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陈家仙姑
作者:司农舍人      更新:2022-11-19 08:16      字数:3556
  盛大的国庆典礼顺利举行,值得丁文东自豪的,就是许多摄像机镜头对着自己停留了好久,电视机上出现自己戴着墨镜坐轮椅的形象,被删减到三点七秒,这已经足够显摆的了。他请电视台的朋友把这个录像带复制下来,留作纪念。自己翻拍转录的视频,清晰度不够,还有条栅暗影。

  老黄主任给弄来的是更长的资料版记录视频,有关自己的画面时长更多些。他就准备在家重新编辑剪接这些画面,力求更突出自己的形象,陈伽和戚薇就说这是自恋的表现。

  爱自己就是爱生活,推而及之就是爱国爱社会。他还很有理的一套套理论来反驳。

  张扬王志楠两个放假回来,打听家里的情况,也吃到了丁家的倭瓜糊糊。

  倭瓜糊糊就是南瓜粥,里面不加大米小米,只是煮熟后搅碎,淀粉勾芡加了白糖,包括刘玉凤尹红等一班人都不吃,梅奶奶却很喜欢,曲铃曲伍夫妇都喝了一碗,把麒麟兄弟也喂了满脸都是,弄得到处黄洌洌的。

  刘玉凤说这是喂猪的东西,现在还不甜,打霜以后才有人吃。十来个大南瓜自己是吃不完的,还有那些不甜的红薯,糖分积累不够,就送给街口小卖部的李婶,送给李妈妈和左邻右舍。

  城里人可真稀罕哪!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黄金瓜是舍不得送人的,自家每天要吃,饭馆里调好一小碟,就卖一毛钱,一个瓜能卖好几块钱,点餐率很高。

  曲伍和王运殊终于在国庆节这天并蒂花开,喜结连理。丁文东去参加广场庆典没能参加婚礼,都是由刘社会李洪运几个帮忙主持的仪式和婚宴。

  他又参加单位举办的宴会和观赏演出晚会,等阿绣陈伽演出结束,半夜才回来,这边已经曲终人散,伍哥房间的灯光都熄灭了。

  第二天早起外面转悠散步,见到晨跑的伍哥,悄悄问一声:“功能测试结果怎么样?”

  伍哥笑着点点头,比划一下大拇指,说:“还行!”

  两人哈哈一笑而过。

  戚薇要去姨妈家住,要在假期里好好看看传说中的秋季燕京八景,就由黎萍陪着,主动把李吉叫上,准备先到八达岭那边玩一天。

  有张扬石继盈几个在,就不能撇下她们吧!还有尹红,元旦就要搬走和王小林去新工地了,那就喊他一起去吧!还有王运殊新嫂子也在婚假中,麒麟兄弟也没出去过,走吧!走吧!都一起去!

  曲伍就去找了个中巴,司机是个战友,听说是丁文东用车,就把老婆孩子和一个妹妹带上,二十多个人就一起出城郊游。

  戚薇和丁文东单独开车,车上拉着吃喝玩具用具,看着浩浩荡荡的旅游人群,有点无奈。

  丁文东笑着学舌张妈妈的口气:“年轻人要克制一点儿!来日方长!”

  戚薇一听就笑起来,说:“什么啊!尽想龌龊事儿,我还想吃那个南北全席!”

  “这个观点不对啊!那是个阴阳交融、美好美妙的行为,人伦大事还是我们功法的必修课,被你说得这么不堪,社会还怎么发展?人类怎么进化进步?”

  “和你表妹回乡下嘚瑟,有什么收获?”

  “收获不大,玉米大米足够你吃一辈子也吃不完。等寒假时带你去看看吧!”

  大家上了烽火台,看看逶迤巨龙般的长城在山中盘旋,凭栏吊古感叹一阵。

  陈伽就说:“面对如此美景,层岚叠翠,万物霜天,师傅不想唱首歌吗?”

  众人看着东子,他就说:“可能我和你们的思维方式不同,你们看到山河锦绣、大自然或者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人文景观,只是感慨他的鬼斧神工,匠心独居。这很不错了,是几乎所有人都这样的想法。我想的是,这些匠人的生活环境是什么?这城墙两千多年不倒,他们是怎样开凿基座,怎样修起来的?背后又是什么样的管理方式?肯定不会有人性化责任管理,那就是一条血腥之墙了。”

  几个人不说话了,戚薇黎萍就在想着孟姜女和万杞良的故事。

  司机姓张,有两个孩子了,妹妹叫张柊,很偏的字眼,二十岁,是去年升学的艺校生。身材很好,五官精巧,就是长着些细白麻斑,显得很生活化。

  塔读小说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都是年轻人,就想往远处走走,丁文东怕累,指着风景区边界的一片枫树林,说我去开车,到那里汇合。

  现在还没有旅游局,景点管理处也不太严谨,几个人就到远处山村的野外空地上,在火红的霜叶林地间,铺开地垫塑料布,摆开烧烤架,大煞风景地做起野炊来。带来的原料很齐全,刘玉凤尹红石继盈几个做这个很拿手,烧烤麻辣串、铁板烧搞得很热闹。

  曲伍和中巴司机喝了些啤酒,丁文东只能陪着看。陈伽向王志楠几个介绍师傅的家乡之旅,说:“非常人必有非常之处也!他哪里好好吃过一顿饭了?好好的米饭不吃,偏偏要吃锅巴!好好的鸡鹅肉不吃,偏偏要吃鸡杂鹅掌鹅脖子,大块猪肉不吃,要吃些猪骨猪杂下水,都是看着就恶心的部位。”

  张扬问:“他的玉米收成怎么样?”

  “玉米总产量二十多万斤,平均一千一百多斤,稻谷也超过了一千斤。”

  曲伍对这个单产数字没有什么概念,张扬尹红下地时间多些,就惊讶起来,说:“第一年开荒就这么高产?”

  戚薇从突路霸是拿下来一把吉他,说:“师傅!练练嗓子吧!”

  黎萍就去打开袖珍录音机。

  张柊的性格比较内向,见到丁文东这样的重量级的歌星,明明一副想请教的表情,却又有点胆怯放不开,不敢提要求。

  丁文东看见她的眼神,蓦然想起一个人来,曾经的经历里,有个叫采萍的姑娘,被自己从异时空解救出来的歌女,带回来做生活秘书,把许多宋词词牌给还原出来,很受邓莉筠大姐的喜爱。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pp。

  唉!丁文东丢下铁签子,离开烤盘,用果汁漱口之后,很装逼地,带上墨镜,说:“那就来一首怀念朋友的曲子吧!原来弹过,我给添些歌词吧!”

  这把吉他可不是当初四十八块钱买回来的那把,那把早就不用了。这是在东京买的,比香港邓姐寄来的礼物更高级,邓姐的那把算是收藏品了。

  面板是英格曼云杉制作,背侧板是巴西玫瑰木,紫檀指板,不锈钢调音旋钮,乌木琴桥,四十一寸标准尺寸,看着就很高雅大气。钛合金磷铜镀膜黑武士琴弦,那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产品了。丁文东十分珍爱这把琴,带回来后只在楼上试音时玩了一下午,就装进了琴盒。

  这次戚薇要带着,就把它拿了出来。制琴材料不同,音色表现也有差异。不然当年那块破桐树被烧火了,也不会被老蔡抢出来,做了一张名琴焦桐尾。

  这种民谣吉它是丁文东精心挑选的礼物,当前价格也在五百八十万日元,丁文东嫌琴弦普通,就定制一批特殊材料的琴弦。琴音明亮通透清澈,就连麒麟兄弟都瞪大眼睛听着这仙音袅袅。要说除了麒麟兄弟和刘玉凤的鉴赏能力差了点,其余人都有一定水平,立刻就能分辨出这又是经典名曲问世了。

  丁文东还没有唱歌,仅仅旋律营造的氛围,就令人感染感慨,一种忧郁哀伤的离愁袭上心头。就连尹红也能体会到东子表哥心里的哀伤。

  第一首曲子就是《别知己》,李吉很快也从车上拿来另一台大点的录音机,换上空白带,瞅着丁文东眼神,摁下录音键,同时向周围人示意正在录音。

  “月亮冷冷地挂在天上,它也知道明天将是一场离别,我们吃起烧烤,唱起歌儿,跳起舞来昨天已经过去,所有的伤心和烦恼已离去,你要相信明天的天空,会更蔚蓝”

  等李吉按下暂停键,评论就开始劈头盖脸轰炸起来,王运殊就说:“旋律极好,歌词里不能说吃烧烤!”

  那个说:“月亮在哪?谁在跳舞?”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pp。

  丁文东也不搭理他们,再次拨动琴弦,众人立刻安静下来。一曲《朋友别哭》,把众人的情绪调动起来,就没谁再妄加评论了。

  陈伽说:“师傅再唱一首吧?”

  丁文东看看她,放下的吉他再次拿起来,弹了遍伴奏,见李吉的手指在录音键上准备好了,就点点头,开始唱了起来:经过多年以后读懂了好与坏,可是昔日的故事它早已不在,翻阅曾经保留的旧照片,幕幕往事重又回想起来,许多东西都是失去了才会明白,原来丢掉了自己一生的所爱,想要回到过去早已不存在,只能把所有的美好留在脑海,如果爱还在你心中没有离开,多年以后还能大胆说出来

  包括张大哥夫妇,都在一边抹眼泪,见张哥还在喝酒,丁文东拍拍手,说:“秋游是个高兴事儿,怎么把大家给整哭了捏!再来段高兴点的,咱就回家!”

  吉他伴奏有点勉强,但还是得弄个声响配合一下,丁文东捏捏挤挤自己的脸,做出点笑容来:“这是给女孩子做的歌,回去我抽空把伴奏合成出来,谁有兴趣可以找我,推荐给唱片公司做出个专辑都没问题。”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压心底压心底不能告诉你,晚风吹过温暖我心底我又想起你,多甜蜜多甜蜜怎能忘记,不能忘记你,把你写在日记里,不能忘记你呀,心里想的还是你,浪漫的夏季,还有浪漫的一个你,给我一个粉红的回忆,哦!夏天夏天悄悄过去依然怀念你,你一言你一语,都叫我回忆,就在就在秋天的梦里,我又遇见你,总是不能忘记你”

  见李吉结束了录音,陈伽立刻举手:“师傅!这首我来唱吧!”

  “这是小姑娘唱的,要有小仙女的清纯羞涩,你不行!你唱不合适!”

  “我!我年纪很大吗?”

  “不大!你是仙姑了!快成姑奶奶啦!”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pp。

  黎萍就捣了戚薇一下,无声地笑着靠在李吉身上,曲铃笑得咳嗽起来,把麒麟兄弟都吓哭了,所有努力营造的浪漫格调,立刻飘散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