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第224章
作者:提灯摇曳      更新:2022-08-10 23:48      字数:3511
  京都城外。

  叶凉臣的人还没有靠近,便看到一队人马立在城门处,其中一人穿着官服,面色倨傲,旁边站着一个传旨的太监。

  “镇南王世子,风祈接旨。”

  他翻身下马,单膝跪在地上。

  风流云没有打算让叶凉臣进越安城,圣旨的大意是封他做五品宁远将军,即刻北上支援前线,帮助赵集击退敌军,来日必有嘉奖,其中随行的还有一个压在他头上的监军。

  叶凉臣当初刚刚入朝在大理寺时便已经坐到五品了,如今风流云就这么随便丢了个官职过来,无意于打他的脸,但又打定他众目睽睽之下不敢抗旨,所以他不接也得接。

  “叶大人,可是许久不见了,不,如今该改口叫祁世子了,早便听闻世子能文能武,当年在京都可是如雷贯耳,以后这路上还请多多护持啊!”樊轲嘴上说得这般客套,但是神色自是十分倨傲,仿佛给你个机会保护我,是你的福分。

  如今他可是监军,可以与赵将军相互抗衡,可别说他叶凉臣如今只是一个区区五品的宁远将军了,听说陛下对他是极其不满,想必今后也没有什么前途了,半年前远离朝堂去江南这偏僻之地,如今有幸被召回来中用他也该感恩戴德些才是。

  然而,此人在叶凉臣掌管暗影阁之时,便知道内里是个色令智昏不中用的,面上装的一副刚正不阿的模样,不过就是个墙头草,当初都从未放在眼里,竟然被风流云重用了,简直可笑。

  “战场刀剑无眼,樊大人若是担忧,可以掉头回去即可。”

  “你,竟敢——”

  叶凉臣接过圣旨之后,转身便上了马。

  “还有三万援军在城外五里坡等着,樊大人,天色不早了,还是尽早过去汇合吧!”

  叶凉臣话说完,已经掉转马头,樊轲身后的其他人,听了叶凉臣的话也立即整装待发。

  樊轲眼见他要走了,气冲冲的立即叫人牵了马匹过来,生怕没跟紧他,遇到什么危险,叶凉臣如今虽然失了陛下荣宠,但也不得不承让他有些斤两,还是有可用之处的。

  “哎,你们等等我!”

  半夜的时候,众人到了五里坡,清点了军营里的人数,天亮之后大军便出发。

  这五万兵马有一半都是老弱病残,前面赵将军已经带了二十万人出去,因为之前两王相争,损失了不少人,战事忽起,本就人马不足,这京都还要不少人守着,的确是腾不出多少人了。

  叶凉臣心中有数,于是写了一封密信让人送给了郑阳。

  叶凉臣在外准备回营帐之时,听到到树林处起了争执,他循声走去。

  “你给我回去,谁让你跟着我来的?”

  “我不,前线战况胶着,我不放心父亲,为什么你可以去,我便不可以去。”说话的是一个女子的声音。

  “这不是胡闹吗?你是女子,我是男子,打仗是男人的事情,你和你嫂嫂待在家里等着就是。“

  “……”

  “哥求你,这次你就听我的行不行?”

  “我一定要去。”

  “你,要是被发现了,你可是要被处罚的,到时候可没人包庇的了你。”

  杨思远可真为这个妹妹头疼得要死,这段日子在家里还好好的,转眼就女扮男装跟到军营里来了。

  “没事,我听说领头的是叶凉臣,桑榆和他成亲了,他会——”

  “谁?”杨思远听到动静,回头看去,正好看到叶凉臣站在那里。

  “世子?”杨思远皱着眉头看了杨琼花一眼,立即上前。

  “您——”他想问他什么时候站在这里的,站了多久了?可是听到了什么?

  哪知,杨琼花主动走上前去。

  “叶大人,可还记得我?我是杨琼花,桑榆在京都的手帕交,我们应该见过的,我听说你们在江南已经成婚了?“

  杨思远瞧着自家妹妹这么鲁莽的性子,就问他怎么放心让她跟着自己去战场。

  “嗯。”

  叶凉臣点了点头,他是故意被发现的,也认出了这个女子。

  叶凉臣自然记得,阿榆没少说过当初走的突然,没有和京都那些至交好友道别。

  “她怎么样?过得好吗?我都没有机会送上贺礼呢?”她有意套近乎,但是想知道叶桑榆近况也是真的。

  “她很好,心意到即可。”

  叶凉臣话很少,对于杨琼花的热络好像无动于衷,花花虽然有点拉不下面子,但发现都发现了,怎么着也不能离开军营。

  “叶大人,不,世子,你能不能看在桑榆的份上,让我留在军营里,我想随着哥哥一道上阵杀敌,我们杨家三代从军,父亲在前线陷于危难之中,我虽是女子,但也自小习武,希望也能尽一份力。”

  “琼花!”杨思远在一旁急了。

  “世子,家妹不知事,我这就让她连夜回城——”

  “哥哥,我要做的事,从来没有人能阻止我,若是不允,我自己独自北上便是!”

  “你——”杨思远真的拿这个妹妹没办法,她自小便是京都女霸王,爹娘的话也是不听的。

  “让她到你身边待着吧!”

  叶凉臣开了口,随即便转身离去。

  “谢谢你!”花花欣喜万分。

  “哥,你看看人家。”

  “行了,既然世子都答应了,你就老实待在我身边,万不可鲁莽出头。”

  “知道了,知道了。”

  ……

  半个月之后,大军接近丘岷关,南下逃难的百姓越来越多,听说落鹰岭已经失守,赵将军身负重伤,全部人马已经退守丘岷关内。

  越国兵马刚经历一场败仗,死伤严重,丘岷关内几乎人心惶惶,在他们以为敌军刚大获全胜,不会再大举进攻之时,姜国军师却反其道行之。

  是夜,敌军突袭。

  丘岷关北高南低,西北方有一座山,秋末初冬的天气日复一日寒冷,这夜晚便起了风。

  无数黑衣人乘着大型鸟翼在高空中顺势滑行,只须趁着他们熟睡之时,便可空降关内,打开城门,里应外合,届时拿下丘岷关之后,南下便是畅行无阻。

  姜国军中对于军师季延这一计策,可真是赞不绝口,只要有他在,那越国军队还不是溃不成军,他们只等着这一仗打赢了,加官进爵可就在眼前了。

  叶凉臣等人因为距离丘岷关外不远,便打算连夜赶路立即进关内大军汇合,就在他们行进途中。

  “这北方可真冷啊!”

  “是啊,这越往北可就越冷了,莫不是要下雪,咱们出门的时候可是穿的单衣,这风也太大了。”

  许多士兵一边走一边嘀咕着这天气,只盼着快些到丘岷关,也能发些棉衣才好。

  “都别说了,马上就到了。”

  叶凉臣坐在马上,刺骨的风刮着他的脸,今日无星无月,除了他们手中的火把,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山,四处一片漆黑。

  军队越行越近,就在他们觉得马上可以入关之时。

  “停止前行。”叶凉臣忽然开了口。

  “停止前行。”一道道声音往后面传去。

  “为什么不走了,这马上就能入关了。”樊轲队叶凉臣是不满了一路,眼看马上就能喝口热汤了,大半夜吊在半路上做什么?

  “世子,可是发现了什么异常?”杨思远提马行到叶凉臣身边。

  “你们听。”叶凉臣望着远处的高空。

  众人也学着他相天上看去,伸手不见五指,能看出什么?

  杨思远仔细一听,只有呼啸的风声,除此之外并无——

  不对,这声音不对,“有人!”

  “杨小将,你发现了什么?”

  杨思远将自己的披风随手一扬,披风带起的声音烈烈作响,仔细听上一听,便能知道这声音不止是风声,这天上有东西,而且数量不少,不然他们不会距离这么远也能听到。

  杨思远立即拔刀看向叶凉臣,“世子,这人怎么能到天上去呢?”

  叶凉臣没有回答,而是立即派了青阳,独自带上他的令牌悄悄入关,通知关内所有人,尽快准备好弓箭手,待天上的鸟翼即将落地之时,提前进行射杀。

  而他们则以合围之势前进,从身后绞杀埋伏在外面的敌军。

  青阳轻功好,避过外面埋伏的人手直接到了城门外,见到朝廷令牌一看就知道是援军到了,虽然不知为什么只有一人前来,但是还没来得及问,便得知敌军来袭。

  “这个时候?开玩笑吧?”

  “令牌在此,速速派人在城中敲锣打鼓,通告全城,延误军情,尔等提头来见。”

  青阳直奔主将府宅,守城将士不敢耽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立马派了人去做,一时之间,丘岷关内锣鼓喧天。

  赵集老将军得知消息立即爬上高处,那些带着鸟翼的人距离地面已不足几百米,他吓得立即让人准备弓箭,箭头上还浇了火油,射出去之时不仅可以为照明天上的情况,还能烧毁那些东西,让敌人坠地而死。

  原本姜国一场里应外合的计谋,就在叶凉臣解决了埋伏在外的人之后毁了一半,赵集虽然已经年迈,但是也身经百战,对于没见过的东西,也能临时想出破敌之策,便也刚好和叶凉臣不谋而合。

  天亮之时,叶凉臣带着几万人马全部入关,由于得知昨夜的事,是叶凉臣派青阳告知的军情,赵集拖着病体特意出门相迎。

  姜国军营内,众人皆惊,如此绝妙的计策竟然失败了,怎么可能,明明为首的是个行将就木的老东西,怎么可能算得到他们会夜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