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我肯定能过县试!”
作者:作者明光里      更新:2022-09-17 22:47      字数:3750
  “我肯定能过县试!”顾思肯定的道。

  童生比秀才好考,拿出高考的劲儿去念书,以他的智商肯定能考上。

  “好!”顾家曾祖父被这话哄的开心,连声说好,看到顾思心里的书,使道,“那我来考考你。夜来风雨声。”

  顾思抢答:“花落知多少。”

  会这首顾家曾祖父不意外,又考顾思:“大道直如发。”

  顾思:“……”眨眨眼,再眨眨眼,好尴尬啊,没背过这首。

  这好像是《千家诗》里第四首,反正在前边,因为作者姓氏特别,他只记住作者姓名了。他曾祖父一定是觉得他前边的先学,会熟一点才这样考,可他上辈子也没学过这首啊,这辈子就看过两遍,一下子就懵了。

  不过,面子还是要挽回一下的。

  顾思问:“是储光羲的那首吗?”他举了举手里的书,“我没记住,这几本书都是我还没学会的。”

  顾家曾祖父拿过顾思怀里的书看了一下,有些意外。小孩子撒谎可不好,他随口就说:“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一东二冬三江,这是《声律启蒙》里的江篇,顾思背的很熟,立刻接下去。

  “蓉裳对蕙帐,玉斝jiǎ对银釭gāng。青布幔,碧油幢chuáng。宝剑对金釭。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páng。秋雨潇潇,熳烂黄花初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顾家曾祖父初听有些意外,没想到顾思竟然能对上,再看他背的熟,没卡一下,便坐正身子,考他一个《笠翁对韵》后边的:“栽对植,薙ti对芟shān。二伯对三监。”

  “朝臣对国老,职事对官衔。鹿麌yu麌,兔毚chán毚。启牍du对开缄jiān。绿杨莺睍xiàn睍,红杏燕呢喃。……”

  顾家曾祖父凝重了神色,沉声问:“你三百千都背过了?”他的声音有些不稳。

  顾思点头:“还有《弟子规》也背过了。”

  “那……”顾家曾祖父突然想起来,顾思好几次在他书房里看书,他那时心思全在院试结果上,下意识的认为这孩子安静,是自己玩,那现在他是……

  他觉得自己手有些抖,唇张合了几下,才发出了声:“那你识字?”三岁半的孩子,要识多少字,才能看懂书啊!

  一想到这个没被自己重视的曾孙可能是块读书的好材料,他就既激动又后悔。

  顾思打量显现出激动的长辈,怕刺激到他,斟酌的道:“识得一点点。”

  “那你背一下《声律启蒙》!”顾家曾祖父用命令的语气近乎凶狠的说!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睛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虫鸣。”顾思开始背,仔细观察曾祖父的神情,见他还好,就放了些心。

  前三章他背的熟,从每四章开始,他就故意慢慢的背的慢了一点,表现出不熟的样子。

  第六章背完,他舔舔唇,轻声说:“曾爷,我想喝水。”

  顾家曾祖父活了七十八年了,都说人老成精,他什么样的没见过?他儿子孙子一堆,真正没背过书的人是什么样子他熟的很,早就看出来顾思是在体贴他,装做背的不熟了。

  三岁多的孩子会察言观色很正常,可三岁多的孩子能如此体贴家长,那就是真聪慧真通透了!

  顾家曾祖父只觉自己好像在无尽的长夜漫漫里看到了光,人生突然变的有希望了起来。

  他眼角流下泪水,紧紧的抱住顾思,突然哽咽着哭出声来。

  顾家曾祖父的失态惊动了家里的人,顾三爷没在,顾三奶揭开帘子问“爹,咋了?”

  问着,她跛着脚慢慢的挪动了出来,站在二院堂屋门口担忧的望着这边。

  顾思拍着曾祖父的背,回头勉强只能看到一个衣角,又被抱的紧,只能待会儿再解释。

  “爷,你咋了,哭啥呢?有啥事你说啊。”顾思听到他三爷家的长媳有些咋咋呼呼的问,有些无奈。

  他这个六伯娘性子直爽,有话说话,有什么不高兴的也会表现在脸上,是个不难相处的人,就是做事不会体贴别人的心思。

  现在这种情况,问了煞风景,还是安静的等着比较好啊。

  顾家曾祖父没有理大儿媳妇和大孙媳妇,他心里高兴,自顾自的哭完,接过顾思递来的手帕,摸了一把眼泪,笑着说:“没事,忙去吧。”

  “咋能没事呢?”顾家六伯娘不信,直言道,“有啥好事坏事,你说出来,心里也畅快啊!”

  顾家曾祖父失笑,挥手骂道:“滚犊子!”

  顾思的六伯娘一看这样子,就知道真没事了,笑着进自己屋去了。

  顾爷爷在三院里,听到声音才刚过来,望了望两人,目光落到顾思身上。

  顾家曾祖父问二儿子:“平时是顾名媳妇教顾思背书吗?”

  顾爷爷点了点头,顾家曾祖父便笑的畅快,语气里有着满意和感叹:“今天才发现,这个媳妇娶的最好了!”

  顾思觉得这话里的意思 有那么的一点点不对劲儿,好像他曾祖父以前对他娘有些不满意似的。

  他为自己娘亲说好话:“我娘好!”他娘跟村里一般女人不一样,她房间里有一书柜的书,不八卦不嚼舌,明理喜静,情商也高。

  她原本以为那些书都是他爹的,后来才发现竟然全都是他娘的。

  至于缺点嘛,有点懒有些拖延。

  “好好好,你娘好!”顾家曾祖父应着,便让顾思喝点水继续背书。

  顾思跑到他娘屋子里拿自己的水杯喝了水,舒颖逮住他就问刚才二院怎么了,顾思回了句“一会儿跟你说”就跑走了。

  而后,他在曾祖父和祖父面前背了《弟子规》和《千字文》,顾家曾祖父高兴的不住的摸着胡子笑,顾爷爷也惊喜的很。

  顾思嘴又干了,就对他曾祖父道:“曾爷,这六本我都背过了,你抽查啊,我嘴又干了。”

  “不急不急,相信你,明天再背。”顾家曾祖父笑着安慰,又觉得自己等不到明天,改了口,“下午再背也行,信你背得过。”

  《声律启蒙》都背过了,三百千肯定也背过了。一般大人教孩子,都是先教三百千这些。

  顾思看他曾祖父这个样子,高兴了,觉得他上学的事就算不成,也有他曾祖父教他。

  顾家曾祖父这时看向二儿子,语气里有些不满:“这么长时间,你都没发现顾思是块读书的料吗?”

  顾爷爷有些无奈,笑着摇头:“顾思娘是个内敛不爱炫耀的,我只知道他背书好,考过几次,也没想到他背的这么好啊。这不是他还小,没到上学的时候,了解的就不全面嘛。”

  顾家曾祖父想到在一个家里,他不也还是不了解顾思的情况,跟着笑了,连声应:“对对,还小还小,不迟不迟。”

  顾思趁机说自己的想法:“曾爷,我想去上学堂。”

  顾家曾祖父正考虑着这件事,看了二儿子一眼。

  顾爷爷一听孙子这样说,连忙劝他爹:“爹,他太小了,太早出去容易生病。”

  顾家曾祖父心里一惊,觉得这是个大问题,一下子打消了让顾思去村塾的想法。

  顾思眼见着没戏,撒了两下娇,见没用,便问曾祖父:“不能上学堂的话,那你能教我读书吗?我以后要考个秀才出来!”

  顾家曾祖父听了后高兴的哈哈大笑,摸着顾思的头,连声说着好,对儿子说话时少见的笑眯了眼:“没想到家里竟然生了一个这么有志气的!”

  顾爷爷也乐得满脸笑容,给顾思找退路:“他还是个孩子呢,说的话怎么能信,说不得三天就忘了。”

  “三天就忘你们谁也没说过这种志气话!”顾家曾祖父瞪眼。

  眼看着气氛正好,顾思要把这事给坐实了,满眼期待的问:“那我们下午是开始学《论证》还是学《大学》?《五字鉴》《千家诗》《幼学琼林》和《增广贤文》这些简单,我娘可以教我。”

  顾家曾祖父有些惊异,这曾孙这么好学的吗?谁家的孩子不是压在桌子前背书只想着跑的,但凡家里有一个能这样勤奋 ,也不至于到现在除了他连一个童生都没有啊!

  顾思知道自己的表现不像小孩子,但无所谓了,就让人当他早熟,或者是神童吧,怎么都可以,反正他等不了了,早早学才能早早考上秀才,鬼知道秀才这么难考,他要用十年还是二十年才能考上。

  “不急不急!”顾家曾祖父笑着摸着顾思的额头宽慰他,说出了目前最重要的事,“还没想到要找谁给你破蒙呢,等破了蒙再说。”

  顾爷爷也跟着点头,先有了一个人选:“要不就让墨稼来?”

  顾家曾祖父沉吟着,缓缓的摇头,有些拿不定主意:“你让我再想想。”要是这个小曾孙是个一般的,找小一挺好的,可这么聪慧,他心里抱了很大的期望,就想取一个好寓意,找个好的。

  顾爷爷有些意外:“爹……”秀才都不行,难道他爹还想找个举人过来不成?找举人破蒙,好是好,就是那花费可就大了,家里这么多人,孩子念书的钱都是家里出,其他侄儿侄媳妇怕是会有意见。

  顾家曾祖父怎么可能不懂这些,摇着头:“你让我再想想,没那和容易。”满县里就十来个举人,好些还不在本地,想请举人破蒙的多了去了,钱少了请不到人,钱多了他家又心疼。

  顾思听到了现在还是有些没听懂,来回望了祖父和曾祖父两下,见他们说到现在他也没听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便问他爷爷:“什么是破蒙啊?”他到现在,也没听过人说过这个事。

  顾家曾祖父和顾爷爷都笑了,顾家曾祖父一根手指头点到了顾思的额头中间,笑道:“破蒙就是‘点破童蒙’。”

  顾思没听懂,顾家曾祖父挥了挥手:“你先玩去,我跟你爷商量一下日子。”

  顾爷爷有些意外:“不是老黄历上选一个好日子吗?”

  “还是请人算一个好日子吧。”顾家曾祖父比较重视这件事,想要认真一点。

  顾思跑回他娘屋子里,问他娘:“我曾爷说是要给我破蒙,破蒙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