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馨书院
作者:与月争光      更新:2023-01-03 07:43      字数:2616
  明眼人都瞧得出,嘉宁向着文瑛,不过是因为被金钱所惑。

  子端本该生气的,却被她那声情真意切的“夫君”喊得没了脾气。

  此刻板着脸道:“我也有银子。”

  “哟,谁人不知三哥的钱都拿去赈灾了,你如今也就是面子上过得去罢了!”文瑛无情戳破,嘲道,“我可是咱几个中最有钱的,三哥可别在我面前班门弄斧。”

  这样的妹妹,文子端实在忍不下去,“元则,去宣家让三驸马来东宫接人。”

  元则领命退下。

  文瑛缺似蔫儿了的茄子一般,弱弱道:“找他来干嘛……”

  “我看你同你驸马的感情越发好了。”嘉宁调侃道。

  文瑛低头,叹了口气,“他待我一直不错……不过,自然没有你同三哥的感情好。”

  “日子好好过下去,往后会好的。”嘉宁十分看好他们。

  文瑛同宣氏驸马是皇家联姻,并没有拒绝余地,好在宣氏驸马有才有貌,也是个良配。

  只是文瑛这些年一直不太服气。

  文子端听嘉宁之言,也赞同地点头,“阿宁说得对,你好好同驸马过日子,休想在东宫过夜——成何体统。”

  文瑛:……

  ……

  -------------------------------------

  半年后。

  德馨书院建造完毕,广招贤士为师,待遇从优。

  在太子殿下的支持下,年过花甲的一品大学士,担任起了德馨书院的院长,当届科举的几名进士也成了书院先生。

  与其他书院不同的是,德馨书院不仅有君子六艺,同时还开设选学课程,如——工艺、农学、畜牧养殖等等。

  让沈副院长——嘉宁,出乎意料的是报名人数实在太多,她一时不知如何解决。

  原先想创办的是平民学堂,还担心条件太差的不愿意来,可目前的情况是——不仅平民孩子来了,连富人的孩子也争抢起名额来了。

  这让嘉宁颇为头疼,目前书院招纳不了这么多人,一届至多招收两百人。

  因为是第一届,对年龄条件放得比较宽,八至十二岁皆可,故能符合条件的也多。

  夜幕降临,德馨书院的院长和先生们依旧在议和堂中讨论,未出结果。

  忽而听到敲门声,书院的门房是一位年过半百的男子,他在外头大声道——

  “沈院长,太子殿下来接您了。”

  语落,房门内一阵寂静,众位先生转头看向沈嘉宁。

  屋内烛台早就点燃,众人佯装作这会才发现天色已黑,一位先生带头道——

  “竟然已经这么晚了,各位都没用晚膳吧,不若明日来了再讨论。”

  其余人附和。

  沈嘉宁心知众人何意,假咳嗽两声,对着门外道:“让他先回去,我们还未商讨完。”

  隔着门,众人都感受到了门房的窒息,试问谁敢让那清冷的太子殿下吃闭门羹?

  门房在门外沉默几瞬后,应下离开。

  “这事紧急,今日必须商讨出结果,”嘉宁带着歉意看向众人,“明日我请各位上酒楼吃。”

  众人又开始展开激烈的争执。

  “那些富人明明有书读,还来同平民子弟抢资源!就是看我们书院老师们都是官宦世族,觉得将来更有出路吧!”算学先生义愤填膺叹道。

  院长顶着一头白发,发愁道:“可若不让富人来,也是一种不公平啊。”

  “这世道已经给予富人许多便利,他们还要到平民身上找什么公平?”骑射先生是平民出身,很能感同身受。

  “德馨书院还未正式教学,名声已经打响了,虽是沈院长私立书院,可这……显然在旁人看来,与朝廷管辖无异。”书法先生摸着胡子道。

  礼仪先生是在场先生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她出主意道:“不然举办一次开学考试,前两百位可入学?”

  “不可,那些平民孩子本就是无钱读书,大多数都还未启蒙,怎么同那些从小被教育过的孩子相提并论?”另一位女先生道。

  工艺先生由沈重锦担任,他听了,也道:“确实,若是这么做,就跟办学的初衷相违背了。”

  嘉宁坐在边上良久,长叹一气,“办学初衷便是让那些平民子弟有书读,有学上,明日让那些平民孩子先办理入学,若之后还有名额,再对富人的孩子开放,诸位先生觉得可行否?”

  “虽说此举对富人不公平,但也只能这样,毕竟他们到别的学堂也可以念书,或者花大价请名师。”书法先生赞同道。

  所有人都表示,也只能这样了。

  嘉宁收拾好东西,从书院出来时,发现文子端的马车默默停在一旁。

  竟是没走。

  她心中既感慨又欣喜,走到车旁,对车外等候的元则说道:“殿下可用晚膳了?”

  “没呢,”终于见太子妃出来,元则忍住哈欠,回道,“他说等您一起。”

  车门从里打开,子端看向嘉宁,带着不易察觉的笑容,“上车。”

  落座在他身侧,嘉宁主动向他说明,“今天有些突发状况,所以大家都留着讨论。”

  “嗯,”子端见她认真模样,忍不住捏捏她的小脸,“我未生气,你无需解释。”

  “若下回有这种情况,你便回去好了,我自己也有车马可以回去,”嘉宁抱着他的手臂,靠在他肩上,“你这会儿还未吃上饭,明日又要早朝,睡眠不足怎么办?”

  “不会,”子端愿意等她,“事情都解决了?”

  他这一问,换来的是嘉宁滔滔不绝的阐述。

  她说,他便静静听着。

  待嘉宁诉说完,子端不免笑道:“你现在是个大人物了。”

  “没有没有,”嘉宁冒着星星眼,谦虚道,“过两日就要正式开学了,只能这般处理了,之前没有料到,就措手不及了。”

  子端夸赞似的地揉了揉嘉宁的头顶,“你办书院的初衷就是为的平民学子,世事难两全,就不必管旁人的想法与公平了。”

  “夫君这样一说,我就觉得自己做得没错了。”

  嘉宁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

  也不知道文子端是想到了什么,他忽然有感而发——

  “若是十年后,朝堂不再只是世族官宦子弟的朝堂,而也有寒门平民子弟与之平分秋色,才能让更多人得到公平。”

  虽现如今朝堂上也有几个寒门出身的,可却实在是太少了,试问一国官员有多少人,其中寒门却只有百分之一二。

  世族所要的公平未必等同于百姓的公平,而百姓要的公平,也并非是世族所要的公平。

  书中自有黄金屋,可书中并无稻米粮,也只有平民出身的学子更能了解百姓之苦与忧。

  他思绪飘远,忽听耳边响起娇妻呼唤。

  “殿下?”

  子端低头看身侧的人儿,不由低声问道:“你叫我什么?”

  “夫君……”嘉宁差点忘了,称呼一时没改成习惯,张口捡些他爱听的说与他听——

  “我瞧你眼中有伟大抱负,一时崇拜到忘却了你是我夫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