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番外五 与子同袍(四)
作者:求之不得      更新:2022-03-13 08:26      字数:7318
  番外五与子同袍(四)

  总归,卓泉心里一整日都不怎么舒坦。

  在翰林院的大半日,沈涵生就似个胶皮糖黏住了他一般,似是大半日眼睛都长在他身上了。

  一会儿左看看,说他的字不好;右看看,说他文章不好;上看看,说他体格单薄;下看看,说他性子孤僻,不合群。

  他觉得沈涵生一幅少年老成模样,同他这些,看似是想扮演语重心长,恨铁不成钢。实则是想排挤他,不想他来翰林院中任职。

  官场上这种套路多了去了,沈涵生仗着生得陛下信赖,在翰林院一手遮天,胡作非为,专坑像他这样的大好青年。

  脑海中这么想着,卓泉脑袋上又挨了一记纸张揉成的纸团砸头。

  卓泉看了看沈涵生,沈涵生朝一侧负责带新人的翰林院管理道,“这个家伙又走神了,你给他专门拿只笔,日后我说事情的时候,他走神,就给他脑门画正字,出翰林院之前都不能擦!”

  ?!!

  卓泉诧异看他。

  翰林院官吏一眼为难。

  沈涵生看他,“……现在就画第一笔。”

  翰林院官吏只得上前去。

  卓泉忍无可忍道,“我也是朝廷命官,沈相你……”

  话音未落,沈涵生的声音幽幽响起,“对相爷不敬,多加笔……”

  “你!”卓泉踟蹰。

  沈涵生叹道,“继续说,继续说再画一笔,你要是想在陛下跟前对峙,我陪你,只是卓泉……你好歹拿出些骨气来~也好让我对你这个新科状元刮目相看才是……”

  卓泉咬唇!

  “愣着做什么,去画啊~”沈涵生再嘱咐一声。

  翰林院官吏没法,只得上前。

  卓泉咬牙切齿。

  临出翰林院的时候才伸手使劲擦了擦脑门,但是根本擦不干净。

  今日不知道遇到什么邪祟了!

  竟撞上这么一个人!

  还学问最好,人品最好,天下读书人的典范!

  他怎么没看出来!

  卓泉将额头都擦红了,也不管有没有擦掉,正好他今日没乘马车来,走回去这一路,路上看他的人挺多的!

  卓泉恼火!

  怎么遇上沈涵生这么个人。

  思及此处,身侧有马车慢悠悠过去,他也没留意。

  但忽然,马车停了下来。

  卓泉诧异抬眸,正好见马车车窗上一只手撩起帘栊,紧接着,沈涵生的脸露了出来,“喂,小鬼~”

  “我不叫小鬼!”卓泉恼意到了极致。

  “幼不幼稚?”沈涵生笑。

  关你什么事!

  卓泉心里不服气,但口中没说,经过这大半日同沈涵生相处,他算是摸索出来了一些门道,不要和沈涵生正面刚,这人小气,斤斤计较,而且,尤其爱找冠冕堂皇的,打着为了他好的理由,各种挑衅他的忍耐力。

  卓泉心中不快,也不惹他。

  但一翻白眼,充分表达自己的不满。

  沈涵生尽收眼底。

  小五的招牌是“哇”得一声起哄,阿四的招牌就莫过于极其流利的白眼,又不失违和。

  沈涵生笑笑,又道,“对了,方才有件事忘了同你说了!”

  卓泉心里一咯噔,虽然认识沈涵生只是第一日,但总觉得见到他准没好事!

  不对,是一定没好事!

  沈涵生果真语重心长叹了叹,“你这身子也单薄了些,看得让人头疼,诶,明日起,你每日绕着翰林院跑十圈才可以入院。”

  “什么?!”卓泉以为自己听错!

  十圈?

  明明知晓他弱不禁风,还不如要了他的命算了~

  他正想找他理论,马车上的人已经随着马车扬长而去,只剩幸灾乐祸般的声音传来,“别忘了~”

  “喂,沈涵生!”卓泉终于忍不住直接吼了他的名字。

  他以为他没听见!

  但忽得,马车车窗的帘栊敛起,里面的人没露面,只露了一只手出来,“十一圈!”

  艹!

  卓泉恨不得脱鞋砸死他得了!

  ……

  卓泉憋了一肚子火!

  但实在想不出,他怎么惹到沈涵生这尊大佛了!

  照理说,他是新科状元,他的文章还是沈涵生亲自看过的,虽然殿试上,是媛姨金口玉言点了他做榜首,但事前一定是征求过沈涵生意见的。

  媛姨信任沈涵生,沈涵生的相辅也做得得心应手。

  但沈涵生既然推举了他做状元,就应当是认可他的,怎么眼下看,沈涵生的表现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一般……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但沈涵生给他的感觉,总像是故意盯着他,同他作对似是!

  卓泉心里也说不好。

  如今他在翰林院任职,也住在京中,但是他不愿意回平远王府。

  没有六叔在王府,他不喜欢。

  更不喜欢看到慧妈妈和小七,还有二哥。

  六叔去世,除却大哥回西秦的时候,会时不时召集大家聚一聚,大家也都愿意来见大哥之外,即便在京中,大家几乎都很少碰面了。

  三姐姐嫁到了南顺,也有自己的孩子了,往返西秦一趟很不容易,这么多年,也就回来过一次。

  二哥承袭了王位,没有六叔在,二哥其实吃力,但好在有陶伯帮衬着,这些年,二哥一直在朝中苦心经营,但家中的孩子都不愿意同他一处,因为六叔出征时想拥抱他,他转身就走,大家都记在心里。

  小五是同二哥闹得最激烈的一个,其实小五很喜欢六叔,虽然看起来总喜欢同六叔作对,但是同他一样,六叔是小五心中的港湾,六叔不在了,小五就去南边军中,不想留在府中,怕想起六叔。如今西秦已经很少战事,只有南边同蛮夷尚在交战,南边恶劣,小五一点点在努力成为另一个六叔。

  小六依旧不会说话,但在六叔战死消息传回京中的时候,哇得一声哭了出来,六叔对府中的女孩子一惯都温柔,大家都知晓小六舍不得六叔,那也是小六第一次哭出声音。六叔不在了,后来,尹老夫人就让人接了小六和小八回朔珉,小六和小八也一直都是由尹老夫人在照顾,也很少回京中来。

  小八还是爱吃,而且越长越胖,上次见他的时候,他都担心小八这么胖,会不会不好,但有一次同小八喝酒,小八喝多哽咽,他还从来没有做一顿好吃的给六叔吃,他才知道,小八除了吃,还很想六叔。

  最后是桃桃,桃桃是最黏六叔的一个,也是最想念六叔的一个,因为桃桃喜欢哭,所以情绪总是外显,六叔死后,桃桃只要一回府就哭,大家看到也会跟着哭。后来桃桃回了外祖父和外祖母处,他也很少见到。

  只有慧妈妈同小七是一直留在府中的。

  以前多热闹的平远王府,过年的时候,六叔带着他们看烟花,他们轮流骑在六叔肩膀上,也会在六叔和卓夜叔叔怀中盼着轮番点年关的鞭炮爆竹……

  那是多好的时光啊!

  如今,他们都散落在天涯,再凑不齐一处。

  如果六叔在天有灵见到,会不会唏嘘难过。

  这曾经是六叔竭尽全力替他们守着童年乐土的地方,只是如今,少了六叔,就什么都不同了……

  卓泉淡淡垂眸。

  再抬头时,又走到了春晖巷的小面摊处。

  春晖巷在他每日往返翰林院和家中的途中,他经常心血来潮到这里吃面。

  这里的面很好吃,老板娘胡婶总会多送他一个鸡蛋。

  鸡蛋不贵重,却暖心。

  “阳春面,胡婶~”他照旧在惯常的位置落座,然后喊了一声。

  但胡婶没有应声。

  他奇怪抬头,才见面摊处下面的人不是胡婶,目光正好瞥到桌面上,用粗布写了字条,大致意思是胡婶不在,她的侄女替她看面摊铺,但是她侄女听不见,所以要去下面条的地方点餐。

  卓泉诧异。

  难怪今日面摊的生意少了不少……

  胡婶一直照顾他,胡婶不在,他也应当多照顾些,“我要……阳春面……”

  他到对方跟前,一面慢慢说着,一面比划着,但忘了对方既然听不见,其实也应当不懂唇语。

  对方温和笑了笑,拿起几个小牌子。

  他一眼看见了阳春面,指了指。

  对方也笑着点头,示意她知晓了。

  卓泉心想,他怎么忘了,对方只要能识字就好!

  卓泉回座位的时候,又多看了对方一眼,很娴静的女孩子,只是可惜听不见,不然,应当也有好姻缘,眼下看着,倒像十六七岁都过了……

  卓泉敛了思绪。

  最好的教养,就是不评价别人。

  卓泉翻开茶杯倒了口水喝。

  很快,对方端了面条来。

  很大一碗,里面还有两个鸡蛋。

  卓泉看她,“两个鸡蛋?”

  但很快反应过来,她听不见,卓泉想起她是识字的,但周围没有笔,卓泉灵机一动,伸手沾了沾水杯里的水,在说上写着,“怎么两个鸡蛋?”

  对方笑了笑,也写道,“婶婶说,如果你来,就给两个。”

  卓泉也跟着莫名笑起来。

  胡婶真够意思。

  原本今日被沈涵生弄得有些糟糕的心情,似乎慢慢好了起来,甚至,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世上,还有像胡婶这样的好人在啊~

  她侄女人也很好。

  而且,笑起来很好看。

  一看就是邻家善良淳朴的女孩子。

  ……

  一日清晨,卓泉还是路过小面摊用早饭。

  这次要了西红柿鸡蛋面。

  结账的时候,还是用手指沾着水杯里的水问起,“你叫什么名字?”

  对方不会说话,却耐性写道,“小海棠。”

  小海棠?

  卓泉笑笑,“好名字,小海棠。”

  有时候人的情绪和肢体动作承载了很多想要表达的意思,虽然小海棠听不见,但是知晓,他是在称赞她。

  她也未戳穿,轻轻写了写,谢谢两个字。

  卓泉也没反应过来。

  ……

  春晖巷离翰林院有些距离,卓泉从小就不习惯迟到,也算好了时间。

  眼下去,还能提早收拾案几,整理书册,再将自己的植物饮好,再开启今日的工作。

  只是上前时,门口的护卫拦着。

  卓泉诧异,“怎么了?我是卓泉,翰林院编修,日日都来这里,怎么今日不认得了?”

  护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示意对方说。

  卓泉会错了意,拿出腰牌,“看,腰牌!”

  其中有个侍卫只得叹道,“我们自然认得卓大人,但是……相爷有交待过,要是卓大人来,先不能入内。”

  卓泉愣住,不让他入内?

  侍卫硬着头皮道,“相爷说,从即日起,卓大人每日入翰林院前,要先绕翰林院跑十一圈才可以入内。”

  “?!!”卓泉很快想起,昨天沈涵生确实抽风说起过这句,但他以为他是开玩笑的!

  怎么会让他跑十一圈才入翰林院?

  他也没放在心上,但真到眼下,护卫死活不让他入内,旁的同僚一面入内,一面笑着看他时,他一张脸都有些没地方搁……

  “再这么胡闹,我不去了!”卓泉气急。

  另一个侍卫头都大了,也应道,“相爷说了,如果卓大人说这句话,就同卓大人说,延迟一日,日后多一圈,今日不来,明日起就是十二圈,以此类推!”

  “……”卓泉惊呆。

  侍卫也惊呆。

  他们二人看着卓泉跑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也只从他们跟前跑过两次,还不知道这十一圈要跑到什么时候呢~

  相爷这回也真是狠,直接不跑完,不能入内。

  卓泉实在跑得有些生无可恋,在实在跑不动,蹲下来休息了片刻之后,又重新起身,腿上似是像灌了千斤重担一般,有人的马车从身后悠悠然过去,帘栊撩起,沈涵生没有露头,他只看了他一只手,并着他的声音,“这么慢,沿着翰林院散步吗?再多一圈。”

  “你,沈涵生,你不要太过分了!”此时他也顾不得旁的了。

  马车却真的忽然停下来了。

  卓泉又一哆嗦。

  沈涵生撩起帘栊,终于在车窗前露脸,“就你这个身子骨,不说熬夜为百姓谋福祉,自己都照顾不好你自己,若是连这十二圈都坚持不下来,你还是辞官吧,做回你的平远王府四公子。”

  沈涵生言罢,放下帘栊,也不给他解释机会,唤了马车继续往前走。

  卓泉原本还想怼他几句的,但听到最后一句,却忽得沉默。

  沈涵生这刀子,当当正正扎到他心底。

  不见血,却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不想在沈涵生面前丢这口气。

  ……

  于是整个春天,他在绕着翰林院每日跑十二圈。

  夏天的时候,会提前做热身活动,跑十二圈的时间,不及早前的二分之一。

  秋天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慢慢找到跑步的乐趣。

  冬天的时候,跑十二圈已经是信手拈来的事情,只要吃饱了饭。

  他以前的食量不多,一碗阳春面都吃不下,但自从开始跑步,每日会多吃很多东西。

  年关前,朝中要量尺寸,给官吏做新朝服,量到卓泉这里时,内侍官都愣住,去年也是他给卓大人量的,“大人今年好像壮实了不少,个头也长了不少。”

  卓泉愣了愣,忽然想,是不是天天跑步跑的……

  他早前总是一到冬天就容易生病,今年,也似也没病过。

  今日是年关前最后一日要在翰林院中,过了今日,就会休沐到大年初五,大年初六才会返回翰林院。

  今日,应当也是早朝中最忙的一日。

  卓泉在下午离开前,还在翰林苑中见到了沈涵生,他同他道,“小鬼,年关也不要松懈啊~”

  卓泉无语。

  他天天都在他眼皮子底下,想松懈也都不行,比以前在学堂念书的时候还要累。

  沈涵生却说,“累才是对的,你明明有天赋,浪费了天赋,多可惜~”

  他有时候真不知道,沈涵生是真的觉得他有天赋,还是估计打趣他的。

  若是真觉得,他才是不知道沈涵生怎么这么肯定他,但分明眼下,又对他处处都不满意。

  整个这一年,他都是在沈涵生眼皮子督促下成长的。

  其实回过头来,看这一年的文章,尤其是看到那篇当时递给沈涵生的文章,他自己当时觉得同旁人的文章比,他还是挺满意的,眼下读起来,只觉得确实狗屁不通,他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还沾沾自喜的?

  早前那些等着看他笑话,等着看他被沈相赶出翰林院的同僚,在幸灾乐祸几个月后,慢慢觉得不对劲起来。

  卓泉的从早前的弱不禁风,到眼下,轻轻松松就可以绕翰林院十二圈,在和六部的联谊会上,一个人跑好久都不带累的,给翰林院长了脸。

  大家看沈相分明一脸骄傲模样,哪里有半点掀起。

  卓泉的文章越写越好!

  早前他就是状元,就要甩众人一条街,尤其是这一届一起的翰林院新人,但那时候也只是甩众人一条街,至少还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眼下,他的文章已经让他们望尘莫及,已经可以直接做更高一级的文书,和处理朝中要务,而众人还在做基础的文书工作。

  众人目瞪口呆。

  早前,众人总觉得沈相特别不喜欢卓泉,甚至鸡蛋里面挑骨头,还想肯定是卓泉惹到沈相了,庆幸自己行事分寸,所以才在翰林院如鱼得水,但转眼不到一年的时间,众人才想,其实有人关注你才说明你是可塑之才,不关注,不打扰,不挑刺,其实也等于对你的期待很少。

  总归,众人早前总抱着一颗看热闹的心情看卓泉被沈相欺负得上蹿下跳,但眼下,不过短短一年时间而且,卓泉就似脱胎换骨,但仍旧保持少年心性,继续和沈相暗中较劲,也开始会慢慢反过来挑沈相的刺云云。

  宰相肚里能撑船,沈相仿佛也从未计较过。

  听闻陛下当日看了卓泉的文章,大加赞赏,甚至在早朝时就宣了卓泉觐见,让他阐述折子观点,朝中都听得目瞪口呆。

  平日里,连早朝都进不去,却习惯了看笑话的人,这一刻忽然都彻底沉默了。

  沈相真的是在训练卓泉。

  忽得,旁人都很羡慕。

  他们也想沈相盯着每日绕翰林院跑十二圈,一篇折子被打回来改二十遍,一年到头的文书就没有一次通过的……

  这些早前看起来的折磨人的事,眼下在众人眼中都成了香饽饽。

  这一年,过得实在太快。

  ……

  腊月二十九的时候,卓泉拎了年货,在相府外的巷子处徘徊,到底要不要去看沈涵生?

  其实这一年他对他严格要求,其实也是一种督促和保护。

  他能在翰林院编修的位置上崭露头角,少不了沈涵生的较真。

  若是换作旁人,许是早就放弃了。

  但沈涵生一年如一日。

  其实他这一年也很忙。

  斗倒了威德侯府,将威德侯府收拾得很惨,而且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一点没给威德侯府的党羽留时间脱身。

  早前六叔打断了高升一条腿,高升的另一条腿,今年也被沈涵生打断了,高升都不敢吱声,整个安南郡王府不知为何,忽然之间就似销声匿迹一般,随着威德侯府的出事一并淡出了人们视线。

  整顿了吏治,揪出了不少京中和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在百姓心中梳理了威望,又在朝野中杀鸡儆猴。

  沈涵生的手段干净利落。

  很少多余的话,多余的动作,也很得媛姨赏识。

  卓泉其实颜面薄,还在巷口处徘徊要不要去见沈涵生的时候,他的马车一如既往的扬长而过,车窗上的帘栊照旧被撩起,他也仍旧没有露面,只露了一只手,“进来吧,今天有果子酒。”

  “……”卓泉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才好。

  等到苑中,谭伯来迎他,“卓大人,请随老奴这边来。”

  卓泉礼貌道谢。

  入苑中的时候,沈涵生已经开始一面看书,一面喝酒。

  他究竟有多喜欢看书?!

  这让想赶超沈涵生的他,倍感压力。

  “坐,谭伯,多拿个杯子。”沈涵生吩咐一声。

  他和谭伯竟然都各自听话去做。

  他想,好歹来人家家中做客,不好冷场,于是拎起买来的东西放桌上,“沈相,给你买的东西。”

  沈涵生瞥了一眼,淡声问,“什么东西?”

  “核桃。”他应声。

  沈涵生波澜不惊的眼中,终于有了一丝看奇葩的眼神。

  他只得硬着头皮道,“沈相日理万机,还要终日盯着我,适合核桃补补脑!”

  话音刚落,沈涵生卷起书卷,狠狠敲了敲他的头,他捂头,“干嘛!开个玩笑啊……”

  沈涵生睨他一眼,没有吱声。

  卓泉想,这人真是,太聪明了,糊弄都不好糊弄!

  恰好,谭伯也拿了被子,并端了两坛酒来。

  卓泉自觉斟酒,沈涵生这才放下书册。

  “沈相,我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酒过三巡之后,卓泉有些嘚瑟了。

  “说。”沈涵生看他。

  卓泉似是有些不服气,“我好歹是状元,你说我的文章狗屁不通,那你怎么不点别人当状元?”

  沈涵生淡声道,“嗯,你是狗屁不通,其余的人,狗屁都不如……”

  不知为何,卓泉觉得这样的沈涵生很有些意思,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笑过之后,两人又喝了许久的酒,卓泉又忽然问道,“沈涵生,你为什么要帮我?”

  他是喝多了才会这么说。

  沈涵生看了他一眼,最终还是道,“你六叔早前帮过我们家,我应当照顾你。”

  言外之意,他不必介怀。

  卓泉却惊讶,六叔?

  他从来不知道这一出。

  但沈涵生似是也没准备多讲舅舅是陛下心腹的事,反正,在这里,没有姐姐,很多事情都与早前不同,计较不得。

  既来之则安之,他也不算说谎。

  两人从未这么在一处喝这么多酒,眼下,也都有些到兴致上头了。

  有些无话不说,也有些颠三倒四了。

  “沈涵生,我告诉你,有一家面特别好吃!”卓泉很少这么喝酒,晕得比沈涵生快。

  沈涵生看了看他,有些忍不住想笑,阿四喜欢吃面,尤其是阳春面。

  卓泉果真道,“小海棠做得阳春面比胡婶的还好吃。”

  听到小海棠三个字,沈涵生顿了顿,既而笑道,“那应当多去。”

  “我每日都去!”卓泉也不含糊。

  沈涵生低眉笑笑,又正好饮了一口杯中酒,这里也有小海棠了,他们二人还是遇到一处。

  缘分,有时候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东西。

  沈涵生放下杯盏,轻声道,“对了,年关之后,陛下让我去一趟九城附近。”

  九城?

  卓泉喝晕了些,实在想不起哪里。

  沈涵生继续道,“在南云山附近,你要不要,顺道去拜祭你六叔?”

  卓泉仿佛忽然酒醒,“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