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作者:金堤      更新:2022-10-24 10:19      字数:9749
  程戬刚开始进入新阳县烟草局的时候,县烟草公司还是独立经营的时代。每个县公司都有自己的储存仓库,每月独自核算,基本上各自为政。

  后来烟草系统果然如李新安所预计的那样,每年都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新的管理模式,新的销售模式甚至在半年内就会进入实践阶段,并以无可比拟的优势快速地取代旧的模式。

  这也是烟草系统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严峻形势、为了竞争需要而不得不做的迫切改革。改则可以顺应历史潮流,迎难而上,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改则有可能被激烈残酷的竞争淘汰出局。

  在轰轰烈烈的社会大背景下,烟草系统不可能永远是一潭死水,不会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直被笼罩在专卖体制下享受特殊保护。这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更是违背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富国强民的初衷。烟草系统不做大的革新,不脱胎换骨,不为民众和国家提供更出色的服务和更高的财政收入,一直原地不动踏步走,超不过甚至跟不上国家的发展速度,也许国家就会放任自流,任其自生自灭——没了国家法律法规保护的烟草和国外的跨国烟草巨头相较量,将会输得惨不忍睹,后果难以设想。

  烟草系统为了更好的生存,必须要在内部狠下功夫,大力改革落后的原有生存状态,以应付未来的艰巨挑战。

  先是取消了乡级批发部的仓库,由县级公司仓库统一配货,再由批发部的员工按户把卷烟送给客户。紧接着又直接取消乡级批发部,由送货员从县公司的仓库直接提货送货。同时加大加强专卖稽查力度,把原来的批发部大多都改成了稽查中队。

  再后来市公司成立客户服务中心和访销中心,招收专一的电话访销员对客户实行电话访销,以增强销售力度和服务质量。

  紧接着市公司又收回县公司的仓库,由刚成立的市卷烟营销公司统一负责卷烟的销售与管理,对各个县区实行统一配货、送货。

  再后来就是改变电话访销模式,由原来的呼出变为呼入——即由客户自己打免费电话向烟草公司购买卷烟。同时大力发展网上订货,网上配货,并实行电子结算。

  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烟草公司很多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的称呼也逐渐走向国际化,甚至时髦化。

  你比如为了增强销售卷烟的访销员的服务意识和增加客户信任度,把访销员的称谓变为客户经理;以前的业务科长摇身一变成了客户服务中心主任,商户改称为客户……

  卷烟销售模式也由推销进化到营销,再到以客户和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营销。

  烟草公司也由官商到行商,再到服务商的巨大身份及意识的转变。并转变经营理念,打造烟草公司与客户双赢理念;送烟也改称为物流。

  一系列层出不穷的新观念、新理念、新思路、新思想都在不长的时间内风起云涌,扑面而来。有时一个新的方式还没走好走成熟,就已经被后来更先进的方式所取代,于是老的再被打破抛弃,更新型的东西又从头再来。

  这个改革过程,自从程戬进入烟草公司当临时工后,就开始一直不停地改革着。他的身份也由送货员到访送员再到访销员,最后改为客户经理。新的称谓就有新的工作牌。往往老牌子还没怎么戴,新的工作牌又出来了;他不同称谓的工作牌就积攒了一大堆。

  有一回,宫晓把那些工作牌都翻了出来,一个一个地看;还煞有介事地品评哪个牌子上的相片照得好,哪张不咋地,像个丑八怪。还取笑他像个孙悟空似的变化多端,一会儿这身份,一会儿那身份,让人眼花缭乱。在这些诸多的身份中,他就差一个稽查员的身份。当时县局加大稽查力度,要充实增加稽查员,程戬感觉当个稽查员挺不错的,于是动了进入稽查中心的打算。当时县公司的王经理不想让他离开销售队伍,就劝他说你不适合去稽查队,那是什么工作呀?整天得罪人,净挨骂的活儿;搞不好还和人论拳动掌的,你去那里干什么!再说以后我们销售上的工资肯定会比稽查上的多,在这里你能多挣两毛钱,非得去挣那个出力不讨好工资又不高的活儿干嘛呢?于是程戬就打消了改行的打算,安心呆在了销售上。

  不过与他同时进烟草公司的那些大中专毕业生很多都去了稽查大队,也有些调到了其他部门;留在销售上的基本上只剩了两三个。

  程戬人缘好,无论是稽查还是业务或是其他部门,他都吃得开。凡是有熟人的卷烟被查了,如果求他帮忙把烟要回来,专卖上那些同事都会给他一个面子,就会对求他的人放宽处理或者免于处理。当然,做这样的事情毕竟是见不得光的行为,不能明目张胆地来,得偷偷摸摸地操作,不能让上边的人知道或发觉,尤其是不能被李新安知道。

  很多事情就这样,你如果按规按章地走正常程序,也许这个事就成了大事一桩;但是稍微做些变通,放宽一点,睁一眼闭一眼,这个事就是屁大点事,不值一提。

  在那时,程戬能落好时就尽量落,原则对他来说不起多大的作用。他信奉灵活运用那一套。新阳县就这么大一点地盘,都在一个地方混,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何必得罪那么多仇人呢?你整天一副油米不进的死板样,为了点公事六亲不认,事事搬典照章,那谁还搭理你?你自己过你封闭高尚的日子去吧,别人都会对你敬而远之。你这个铁面无私人格高尚的人,但就是因为在新阳这个小地方做着公正无私的正当工作,完全是站在了大局观上,为社会的发展做着伟大的贡献,但却遭到俗人的鄙视、唾骂,连自己的祖宗八辈都会被别人诅咒一百遍。——那怎么说你这个人呢?你这人到底是好是坏呢?唉,不好回答呀!

  很多事只能点到为止,彼此心领神会就行了。说得太明瞭,就没意境了。搞不好会招来口诛笔伐,那就太冤乎哉了。

  举个历史上的故事来说说大局观和人情关以及做人与做事方面的一些关系和隐含的一些人格缺陷——

  王安石,大家估计都不陌生,只要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

  他进行了一场伟大的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变法之一。他的初衷是好的,为的就是富国强民,增加政财政收入。但就是这么一个高大上并关乎大宋命运的事情,却受到了保守派的顽强抵制,最终以失败告终,他也灰溜溜地狼狈且心力交瘁地告老还乡,永别了历史舞台。

  宋神宗不会无缘无故地启用王安石做革新变法,而是老王在做地方官时就已经试验了新法的诸多好处。而且试验得很成功,老百姓都拍手叫好,几乎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可是新法一旦大面积地铺展开来,在全国风风火火地开展时,却受到了官僚大地主阶级的激烈反抗。就连大学士苏东坡也反对他,认为老王没人性,不切实际,将来会不得好死。盛怒之下的老王还把老苏给发配到了当时的天涯海角——hn岛。那时的hn岛可不像现在,不但是个经济特区,景色也旖旎优美得引人入胜,人们都趋之若鹜;那时是个不毛之地,荒凉得很,而且还瘟疫密布,稍不小心就会一命呜呼。老王把他撵到那鬼地方,是往死里整他,就是希望他在那里完蛋了。

  赶走了老苏,并不是就能一帆风顺,而是阻力越来越大;地方的人也不积极配合,全是阳奉阴违,好的政策被执行得面目全非。新法实施以来,老百姓的生活不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日子越发难过了,到了苦不堪言的地步。老百姓也是对老王恨之入骨,猪圈的猪都被称作王相公;全天下的人都在变着花样诅咒老王同志。

  大宋王朝成了疲惫不堪垂死待毙的病人,而且病入膏肓,医无可医,就剩下一个腐朽的空壳。

  面对这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老王只有被拿下的命运。换上司马光做宰相后,他就把老王的那一套一脚踢到九霄云外,瞬间就杳无踪影了。

  如果大家都齐心协力地支持王安石变法,大宋王朝肯定是蒸蒸日上,国富民强。因为他的方法好啊,又先进,理论上无可挑剔;而且又搞过试验,在小地方搞得成果斐然,人人拍手称快,但为什么在全国就行不通呢?

  关键是他这个工程触碰到了封建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遭到了集体抵制,最后才到了山穷水尽一败涂地的地步。那小地方就没阻挡的势力吗?有,那是肯定的。但一个县里的地主怎能和国家级别的大地主相提并论呢!小地主吃了亏,只能嗷嗷尖叫几声,反对无效;大地主的反应不同,他们的能量大得无边无际,王安石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北宋因为王安石变法失败导致民困国乏,成了腐朽透顶的柱子,最后被金国摧枯拉朽一样干死了。这不能说是北宋王朝全体国民的集体悲哀。——要死大伙一起死,也不能让你风光;宁可国家完蛋,也不能让我的利益受到丝毫的影响。——皮之不存毛之不附,国破家焉存?北宋人民遭受非人折磨、疲于奔命、命如蝼蚁、白骨遍野的灭顶之灾日子就要到来了。那时北宋人民被金兵上下一窝端,两个皇帝被俘虏,后宫佳丽被疯抢。金兵们可不管你先前曾经贵为皇妃、公主,先把你搞到手侮辱一番再说。那个曾经的多才多艺、自命不凡、花样繁多的风流天子宋徽宗,被人家金人折腾得死去活来。他老先生还在朝不保夕,普通老百姓的苦难和命运之悲惨更可想而知。他们这一代人都在为狠命抵制王安石变法的老爸们集体买单,也算是自食其果吧。

  人们历来都这样的德性,苦难只要不是泰山压顶一样迫在眉睫,那是只顾眼前,简直鼠目寸光到连儿子这一代都不顾的地步。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例子,说明一个道理,再正经的事,再大局化的事,如果大家都不执行,那迟早也是失败的命运。一个人无论多么大公无私,做事多么无愧于天地,但他恰恰会失败在自己所衷心的事业上,成为千夫所指。

  有史以来,世上真正的高尚之人,震烁今古的大革新家,鲜有好下场的——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等等皆是。但你不能说反对变法的人都是十恶不赦的坏人王八蛋,都不通情理,全是小人,那也说不通。你能说苏东坡是个小人?司马光是个狗屁不如的跳梁小丑?历史上也没给他们这些反对变法的人扣上一些令人反感的帽子。而当时的真实情景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地反对咒骂王安石是不争的事实。他当时是真的身败名裂,灰头土脸,一败涂地。

  大人物一本正经地做正事也会声名狼藉,狼狈不堪;平常的那些有了点权利就不知道东南西北的人,受到大家的孤立就更正常了。

  但如果你能那么灵活一点点,在规章与规则之间稍微做些调和,既不犯大错,又不落人骂,那就公私兼顾,说明你会做人了。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关系史,一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苟且史。你见哪一个顽固不化的书呆子青史留名了?青史留名的都是那些会平衡关系,会办事的人。如果你一天得罪三个主儿,今天和这个过不去,明天找那个的麻烦,整天想着整别人,怀疑别人都贪污腐败结党营私谋反皇帝,那让皇帝怎么想你这个人?就你他妈的是好人,是忠臣,是皇帝忠心耿耿的奴才,他人全是皇帝的死对头,敌人。谁信呢?皇帝敢用你这个猛人吗?他还怕一不小心被你炸飞了呢!

  当然,在民族大义上,苟且偷生是不行的,当卖国贼那是遭万世唾弃的。纵是投降,你也得选准缴械的时机,不能敌人一侵略,你就举手投降变节,大喊饶命,那你就会成为千夫所指的历史罪人,永远被订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比如清军刚入关的时候,洪承畴、吴三桂之流率先投降清军,所以他们都有个卖国贼的称号,也是青史留名,不过是遗臭万年的名扬千秋。

  但是清军问鼎中原成功,坐稳了天下,你再归顺清廷,那就是顺应历史潮流,没有人再戳你的脊梁骨,没人说你是见风使舵。——是不是这样?民族英雄郑成功死守台湾,想保留一点民族的气节,却被某些人认为不识时务,愣头青,净做分裂国家的事情。所以他死后不久,台湾就被大清一统了。

  头些日子看到一篇文章,说文天祥的民族英雄称号被取消了,有人搞不懂就问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元朝是中国的一个朝代,抗元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纯是自家人的窝里斗,所以文天祥不能称为烈士。——真让人无语呀!也让人感慨万千啊!文天祥这样的铮铮铁汉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好汉一条,不容置疑!他是中国人中最有骨气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们民族危亡时刻的精神支柱与榜样,应该被千古颂扬。这样的人如果被非议,实是某些人的是非观有了严重偏差。

  照此说来,岳飞也不能算是民族英雄,大金国也是中国的一个朝代。他拿着沥泉神枪上下翻飞地把金兵杀得尸横遍野,是不是应该给岳同志定个滥杀无辜罪呢?

  假使,仅仅是假使,将来中国和琉球成了一个国家,大和民族成了中国第五十七个民族,琉球岛成了中国的一个省,那是不是十四年抗日烈士的名号都得给取消掉呢?是不是就该被大和民族的人剖肚解尸?汪精卫之流还算不算卖国贼呢?

  真是诡谲的历史,难以理解的历史,说不清道不明又让你欲说无语的历史!

  在这个世界,你只要不影响社会的大和谐,犯些小错,一般人也不会和你过不去;你只要不造成严重的恶劣影响,一切都好商量,上级还会给你一个改过自新机会的。哪怕很多错你犯了再犯,犯之不穷,但只要不影响大局,领导们还是一忍再忍,顶多臭骂你一顿,声色俱厉地警告你下次不能再犯了,再犯让你打道回府,回家种田,滚蛋走人。但你搞不好还会犯错,但只要处理得当,虚心认错,改过自新,还是会安然无恙的。领导们还是不忍心把你扫地出门,让你掂着棍子去要饭的。

  程戬帮别人的忙多了,自然也会有失手的时候。一次他的一个开门市的远房亲戚偷偷进了一些假烟,被稽查上的人查了个正着。稽查人员不知道他是程戬的亲戚,就当场开了罚单。后来那个亲戚找程戬疏通关系想把查走的香烟要回来。

  程戬很为难。如果没开罚单,把被查的卷烟偷偷拿回来就是了,全当就没发生过这件事,并不留硬伤给别人。如果众口一词,这事就算过去了,不算个事。但罚单一旦开过,那就是铁定的案件,一般情况下认栽就行了。像程戬这样的小人物是很难摆平这种事情的。但程戬考虑着他们两家是亲戚,又是第一次求他办事,感觉不帮这忙有点过意不去。于是就冒着风险求稽查上的人把卷烟还给了那亲戚。他与稽查上的人商量好,等下次再查了假烟补他亲戚这个亏空。

  但不知什么原因,这事竟传到了李新安耳里;李新安当即火冒三丈,大发雷霆。把程戬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好一顿臭骂。说你小子吃了熊心豹子胆,胆大包天到什么事都敢做,还想不想干了?这要是被上面的人查到,你滚蛋走人就行了。

  程戬低着头任由李新安连骂带数落。知道自己做了无法言说的事,不敢辩解什么。最后只得说领导您看这破事已经发生了,烟已还那个亲戚了,我也要不回来了。那您看着办吧,怎么处置我都行;我绝对接受任何的处分,且毫无怨言。

  他嘴里这么说,心里却直骂是哪个缺德的王八蛋把小报告打到了李新安那里;知道是哪一个,非得干死他狗日的不可!

  还好,李新安并没深究这件事,只是告诫程戬做事要动脑子,不能留什么明显的把柄给别人。社会这么复杂,关系这么纷乱,人心叵测,有人想整你,这个小事就能把你开除,卷铺盖走人。你以为你是老几呀?——你回去吧,以后做事一定要多过脑子,不能傻不拉叽的啥事都做。

  烟草系统那几年所有的沧桑巨变,重大改革,程戬都是亲身经历,身体力行,看得真真切切,感触颇深。

  他刚进烟草公司时,被分到一个离县城三十多公里远的批发部工作。当时一个县里设立若干个批发部,每个批发部管理三到五个乡镇不等。他所在的批发部因为管理着很多油田单位,所以只负责三个乡镇的卷烟销售配送。

  他到批发部上班后,所干的工作就是随着批发部的送货车按家按户地送货。线路、客户都是固定的,每天只需把这些客户送完即可。送完后回到批发部算账、盘点库存,然后吃午饭,轮不着值班的话就等着下班回县城。那时候工作较为轻松,每天送的户数不是太多,一般上午十二点前就能轻松送完。只有送油田单位时比较麻烦一些,因为那里人员复杂,消费也高,所需要的卷烟品种繁杂,但一般也能在下午一点钟左右送完。

  回到批发部后,只要账目库存没误差,就去吃饭。县公司给批发部里配备了锅碗瓢勺乃至其他生活用品,基本上和一个家没啥区别。但批发部的人很少自己动火做饭,一般都是到附近的饭店里去吃饭。批发部里除了主任是正式工外,其他均是临时工,临时工的工资又不高,那怎么能天天进饭店呢?岂不是入不敷出?

  原来批发部里都有额外的收入,你比如卖烟箱、烟厂给的宣传烟等诸多渠道都能得来些钱,顾住几个人的吃喝还是绰绰有余,不成问题。批发部里是清一色的小伙,主任最大也才刚三十来岁,所以谁都懒得做饭。没钱了搞些名堂弄些钱也要去饭店吃饭。吃过饭后,一般都睡一觉,看日头偏西了,主任说兄弟们时候不早了我们撤吧。于是大家都纷纷起来收拾东西,留下看摊的外,其余都随车回了县城。

  那时都是典型的官商作风,卖烟的个个都是大爷,谁也不知道“服务“是干什么的,更不知道它的意思;就是知道也不会搭理它。他们到了商户那里,满有面子,会办事的商户都万分热情地让他们吃雪糕喝饮料。有时这些年轻人也虚伪地摆着手客气一下:不吃不吃,别破费了。商户那是不听他们的客气,热情似火地把饮料打开口,硬是塞入他们的手里。有时他们确实是不想吃,那么多商户都客气地让你吃东西,谁受得了啊?不是要命嘛!但有些商户仍是不放过他们,会在他们离开时往车上硬扔上一箱饮料什么的以讨好他们。

  礼尚往来。还有人心都是肉长的,哪有会无缘无故白吃人家的道理?于是那些特会来事的商户就会受到优先照顾,紧俏烟就能多得到一些。凡是这样大手又会来事的商户,都是经商高手,买卖自是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越是扣扣索索看东西比命还重要,光说漂亮话办事却稀松平常的商户,买卖永远也做不大。很多会越干越小,不少到最后都关门大吉了。他们不懂得用有限甚至微小的代价得到撬开金库的钥匙——配个钥匙得需要钱吧?哪个人会白给你一个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你光空口说白话,谁会照顾你,人家傻呀?

  商户要想多得到畅销卷烟,他们和烟草局的上层有关系当然很好,领导一句话,送烟的就会乖乖地照顾他,不愁没有紧俏烟卖。你没有烟草局的上层关系,直接示好最基层这些送货的,也能达到发家致富的目的。和他们拉好了关系,成了朋友,那他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实惠。

  那时市场上除了有假冒伪劣卷烟扰乱市场外,还有一种无标烟充饰着市场。这些烟都不假,正儿八经的原厂出品。都是各个县局烟草公司为了完成任务,会迫不得已地把卷烟降价卖给临近的省份,最后又被商户倒腾回来的香烟。

  这种香烟虽然无标,但都是货真价实的真烟。稽查上的人最喜欢这种香烟了,见到它们就像眼发绿光贪婪无度的饿狼一样,扑上去就把烟统统没收了。——这也是稽查上的同志们赚取外快的最好途径。把这些真烟一卖,用其它假的填补上,够兄弟们吃上几顿了。做得天衣无缝,又饱了口福,真的是不亦说乎。

  如果某个特会来事的商户进了这样没标的烟,正好点低被稽查的人查了个正着。他因为和程戬的关系已经很铁了,就会问程戬和稽查上的人熟不熟,看看能否把卷烟要回来一些,尽量少受点损失。

  程戬这人向来讲义气讲得没一点原则,又经常和这个商户吃吃喝喝,已成了狼狈为奸的关系。他自是会暗中活动,比如偷偷给稽查上的哥们儿送点钱,或者吃顿饭,稽查上的兄弟自是心领神会,会把卷烟退给那个商户一部分或者全部退回。

  稽查上的人也不是白给程戬面子,他们会把那些没收的真烟通过程戬的手卖出去。搞稽查的卖无标烟不是那回事,纵是真烟也会让人怀疑成假烟;再说风险太大,搞不好会把饭碗丢了。程戬则会把那些烟神鬼不察地卖给关系特好的客户,并彼此心照不宣,互得利益。

  程戬通过多年和各式各样的商户打交道中发现:县城里的商户没有农村里的商户实在,更没农村的商户大手;油田上的商户最抠,还一根筋,斤斤计较。他们又好较真,还引经据典。你一回不给他们送烟,这些人就会搬出送货本上印着的客户应当享受的权利和你理论。碰上这样的商户,油嘴滑舌的程戬也不敢得罪他们,就解释说上次送货车坏了或者你家这条街上有施工的,车过不来等等诸多籍口开脱。

  对这些吹毛求疵的商户不能来硬的;硬来搞不好会适得其反。这些顽固不化的家伙假使一怒之下打了投诉电话,那就够程戬和司机喝一壶的。

  程戬就是在那个时候把酒量练出来的。虽然他与宫晓在外面吃饭时也喝酒,但一般情况下喝的都是啤酒,而且还都是分喝一瓶,根本练不出酒量来。

  但进烟草公司后,一般喝的都是白酒,而且与他打伙计的兄弟都是海量,自是带着他就把酒量练了出来。刚开始他也喝不多,但经不住天天练,日日练,这酒量就不知不觉大了起来。

  当时新阳县城里有个顺口溜,说的是:喝酒像喝汤,这人是工商;喝酒永不倒,此人干烟草;喝酒永不醉,此人干地税;再喝也不吐,此人是政府。烟草职工的大酒量,在当时也是赫赫有名,名扬于外。程戬必须向前辈们看齐,也不能落伍呀!他不喝怎能行!

  那时烟厂还没有整合,县公司里长年住着各个烟厂的业务员,每个烟厂的人都希望多卖点自己厂里的卷烟,以完成上级下达给他们的销售任务。但如想顺利完成任务,他们就得经常到乡镇求批发部的人给个面子,帮兄弟一把,多销售点他们厂子里的卷烟。

  想找人江湖救急,可以,那就得给批发部的人表示一下,吃喝请客是必须的。哪有白帮的忙?

  烟厂的业务员多,想请客的人就会从不间断,源源不绝。那是走马灯一样川流不息、来来往往地去各个饭店吃喝也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于是乎,一些没成色的人就因天天贪杯而喝出了不少的毛病。酒这东西,看似是白水,实则是毒药迷汤。喝前是呲牙咧嘴地往肚里灌,喝后是翻肠倒肚要死要活地浑身难受。人都是贱货,非得苦中作乐,自找罪受,以酒量大为本事,为骄傲的资本。那时一提到某个人,同事们假使都异口同声地说这人厉害,三斤两斤不醉,还能正常开车,有本事!那是翘首称赞,认为他特牛。但猛喝狂饮的结果就是身体出现故障,精神出现毛病,很多人以至饮酒过量而得到了“疯子““傻子“的专属称谓。好一个不胜荣光!

  那些饮酒成瘾的人会对酒精依赖到什么程度呢?竟到了吃饭前必须得饮一杯酒找好状态,提好精神,才能正常吃喝的地步。如不这样的话,连手中的筷子都拿不稳,哆嗦得若筛糠,叨什么掉什么。有好事的同事为了拿他们取乐,进饭店后特意只先上一盘花生米,就不上别的菜,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偷偷看他们出洋相。哆哆嗦嗦摇晃的手用筷子夹长一点软一点的菜还费劲得要命,一粒粒一颗颗圆球一样的花生米想叨入嘴里那是千难万难,洋相出了不少,花生米愣是一粒没吃到嘴里。

  但是一杯酒入肚后,那则不一样了,这些人很快就能精神抖擞容光焕发起来,吃什么菜都不在话下。

  与他们这些人喝酒,你没有真正的酒量,还真入不了他们的场子,那得靠边站。只要入了席,先不说什么,大家必须同干一杯。这一杯可不是只有一小口的酒盅,倒满了至少有四五两酒。第一杯喝过,那才正式推杯换盏、哥俩好地吹着牛吃喝起来。你酒量小的,第一杯就晕晕乎乎要吐要呕了,下边的节目你怎么进行下去?所以酒量小的必须要有自知之明,不能怕被酒量大之人的嘲笑,甘拜下风,才能不至于丢人现眼。你想逞能,那行,也大马金刀豪情万丈地和他们一对一地对喝就是,他喝二斤,你也喝两斤,比着干,看谁生猛。

  那时喝酒猛、狂、狠,是社会的一大风气,基本上哪个单位都有“四大酒仙““五大高手“式的酒中霸王。你没两下子,可不敢和人逞英雄比喝酒。到时候都不知怎么爬出酒场的。

  在喝酒上没有真实本事的人,进了酒场就不敢沾一滴酒。酒场上就这规矩,你上场要么滴酒不沾,要么坚持到底,直到革命胜利。哪有你想喝点就喝点不喝就拉倒的道理!

  假使和领导们在一起喝酒,主任、业务经理、局长依次轮番给在坐的诸位倒酒,这种时候,你再不能喝也得硬挺着喝。倒酒的官职一个比一个大,喝了老五的,你敢不喝老一的,那你还在不在这个单位混?你敢在局长经理面前当个孬种?还想不想他们照顾你了?那时候酒场上好说:喝酒看工作。你连点酒精就降不住,还能把工作干好?谁相信!

  为了工作,为了不当怂种,领导们的敬酒你就得谈笑自若小意思地一口干了。那干的可不是一小口,都是最低的三两二两。假使县公司的每个领导都参与的场合,比如年底庆功会,一个一个地接连出场敬酒,那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又是表现自己的场合,谁敢谁愿意偷偷离场?再不能喝也得咬牙坚持,硬挺。所以年底庆功宴上被喝进医院输液若干人,都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常事;喝得酩酊大醉找不着北的大有其人;醉得不省人事晕晕乎乎地撞上电线杆、树干的不在少数;被摔得鼻青脸肿、门牙飞出都不是稀奇事。

  有一次程戬也喝得人事不知,本来是想回自己家的,谁知竟跑到了宫晓那里,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第二天醒来他还好奇地问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宫晓骂他说你醉得像个死猪一样,竟也能找得着回来的路,够神奇的!以后再没命地喝,看不收拾你!扇死你!

  (本章完):,,,85982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