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60:知府的吩咐
作者:作者明光里      更新:2022-10-23 12:34      字数:3546
  顾思认真想了一会儿,他上学的时候学习用心,记住的东西经常复习,现在还有些印象。

  漂□□里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

  把□□和熟石灰进行反应,能生成有强氧化性可漂白的次氯酸,次氯酸可以消毒。

  不过这些年过去了,记忆有些模糊了,不能保证这个完全正确,只有九成多的正确机率。

  只是,□□在古代叫什么?怎么制作?

  顾思想了一阵,觉得这一条行不通,就算能制作了,□□有毒,在古代应该不好操作,容易出事,还是得想其它办法。

  到了这时,顾思就有些后悔了,一岁多的时候,他的手已经能做精细动作了,怎么就没有把他能记住的知识记下来、以备以后用呢?

  当时为了安全没有动笔,怕被家里人发现解释不了,现在看来,稳妥的办法也有坏处。

  顾思又绞尽脑汁想,终于从疙瘩窝里想到一点,好像明矾也有消毒的作用。

  至于怎么用才能消毒,明矾还有什么其他作用,他就不清楚了。

  不过明矾也有一定的毒性,用量不清楚,感觉这一条得大夫经过试验后才能知道怎么用,目前也行不通啊。

  还是得从次氯酸这里想办法。

  没有头绪,顾思开始梳理自己学过的化学书的章节,找到□□相关的章节,再从章节里梳理自己做的题。

  本来这只是顾思思考问题时梳理思路的习惯性方法,也没想到有用,结果想着想着,竟然在一道以前做过的化学题里找到了答案。

  古代用“地糠法”制取□□,再用□□和石灰乳反应产生漂□□。

  至于“地糠法”是什么方法,他并不知道,不能说给孙守听,还是得再想。

  最后,顾思也只从另一道题里想到了方法,把白媒和石灰一起煅烧,高温下生成的东西可以制作漂□□。

  至于温度多少怎么制作都记不起来了。

  看来只能从卫生这一方面提醒了。

  顾思把遇到传染病时,应该注意什么考虑一遍。

  最后,他给孙守的回信里,详细的写了,平时要喝煮沸的熟水,每次饭前饭后要用胰子和流水洗净手脸,恭物要深埋,有熟石灰覆盖最好,凡是手碰过的东西,洗了手再碰后,都要洗手。

  当然,他用的是古代的说法:凡疫病,皆有疫气,疫气附于人及诸物体表里内,要饮熟水、饭前便后流水净手……

  反正传染病就是病毒和细菌,这样说总没有错。

  想了想,最后,顾思还是把口罩给孙守说了。

  既然是提醒,当然要全提醒了,不然真有疫情了,一半的防护哪里够。

  拿个东西盖住口鼻这种事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古代人其实想象力丰富的很,他还见过这边小说里的人物说他住在月球上修月亮呢。

  写好了信以后,顾思看了一下时间,够他从府衙里打个来回,决定亲自去府衙里把信交给知府。

  自然也只可以让舒家三外公代交,就是这样显得不真诚。

  那些大人们心眼子本来就多,做事自然得小心一点才稳妥。

  顾思在舒秩的书房里翻了一会儿医书,等到顾家三外公去上值时,和他说了一起去。

  车上时,舒家三外公问写了什么,顾思回应:“就是一些日常和疫病防治。”

  “哦,你还知道疫病怎么防治?”舒家三外公极感兴趣的问。

  “我只看过一点医书,里边都是我猜测的。”顾思正等着这句话呢,顺便把写给孙守怎么防治疫病的事详细说了。

  他办法能说给朋友,自然更愿意让亲人知道。

  他最后问:“三外爷,你觉得我这个想法怎么样?”

  舒家三外公的书,只有一份52ggd的,都放在舒秩的书房里,要用的时候过去取。

  书房里的医书也就两三本,顾思翻了一下,没有系统的防疫方法,他只能说是自己猜的。

  舒家三外公听了后,沉思起来。汉中府少有瘟疫,防治瘟疫的方法都在大夫那里,他只知晓一点,但他知道的这些,也没这么全面。

  太细致了,细致的让他觉得这样有用。

  舒家三外公觉得有些说不上来的不对劲的感觉。

  他仔细想了想不戏劲在哪里,发现顾思一个孩子能想到这些,实在有些……智多近妖。

  倒不是顾思的想法有什么惊世骇俗,就是一般人脑子也用不到这里去啊。难怪连知府都注意到了他。

  随后,舒家三外公想起顾思向来多思稳重,想起舒颖也是个谨慎至极的性子,又不觉得奇怪了。

  这是俗人见多了,遇到个天才就以为多奇特,其实全国的小天才加起来多了去了,有用奇怪他的一些异常。

  他回答:“想法是很好,行不行还得以后试过才能知道。”

  顾思太喜欢这个回答了,没有反驳否定,只有正向的引导和鼓励,他笑道:“那你知道明矾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吗?”

  明矾不止是大夫了解的多一点,一些常识广博的读书人也知道,因为考举人进士,要知识面极广,医、律、兵、数、天文、地理……

  很多读书人可能没考上举人进士,但这方面的书却是读过很多的。

  “明矾可以药用,有毒性,你想了解清楚一点,要去找大夫。”舒家三外公应着,好奇,“你问这个有什么用?”

  “好像听谁说过这个能防病,不知道真假。”顾思回应。

  两人聊着,一会儿就到了府衙里。

  孙知府还在后院里,没过来二堂,顾思等了一会儿,才听说他到了。

  顾思过去求见,把信交给孙知府:“您送家信的时候,麻烦一起送过去。”

  路程太远,很难找到合适的送信人,这信给谁也没有给孙知府来得安全来得快。

  孙知府接过来以后,看了眼封口,问:“里边写的什么?”

  “就是一些日常和院试成绩,还有防疫病的一些猜测。”顾思回应。

  “防疫猜测?”孙知府很感兴趣的问,“我能看吗?”

  顾思:“……”你是我没有想到的家长。

  这孩子的信,随便看礼貌吗?不礼貌啊!

  只是古代的家长开明起来开明,□□起来□□的很,顾思回答:“已经封了,我再写一份详细的给您。”

  孙知府道:“太麻烦了,直接拆开看就行了。”

  话虽如此,孙知府却没有动手,只是望着顾思。他并不是真的想拆这信,只是想看顾思怎么应对事情。

  “那我帮您拆吧。”顾思自然的从孙知府的手里接过信封拆开,拿出了最后一封来,递过去。

  孙知府接过来,看顾思低头装其他的信,脸上有了点笑意,看起来。

  这封信并不长,孙知府看过以后,神色却认真了起来,抬头问顾思:“你看过很多医书?”

  顾思在府里时基本都在舒家住着,日常读过什么书容易查出来,在这一点上不好撒谎,也不好训导别人,摇头道:“简单翻过几次,这是看了史书后,考虑过这个问题,才这样猜测。”

  孙知府感叹顾思心思的缜密,手一扬:“那你再写一份详细的给我。”

  顾思立刻伸手接过,应道:“好。”这个时候,他也不好说他下午天凉了就要回老家,只能快速把这件事办了。

  孙知府突然问:“需要什么帮助吗?”

  顾思要去医馆里请教大夫,不过那些有名气的大夫都忙的很,哪里愿意见他?又哪里愿意好好跟他讲?

  他需要府衙派了一个衙役跟着他一起去,这样很快就能办完事了。

  不过直提出来就是没有眼色了,他摇头:“我一会去齐大夫那里,向他请教一些疑惑就可以了。”

  齐大夫就是一直给顾家曾祖父看病的那个大夫,和舒家三外公比较熟一点,去他那里方便一点。

  孙知府听了后,写了张纸,盖了个印,递给顾思:“你拿这个去吧。”

  顾思一看,上边竖着写了八个字:

  府衙办事

  全员配合。

  有了这个东西,去哪个医馆找哪个大夫都是直达通行证了。

  顾思道了谢,出了二堂,和舒家三外公说声,先去了齐大夫的医馆。

  医馆的人认得顾思,已经知道他中了秀才,见他来了热情的很,直接让顾思先进去了。

  顾思询问明矾的效用,齐大夫听了后先讲了效用,而后摇头:“明矾并没有防疫病的功效。其他的病外用的话,也没听说有什么好的功效,它并不常用。”

  顾思也没有失望,用明矾消菌杀毒就不是个常用法子,他只是想着这里是古代,或者有什么方法而已。

  “那有什么消病气的法子吗?”顾思最后问。

  “消病气?”齐大夫想了一下,回答,“一般就要离有病气的人远一点,这是最好的法子了,有些病家里洒点石灰也好,再没有什么比离病人远一点有用的法子了。”

  顾思出了齐大夫的医馆,站在树荫下想:到底是要把写给孙守的防治方法扩充一下,写的更详尽交上去就回老家,还是多在府城里待上两天,做调查了写一份再交上去?

  按感情来说,交了就回老家最好,不要让家里人多等。

  理智上觉得,孙知府应该不是随便的让他写这个东西,或许真有疫情能用上,能救几条命。

  顾思纠结的时候,远在江苏的孙守午睡刚醒。

  他是听到敲门声醒的,等了两下没听到动静,想着这会儿下人没醒,就起身去开门。

  一开门,看到陆千盛满头被晒出来的汗,手里提着柳枝和红布条,有些意外:“你拿这些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