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麻辣烫排挡
作者:司农舍人      更新:2022-11-19 08:16      字数:3574
  大洋彼岸的洛杉矶,一场举世瞩目的盛大赛事开始了。整个京都陷入一种狂热状态,万里之外赛场上的每一个时刻,都在无数人的关注当中。

  不论是老年还是小学生,都是同一个话题,同一种情绪。激情似乎缩短了距离和时差,深更半夜还有人在电视机守着,等着观看实况转播,大家谈论着摩西和刘易斯,也说着徐海风、李林和台北的蔡温仪,大家见面,都会问一句:“是七块还是八块?”

  有人大吼一声:“九块啦!”

  就有人停下自行车,跨在大梁上,从口袋里掏出个袖珍收音机,寻找一个看不见的声波,总有电台在传递这振奋人心的捷报的!

  李爸爸脱离危险期,病情稳定下来,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康复好转。重新做了脑部检查,发现血肿没有了,原来的血管堵塞状况正在继续改善中。不仅如此,骨骼和肌肉的修复也极为迅速,这个现象引起院方的注意,问了李妈妈李加兄妹,都说一直遵守医嘱治疗,没有另外吃什么单方药。

  护士报告说,丁文东是患者认养的干儿子,来守了三个晚上,就没有再来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pp。

  主治医生向院长汇报后,事关丁文东的医术,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丁师傅面馆前面,搭建了一排遮阳棚。现在这个季节,面馆的生意不好,大热天的,谁愿意来喝一碗烫嘴的牛肉面汤?这得另外开辟门路啊!不然连几个工人的工资都没法保证了。

  经丁文东建议,李娟和曲铃几个一商量,就置办一批桌椅设备,搞个夜市小吃摊,就是传统的卤菜凉菜外加小炒了。

  卤菜咱自己就有梅家宫廷麻鸭,再增加些品种就行了。面馆也可以制作,但不能弄乱了梅家招牌,味道和口味风格一致也不行。

  炒菜就得改一下面馆的炉灶了,也不需要什么特殊菜式,普通家常菜就行。这个凉菜的种类太多,又是天热,容易腐坏,卫生方面就得更严格些。就得添置几个冰柜,还要布置纱窗橱柜。

  这个改装进行得很快,梅家麻鸭店右侧,租下邻家的两间房子,那是他们家的偏房后墙,人家的房子是朝里开门的,这只是后墙。开了门洞,装修一下,几天就做好了。丁文东的计划是搞个烧烤摊,麻辣烫街边店。

  刘社会几个一听就来劲了,他们当然知道白牌绿牌啤酒和丁文东的关系,这样多好啊!晚上睡不着,坐在街边吃点烤串,喝杯啤酒,也比外面小酒馆对着兰花豆拼比谁的肚子大高档多了。

  只要付出劳动,愿望很快变成了现实,这个连接甘家店北街的胡同拐角处,路边胡同口,清理平整出来一片空地,拉扯出一条条彩带,灯光照射下,一片红红绿绿的塑料桌椅,很有气氛。

  丁师傅麻辣烫的招牌挂了出来,门口垛着大堆的啤酒箱。这些还不足以吸引人的话,新装修的门廊下一溜挂着三台二十四寸东芝大彩电,那才是吸引人的高档设备。

  这个店铺是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天试营业的。因为开幕当天恰逢七月初一,七月一般很少有人开业,丁文东也不想沾上什么晦气。说是试营业,其实和正式营业一样了。

  塔读小说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首先是小孩子发现有大彩电可以免费观看,就呼朋唤友的带来更多小伙伴,聚集在电视机周围,看录像带播放动画片。突然,画面里出现丁文东的面孔,他慢慢戴上一个面具,色彩斑斓很醒目的西游记人物形象,孙悟空卡通面具,故作沙哑的嗓音,说:“小朋友们!大家好!这是我的新店铺,今天晚上就开业了,你们现在可以来看动画片,六点以后,客人来了,你们就得离开了,不能打扰客人们消费吃饭。看看后面,地上有黄线,想看电视,就在黄线以外吧!”

  有的小学生就很听话的退到黄线外看电视,尽管屏幕很大,离得远了,还是很累眼睛的。就听面具人继续说:“离得远了就看不清吧?你们也可以近距离观看呀!但小孩子不能喝酒,只能由大人带着来了!看看我们的食物是不是对胃口?”

  这段讲话录像也就只播放这一遍,但后面的广告录像,那就是一直播放的了。

  配乐也很热情奔放,是民谣风格的旋律,配上激扬热闹的乐器,由曲铃王颖颖刘静李吉几个同学来表演歌唱,几个人来学歌,结果是来做广告来了,他们不好意思要广告费,丁文东给每人发了五十块钱的用餐券,许诺今后会在这边搞街边演出。

  麻辣烫就没想过要赚大钱,能维持运营,打出名气就行,为的是给夏夜消暑一个消遣场所,还有就是能同步关注远征奥运会的健儿战况。

  附近都是老街坊,这个消费就不能太贵,太贵了他们玩不起。肉食类有牛羊肉,鱿鱼和虾,还有鸭肠鸡柳、牛肚百叶鹌鹑蛋之类。素菜食材就多了,面筋腐竹火腿肠,豆腐香菇丝瓜海带玉米段,还有更多蔬菜,什么青菜、白菜、花菜、香菜、生菜、菠菜,鸭血、粉丝、藕片、胡萝卜,塑料篮子摆满一大片。所有肉类都是两毛钱一串,份量不能超过规定质量,不然就赔了运营费了。素菜蔬菜都是一毛钱一串,分量也说得过去。这些就是李建李静和张莉莉王颖颖等一班大小同学来帮忙串制,还有个姑表妹石玉盈也来了,拿着特制铁签子,每穿一串可以得一分钱报酬。

  石玉盈没有听话在五一时过来找表哥辅导,高考成绩一塌糊涂,就抱怨妈妈的阻拦,还想复读,可妈妈不同意。

  丁大姑有着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观念,今年还有个考上高中的小儿子,家庭情况就那样,上了十年学就行了,哪里会让十七八岁的女儿继续坐在教室里修仙儿?

  就给了女儿十五块钱,让她来城里找东子表哥找活儿干。

  十来个人很积极,当然不会问食材来源问题,穿一百串就一块钱啊!曲铃来监督着,不断提醒,说一定得按照样本来做,要穿得好看,客人看着份量多,你捏成一个疙瘩,重量够了,显得很少,要展开一些。尹红和刘玉凤也来帮忙,说这个没有技术含量,我一上午能穿五百串。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pp,欢迎下载pp免费阅读。

  刘社会从乡下,拉回来两麻袋没成熟的苞米穗子,正是煮着吃的时候。

  丁文东说:“先放那,你再辛苦一趟,去机械厂那边把烧烤炉烧烤架拉回来。”

  丁文东还想着场面不够火爆,叫李吉把黎萍叫来,指导她唱几首歌。在这边搞个街唱助兴。没想到太阳还多高,那二十张桌子就坐满了人。都是街坊邻居的,眼看桌子不够坐不下,熟识的人喊一声挤在一张桌子上,再搬来一箱啤酒,几个人就要了一篮子各种串串,看电视聊天。

  这些人都是坐断板凳腿的主儿,不要关门打烊是不会走的。一箱啤酒二十四瓶十二块钱,百十根串串,荤素各半,也就是十五块钱,六七个青工每人三五块钱,坐到半夜,撑大尿泡撑大胃。即便是这样,经济条件也不是允许天天能来的,但为了拉下激动人心的升旗颁奖典礼,花掉积蓄也是值得的!

  相比那些教职工就文雅多了,有一家人来的,有三几个同事来聚聚的,这里便宜啊!每人都很节俭,平均消费标准都是两瓶啤酒一块钱,十来个串串一块多钱,总共两块多钱,能吃十来样特色风味,觉得很值。

  他们待的时间不长,不超过一个小时就走,不耽误下一批客人。

  外圈等桌子的人很多,那就只能在串串香这边流连了,孩子们也在这里,五毛钱买一个烤熟玉米棒,也能和麻辣烫同样价格买到烤串。

  还有人更简单,自家搬来折叠桌,在人行道上摆开阵势,从店里买来麻辣卤味,几瓶啤酒,也是三三两两捉对开干。这就是纯粹来凑热闹了,灯光明亮之下,还能看着大彩电,听人家评论新闻消息,搞个街边大趴提也很不错啊!

  这边交给吕慧芳管理就行。既然不用怎么操心了,又满足不了客人需求,那就在曲铃的酸辣粉店在再开一家吧!

  刘社会有这个经验,干活很有激情,仅用四天半时间,就在尤铃院墙内外,延伸扩展出和面馆前差不多的活动面积。这边的门店虽小,挂着两台彩电,包括全部装修费用在一万八左右,于八月二号全面完成。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pp。

  三号是七夕,这边马路对面是一些单位家属院和外事学校,装修当然是根据消费群体的特殊性来调整改变的。学校是放假了,知识分子们是很讲究浪漫的,年代地位差异很明显,这个层次的人优越感十足,肯定看不上街边大排档。这里的布置就和西边不同了,全封闭是卡座设计啊!

  八米多的宽度,进深大呀!占据了尤铃院子的绝大部分面积,里面也是摆了二十张桌子,每个桌子最多相对坐四个人。

  里面也有大桌子,能做十个人的圆桌,只有两个,那是延伸到院内部分了。

  这个广告宣传就不能像西边那样搞了,要高雅一点儿。就在门外展开一张很浪漫的广告画,是丁文东花了两小时绘制的,画在两张拼接在一起的白床单上。

  画面是上弦弯月下,两个古装男女相会的背影,旁边题词是《鹊桥仙》,大字是: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玻璃门内灯光柔和浪漫,电视机上播放配画轻音乐,谁也没听过的吉他曲钢琴曲电子琴曲,门外放着音箱,同步播放音乐,它虽然破坏了蓝色情调,但也不失为招揽顾客的一个办法。这里的消费水平相对高些,比如说啤酒,就是外面市场上看不到的五星雪花,是专供高级饭店酒店的品牌。

  这里的菜品,也比西边的穿串样式好看多了,就像肚片,穿出了花样,价格自然也更有层次感。蔬菜类不能太贵,还是一毛钱一串,肉食内分两种,普通肉食是三毛一串,海鲜类和特产类就是五毛钱一串了。没想到人流不断,第一天就因为准备不足,四点左右就卖完了。连电烤炉里的玉米棒都被买完了。

  求收藏,求银票,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