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141章
作者:西朝      更新:2022-10-10 02:52      字数:3929
  天泰三年夏,北齐越阳长公主与南周楚王双双毙命东海的消息,传遍九州。

  同月,南周豫王在丹阳被齐军重伤生擒,人还没被押解回吉山大营,便被怒火冲天的北疆将领在丹阳郡五马分尸。远在洛阳与安锡岳交战的陆元恒,得知长子丧命、次子惨死,当场喷出一口鲜血,从马背上跌坠而下。

  主帅失志、兵心溃散,安氏的大军势如破竹,将三十万的南朝大军打得丢盔弃甲,一路撤回了南疆的密林山地之中,靠着地势的屏障、才没至于全军覆没。

  而与此同时,江左一带的全部兵力,都被用到了清剿王迴及其麾下的水师之上。

  赵白瑜与呼延义所率的齐国水军,不分昼夜、围攻厮杀,将战火延绵至东海大片的水域之中,浮尸千里、血染碧波。不出两月,整个华夏大地,北抵柔然、南至南疆、西起凉州、东入东海,尽数已是大齐萧氏的领土!

  而原本该在这个时候荣耀万丈的齐帝萧喜,却因常年的酗酒与服用丹药而油尽灯枯,死在了迁往洛阳新宫的路上。同年九月,齐帝最年长的弟弟、亦是朝政的实际掌权者,魏王萧劭,在群臣的推拥之下,众望所归地继承大统,成为大齐帝国的新君。

  新君素有贤名、善得人心,然而其继位后的第一道旨意,却是要彻查沂州船商的通敌叛国之罪,刑罚之苛刻,着实出人意料。

  朝臣之中,亦有许多人表示理解。毕竟越阳长公主一直都是主上最为看重的亲人,且又是为了不沦为被敌军用来要挟兄长的人质,自投鲨群、忠勇振寰,新帝哀痛之下,不择手段想为惨死的妹妹讨还公道,也诚然是情理之中。

  萧劭昼夜不休地提审所有与此事有关的人,从亲睹过阿渺投海的敌兵、到参与造船的工匠,逐一细察。在从工匠和白瑜口中听说了船底设有暗舱之事后,便下令让赵易在东海范围内的岛屿中大量设埠,调遣水兵、征召船工,进行全范围的搜寻。

  对于萧劭而言,由始至终,都无法接受阿渺已死的定论。

  他的阿渺……怎么可能会死?

  那个他亲手呵护着长大的女孩,活过了幼时的宫变、熬住了天穆山的锤炼、甚至杀进了层层戍卫的建业宫……

  那样坚韧顽强的一个她,怎么可能会死!

  阿渺坠海的一年之后,吉令群岛上的船埠终于传来消息,说派出去的船工在八百里外的一座小岛上、找到了当年海船的残骸,经过工匠辨认,亦确认无误。

  收到急报的萧劭,当即就从洛阳启程、赶往吉令,又由赵易等人陪同,亲自登船入海,在发现残骸的岛屿附近巡航,遇岛则搜、无一遗漏。

  一个多月下来,船队由南绕西,历经十余座孤岛,俱是毫无所获。坐镇京城的许落星、夏元之等重臣,有些着急起来,说服安锡岳一同联名写了份奏章,让娄显伦送到海上,力图劝谏萧劭早日返京。

  这日,娄显伦带着部属追上海船时,船队正刚探到一座由礁石环绕的小岛,放了小船、送人上岛搜寻。

  见萧劭亲自上了小船,娄显伦也赶紧跟了过去,在船上跪拜行礼,呈上书函,待萧劭展信阅毕,谏言道:

  “陛下,安侯和许相的意思是,寻找公主的事虽然重要,但并不用陛下亲自涉险……”

  他跪在摇摇晃晃的船头,望了眼另一艘小船上指挥士兵发送鸣镝信号的赵易,“赵将军与末将,都曾与公主相识,完全可以继续留在海上搜寻!陛下万金之躯、身系江山社稷,还请早日返京,以定民心!”

  萧劭不动声色地读完奏疏,交予身畔的高序收起,示意娄显伦:“起来吧。”

  他连日奔波,眉宇间隐有疲色,玄色锦衣外的紫纱袍在海风中簌簌翩飞,衬得面色略显苍白。

  娄显伦是北方人,坐船十分不惯,扶着摇摇晃晃的船舷起身,暗觑了眼萧劭的神情,见其仍是如往常一样的看不出喜怒,遂也不敢再开口追问,老老实实站到了船侧。

  第三枚的鸣镝射出不久,小船陆续驶过礁湖,抵达沙滩细白的海岸。几个水兵率先跳下船,各自拉着船绳,寻找固定船身的最佳方法。

  忽然间,士兵们手中的动作顿了下来,齐齐盯向岸边树林的方向,身形凝滞。

  碧树绿萝之间,奔出了一位身形婀娜的少女,倏然止步、怔忡抬眸,望向岸边的小船方向。

  她身上的衣裙洗得发白,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可在海风中与墨发一同飘扬翩跹,黑白分明地反倒映得五官愈发殊色夺目。

  大约是经历了太多无功折返的搜岛任务,士兵们一时都愣在了原地、不知该如何反应,直到身后传来“嗵”的一声,方才惊醒过来,循声转头望去。

  素来行事贵雅的萧劭,径直踩入了水中,大步朝岸上走去。

  另一边,一直头脑空白、不敢相信眼前一切的阿渺,也终于回过神来,朝萧劭飞奔而去:

  “五哥!”

  船上的赵易、高序、娄显伦等人,也纷纷跳下船朝岸上围来,跟醒过神的士兵们一起兴奋地欢呼高喊起来:

  “公主!”

  “找到公主了!”

  这里绝大多数的人,甚至包括赵易和高序,其实之前都在心里默认了公主已死的事实,此时见到阿渺安然无恙地出现在面前,既是惊讶万分,又不由得心生感触,暗叹果真是陛下与公主手足情深撼天,方能如此心念相通、不离不弃!

  阿渺朝着萧劭奔去,眼看要到近前了,蓦然又迟疑地放缓了速度,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停住脚步,扭头朝身后望去。

  白沙与碧林的交界处,这时,徐徐又走出一道身影。

  高挺俊逸的年轻男子,长发松绾飘扬,怀中抱着个小小的婴孩,一大一小,正举目望向阿渺。

  萧劭的步伐也滞了下来,默然停伫原地,眸色微敛。

  赵易回过神,快步凑到萧劭身侧,低声禀奏道:“陛下,那是陆澂!”

  萧劭已经有十年未曾见过陆澂,只听阿渺的侍女描述过,说那人如今生得模样极好……

  提审南朝被俘的水兵时,也曾听闻了那人追随阿渺跳入鲨群的行径,此事后来被他压得严严实实,唯独自己一人清楚:若是阿渺还活着,那么与她一同坠海的陆澂也极有可能活着……

  他心中,预先做足了准备。

  然而亲睹两人同时出现、回首对望的一幕,萧劭的心,还是陡然沉了下去。

  娄显伦也立刻认出了陆澂,当即拔出佩剑、号令部属,杀意腾然地围攻了上去。

  “住手!”

  阿渺连忙后退数步,挡在了娄显伦与陆澂之间。

  娄显伦不肯撤剑,对阿渺道:“公主为何拦我?要不是陆澂夺下沂州、阻延战事,当初少将军就不会死!今日既然撞见了,我娄显伦说什么也不会放过他!”

  安思远的死,对于风闾城的将领而言、是难以言绘的伤痛与打击,但凡碰到与此事有关的人或事,立刻就能被牵动得情绪失控。

  阿渺如何不知对方想法?所以才会在瞥见娄显伦的一瞬,就驻足停步、心生戒备。

  “娄将军……”

  她斟酌开口,试图平息剑拔弩张的气氛。

  这时,被陆澂抱在怀里的小舟,显然感应到了陌生人的敌意,瘪了瘪小嘴,朝着阿渺伸出手,猛地哇哇哭了起来。

  阿渺下意识地就凑了过去,接过小舟,抱在怀里哄了起来,动作自然而熟练。

  娄显伦看了眼那婴儿,视线在陆澂和阿渺身上掠过,又有些惶惑地扭头望向面沉如水的萧劭,欲言又止。

  其他的军将,也各自在心中生出了相似的揣测,只是谁也不敢开口。

  最后,还是赵易打破了僵局,谏言道:“既然找到了公主,就先……回船上吧。”

  他朝前走向阿渺,驻足行礼,“海船就停在礁湖外。”看了眼小舟、又抬头朝内陆的方向张望一瞬,抱着一丝希望问道:“这岛上可还有其他人?如有的话,也可以随我们一同离开。”

  阿渺哄着小舟,摇了摇头,“就只有我们三个。”

  赵易垂低了眼,做了个请的手势:“公主先上小船吧。”

  阿渺抬起头,望向与自己数丈之隔的萧劭。

  两人视线交汇片刻,一个复杂纠结,一个冷若玄冰。

  阿渺咬了下唇,微微吸了口气,转身对陆澂说:

  “你回去拿一下给你表兄的药露吧,还有小舟的玩具和碗……我在这儿等你。”

  陆澂看着她,静默了会儿,唇角浮痕淡淡,“好。”

  语毕,转身进了林间。

  娄显伦不甘地收起剑,退回到萧劭身边,行礼请罪。

  赵易留在阿渺身边,侧头看了眼陆澂离开的方向,思忖片刻,低声斟酌出言道:

  “如此也罢,留他自生自灭,也算两全。”

  他与阿渺自幼相识,又曾一同出生入死,有些话说起来比旁人多了几分熟稔与勇气,“公主孤身与他流落荒岛一年多,结下孽缘亦是难免,此时当断则断,陛下定然理解公主之心,也必不会为难这个孩子。”

  赵易一面说着,一面引领着阿渺朝萧劭的方向走去。

  阿渺下意识地被赵易护着朝哥哥走去,可脑子里却一片懵然。

  结下孽缘?

  为难孩子?

  大家竟然以为……小舟是她与陆澂的孩子!

  阿渺被这样的念头惊到,有些哭笑不得。她平日在小舟面前皆以姐姐自称,这下被人误会得……足足提升了一个辈份!可仔细算起来,她和陆澂流落荒岛一年多、小舟看上去又比实际年龄小一些,别人会这么想,确实也情有可原……

  阿渺回过神时,人已走到了萧劭面前。

  眼前是自小就熟悉的眉眼,到底霎时就引出了久别重逢的悲喜交加,她心头一酸,眸光氤氲,嗫嚅唤道:“五哥……”

  海风拂过,潮气涌入纱袖,吹得萧劭衣袍微微鼓动。

  他抑住情绪,视线避开阿渺怀中婴孩,定定看了阿渺一瞬,淡然牵唇:“阿渺。”

  簇拥在侧的军将们,早已由最初的兴奋雀跃、转为了噤声垂首,气氛安静的近乎暗沉。

  萧劭示意随从递上大氅,接过来裹在了阿渺身上,微微揽住她,吩咐众人:

  “上船吧。”

  阿渺被哥哥拥在怀中,闻着他身上熟悉的兰芷气息,思绪微微迷茫,待走到了船头、就要抬脚登船,突然反应过来。

  “我们……不等陆澂吗?”

  赵易刚才说的留他自生自灭,难道竟是……

  萧劭扶着阿渺的手微微攥紧,语气听起来却还平静:“你要等他吗?”

  阿渺抬起眼,看着萧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