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藩王谋逆,变数?青蛟渡劫!
作者:帅帅辛普森      更新:2022-09-17 00:03      字数:7361
  大晋王朝,皇都。

  在得知蛟龙一事是有人幕后策划后。

  老皇帝便立即令厂卫严查。

  然而,还没过多久,一大堆来自江南的奏折,如雪花般朝他御案飞来。

  无一例外,这些奏折全是弹劾苏长歌的,罪名大小不一,譬如公然索贿,擅杀朝廷官员,强辱民女,殴打百姓等等。

  搅的整个江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要真按上面罪名来论。

  古往今来。

  除了谋朝篡位者以外,苏长歌在十恶不赦之人的排名上能保五进三。

  早朝,承天殿内。

  老皇帝在随侍的搀扶下才刚落座。

  立即就有御史出列。

  “陛下,臣有本启奏!”

  “楚国公苏长歌,有负圣恩,骄横跋扈,欺压江南富商乡绅,贪欲之心昭然若揭,以至于江南百姓终日惶惶,恐受其所害。”

  “甚至以万人联名血书来陈述冤屈!”

  “是故,臣恳请陛下,罢其爵,夺其职,交由大理寺严加审问。”

  赵御史厉声说完。

  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布帛,上面歪歪斜斜全是百姓用血写下的名字。

  作为理学门徒。

  他早就看苏长歌这等奸佞之徒不爽,现在他犯了错,自然得往死里搞。

  而他的声音,就像是冲锋号角一般。

  下一刻。

  御史们争相出列弹劾。

  “楚国公初到江南,玷污妇女数十人,此等禽兽之行,不足以为人!”

  “江南士绅温敦仁义,却被其以权势威逼,若不贿赂于他,抄家灭门只在旦夕之间,望陛下严惩此等狂悖恶徒!”

  “万民血书,必有天大冤屈!”

  “望陛下替江南百姓做主!”

  “庐江郡郡尉李屿,在任期间兢兢业业,深的百姓和将士厚爱。”

  “却被楚国公在将士面前,以不遵上令就地格杀,按照律法,未经允许,杀害朝廷官员,当处以极刑,凌迟处死!”

  “苏长歌丧心病狂,惹得天怒人怨,恳请陛下诛杀此贼,安抚江南民心!”

  一道又一道的声音响起。

  御史们唾沫星子满天飞,一个个激动到面红耳赤,细数苏长歌种种恶行。

  在他们的描绘下。

  苏长歌俨然成了罪恶滔天,罄竹难书,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大奸大恶之徒。

  而听到这话,苏派的人顿时勃然大怒。

  “你们放屁!这是诬陷!”

  “楚国公洁身自好,连子嗣都没有,岂会是玷污妇女之人”

  “索贿更是无稽之谈!”

  “苏状元不缺银钱,要钱何用岂会因此败坏自己的名声!”

  “这分明是江南官员蓄意诬陷诋毁!”

  声音刚起。

  就被御史们给回怼过去。

  “洁身自好”

  “道貌岸然的人多了。”

  “苏长歌之前不过是顾虑陛下,这才刻意收敛本性,装作谦谦君子罢了。”

  “一朝权势在手,便暴露禽兽本性。”

  “恨不得美色愈多愈好,钱财愈多愈好,贪得无厌,宛如饕鬄!”

  “万民血书在此!”

  “难道百姓会集体冤枉苏长歌吗!”

  龙椅上,皇帝看着下方唾沫横飞的御史,面色淡漠,一言不发,因为陆从俭禀报的事情,他对江南官绅已经生出厌恶。

  现在他们集体上奏弹劾。

  不管说些什么。

  在老皇帝的眼中都是故意诋毁苏长歌,想用这种手段除掉这枚眼中钉。

  而越是这样。

  他越不能让这佞得逞。

  只不过,郡尉之死确实是有些过了,其他罪他还能压得住,毕竟要取证。

  可郡尉好歹是从四品官员,位高权重,结果被苏长歌在众目睽睽之下就给杀了,说实话,哪怕是下毒,暗杀都行。

  偏偏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

  终究还是太直了。

  但转念一想,这又何尝不是优点呢。

  若苏长歌真搞阴谋诡计那一套,自己也不会对他抱有如此信任。

  正想着,丞相秦辅突然站出队列。

  “陛下,臣以为,苏长歌品性高洁,应该不是会做出此等禽兽之行的人。”

  “但江南官员联名弹劾,万民上血书陈冤,必然事出有因,而且郡尉李屿被他就地诛杀,也是事实,朝廷若半点不追究。”

  “即便苏长歌无罪。”

  “也难免会让天下百姓、文武百官非议,以为朝廷故意纵容其恶行。”

  “如此一来。”

  “对陛下您难免心生微词。”

  “故而,臣提议不妨先召苏长歌入京,再派人到江南核实情况。”

  “若情况属实,念在他有功于社稷,褫夺其爵,罢黜其官职,贬为庶民,若情况不实,也可昭示天下,安抚民心。”

  秦辅朗声说道。

  之前他举荐苏长歌去江南。

  想的是蛟龙一事解决后,以他的性子必然会在江南官场惹出祸事。

  但没有想到。

  苏长歌比他预想的还要能闯祸。

  这才过了几天

  就搅的江南上下怨声哀悼,而且还杀了个郡尉,闯下弥天大祸。

  如此一来,他都不用亲自出手,只要看江南官员那边发挥,苏长歌不死也得脱层皮,毕竟泼脏水,捏造罪证,民怨沸腾,算是江南官员的老技艺了。

  而此时,听到丞相的话。

  老皇帝眉头微蹙。

  他相信苏长歌杀郡尉必然事出有因,但秦辅说的话也有道理。

  郡尉可是从四品。

  说杀就杀。

  连会审、定罪的过程都没有。

  若朝廷不管不顾,其他官员难免会惹来非议,让百姓官员轻视律法。

  但将苏长歌调回来肯定不可能,毕竟蛟龙还没解决,而且真如此做,只会让那些在背后策划此事的谋逆之徒更加肆无忌惮。

  “苏长歌啊苏长歌。”

  “你真是给朕惹了个大麻烦。”

  老皇帝心中长叹一声,随后扫视群臣,缓缓开口道。

  “正如丞相所言。”

  “苏长歌杀郡尉必然事出有因。”

  “可他如今身负重担,贸然召回皇都,对江南数千万百姓不利。”

  “因此,劳烦卫国公走一遭,调查此事原委,还苏长歌一个清白,让天下百姓和官员知道,朝廷绝不会偏袒纵容任何一人。”

  老皇帝刚说完。

  “老臣遵旨!”

  卫国公无缝衔接,拱手行礼答应此事。

  浑厚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刹那间。

  文武百官脸上露出怪异之色。

  让卫国公过去调查

  这尼玛,谁不知道卫国公跟苏长歌关系好,两个孙辈都是他弟子!

  “陛下,不可啊!”

  赵御史见状,立即出言阻止。

  让卫国公过去调查。

  他还怎么将苏长歌这奸佞送上刑场,亦或者逐出朝廷,禁制心学传播。

  “怎么你觉得老夫不够资格,还是会偏袒楚国公”

  卫国公回头。

  一双虎目盯着赵御史。

  “额这”

  感受到如泰山一般压迫感的赵御史,脸色陡然变白,支支吾吾起来。

  也就在此时。

  秦辅的声音再度响起。

  “卫国公自然够格。”

  “但是陛下,苏长歌罪名繁多,且杀官、索贿、虐民等均是大罪。”

  “他如今固然肩负重担。”

  “可也并非无人替代,以此为由,百姓官员恐不能认同。”

  “因此臣举荐太学院院长严直前往,严直身为大儒,奉公廉洁,一身正气,处事老练,又是朱圣门徒,必然能胜任此职。”

  秦辅开口。

  他知道陛下有意偏袒苏长歌。

  也正因如此,他才更要趁江南民怨爆发之际,一举击垮苏长歌。

  否则拖到江南民怨平息。

  以把陛下的态度。

  很有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到最后苏长歌屁事没有。

  此时,百官见丞相带头冲锋。

  纷纷出声附议。

  “陛下,臣等以为秦相提议公允!”

  霎时间,将近七成的官员出列,拱手行礼,请求将苏长歌押送回京。

  看到这一幕,老皇帝脸色一沉。

  目光看向带头的秦辅。

  他知道,秦辅肯定知道自己想保下苏长歌,但即便如此,秦辅还是带头搅局。

  违逆自己的意思办事。

  但没办法,就如之前以天下安危逼迫和亲一样,秦辅这次是以百官来逼迫。

  虽然很恼怒,恨不得废了这位丞相,但那样一来朝局就会失衡,而且丞相也不是说废就能废,必须要找好由头和时机。

  可苏长歌。

  又是万万不能召回皇都。

  想到这里。

  老皇帝一时有些头疼,不知道该如何偏袒苏长歌,压下这件事。

  正此时。

  苏子由站了出来。

  “陛下,舍弟昨日有封书信寄来。”

  “托臣转告陛下江南近状。”

  苏子由出声,一脸的从容淡定,不急不缓的从袖中掏出书信。

  见状,秦辅心中顿时感到几分不妙。

  老皇帝则是眼前一亮。

  他挺好奇苏长歌这段时间在江南做了什么,是不是查到了他们谋逆的证据,以至于那群官员士绅如此不遗余力的抹黑他。

  “嗯,说吧。”

  “朕倒要听听江南发生了何事。”

  老皇帝开口。

  “诺。”

  苏子由答应一声,视线从丞相,还有一众弹劾弟弟的官员身上扫过。

  这封信他昨日就能拿出来,但他知道长歌选择寄给自己,而不是直接禀报陛下,就是想整治这群只会狺狺狂吠的官员。

  随即,他出声念道。

  “陛下圣躬安。”

  “学生奉命降服蛟龙,镇守江坝,夙兴夜寐,不敢辜负陛下所托。”

  “然,初到江南,庐江郡豪强王氏及太守黄穰便邀学生赴宴,席间,大小商贾劣绅阿谀奉承,以金银财物争相向学生行贿。”

  “学生身负圣恩,谨记陛下教诲,洁身守道,岂能与此等劣绅相互勾结”

  “故而假意收下贿款后,再怒斥众人的卑劣行径!”

  一瞬间,

  老皇帝、太子和百官面色怪异。

  啥

  收下贿赂后再怼人

  还有这操作

  难怪江南士绅不遗余力的抹黑诋毁你,他么的,干的事也忒不厚道了!

  可就在此时。

  苏子由的下一句话让众人瞬间愣住。

  “贿赂礼单附上,约计两万万两白银待学生返回皇都后一并交予朝廷。”

  一刹那,殿内寂静无声。

  就连空气都凝结起来。

  众人屏住呼吸,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苏子由,心中无比震撼。

  两万万两!

  卧槽!!

  这特么比朝廷一年税收还要多!

  那群乡绅商贾到底多有钱刚到江南就拿出这么多钱贿赂苏长歌!

  要知道,他们贪污一辈子。

  攒下来的银钱可能也只有其中十一。

  想到这。

  众人不禁有些眼红起来。

  若是早知如此,他们之前说什么也要抢过降服蛟龙一事!

  我的两万万两啊!

  偏偏落到苏长歌这愣头青头上!

  全上交国家了!

  这一刻,众人无比理解江南豪绅那颗受伤的心,给了两万万两银子还挨顿骂。

  搁谁都要跟苏长歌不死不休。

  只能说这逼活该!

  “快,将礼单拿给朕看看。”

  老皇帝出声。

  “是。”

  说完,苏子由从袖中取出礼单,将其交由来取的公公。

  “黄金八百万两,白银”

  接过礼单,老皇帝看着上面的内容,心中震撼无比,眼珠子都直了。

  粗略估算一下,其上宝物都按最低价值来算,才两万万两白银,要是都按中间价值来算,总价何止两万万两白银。

  而这些钱。

  简直都快比得上国库两三年的收入。

  想到这。

  老皇帝心中先是一喜,而后更多是愤怒,无比愤怒!

  这群江南盐商、豪强平日里上缴税款时,又是盐产量降低,销路不好,又是田地被淹,江南官员也以此为由上奏减免其税。

  对此,他虽然知道有猫腻。

  但也没去多管。

  只是要求跟历年持平即可。

  但没想到,他们竟然富到随随便便就拿出两万万两,就这还好意思喊穷减税

  一时间,老皇帝眸中闪过杀意。

  恨不得宰了这群官绅。

  将他们的家产全拿来充盈国库,扩充军队,改善天下百姓的民生。

  如此一来,还怕什么蛮夷王庭。

  朕能把草原都给犁一遍!

  然而,老皇帝虽然动了杀心,但皇权并非是无所顾忌的,杀人也要守规矩。

  若是不教而诛,或者随便找个理由就屠戮商贾豪强,必然会招致非议,引发民怨,到时整个大晋也维持不了太久。

  不过好在如今有个由头。

  这群劣绅官员谋划蛟龙走水,想靠洪灾来牟取钱财,甚至是更大图谋。

  正好杀一批来充实国库。

  想到这。

  老皇帝看向苏子由。

  “苏长歌在信中还说了什么”

  “舍弟还说”

  苏子由瞥了丞相一党,再说道:“吴王也参与其中,鼓动官绅诬告他。”

  “之所以杀郡尉李屿,乃是对方违抗上令,阻拦调兵镇守江坝,事急从权,他只能杀之,而事后自知莽撞,还望陛下宽宥。”

  “待江南之事解决后,他便会返京,向陛下亲自告罪,恭等圣裁!”

  声音落下。

  秦辅等人面色瞬间大变。

  藩王

  江南那群官员、豪绅怎么没跟我们提这回事这不把我们往火坑里推吗!

  而此刻。

  老皇帝神色也瞬间变得冷肃起来。

  任何事情触及到藩王。

  那都不是小事。

  毕竟真要论起血脉来,对方也有继承大晋的资格,造反成本远低于其他人。

  因此难保不会有人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也就在此时。

  赵御史的声音响起。

  “陛下,苏长歌说吴王参与其中,组织官员上奏诬告,可有证据”

  “李屿阻拦调兵可有证据”

  “这些事只不过是苏长歌一面之词,岂能当真难保他不会为了掩饰罪行而故意栽赃嫁祸,扭曲事实,攀咬吴”

  赵御史还想继续说下去,却被老皇帝冷酷无情的给打断。

  “够了!”

  老皇帝冷冷的扫了眼赵御史。

  诬告

  苏长歌连两万万两白银都肯拿出来上交朝廷,还有礼单为证。

  你跟朕说这是诬告

  那你们收了贿赂怎么不把钱上交国家,诬告一波他人

  而且,他跟吴王素不相识。

  诬告他图什么

  再联想到蛟龙走水的事。

  霎时间,一个谋朝篡位的图谋就在他脑海中浮现。

  江南大乱,蛮夷入侵,皇室暴毙,他吴王扛起大晋最后的大旗,用着江南士绅供养的钱粮,驱逐蛮夷,收复神州旧土。

  好!实在太好了!

  若不是苏长歌。

  他可能至今还被蒙在鼓里,只想着敲打盐商,拿几千万两白银充实国库。

  全然没想过,表面上老老实实的吴王。

  暗地里居然包藏如此祸心!

  当然,作为皇帝,他也不能用这么简单的理由,半点证据都不要就派人端了吴王,否则那样会让宗室、百姓寒心,觉得他肆意屠戮同宗兄弟,儒家那群读书人也会抗议。

  想到这。

  老皇帝不由轻轻一叹。

  若是天下人皆能像苏长歌那样奉公守法,一心为天下,为百姓办事该有多好。

  随即,他开口道。

  “贿赂之事双方各有说法。”

  “但苏长歌将贿款全交于朝廷,可见其拳拳爱国之心,不似索贿之徒。”

  “而郡尉李屿,不听江南宣抚使苏长歌之令,阻拦调兵镇守江坝,置数千万百姓安危于不顾,苏长歌杀其虽有失妥当,但事急从权,李屿死有余辜,此事不再议论。”

  “至于欺压百姓、玷污妇女等罪名,疑点颇多,不足以为信。”

  “但恐为真。”

  “卫国公即刻赶赴江南调查。”

  老皇帝出言。

  他让卫国公过去当然不是调查苏长歌,而是去调查吴王。

  让卫国公先拿下江南兵权,免得吴王狗急跳墙,直接起兵谋逆,顺带配合苏长歌,查明真相后,杀一批官绅充盈国库。

  然而,他的话刚说完。

  朝堂上立即就有人跳出来唱反调。

  “陛下。”

  “臣以为您太过偏袒苏长歌。”

  “双方皆有说辞,您却对苏长歌没有任何处置,只是简单派人调查而已。”

  “难道这万民上陈血书的冤屈,您一点都看不到吗!”

  赵御史举起血书,高声呼喊道。

  大有为民请命,陛下不降旨处置苏长歌,就誓不罢休的样子。

  霎时间。

  老皇帝火气蹭的一下就上来。

  看着万民血书,只觉得无比刺眼,谁知道吴王有没有收揽民心!

  看到这一幕。

  秦辅自然不会蠢到去附议。

  他能在丞相这个位子上坐那么长时间,靠的就是稳。

  如今涉及藩王,陛下对苏长歌又格外宠信,现在虽然还不知道真相,但吴王威胁皇权,苏长歌即便真犯错也对皇权没影响。

  这个时候,别说万民血书。

  就算是百姓起义造反。

  老皇帝也要派大军过去协助苏长歌镇压,顺带一不小心,失手杀死吴王。

  这个时候,苏子由的声音响起。

  “快来人。”

  “赵御史身体不适,突发癫疯,在朝堂之上胡言乱语,扰乱圣听。”

  “速速带下去交由太医诊治!”

  苏子由开口,有些话皇帝不能说出口,必须要臣子代劳,否则会很难看。

  闻言,老皇帝的面色稍稍缓和。

  还是苏家两兄弟好。

  一个个都站在朕,站在江山社稷的角度着想,不像这些只为一己私利的官员。

  随即,老皇帝摆了摆手。

  “带下去吧。”

  话一出口。

  两名侍卫立即抬步上前。

  捂住赵御史的嘴。

  不理会他的挣扎反抗,在百官的注视下,将这个被疯病的人拖出大殿。

  江南,吴王府邸。

  在得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后。

  吴王赵珞面色阴沉如水。

  他没想到,老皇帝对苏长歌竟然如此信任,甚至力排众议也要保下他。

  不仅如此,苏长歌居然真的一分不少一分不多的把两万万白银,全都上交给国家,这人是有病吗他就一点私心都没有

  但不管如何。

  现如今,事情已经发生。

  虽说老皇帝已经派卫国公到江南来,但至少还在怀疑阶段,没有动手。

  只要江坝一被淹。

  朝野大乱,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赈灾、安抚百姓,抵御王庭南下侵略上面。

  根本无暇顾及他一个江南的王爷。

  而且到了那时,朝廷要抵御蛮夷必须要钱粮支撑,而他恰好有的是钱粮。

  只不过,这笔钱他自然不会交给朝廷,而是留作己用,等蛮夷将北方彻底搞乱,屠灭皇室之后,再拿出来招兵买马。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一切都要建立在江南被淹的基础上。

  正因如此。

  心怀揣揣的他再次走进密室。

  “陶先生。”

  看着无数金银财宝中的那道枯瘦身影,赵珞恭敬的喊了一句。

  “王爷要说的事,老夫已经知道。”

  陶先生似是知道他要来,还没等他开口问,便说道:“勿要担心。”

  “大晋朝廷现如今内忧外患,不过是强弩之末,只要有人在背后轻轻推一把,便会掉落万丈深渊,覆灭在蛮夷之手。”

  “到时便是王爷施展雄才伟略,匡扶大晋天下的时候。”

  陶先生出言。

  说着编织了十数年的美梦。

  赵珞听到这话,脸上不由露出喜意,甚至已经幻想着将来登基的威仪。

  很快,从美梦中回过神来后。

  他小心翼翼的问道。

  “那陶先生,苏长歌现在率领围住江坝,要不要本王想办法,就像对景阳湖堤坝那样,派人偷偷做点手脚以防万一。”

  此言一出。

  陶先生摇了摇枯瘦的手。

  “不必。”

  “王爷现在最要紧的就是什么都不做,做多错多,一动不如一静。”

  陶先生出言。

  “那万一蛟龙不敌朝廷”

  赵珞再次开口。

  他怕的就是蛟龙被朝廷制服,江南没有被淹,那到时候他的美梦真的就成梦了。

  “王爷,你这是不信任老夫”

  陶先生语气变冷。

  “非也,先生您算无遗策,神通广大,本王岂会不信任您。”

  “只是您也知道这件事干系重大。”

  “所以本王才”

  赵珞还想继续说下去,但却被陶先生给出言打断。

  “罢了,不妨告诉王爷。”

  “蛟龙走水不过是明面上抛出去的饵,吸引朝廷注意力的手段。”

  “江坝是否被毁根本无关紧要。”

  说到这,陶先生瞅了眼一脸惊愕的赵珞,继续道:“至于江南如何被淹,王爷您只要静等即可,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话音落下。

  赵珞见他都把话说到这份上。

  虽然对他这种有事对自己藏着掖着的行为感到不满,但现在还要倚靠对方。

  所以也就没再追问。

  “既然如此,那本王恭候先生佳音。”

  赵珞说完之后。

  没有久留,转身走入深邃的甬道当中,决定这些天先蛰伏起来。

  而陶先生则是缓缓站起身,从袖中拿出一枚金灿灿的铜钱,喃喃自语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希望不要出现变数。”

  与此同时,庐江郡。

  苏长歌派人将江坝给团团围住以后。

  每日都会带着鱼幼薇检查江坝,防止有人悄默默的对江坝动手脚。

  但令他感到奇怪的是。

  别说动手脚,到现在为止,也只抓到七八个进来打探情况的探子。

  江南官绅和吴王就像是消声觅迹了一样,没有半点动作,这让苏长歌都有些怀疑,他们是不是发现事情败露收手了。

  不过仙门修士倒是来了不少。

  虽说四品的一个没有,但五品的还是有不少,就是一个个都挺高冷的。

  远没有钓鱼老道和丈母娘那么开朗。

  当然,人家肯施以援手,千里迢迢跑过来帮忙阻挡蛟龙,已经算是一份恩情,苏长歌也不会贪得无厌奢求那么多。

  一日,庐江郡罕见的放了晴。

  江坝之上。

  “长歌,你别太担心。”

  “有师父和众多仙门修士在,就算蛟龙过来,也不会有事的。”

  看着整日想事情的苏长歌,自己的夫君自己心疼,鱼幼薇出言劝慰一句,想让他放松一下,尽人事之后听天命即可。

  “嗯,我明白。”

  闻言,苏长歌点头应了一声。

  但他总觉得哪不对劲。

  安静,太安静了。

  对方敢派四品修士阻拦,可这两三日却半点动作都没有,这不是前后矛盾

  而除了放弃以外,就只剩下有恃无恐。

  江南一定会被洪水淹掉。

  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手段捣毁江坝

  三品修士

  因果太大二品都未必能接住。

  刚想到这里。

  突然,一道惊呼声在大坝上响起。

  “你们快看,那是什么!”

  苏长歌循声望去,只见厚重乌黑的积云从远处覆压而来。

  在一阵暴雨连绵,电闪雷鸣当中,隐约可见蛟龙那庞大的影子,每次它被雷电劈中,吃痛之下就会甩动身躯,引得江水翻腾。

  “蛟龙!蛟龙来了!”

  看到这一幕,修士中有人大喊一声。

  霎时间。

  数道宝光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