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姥姥来了
作者:月光蓝莲      更新:2022-12-18 14:16      字数:3467
  关于红螺寺那边的事情,王熙凤根本就没有管,连让人去关注都没有,以免被皇上误解。

  当然也有可能这辈子就没有这事发生,但这是薛宝钗的损失,不是她的。

  王熙凤安安稳稳的在荣国府养胎,过年的事情也甩给了邢夫人和贾迎春。

  不过因为尤氏和王熙凤关系闹得有点僵,因此这几年除了必要的事情外,尤氏不会轻易找上荣国府,荣国府也不会去硬贴尤氏的屁股。

  以至于好几年宁国府都没有举办赏梅宴了,贾宝玉今年也没有成功接受人事的启蒙教育。

  应该说现在还住在贾母那里的贾宝玉和身边的丫鬟们都没有起那样的心思。

  见贾宝玉那边没有什么事发生,王熙凤一边继续让人盯着他,一边好好养胎。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王熙凤还是在承德五年七月初七的这一天生下了巧姐,当然现在巧姐还不是巧姐,应该叫大姐儿。

  虽说是一个女儿,但因为前面王熙凤已经生了两个儿子,贾琏和贾母对此还是很高兴的。

  洗和满月宴都是大办,极尽荣华。

  出了月子,王熙凤也一步步的将管家权又收回到了自己的手上。

  然后一边抱着女儿,一边想着刘姥姥好久上门来,上辈子她就是在女儿出生后两个月登门拜访的。

  这辈子没了周瑞家,不知道她这一次能不能找到门路,说是王熙凤之前就规定了门房,不许仗势欺人,什么人求见倒要报给她,可未必不会有人阳奉阴违。

  不过显然王熙凤的担心是多余,刘姥姥人老成精,脑子特别活络,没了周瑞家的,她找上了王熙凤的一个陪嫁陈毅,在外面管着王熙凤嫁妆铺子庄子,当年跟在周瑞身后和她有过几面之缘的人。

  正好陈毅的儿媳妇就是王熙凤早年的陪嫁安儿,这不关系又串了起来。

  “陈姐姐怎么来了。”丰儿好奇的问道,这还不到向王熙凤汇报嫁妆收益的时候呀!

  陈松家的(安儿)笑着说道:“我有事进府和奶奶说。”

  丰儿闻言笑着说道:“我去给姐姐通报。”说着就朝着屋子里走去。

  屋子里王熙凤正抱着女儿哄睡,丰儿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小声的说道:“奶奶,陈姐姐突然来了,说是有事要和奶奶说。”

  王熙凤闻言微微扬眉,见手中的女儿交给一旁候着的奶娘“把大姐儿抱下去休息,好好照顾。”

  “是!”奶娘接过大姐儿后,恭敬的应道,然后将大姐儿抱到了西厢房。

  等奶娘退下后,王熙凤才说道:“叫陈松家的进来。”

  丰儿这才去将陈松家的请了进来。

  “什么事呀?”王熙凤问道。

  陈松家的忙把事情说了。

  王熙凤没想到刘姥姥找到了陈家,不过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因此故作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我倒是听说过这事,不过都是好多年的事情了,但既然她找上门来了,我就当做一件善事给孩子们积福,你去请她过来。”

  “是!”陈松家的笑着应了下来。

  在她眼里,这不是刘姥姥一家的脸面,而是她家和她的脸面。

  毕竟王熙凤可不是那种烂好心的人。

  可不单单是陈松家的这么想,其他人也是。

  等陈松家的离开后,平儿在一旁笑着说道:“奶奶心善。”

  “谁家没几门穷亲戚呀!不过是随手散些银子而已。”王熙凤笑着说道

  没过多久,陈松家的就领着一老一小走了进来。

  刘姥姥一见坐在炕上的王熙凤,就连忙跪下请安道:“给姑奶奶请安。”

  “快扶起来,您老人家给我磕头,可是折煞我了。”王熙凤笑道,然后请刘姥姥两人在炕上坐,又让喜鹊端来茶碗和茶点。

  刘姥姥谢过王熙凤后,只半个屁股堪堪的坐在炕边,然后拉着板儿叫人。

  不想板儿怯生,躲在刘姥姥身后,怎么都不肯出来。

  王熙凤见状笑着说道:“小孩子猛然见了陌生人都怯生,平儿拿块点心和果子给他吃。”

  “是!”平儿上去拿了一块点心塞到板儿的手里,又抓拿了一把果子包到自己的手绢里,放在板儿身边,板儿一点也没客气的咬了上去,看得刘姥姥眼睛里都是恨铁不成钢的怒火。

  王熙凤抿嘴一笑,和刘姥姥攀谈起来,说得也都是上辈子的那些话。

  她倒是想自己把银子给刘姥姥,但那会引起身边丫鬟的怀疑,所以还得先闲扯一番。

  等刘姥姥扭扭捏捏有些尴尬又有些害臊的准备明说自己的来意的时候,王熙凤主动开口打断了她的话:“姥姥的来意我都知道了,亲戚嘛,就是得互帮互助才是亲戚,谁家还没有个短手的时候呢。”

  刘姥姥一听大喜“谢姑奶奶。”

  “姥姥这一路走来,想来也饿了,我已经让膳房准备了一桌饭菜,先用了膳再说。”王熙凤说道。

  刘姥姥度量着王熙凤这是准备取银子,但又不好当着自己的面去,所以才要将自己支开,便忙答应了下来“谢姑奶奶好意。”

  王熙凤让陈松家的和平儿去陪着刘姥姥下去用膳,等几人走后,王熙凤才对着身边的丫鬟们吩咐道:“丰儿你去传话,让人雇一辆驴车来,她老的老小的小来了,要是回去的时候出了什么事,反而倒是我的不是了,既然是在城郊,等会儿就派人送回家。

  鸳鸯,你去称十两银子包好。翡翠,你去取两个哥儿没戴过的银锁来,再从我私库里取四匹布,就是我从嫁进来后就一直放着没用的那些,要深色一些的放到驴车上。

  喜鹊,你去泡茶准备茶点,再让人叫膳房准备一小桌饭菜送过来,另外包两大盒的糕点和两大盒蜜饯果子,等会儿让他们带走,路上饿了吃。”

  “奶奶这也太细心了。”鸳鸯等人咂舌道。

  王熙凤笑着说道:“既然要帮,那就要做到底,做一半留一半反遭人说嘴,你们都去办吧!”

  若不是刘姥姥,王熙凤当然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

  其实以刘姥姥对巧姐近乎是救命之恩,她给这些还少了,给刘姥姥一万两银子,王熙凤都愿意给。

  但事情不是这么干的。

  她敢给,刘姥姥却未必敢收。

  即便是刘姥姥收下了,对她来说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需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呀!

  王熙凤也只有慢慢来,等下一次刘姥姥再来这里,在外人眼里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后,她再一步一步的加深。

  几个丫鬟下去忙了,好一会儿才回来回话。

  “奶奶,都已经准备好了。”鸳鸯取了一个大荷包出来,放在王熙凤面前,里面放着十两碎银子,然后又说道:“驴车也已经雇回来了,布匹和点心蜜饯果子也已经放在里面,林总管安排了两个小厮一起跟着刘姥姥回去。”

  王熙凤微微点头,又让翡翠把小银锁拿过来。

  等刘姥姥和板儿用完膳,再一次走进来,王熙凤正处理一件家务,将对牌交给张材家的后,王熙凤就打发了她出去。

  又请刘姥姥坐,王熙凤笑着说道:“这府上人多事也多,我又年轻不知许多老亲,若是对亲戚间有个怠慢,也不是故意的。”说着就将装着十两银子的大荷包放到了刘姥姥的手里。

  刘姥姥是庄稼人,大荷包一如手,就知道有多重。

  手一试,脸上的笑容就浮现了出来,忙抓紧了,刘姥姥脸上笑成了一朵菊花“姑奶奶贵人事多,原是我们的不是,哪能让姑奶奶屈尊降贵。”

  王熙凤闻言笑而不语,然后对板儿招了招手。

  板儿如今吃饱喝足后,倒也不那么怕人了,又有刘姥姥在一旁忙不迭的催他上去,怯生生朝着王熙凤走了两步。

  王熙凤看着板儿笑着说道:“这还是我这个做姑姑的第一次见他,哪能没有见面礼。”说着取出了准备好的银锁,交给了一旁的鸳鸯,让鸳鸯给板儿带上。

  见刘姥姥准备推辞,王熙凤忙笑着说道:“姥姥也不必推辞,算是我的一点小心意,保佑孩子平安长大。”

  刘姥姥闻言不在推辞,连忙招呼板儿“还不快谢谢姑奶奶。”

  板儿摸了摸脖子上戴着的银锁,用蚊子大的声音谢了王熙凤后,又躲到了刘姥姥的身后。

  “听说姥姥还有一个外孙女,我也不好厚此薄彼,这个银锁姥姥就带回来给我那侄女吧。”王熙凤笑着说道。

  “我替青儿谢姑太太。”刘姥姥接过王熙凤递过来的银锁的时候,有些感动。

  原本她只是想来荣国府打打秋风,没想好王熙凤会这么细心,像是真对待亲戚一般。

  银锁一上手,刘姥姥就估计得有二两重,这对于他们这样的乡下人来说,可是一份不菲的见面礼。

  “天色不早了,我就不留姥姥的。”王熙凤笑着说道:“无事的时候,您老记得再来府上坐坐。”

  刘姥姥连忙千恩万谢,然后拿着银子带着板儿走了,等看见王熙凤给她准备的驴车和里面的东西后,眼泪都要忍不住流下来。

  对着前来送她过来的陈松家的和平儿说了好些事谢谢王熙凤的话,这才在陈松家的和平儿的安抚下,坐上驴车,回家。

  送走了刘姥姥,陈松家的和平儿又去给王熙凤回话。

  王熙凤听了只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刘姥姥这一去,下一次见面就是年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