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作者:漫时      更新:2022-03-13 14:09      字数:3415
  金九龄这等精明圆滑的人,自然不会不知荣国府此举正合皇上心意,他带着六扇门一帮兄弟去阻拦荣国府找贾之春,此举落在皇上眼里,俨然便是他公然与自己作对。

  只是金九龄从前被王云梦威逼利诱,不得不为王云梦做事,后来王怜花接手了他,他又不得不听命于王怜花。加上王怜花在西域将快活王打得落花流水,在昆仑将少林派等一干武林群豪收入麾下,手握屠龙宝刀,做了武林至尊的事,早在江湖上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金九龄身为六扇门总捕,本就消息灵通,又在江湖上有不少朋友,彼此互通有无,金九龄很早就听说了这些事。

  他见戴管家来找自己帮忙,心想:“六扇门可以不待,总捕头可以不做,我若是不帮这个忙,等那两个小魔头回来,我哪里还有命在。”自是一口答应了戴管家的请求。

  贾珂当然更清楚金九龄为何会如此“讲义气”,微微一笑,说道:“你把宝玉送回荣国府了,跟史老太君说,先前我和王公子不在家,你们也只好闭门谢客。如今我和王公子已经回家了,史老太君若是想要派人过来探望之春的空屋子,只管现在过来,像先前那样在门前闹成一团,岂不是让外人看尽了笑话。”

  戴管家点头应是,带着贾宝玉去了荣国府。

  贾母等人因为贾宝玉进宫面圣,一晚上心神不定。贾母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叫着鸳鸯陪在旁边说话,好容易睡了一会儿,转眼间天亮了,外面有了响声,她跟着醒了过来,迷迷糊糊地道:“可是宝玉回来了?”

  鸳鸯连忙披上衣服,说道:“老太太稍等,我出去问问。”走出卧室,见有几个丫鬟从远处过来,便向她们招了招手,问道:“宝三爷可回来了?”

  一个丫鬟笑道:“宝三爷若是回来了,我们肯定第一时间就过来告诉鸳鸯姐姐了。”

  鸳鸯道:“你们记得第一时间过来告诉我就好,老太太一整晚都惦记着宝三爷呢。”走回卧室,跟贾母说道:“老太太再睡一会儿吧,宝三爷还没回来呢。”

  贾母道:“天都亮了,哪还睡得着。我一闭上眼睛,就见到宝玉在宫里犯了错,惹得皇上大发雷霆,皇上要砍了宝玉的头呢。”

  鸳鸯坐到贾母身后,跟贾母揉捏肩膀,说道:“老太太这是自己吓唬自己呢。即使宝三爷真的在宫里犯了错,万岁爷看在国公爷的面子上,也不能跟宝三爷计较。何况还有珂二爷呢,珂二爷总会在万岁爷面前维护宝三爷的。您就安安心心地等着宝三爷带着好消息回来吧。”她说的好消息,指的自然是贾元春的婚事上的转机。

  贾母开玩笑道:“那可要借你吉言了。你自己去盒子里拿一锭金子,如果你这话成真了,这块金锭就归你了,若是没有成真,你可得还我两锭金子。”

  鸳鸯一边陪贾母说笑,一边伺候贾母穿衣洗漱。到了饭厅,邢夫人、王夫人等过来省晨,服侍贾母吃早饭。

  其他的早点还没做好,只送来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忽有一个婆子匆匆忙忙地赶过来,说道:“老太太,太太,六宫都太监沈老爷来降旨,大老爷和二老爷已经去中门接旨了。”

  贾母等听了这话,心中皆是惶惶不定,王夫人更是脸色大变,心想宝玉还没回来,这道圣旨怕不是和他有关,若是坏消息,自己已经没了珠儿,元春眼看也要去廉王府守寡,如今又没了宝玉,自己活在世上,又有什么滋味,不如一头撞死,来得干净。

  贾元春见王夫人身子摇摇晃晃,像是受了很大打击,上前扶住王夫人,说道:“太太先别着急,说不定是好事呢。”

  王夫人见自己女儿出落得亭亭玉立,美丽动人,兼之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实是天下第一等的好姑娘,却被皇上许给了廉王那个死鬼,还是去给死鬼做姨娘,不由得悲从中来,伸手轻轻抚摸贾元春的柔发。

  贾母心神不定,到大堂廊下站着,其他人跟着出去。忽见赖大等几个管家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说道:“老太太,太太,是喜事。沈太监见到老爷们,就满脸笑容,向老爷们道喜,说皇上改变心意,不要咱们家二小姐嫁去廉王府了。”

  王夫人忍不住道:“咱们家大姑娘呢?”

  赖大说道:“沈太监只提到了咱们家二小姐,没提到大小姐,小的们不敢妄自揣度皇上圣意,老爷们也没问沈太监大小姐的事,只吩咐小的速请老太太、太太进宫谢恩。如今老爷们已往宫里去了。”

  王夫人见皇上真的只取消了贾之春的婚事,却不管贾元春的死活,仿佛自己的心肝宝贝一文不值,这不知从哪里来的野种,却成了无价之宝一般,只恨得浑身发抖,险些咬碎一口银牙。

  待得听到赖大说她们还要进宫谢恩,王夫人更是气得面如土色,险些晕倒在地。若非贾之春抗旨逃婚,她的元春如今还好好地待在宫里,说不定哪天就得了皇上青睐,然后生下龙子,做了贵妃娘娘,王夫人生吃了贾之春的心都有了,却要因为贾之春逃脱厄运,进宫谢恩,这世上还有天理吗?

  贾母却似想到了什么,问道:“宝玉呢?”

  王夫人听到儿子的名字,登时恍然大悟,心想:“难怪那下流胚子一回京城,皇上就收回了成命。原来他是用我的宝玉给他自己做了人情。”越发愤恨起来。

  赖大道:“沈太监没说宝三爷的事。老爷们既已去宫里谢恩了,没准能在宫里见到宝三爷。”

  贾母点了点头,说道:“都回去梳妆吧。咱们既是进宫谢恩的,可不能去的晚了。”

  贾元春道:“老祖宗,我是留在家里,还是跟着一起进宫谢恩?”

  贾母道:“你自然跟着我们一起进宫谢恩。进了宫以后,你就跟在你母亲身边,也让皇上和太后瞧瞧,你这些天有没有愈发出挑标致了。我这里有一个红宝石花树步摇,还是我年轻的时候,你爷爷在战场上立下大功,敬文太后赏赐给我的。上面一共镶嵌了三十一块红宝石,走起路来,富丽堂皇,闪闪发亮,很衬你的脸色。我让鸳鸯把这步摇拿来给你,你进宫谢恩,头上就戴这个。”

  贾元春知道贾母是让她精心打扮自己,自己这次进宫,若能凭借美貌打动了皇上,婚事说不定能有转机。

  她虽然在宫里待了几年,但毕竟只是陪公主读书的女官,衣服首饰只比普通宫女稍微华丽一点,远远比不上皇上、太后、皇后、皇子、公主等身边的大宫女。宫中本就美女如云,她又生得清丽端庄,不是第一眼的美人,需要锦衣华服来衬托,才能显出她的美丽来,因此在宫里一直很不起眼。

  贾元春笑道:“多谢老太太疼我。幸好老太太、太太这些天给我置办了好些衣服,不然我这几年住在宫里,没有自己置办过衣服,还真没东西配它。”

  贾母道:“你新添的那几件衣服,虽是不错的,但是配这步摇,还是差了口气。”略一沉吟,向鸳鸯说道:“把那件乌云豹的氅衣也拿来给大姑娘罢。”

  鸳鸯答应了,去取来贾母说的步摇和氅衣。那步摇放在一只紫檀木箱里,看不出模样,氅衣金翠辉煌,碧彩闪灼,一看就是世间难寻的稀罕之物。

  贾元春要给贾母磕头,贾母拉着她的手,不让她跪在地上,鸳鸯走到贾元春身后,将这件氅衣披在她的身上。众人都称赞道:“只有大姑娘这样的美人,才配得上这件衣服。”

  贾母笑道:“这叫作‘雀金呢’,是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好在这件氅衣还不算大,你穿在身上还挺合适,就穿着它进宫吧。”

  众人还要进宫谢恩,说了几句话,便回屋按品梳妆起来。贾母带领邢夫人、王夫人、贾元春,一共三乘大轿入宫,贾元春坐的是王夫人的轿子。

  随着轿子离着皇宫越来越近,贾元春也越来越紧张不安。她思潮起伏,心想自己在皇宫苦熬多年,最后被皇帝指给廉王,狼狈离开皇宫,不知成为了多少人眼中的笑话,如今她虽然遍体绫罗,满头珠翠,金翠辉煌,好似神妃仙子,可她是来给贾之春谢恩的,不是给她自己谢恩的,她的处境根本没有任何改变,她如此精心打扮自己,可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倘若她成功了,也就罢了,但若她失败了,从前那些笑话她的人,定会变本加厉地笑话她了。

  昨晚贾珂离开以后,李仁便写好了不用贾之春嫁去廉王府的圣旨。次日一早,李仁便将圣旨交给沈太监,让他去荣国府下旨。

  这沈太监就是先前贾珂进宫的时候,李仁派去宫门口迎接贾珂的那个太监,他是李仁的心腹,先皇在世的时候,李仁和宫九谋划刺杀先皇,他就帮李仁给宫九传过消息。

  昨晚贾珂来找自己的事,李仁也没有瞒着沈太监,沈太监知道贾珂手里有李仁的把柄,便也挖空心思地讨好起贾珂来,他心想贾珂肯定因为荣国府先前四处打听贾之春的下落,对荣国府十分不满,否则怎会只要李仁解除贾之春的婚约,却不用解除贾元春的婚约。

  李仁对此更是深以为然,两人一合计,决定让荣国府一干人因为贾之春的事进宫谢恩,荣国府一干人心里不痛快了,贾珂心里只怕就痛快了,贾珂心里痛快了,他们的日子也能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