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55章
作者:东边月亮圆      更新:2022-12-10 23:36      字数:3423
  讲座后没几天,赵秀云夫妇到广西旅游,顺便访友,前前后后要一个礼拜,给两个孩子腾出“搞大事”的时间。

  这一回和上一回搬家一样,纯粹是姐妹俩的暗中计划,为有好的时机,已经装修好两个月,都一直没能搬。

  这回是趁着父母不在,总算可以动手。

  人前脚上飞机,后脚禾儿就到家里开始翻箱倒柜收拾东西。

  手里头钱富裕,旧房子没有照原计划的卖出,所以行李没全搬走也可以。

  但禾儿希望爸妈到家以后什么事情都不用忙,轻松入住,为此是花大功夫,楼上楼下张罗着。

  掐指一算,全家在这住六年,不算太久,东西却很多。

  毕竟谁家都没有扔东西的习惯,尤其是过过苦日子的父母,亭子间里堆得门都快推不开,连十来年前的衣服都还在。

  每一样,好像记得是从哪来的,又都不大记得。

  禾儿嫌弃拎着箱子的一角,上头全是灰,打开看,里头的布放太久,已经都有些发霉。

  这些东西,要是她自己的,指定给扔了。

  但是父母的,就不能随意处置,只得抖抖灰尘,重新放好打包。

  高明是来帮忙的,也觉得一张嘴全是土味,抿着嘴不说话。

  下巴不知道在哪蹭得一道一道的,看着格外狼狈不堪。

  就这样,他还说:“我来弄吧,这里太脏了。”

  可不是脏,禾儿咳两声,说:“你不知道什么是什么。”

  搬过去,都得重新再摆放整齐,只有她自己收拾的才知道,况且有些是大人的私藏,未必大大咧咧可以拿出来看。

  当然,有的着实是无意翻出来的。

  比如手上这本,禾儿以为是相册,抖落开来看,发现全是火车票,最远的一张,可以追溯到十五年前来沪市随军时。

  时间太久,手写的票据都已经泛黄,大概保存得挺好,字迹还算清晰,准确的日期还是一清二楚。

  她自己看着都感叹,说:“其实我还记得一点。”

  母女三个人那年离开老家,其实有点仓皇,现在想来,更像是她妈为逃开婆家和娘家的一切,选择到新的地方开始人生。

  一路上那种陌生城市的担忧和迷茫,由妈妈准确传递到大女儿身上,毕竟在很多年里,她们曾经是最紧密的母女,这种情况,哪怕后来有妹妹都无法代替的。

  禾儿一度为自己得到更多的喜爱而高兴,对妹妹也有一种歉意。

  她小声说:“我们以后只要一个孩子。”

  要按政策,想生两个都不行,不过高明点头说:“一个最好。”

  独一无二,可以拥有父母的所有爱。

  禾儿很是满意,继续翻箱倒柜找东西,找出妹妹学画的第一幅作品。

  说是作品,其实很勉强,更像是孩童涂鸦,只能从线条上判断出是条鱼,更重要的是还有颜色。

  她举着画,从亭子间探头喊道:“苗苗,来看看这个。”

  苗苗正在房间里哼哧哼哧收拾自己的东西,几步跑下来,看清是什么后,赶紧抢过来藏在身后,说:“不许看!”

  她什么时候画过这种东西,绝不可能。

  长大就是要面子,连带对穿衣打扮也精细起来。

  搬家的日子,还穿着小裙子,也不怕不方便。

  不过禾儿也很少指望妹妹能帮上忙,无奈摇摇头,正要说话,听见敲门声奇怪道:“谁啊?”

  脚步没动,苗苗已经率先去开院门。

  还挺积极,禾儿跟在妹妹后面,看清是周杨有些惊讶道:“不是说好下午来的吗?”

  搬家要运行李,当然没有比周杨更合适的人,就是早说好等收拾好再出发,怎么一大早就来了?一地狼藉,连待客的地方都没有。

  周杨也不是来做客的,说:“我今天反正没事,来搭把手。”

  都是朋友,来都来了。

  就是禾儿眼睛尖,看妹妹嘴抿成一条线,了然道:“你惹她了?”

  周杨苦笑,压着声音说:“快别提了。”

  就一句“小孩子”,愣是给气得好脸色都不肯给一个。

  唯有禾儿听完始末,笑出声道:“现在谁也不许把她当孩子。”

  说一次,气一次,毕竟是十八的人了,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但就是越这样,越显得孩子气。

  苗苗同意点点头,特别有脾气地上楼。

  禾儿看着她的背影,再看看周杨,笑意淡淡说:“苗苗才十八。”

  周杨觉得自己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谨慎地说:“是大姑娘了。”

  大姑娘。

  禾儿不自觉垂眸,一言不发进客厅,她和亲妈一样,对世事都有一种敏锐,只是看破不说破,心里又有些酸溜溜地舍不得,索性全看窗户什么时候破,盯着沙发上的全家福看。

  那还是来沪市以后,全家一起拍的,不管搬家几次,都高悬在客厅。

  妹妹当时才三岁,小小一个,坐在爸爸的膝盖上。

  那是得到全家疼爱的孩子,一晃眼也十八了。

  禾儿突然发脾气,说:“把沙发拆了。”

  周杨倒是二话不说,找工具直接干货。

  这可不像对来帮忙的人的态度,高明不解其意,压着声音问道:“怎么了?”

  能是怎么,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呗。

  禾儿总算是看出来,连带着语气都不好,说:“你看不出来?”

  高明在自己的感情上还是敏感的,别人的着实懵懵懂懂,有心说“没看出来”,又觉得讲出来不讨好,小心翼翼道:“要不你点拨我一下?”

  禾儿反问道:“你来干嘛的?”

  高明心想,这还要问,他是来……是来……好个周杨,胆子挺大啊。

  他表情也凝固下来,说:“苗苗才多大?”

  都成年了,能说什么。

  禾儿是除开他们俩没处对象这件事有把握,其他的都说不准,有些烦躁道:“我晚上非好好审审她不可。”

  小丫头片子,这是长大还是要飞,小秘密多得很,不收拾是不行。

  高明也不单是爱屋及乌,毕竟是看着长大的,说道:“你也别太凶她。”

  禾儿自己何尝能为妹妹凶起来,只是看周杨极为不顺眼,使唤他干东干西。

  周杨倒是接受良好,他有股说不出来的心虚劲,大概是对着一直觉得是妹妹的苗苗,自己都有些不太好意思承认,又才发现没多久,连心意都没摸透,只能一切凭着直觉做事情。

  于苗苗,其实更加懵懂。

  她上下楼间看到人家在干活,也不问、也不说,把我还在闹脾气几个字写在脸上,殊不知这就是最明显的态度。

  看得禾儿想骂人,觉得自己是事情太多,居然没发现妹妹的变化,又或者说,是一直以为她不到这个年纪。

  但仔细一想,情窦初开本来就是不分岁数的,有时候就是一眨眼的事,她却总以为家里这个还是只知道画画和读书的小姑娘。

  哪怕是高明,被点破也看得出苗苗对周杨是不一样的。

  未必需要有多少语言,只要你知道她从小到大的脾气就知道。

  但他是一句话都不敢说,生怕踩着女朋友的“尾巴”,只得手上动作抓紧,把这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拾掇起来。

  禾儿也顾不上,毕竟她不趁着父母不在,把新家弄好,就不能算惊喜,只得暂时把这件事搁置起来,头回很是期待妈妈回来,有些事还是要母女俩商量几句——当然不敢叫爸爸知道,指不定要怎么跳脚。

  苗苗却是没有想那么多,她的人生几乎没有刻意要隐藏的事情,只是自己还分不清好感究竟是来源于哥哥一样的关照,还是把他当做一个可以靠近的男孩子,大概对她照顾的人太多,以至于她自己都分不太清区别,又不想说出来,给谁带去困扰。

  只得自己反复琢磨,唯一能确定的是,这个人给她带来的情绪太多。

  多的写在明面上,端倪立现。

  禾儿只捂着额头,觉得这回父母回来,说不定会有另一件惊大于喜的事情。

  当然,对她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只能兢兢业业把两个人隔开。

  也不单她有功劳,高明也有,他虽然是搭着周杨的肩,看上去哥俩好的样子,说出来的话却不是,道:“想放弃的话可以趁早。”

  周杨心想,我这还没做什么呢,你们就摆出这副王母娘娘的样子来,要是真做点什么,那还了得。

  但放弃,压根也不存在他的世界里,态度不由自主郑重起来,说:“这不是一件可以随意改变想法的事情。”

  成年人,得反复考虑过所有关系才去做,譬如王文和小麦。

  周杨也是个能为自己所有决定负责任的人。

  说实在的,高明心里还是认可周杨的,但有一样,他足足比苗苗大五岁,不管是年纪还是经历上,其实都不大相似。

  在禾儿心里,恐怕是玉帝来配妹妹都很嫌弃,更何况是他。

  这和他本人没关系,和是追求苗苗有关系。

  可见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高明不知怎么的为他叹息,给出作为朋友的忠告,说:“多保重啊。”

  听着像一路走好。

  周杨愁的不是这个,是心上人还板着的小脸,捏着鼻梁想,这最要紧的一关,就不太好过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