出汁子,给来铺子里的姑娘们染指甲用。”

  莲荷叹了句,“沈娘子想的太周到了。”

  “应个景嘛。”安宁放下扇子,端起桌上的茶啜了口。

  莲秀听见她们说话,将脏抹布往水桶中一扔,站起来说,“我晓得哪儿有凤仙花,上回我陪沈老太太去菜场。看见路边卖豆腐的那家人院子里,长了好大一片。”

  安宁眼睛亮了亮,轻声对莲香说,“那你跑一趟,去问问店家可卖花,价钱怎么算。”

  莲香点点头,把脏抹布洗干净在后院晾好,倒了脏水后,擦了把脸往菜场跑去。

  过了会子庆嫂到了,手里拿着一串二十个香囊,放到柜台上,“安宁,香囊都做好了,你过来瞧瞧吧。”

  安宁扶着腰慢腾腾的走过去,这批香囊的造型和上次端午节的差不多,不过里头的香料改了几种,闻起来更加幽香馥郁。

  “帮我挂到这边来。”安宁指了指墙上的美人图,上回叫沈泽秋在美人的腰间钉了两枚钉子,现在把香囊挂在钉子上,就如美人佩戴着香囊,十分的融洽。

  香囊备好了,安宁还招呼大家用蜻蜓翅膀、纸做了一批花钿,有各色花卉,也有扇子、弯月等花样,一枚一枚放在小木盒子里。

  客人们来铺子里瞧见了这些香囊和花钿,问起价来安宁总轻轻摇头,”这不是卖的,是七夕那日铺子里投针验巧得胜者的彩头。“

  客人们往往都惊讶的问一句,“什么叫投针验巧?”

  乞巧节吃巧果,拜织女,给牛过生日,听喜鹊叫是旧风俗,而投针验巧是最近这些年从京城那边流传的新游戏,桃花镇上大部分人还不晓哩。

  安宁笑着解释,“就是七月初七那日,拿一碗水放在太阳底下,未出阁的闺女拿缝衣针往

  水面上投,针会漂浮在水面上,倒影是花鸟鱼虫则表示手巧,一根直线或者杂乱的便没讨到彩头。”

  杨筱玥来铺子里逛,听到这个杏眼一睁,“针落到水里不就沉底了吗?”

  “杨小姐七月初七那日,来小店试一试便知了。”安宁笑着说。

  “好,我一定来。”杨筱玥近日常来铺子里请安宁梳发,有时候安宁和莲荷都忙,莲香也帮她梳过一回,虽然不及安宁二人技巧精湛,梳出来也是像模像样的。

  “莲香,要不你跟了我吧。”杨筱玥心直口快,还以为莲香是安宁买来的丫头,“沈娘子,你花多少钱买的?我付双倍好不好?”

  这话把莲香吓了一跳,生怕安宁真卖了她,求助似的看着安宁。

  “杨小姐说笑了,莲香店里帮工的伙计。“

  杨筱玥一怔,有些不好意思,拍了拍莲香的手,“没吓着吧?我是瞧着你我年纪差不多,我想和你做个伴,你别多心。”

  莲香点点头,至此以后每回看到杨筱玥就躲,当然,这是后话了。

  这小半个月杨筱玥过得很郁闷,她姨夫和表哥不知道又发了哪门子疯,把许彦珍拘在府中不准出来,据说还是不太满意张陵甫做许家的女婿,她失了玩伴,又有了心事,人都瘦了几斤。

  七月初六,安宁让沈泽秋去打了半桶桃花江里的江水,晚上睡觉前提了半桶井水,井水和江水混合在一块,分别装在几只大碗里,静静置放了一夜。

  何慧芳一开始还犯嘀咕,“这是做啥呢?”

  “是投针验巧用的水,等太阳出来晒上半日,娘你就明白了。“

  七月初七一早,莲香拿上安宁给的三十文钱,去菜场卖豆腐的夫妻的院子里采来了一大簇凤仙花,然后莲荷把昨晚静置了一晚上的水放到了铺子前。

  随着太阳升起,何慧芳惊讶的道,“哎呦,我瞧清楚哩,这水面上有一层膜膜。”

  这层膜就是针可以浮在水面的窍门了。

  不一会儿,铺子里头来满了客人,里三层外三层的比开业那日还热闹,排着队玩投针验巧的游戏,还有的等着用凤仙花花汁染指甲。

  庆嫂和慧婶子也帮忙来右边接待客人,只是二人偶尔会嘀咕两句。

  “安宁又是送

  香囊又是送花钿的,这成本花销不少哩,我看今儿这一群人都是来占便宜的,怕是会亏本哦。”

  “且看看吧,安宁脑子灵光,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哩。”

  今日的客流没有一千也有七八百,只要有一成的人在店里买了东西,安宁就不会亏,果然,晚上一盘帐,今日挣的银子刨去香囊花钿的成本,比平日里挣的多了两三倍。

  到了天黑关上门,何慧芳说,“今日是乞巧节,我们两家人凑在一块吃顿饭吧。”

  天还没黑之前,何慧芳去菜场的卤肉店买了一只外皮金黄的脆皮烤鸭,又买了一斤小河鱼,把内脏收拾干净了,复炸了两遍炸的香香脆脆,又在院子里摘了两根黄瓜,做了个凉拌菜。

  最后出锅的是一碟子碧油油的小青菜。

  两家人凑在一块,吃了第一顿喜气洋洋的庆功宴,照这样下去,别说还清欠冯二爷的款,就是把钱家的铺子买下来,也是早晚的事儿。

  安宁以茶代酒,敬了大家一杯。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咱们的铺子会越来越兴旺。”

  与沈泽秋一家子的热闹相比,大叶街上卖脂粉的一户姓叶的人家里,则是一片愁云惨淡。叶掌柜正在看账,账房先生小心的递来账册,叶掌柜一翻,脸色登时格外难看。

  “今日是七月初七,为何才卖出几盒胭脂?”

  “这样下去,你们个个都得跟着我喝西北风,怎么回事?”

  叶掌柜眉头深蹙,咬着牙把账册狠狠的往地上一摔,气的呼吸急促,发起脾气将账房先生骂的狗血淋头。

  “掌柜的,这问题都出在了花街布行上!”账房先生心里那个苦,他就是个算账的,店里生意好生意坏,和他不相干呐。

  叶掌柜听了,斜眼瞪了账房一眼,“花街上都是卖布的,和我们有什么相干?”

  “掌柜的您不知道呀?花街年前来了户姓沈的人家,做生意是这个。”账房说着束起大拇指,继续道,“上月沈家扩展了店面,你猜怎么着?人家不卖布,卖起了脂粉首饰。”

  听账房这么一说,叶掌柜想起来了,上月是听说过这么个消息,可没把姓沈的放在眼里,觉得他们成不了气候。

  “今日沈家搞了什么透针验巧的把戏,

  将客人们都引了过去,没人来咱们店,东西自然就卖不出去呀。”

  叶掌柜听明白了,眯了眯眼睛,从鼻子里发出一声闷哼。

  他倒要看看这姓沈的有几分能耐。

  ……

  七夕一过没多久,王桂香的孩子已经满两个月了。

  今日家里又攒了二十来个鸡蛋,唐菊萍准备拿到镇上去卖,王桂香缠着要跟着一块儿去,说顺便去看看安宁。

  这一个月唐菊萍越发看清了王桂香,她哪里是看安宁呀,分明是瞧三房起来了,上赶着巴结人家,唐菊萍一想自家还欠着何慧芳的钱没还,有些不好意思去。

  “娘,亲戚就要多走动才亲热哩。”

  “安宁嫂子有孕了,咱们知道了不特意去瞧瞧,显得咱们多没有人情味啊。”

  唐菊萍到底架不住王桂香的哄,想想也是,就包了一包花生,提了些青菜,准备拿给安宁她们吃。王桂香把孩子交给沈泽石带,自己收拾一番跟着唐菊萍出发了。

  往日去桃花镇,沈泽石心疼王桂香,都是花两文钱到渡口坐马车进镇的。

  走到了渡口,王桂香看到了马车,她从腰间抽出一块手帕给唐菊萍擦汗,关切的问,“娘,你累不?我看着您流汗心疼,要不咱们坐马车吧?“

  唐菊萍看了王桂香一眼,“我不累,坐马车要花钱,赚钱不容易哩。”

  王桂香被噎住了,用袖子擦擦汗,讪讪的说,“娘说得对。”

  想到待会去镇上,就能到三房家里了,王桂香忍了下来,到镇上卖鸡蛋的时候她一直心不在焉,恨不得立刻就去花街,等啊等,终于卖完了最后一个鸡蛋,她捶了捶蹲麻了的腿,和唐菊萍一块去了花街布行。

  “慧芳,安宁啊,我来看你们了。”

  唐菊萍站在铺子门口道,何慧芳忙走出来,喜滋滋的说,“太好了,快进来坐吧。”

  王桂香站在铺子前,满眼都是好奇和艳羡,原来三房家的铺子这么气派啊,她呆了呆才回过神,忍着激动的心情对何慧芳说,“小伯娘好。”

  刚刚安宁和沈泽秋一块去找沈大夫请平安脉了,不在铺子里。何慧芳招呼她们到堂屋里头坐下,莲香是个机灵孩子,见到主家来了亲戚,亲戚又走得满头大汗,忙倒了两

  杯香兰茶进来放在桌上,脆生生的说。

  “早上熬的凉茶,很消暑。”

  说完看着王桂香和唐菊萍脸上淌着汗,飞快的转身打来一盆水,叫她们洗把脸凉快凉快。

  王桂香惊异的看着莲香,因为莲香在脂粉铺子里帮忙,所以挽着精致的发髻,穿戴的干净又体面,唇上还点了一抹红,就算是村里最漂亮的闺女,都比她逊色一筹。

  等莲香走了,王桂香忍不住同何慧芳打听,“刚才那位是谁呀?”

  何慧芳切了个香瓜给她们吃,闻言望了莲香的背影一眼,“你问莲香呐?铺子里帮忙的伙计。”

  说完了往右边指了指,继续道,“莲香的姐姐也在铺子里帮忙,一家人就住在旁边。”

  何慧芳说的平常,并没有多想,而王桂香却惊呆了,家里帮忙的下人都穿得这般气派,三房家是多有钱。

  王桂香打量院子,家里的摆设,还有何慧芳的穿戴,心里羡慕的不得了,又哀叹三房起来了,怎么他们大房日子过得还是那副穷酸样,真气死个人。

  再说莲香,去外头找了两把团扇,忙拿进来给王桂香和唐菊萍扇风取凉,王桂香刚才笑盈盈的,现在知道莲香只是个“下人”,就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

  “放着吧。”她在心里过了把富家太太的瘾。

  莲香跑走了,王桂香心里的那股酸劲儿却还没下去,连下人都能住这么好的院子,他们家凭什么不可以呢?他们可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亲。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晚安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