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春闱背后深意
作者:木子金三      更新:2022-11-17 11:11      字数:3578
  第二场考试结束后贡院里有考生走动,不过众人兴致不高,动静也很轻。

  程叙言在巷道活动了一会儿又赶紧回号舍。乡试时候天热在贡院待九日,虽然身上弥漫馊味,可再怎样也只是不雅。谁能料到春闱气温骤降,天上雨夹雪。

  傍晚时候冷风阵阵,四下断断续续传来咳嗽声,程叙言的指尖冰凉,他摩挲了一下手指,起身打一套掌法身体才缓缓觉出暖意。

  可是还不够,贡院里提供给考生的食物单薄,空有热水,很难长时间维持一名成年男子的体温。

  程叙言略做思索,很快将健体之法也过了一遍,身体才彻底暖和,随后程叙言赶紧把被褥披上,不多时被褥也染了暖意。

  程叙言松了一口气,今晚能睡个好觉了。

  春闱已经过去两场,第三场考经义,律法,杂文,诗赋,比例是4:2:2:2。

  相比第一场和第二场,第三场的难度陡然降一半。尤其是经义题,再无五花八门的截搭题,朴素的让考生落泪。

  这对于身体还康健的考生来说是极好的。但对于病的晕晕乎乎的考生几乎是雪上加霜。

  为什么……

  为什么不把第一场和第三场的难度对调。

  贡院里的医馆人满为患,考生一旦申请医治,则视为放弃此次春闱。

  程叙言呼出口气,果然春闱重点是在第二场。

  程叙言看着第三场考试题目,很快有了思绪,春闱第八日的时候,又有两名考生被抬走,程叙言看了一眼收回目光。

  此时不能分心。

  申时三刻,程叙言将其他题答完,只剩一道诗赋题。

  以“春”为题。

  春,四季之初也,亦有希望繁盛之意。

  同样很直白的题目,不像第二场那道策论题绕来绕去,程叙言在号舍中踱步思量。

  春闱第九日午后,第三场考试结束,贡院门大开后官兵抬着患病的考生率先出去。

  时明早早挤在大门前,见到一名又一名考生抬出来,他心也跟着悬起。

  他的天爷,这陆陆续续得有二十好几人的考生罢。

  果然这场雨夹雪影响很大。

  之后是身体还算尚可的考生出来,他们面容憔悴,之所以说他们身体尚可,是因为他们还能竖着出贡院。

  时明心焦不已,怎么还没看到叙言哥。

  天上的太阳高悬,日光落在身上十分温暖。

  走出贡院的考生们心态差点崩了,玩他们呢?

  怎的个意思,他们三年一次的春闱,要么细雨绵绵,要么雪花纷纷,等春闱一结束就阳光明媚,春回大地?

  程叙言从贡院大门出来,灿烂的阳光激的他闭眼。

  “叙言哥,叙言哥。”时明立刻跑到程叙言身边将人搀扶着,很快程青南和程偃也靠过来。

  春闱结束当日的贡院外人满为患,时明他们为了确保第一时间奔向程叙言,几人分别占据有利位置。

  程偃把儿子背在背上,时明和程青南为他开路。

  程叙言无奈道:“爹,不必如此。”

  他就是有些乏力,还是能走动的。但程偃不听,他们穿过拥挤的人群抵达人群外的骡车。

  回到小院后,程叙言强撑着沐浴更衣,随便用了一点咸粥就躺下了。

  程偃把儿子扶起来,用干巾子吸儿子的湿发。时明小心道:“偃叔,我去拿两个炭盆来如何?”

  程偃颔首。

  炭盆放在床沿两步之遥,不多时整间厢房有了丝丝缕缕热意。

  见厢房里没有他的事,时明轻手轻脚退出去,恰好跟外面的程青南碰面。两人目光对上,时明耳朵一热跑开了。

  他拿了一碟葵花子仔细剥着,脑海里闪过许多。他从小行乞,坑蒙拐骗多了去,以前也不觉得有甚。可后来他跟着叙言哥,虽然他有时候性子还是跳脱,可他再没干过一件缺德事。因为叙言哥知道了会不高兴。

  这一次他偷溜去赌场是一过,怂恿程青南又是一过。程青南素来老实本分,如果不是他碎碎念,程青南也不会半推半就跟他一起犯错。

  时明感觉有点对不起人。

  “啊啊啊啊…”时明把自己揉成鸡窝头,巴不得时间快些。

  这一茬过去吧,他以后再不犯了,真的!!

  程叙言一直睡到次日巳时才醒,程偃他们准备清淡适宜的肉粥,小菜,正午时候,程青南将小火煨的鸡汤端上桌。

  浓郁的肉香霸道的溢开,连吃九日馒头的程叙言喉头本能滚动。他还记得基本礼仪,克制进食速度。

  鸡肉被炖煮的软烂,入口即化,那股独属于肉类的味道安抚食道,下一刻又叫嚣更多。

  程偃将鸡翅去骨后放到他面前,程叙言抬起头,“爹也吃。”

  程偃:“早饭吃撑了,不饿。”

  他们现在并不算拮据,程叙言也就没推辞,直到腹中有七分饱意后程叙言停止进食,哪怕身体还在渴望肉食。

  程偃欣赏的看儿子一眼,笑道:“下午可要出去转转?”

  程叙言应下。

  程青南和时明赶车,程叙言坐在车内撩起车帘看着外面的热闹。

  程叙言问:“这次春闱可有考生折在贡院里?”贡院大门一旦关闭,除非春闱结束否则不可开。

  “没有。”程偃温声道:“虽然有二十好几人病重,但至今未传来坏消息。”

  不得不说,此次春闱考官们对考生的体谅很有用处,默许考生以被褥覆身,又命人煮制姜汤,这些对于考官们来说是微小的事,但对于考生们影响颇大。

  父子俩在车内交谈,倏地程叙言提及此次春闱考卷。他给三场考试分了难度等级。

  程叙言面色严肃:“第一场偏难,第二场题量少,但是有两道策论题很是曲折。相比之下,第三场委实算简单。”

  但这种不符合难易规则,一般都是简单,有些难度,很难。

  程偃轻轻敲击着方几,眼睑低垂掩住眼中大半情绪:“你春闱的这些日子,爹在京城的各处逛了逛,打听到一些消息。”

  程叙言:“嗯?”

  车轮子咕噜噜行驶过平整的地面,有种特别的韵律,伴着程偃的话语。

  上一次春闱,一甲三人,状元为中州人氏,榜眼探花皆为江南人。春闱录取名额三百人,其中九十人属赣地,八十来人属江浙一带,六十人属中州。其他地方的举人零零碎碎占剩下几十个名额,而来自北方的举人仅有寥寥三人。这南北对比实在惨烈。

  而上上一次春闱,一甲三人仍是南方人士,其中春闱录取名额,南方占九成九,北方仅考上一人。

  随着程偃讲述,程叙言心中那股违和感逐渐清晰,如同拨开云雾终于见得山石面目。他眸光颤了一下:“爹的意思是……”

  程偃合上眼,少顷睁开给自己续茶。

  “难怪……”程叙言低低呼出一口气。

  南方环境优渥,读书人重笔墨轻体魄,虽有人习君子六艺但总有偏好。程叙言在中州念书时,同窗中亦有畏惧马匹之人。

  真论身体康健程度,南方的读书人着实逊色北方读书人。

  谁都知道春闱九日连考熬人,读书人越往后越撑不住。如果最后一场考试题难,就算北方读书人身体撑得住,答不出来还是答不出来。

  所以这一次春闱三场考试的难易程度才这般调整,甚至连诗赋题也出的简单直白,策论一共五道,时事就占了两道。真的是很努力在削弱江南等地考生的优势了。

  程偃呷了一口清茶,茶叶微涩,他蹙了蹙眉。天子采取这般迂回之法平衡南北势力,想来朝堂上的各方势力胶着,局势不明朗。叙言这个时候入朝堂,也不知是好还是歹。

  似是看出程偃的想法,程叙言温声道:“听闻成为进士后,要么入翰林要么入六部观政或外放,也不知等待我的是什么。”不管是什么,期间又得耗几年。

  程偃愣了一下,随后反应过来。程叙言笑盈盈饮茶,末了点评:“入口味淡,中下。”

  程偃哼笑一声,既是揶揄亦是带点期盼:“心中可是有把握了?”

  程叙言眉眼弯了弯。

  之后的日子里,上京的茶楼,酒楼十分热闹。那些读书人玲珑心窍,待身体恢复后很快就琢磨出味,心中十分不甘。

  外面吵吵嚷嚷,程叙言待在小院看书,与他爹对弈,时明也很是老实,这日院门被敲响,程叙言捏着棋子点了点棋盘:“阿明去开门。”

  院门打开,时明看着外面的青衫书生呆住:“请问您找谁?”

  书生笑问:“此处可是长源府程举人落脚之地。”

  时明眼睛圆睁,他试探道:“敢问您是?”

  “在下是黔地人,姓叶,单名一字故,表字怀年。”书生呈上一拜贴,时明刚要转交,程叙言已经行来。

  两人互相见礼,程叙言将人迎进院子,程偃在刚才时明开门时就吩咐程青南将石桌上的棋子收捡,同时程偃添上茶水点心,时间卡得刚刚好。

  叶故跟程偃见礼。

  三人落座,时明和程青南识趣的避开,程叙言疑惑道:“叶兄见谅,只在下委实想不起我们在何处见过。”

  叶故笑道:“程兄不记得在下,在下却不敢忘记程兄,此次若无程兄,在下恐是撑不到春闱结束。”

  程偃也看向儿子,程叙言更加疑惑。

  叶故起身对着程叙言打了一套掌法,虽然打的磕磕绊绊,但确实是程叙言在春闱时的掌法没错。

  叶故道:“我的号舍当时在程兄的斜前方。”

  他这般说,程叙言总算明了,叶故笑道:“在下当时也冻的不行,见程兄在号舍活动就默默记下大半招式,没想到打完掌法之后身体很快便暖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