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作者:禾有鱼      更新:2022-08-17 06:25      字数:3729
  跑得远了,终于听不见犬吠的张启惊魂初定。

  他怒着一张脸开始大骂张桢,光骂人显然不能解气,一腔怒火朝着跟前的仆人发泄而去,抬手就打骂道:

  “你们这几个杀才,连只狗都不如,养你们有什么用,还不如养条狗,今日回去统统给我吃狗食!”

  说着狠狠踢了最近的仆人一脚,将人踢下路还不解气,“回去都给我住狗窝!”

  被踢的仆人似乎对此早就习以为常,还没爬上来就仰起一张谄媚的脸,开始出谋划策:“少爷,张七郎如此心狠手辣,一点同族的情谊都不顾,对您喊打喊杀的,咱们这次一定不能轻易放过他。”

  张启恼怒道:“这还用你说!”

  “是、是、是,少爷足智多谋,定能让那张七郎后悔今日所作所为。小人的意思是咱们明日也在门口栓上几条猎狗,待张七郎进门后,咱们关门放狗,定要叫他跪地求饶不可。”

  张启闻此言,脸上怒色稍霁,神情逐渐变得阴狠跋扈。

  张桢说了明日进城,定是明日进城。来而不往非礼也,他寻上一群猎犬,便是老虎也能撕碎了。

  明日不放狗咬断张桢一条腿,难平今日之恨!

  “走,回城。”

  “都给本少爷寻狗去!”

  乡间泥土旱路上,张启几人狼狈逃窜的身影,被一个举着卦幡,在农户家讨水喝的卜卦道人看在了眼里。

  道人一身灰袍法衣,风尘仆仆,左手持卦幡,右手搭拂尘,双目灼灼似鬼。

  他虚目送张启几人的身影爬上路旁马车,渐渐走远后,随意问到身旁的农夫:“这些是什么人,怎么如此匆忙?”

  农夫将好奇伸长的脖子收回,看着马车远去的方向,想了想回道:“好像是村中张秀才的亲族,今日一大早就气势汹汹找来,也不知什么事儿?”

  道人若有所思:“张秀才?”

  农人见道长好奇,带着几分艳慕介绍道:“咱们这儿方圆十里唯一的秀才老爷,学问好,人品也好,村子里一半以上的地都是他家的,待人宽厚,租他家地的佃农,都比别家多混两分肚饱。”

  道人闻言眼眸一亮,“不知张秀才家怎么走?”

  农人一眼看穿道长的打算,脸上为难状道:“道长,我劝你还是去别家吧,张秀才是读书人,出了名的不信鬼神之事,上他家的马神婆都被骂了出来,道长你······”

  还待要劝的农人,对上道人一双漆黑眼眸时,不知何故心头陡然一缩,下意识不敢违逆道人的话,指了去张秀才家的路。

  张桢将张启吓走以后,脸上的怒气瞬间一收,十分淡然的让老仆关门。

  “少爷,少爷,咱们不拿剑追吗?”十四五岁的书童种田,手中捧着他家少爷的配剑,语气怂恿,一双眼滴溜溜乱转,颇有几分活泼之态。

  张桢自小跟着母亲请来的拳师,学了些拳脚功夫,吓唬吓唬人倒不难。

  如此,小书童种田才怂恿着张桢再追一追,毕竟能出口恶气的机会难得。

  种田原本也不是什么正经书童,是三年前,张桢从附近田庄上一户寡妇人家买来的。

  那寡妇刚死了丈夫,就急着将亡夫前头的孩子卖掉。

  机缘巧合之下,张桢遇见了极力挣扎被卖的种田,将他带回家当了书童。

  田庄上的农人和佃户,都称呼张桢为张秀才,也或者是张老爷,只有种田这个书童,在张桢的要求下,一直称呼其为“少爷”。

  对此事,小书童种田是问过张桢的,用他家少爷的话来说就是:谁还没个穿越少爷梦?

  “追什么追?《论语》背熟了吗?还不回书房背书。”张桢板着脸,几句话就将种田按回了书房,并对着房檐下一只怪模怪样的夜枭招手道:“短耳,去,盯着种田,别让他偷懒。”

  “呜、呜,汪、汪。”

  一开始的两声呜呜还算正常,张桢听着夜枭后面发出的狗叫声,忍不住按了按额头。

  她养的书童相貌平平,一肚子村妇八卦;养的宠物奇奇怪怪,爱学狗叫。

  莫非家中风水不好?

  她将夜枭捡回来的时候,只不过将它与狗放在一起养了段时间,物种不通之下,它是怎么将狗的‘汪’声学得这么像的?

  莫非,这只夜枭有鹦鹉血统?

  刚刚吓走张启的,压根不是什么恶犬,而是眼前这只怪模怪样,爱学狗叫的夜枭。

  种田苦着脸,抱上高昂着头颅的短耳大爷回了书房。他就是个书童啊,认几个字不就好了吗?背书什么的,没有必要吧。

  有这个功夫,他宁愿去村中一群妇人中间多听两句八卦。

  再不济,跟着张伯做洒扫也成啊。

  打发走了书童和宠物,张桢便打算出门。

  “老爷,你这是去哪儿?”张伯眼看着张桢要出门,忍不住担忧问道,他和家里的老婆子都是张家老仆,张桢的身世他一清二楚。

  张桢也不瞒他,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

  “张伯,我去找刘庄头,他不是有个家中人口简单的远房侄女,守了几年望门寡吗?我去问问,能不能先和我定一纸婚约。”

  “拖个一年半载,我想到办法后,她自行嫁人就是。”

  “我到时候给姑娘出一份丰厚嫁妆。”

  张伯摇摇头,认真劝道:“老爷,人心思变,刘庄头管着咱们家的田庄,不合适,你换个人选吧。再说,这也只能解一时之困啊。”

  张桢自然知道这些只能解一时之困,可她是个女子这事,从根本上就堵死了所有的路。

  张伯将自家老爷送走后,叹口气关上门,继续未完的洒扫,直到敲门声再次响起。

  张伯这次先将大门打开一条缝,见外面的是个道人,并非张启少爷一行才算松了口气。

  “道长,有什么事?”

  道人打量着眼前的宅院,青砖大瓦,院墙坚固,小两进的院子坐落在好风水之地,在乡间独一份的存在。

  看来这个张秀才家,少见的殷实啊!

  “路过此地,听闻这里的秀才老爷家中壕富,又乐善好施,特意来拜访。”

  张伯跟着张桢自来小心谨慎惯了,闻言连连摆手道:“那道长你寻错人了,我们家就是普通的耕读之家,好年岁时,也就比别人家多收几斗米而已。”

  道人愣了愣,狐疑道:“这里不是张秀才家?”

  张伯老老实实答道:“我家老爷是姓张,也是秀才,不过大约不是道长要找的张秀才。”

  他家老爷一直叫穷来着,壕富什么的,压根没有的事儿。

  道人闻言脸上现出怒色,冷哼一声道:“是不是,见了才知道。实话告诉你,本真人打前面路过,见这方向乌云罩顶,窥见此地主人必有灾殃,好心上门提醒,还不将你家主人叫出来。”

  张伯被唬得一愣一愣的,想起自家老爷不信鬼神的性子,为难道:“道长,我家老爷刚刚出门去了,不在家,要不,您隔日再来?”

  见道人脸色怫然不悦,张伯只得赔小心道:“道长见谅,我家老爷读书人,常挂在嘴边的是‘子不语怪力乱神’,没有老爷允许,实在不方便让道长进门。”

  至于他家老爷乌云罩顶?

  张伯抬头看了看当顶的一片儿天,艳阳高照,风轻云净,完全没影的事儿!

  道人见朽朽老仆油盐不进,当即甩袖而去,口斥道:“一个秀才家竟如此不识好歹!告诉你家老爷‘秀才危矣,七日当死’,想要活命,自己来找我。”

  张伯慌慌张张道:“道长慢走,我一定转告我家老爷。”

  送走道人,张伯瞅见一脸兴致勃勃,拿着本书表面用功,实则偷听八卦的种田,训斥道:“小孩子家家的,听这些做什么,还不快背书。”

  这孩子就是不识好歹,读书这样金贵的事还敢推三阻四!他得替老爷多管管他。

  种田被骂了也不怕,嘻嘻一笑:“张伯,那你将今日的事告诉少爷吗?”

  张伯一边重新拿起扫帚,一边在一人一枭的炯炯目光下点点头,“说啊,咱们家门口又来了个行骗的。”

  正在张桢奔忙在给自己定亲的道路上时,千里之外,有人惦记上了她。

  汪洋大泽中,一尾成人手臂长的金色龙鱼,口中衔着一枚拳头大的水泡泡,此时正偷偷摸摸游向一处岛上宫殿。

  金色龙鱼从大泽中一跃上了地面,落地时变成了个着紫衣的娇俏灵动少女。少女左右看看,似乎没人发现她离家了?遂大摇大摆起来。

  路上遇见一队水族侍女,装模作样开口问道:“龙君今日在哪儿?”

  “回公主,龙君今日赴宴去了,明日才归。”

  紫衣少女一听明日才回,跺着脚‘哎呀’了一声后急急问道:“我今日有急事找龙君,他去哪儿赴宴了?”

  “是泾川龙王家。”

  少女一听转头就走,地府选城隍这事,得靠她爹洞庭湖龙君推荐恩人张桢才行,事情宜早不宜迟,不等了,她也去泾川。

  回城后,气恨了一整夜的张启,憋着招誓要给张桢整个大的。

  第二日,他早早起身,对着大门口是左也等,右也等,脸上表情也由兴奋到失落,再到不耐烦。

  大门后,暗中拴着七八条龇牙咧嘴的恶犬,只等一声令下,就要择人撕咬。

  “啪!”

  张启将手中的茶盏狠狠掷在地上,“张桢呢?不是说今日上门吗?人呢!”

  “他居然敢骗我和族中!”

  恰此时,一个壮仆疾步上前,赶紧回禀道:“少爷,刚刚门房接到了一封信,说是张七郎写来的。”

  仆人一边说话,一边觑着张启的脸色,小心出口道:“信中说,张七郎有事耽搁几天,三日后来族中拜访。”

  此言一出,意味着张启今日是白折腾了!

  “三日后!”张启瞬间暴跳如雷,气冲冲将一旁的矮几踹翻在地。

  三日后,王家少爷约了他与其他同窗去上东山狩猎,他压根不在府中。最重要的是,今日借来的这些猎犬也得还给人家。

  他还报个屁仇啊!

  “张桢,我与你誓不两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