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父子欺我老无力啊!
作者:与月争光      更新:2022-09-20 19:45      字数:2449
  宣政殿。

  “何将军满门忠烈,只余下安成君和小公子,理应优待,”一武官颔首启奏道,“安成君与楼氏婚礼在即,朝廷应当多赏赐金银及殊荣,也好叫将士们心慰。”

  “嗯,说得有理。”文帝大手一挥,应允了。

  另一文官又站出来奏禀:“陛下,筠州接连暴雨,洪水冲堤,百姓流离失所,死里逃生的难民正成群地往其他州府去,重修堤坝也需要时间,其他州府上报来,恐怕没那么多地方收容难民。”

  文帝叹息,看向太子,“太子有何建议啊?”

  太子得知,面露悲愁,似感同身受,“百姓无端受此灾害,朝廷当拨款赈灾,让各州府收容难民,解决他们的衣食问题。”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这难民若进了其他州府,其他州便会出现治安问题啊!况且州府恐没那么多银钱来救灾……”那文官面上痛惜。

  文帝再叹息,“诸位爱卿有何计?”

  “父皇,筠州附近是江州郡、平肃郡、太宁郡,去江州需走水路,而去平肃则需穿山越岭,地势复杂难走,只有太宁,是最易走到的,”文子端一脸肃容,“若这些流民全往太宁去了,太宁不开城相迎,恐会引起流民□□。”

  “三殿下说得是,”那文官虽认同,可却又是摇头,“可开了城门,这些人不能妥善安置,也是问题啊!”

  “父皇,儿臣愿前往太宁郡。”文子端自告奋勇。

  文帝看向三儿子,感到些许慰藉,“老三有办法?”

  “儿臣认为,以柔制柔,以暴制暴,治安可解,”文子端思虑后,又道,“经济问题,除却国库与州府能拿得出的,剩下部分也可让当地大族和富商捐款。”

  一位文官觉得不妥,反问道:“世家大族或会捐款,可商人最是重利,可谓是无利不起早,怎会愿意捐出钱财?”

  这话,莫名让文子端听得不爽,遂看向出言的文官,问道:“洛史丞可愿捐款?”

  洛史丞自然不愿,迟疑地开口:“这……其实……也……”

  “呵,”文子端讥讽地笑了一声,“洛史丞也是出自世族,怎么连些身外之物都不肯捐,也好意思嘲讽商人,说不准人家能拿钱砸死你。”

  “你……三殿下怎么如此说话……”洛史丞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不甘心道,“臣所说也是为国着想,总不是所有人都愿捐财的,届时,三殿下当如何?”

  他这话说得也不错,一众人的目光都投向站在为首处的三皇子,等待他的回答。

  只听他道——

  “孤还是那句,以柔制柔,以暴制暴。”

  有人觉得好,亦有人觉得不好,这难道不是强盗行径吗?

  正有人要再次质疑,有听三皇子道——

  “父皇,儿臣愿捐白银一万两。”

  嘶。

  也不知道是谁倒抽口凉气,这三殿下平日不收贿赂是有目共睹的,这一万两白银恐怕要把三皇子府搬空了吧……

  安静的朝堂之上,沈随觉得自己也该表示表示,于是站出来,道:“陛下,臣也愿——”

  话未说完,便被文子端打断。

  “父皇,沈大人与儿臣一同前去。”

  文子端心道,沈府如此拮据了,再捐款,恐怕卖一年烤串都回不了本。

  被打断话的沈随:……

  “如此甚好。”文帝很欣慰。

  此事议完,正要散朝,那自上朝起,便一直安静的御史大夫却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要参吏部沈侍郎!”御史老头胡子花白,看起来十分正道。

  文帝暗道这人不懂事,又开始说些无伤大雅的屁事了,可嘴上却还是道,“你继续说。”

  “臣要参吏部沈侍郎教女无方,竟纵容女儿抛头露面,在街上做摊贩生意,”御史老头颇为愤慨,“伤风败俗,有伤风化,全然不顾女子名节!”

  这臭老头儿,沈随心中骂道,可心中骂怎么能解气,正想开口为女儿辩驳,就听三皇子比他更快一步出声。

  “方才商议国事,刘御史装聋作哑,如今却在别人家事上,颇有想法,孤都不知该夸你什么好?”文子端反唇相讥,“以孤之见解,你不该为我朝御史,合该是处理内宅问题的主妇才是!”

  “三殿下,臣就事论事,你怎么能侮辱朝廷命官!”御史求救目光看向文帝,“陛下!”

  文帝颇有深意地看着三儿子,平日里,老三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淡模样,也就是国事上能多说几句,旁的人都不太能让他上心。

  今日却这么直白地为沈家说话,文帝想起那沈家女娘坐在老三身边的模样,心下一片了然。

  文帝的嘴角也不由自主地带了点笑意,“老三想发表点意见,刘卿不必动怒。”

  到底是谁怒了?!

  刘御史觉得委屈,“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难道这沈家女儿不该参吗?”

  “呵,挣钱何时成了错,哪家百姓不用挣钱养家?刘御史是贪的太多了感受不到,也可以捐些出来与民同乐!”

  文子端疾言怒色地道:“你若觉得她自力更生,丢了都城其他女娘的脸,不若照照镜子,瞧瞧你自己那女儿是什么模样!也不知谁给谁丢脸!你怎的不参你自己?”

  说最后那句话时,文子端转头看他,眼中轻蔑毫不掩藏。

  一番话说得,让刘御史气得胡子一抖一抖,却根本没有还嘴之力。

  文帝强忍欣慰的老父亲笑意,郑重其事地说:“刘卿,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啊,这沈家种田的、经商的都有,不都挺好的?况且,沈家女娘现在已经不摆摊了,开铺子了!”

  ……

  刘御史更气了,简直是敢怒不敢言啊!

  皇家父子欺我老无力啊!

  ……

  ——————————————

  裕安坊。

  这里住的皆是皇亲贵胄、世家重臣,而三皇子府在这其中也并不显突出,反而是一副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景象。

  三皇子府内,不同于楼府的高调辉煌,而是一片清雅之风,用具古朴而富有韵味,既不显奢华,也无寒酸气。

  与重稷宫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今日上朝格外的久,平时这个时辰沈随都已经归家,可今日三殿下却还没回府。

  嘉宁想放下烤串,自行离去,却再三被管家挽留,只说三殿下很快就回来了,让她再等等。

  确实没过多久,文子端便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了。

  他今日穿了一身浅黄色的朝服,面色不快,眉间染着郁色,他进入正厅便瞧见嘉宁坐在客座上看书,这才迫使自己舒展了眉心。

  “怎么来得这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