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二十三
作者:打瞌睡的田园猫      更新:2022-03-02 17:22      字数:5785
  李氏把大妮叫来,沈原自然也跟了过来。

  李氏道“大妮,娘不会害你,先告诉你,娘替你选的是王家,你若觉得那高家合心意,非他们不可,那娘也不会依你,你给我死了这条心,据我看来,那高家只不过看着光鲜,你嫁过去不一定有好日子过!”

  众人都看着李氏,请问这结论夫人您是怎么得来的?

  李氏继续道“人家都说高家底子薄,没钱,可叫我看来,他家在京里有一处二进院子,还有七八十亩的地,家中就只有老母和一个儿子,这是尽能生活的,再苦能苦的过我们以前?所以家产这是其次的,我就想着,寡母带儿子,必定把儿子看成眼珠子,将来新媳妇进门,不定怎么看不惯媳妇呢。”

  “我着人去问了问,果然,那高家老太太把儿子当心肝宝贝的疼惜,我不是说疼儿子不好,我一样疼大郎,高传胪去私塾念书,高老太太把饭食放在胸口温着去给儿子送饭,有什么好吃的定然都让给儿子,做母亲的这么对儿子说不上不好,可将来媳妇进了门,高老太太肯定要求媳妇像她一样供着他儿子,可这凭什么?咱们家,我对你爹好,你爹也对我好,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好,哪有这么一家子供着一个男人的!”

  “这些还是小事,不过家里没钱才如此,等到高家有钱了,想必也不用这样,可是我再一打听,那高老太太居心不良啊!高传胪进京读书,那高家也有族人,听说族人也都帮助过他,就连高太太的娘家,对高家的资助也不少,高太太甚至许诺过让娘家侄女当自己的媳妇,可是儿子一中举,有了功名,她反倒是来我们家求亲,这是什么意思?那侄女如今还在他高家住着呢,你还没嫁呢,人家把妾室都备下了!大妮,你想过这窝囊日子啊?”

  “我这一听,就气的不轻,滚他娘的蛋,我闺女就是嫁不出去也不去他高家受气!我又去看王家,钱财不钱财的不去说,那王家老爷太太有三个儿子,那王老爷一个妾都没有,两个已经成亲的儿子也是没妾的,且听说他们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也没听见拌嘴吵架的事发生。”

  “那王家两个儿子虽然住在父母跟前,其实王老爷一等儿子成亲,就分了家的,住虽然住在一起,儿子们不会为了钱财争吵,是难得明理和气的人家,你要是愿意王家,想必将来那王三也不会弄个妾回来膈应你,他要是敢,我让你爹揍他!”

  沈原半张着嘴,这便宜妈厉害啊,特别是她确确实实是从女儿的角度出发看待婚姻,没说让女儿嫁的光鲜了自己脸上也有光彩,她就是希望女儿将来生活的舒适。

  李氏要是说的都是真的,那高家还真不是什么良配,大妮将来占着正室的位置,看着丈夫和别个女人卿卿我我,还不能嫉妒,关键是大妮还是带着巨大的资源过去的,结果高家给她这个待遇?那真是哔了狗了!

  要是大妮强悍,把高传胪管的死死的,人家是不敢纳妾了,可架不住人家弄外室啊,男人要是恶心你,你能守得住?

  还有那个高老太太,也是一肚子心机的人,大妮玩不过他们的!

  这些是沈家人的浅薄见识,要是高门大户,这些压根不用放在心上,看上了高传胪的人,使些小计策就能把高老太太碾压掉,比如,女儿的丫头里备上一两个美貌的,然后贤惠大度的把人给丈夫。

  你看看男人会不会为了一棵树放弃整个深林,至于婆母,识相的让她在这里住着,不识相的还能把她赶回老家,靠着岳父发家,还想拿捏人家女儿,在贵太太们眼里简直不可能发生。

  至于女儿本身的感受,是否夫妻爱慕和谐,那就看女人的笼络手段了,把后院握在手里,生下嫡长子,将来诰命加身,风光无限,那就是女人一辈子的奋斗目标。

  而沈家一群土包子,脑回路清奇,偏要舍弃康庄大道,走那独木桥。

  大妮慢条斯理道“我当然是听娘的,那高家不过是驴粪蛋表面光,我不稀罕!”

  关嬷嬷一脸的不可思议,沈家人再次刷新了她的见识,自来男人纳妾那不是天经地义的,当主母的虽然心底泛酸,还不是要做出一副大度的模样,嫉妒那是七出之一啊!沈家就这么摆在明面儿上,想娶我家闺女,就不能纳妾!还真是豪横不懂规矩的外戚之家才能做出来的事。

  当王家得知国舅老爷允亲,家里人都像按了暂停键,看着媒婆一动不动,媒婆被他们看的如坐针毡,怎么滴,自己哪里不对劲,花戴歪了?还是脸上有东西?

  等到王家反应过来,一家子沸腾了!

  我的老天爷,咱们家要有个出身公侯府的媳妇啦!快快快,这流程是这么走的,咱们家要备什么礼!

  要大雁,没大雁鹅也行,怎么能没大雁呢,就是弄不来活的,我们家也能打一对金的呀!

  王家送来的聘礼,饶是李氏和沈大寿看过了皇宫里的富贵,也禁不住瞪大了眼,活的大雁一对,那是王承祖自己去弄得,还有一对金大雁,宝石镶嵌的眼珠,王家来的人还到“不是不愿弄实心的,实在是实心的抱不起来,里头用的是沉香木胎子。”

  那也够沉的了!

  沈原偷偷对大妮道“这一对金大雁你可以当成传家宝!”沈大妮推了妹妹一下。

  其他金银珠宝锦缎等物堆了好几个库房,李氏一一点清,收好封存,把账单交给大妮“你收着,将来出嫁了都给你带过去。”

  大妮被人家如此珍视,沈家人都觉得很高兴,大妮的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听闻的人都觉得沈家目光极其短浅,好好一个嫡女,竟然因为贪图富贵放弃传胪嫁入商贾之家,简直是短视之极!

  连太后都觉得可惜,“何不等一等,等哀家看到了好的,给大妮说一下呢。”自家的亲亲侄女嫁给一个小小的百户,那真的是低嫁了啊,可婚姻是父母之媒妁之言,太后也不能干涉过多。

  沈大寿道“香娘,我们就不说外道话了,我们全家都是因为你才有如今的身份地位,可大妮和二妮本就是乡下出来的姑娘,哪怕当了国公家的小姐,也没变得有一肚皮学问,那人家来求亲的也多,哪个是看上了大妮这个人呢,都是看上了我脑袋上的爵位,那些真正的高官豪门,可没一家把我们看在眼里的,我们夫妻只求儿女将来过的顺心,没想过拿她们妆点门面。那王家绝对不会亏待大妮,这就够了!”

  就连明辉帝也听住了,他也以为传胪要好过商户之子,一开始听闻表姐允亲商户子,心下也是纳罕的,倒不是觉得沈家贪慕富贵,这么多年沈家人究竟如何明辉帝也看在眼里,就是想不通舅舅如何做了这个决定。

  现在仔细听了想了,才明白当父母的苦心,这是真正为了儿女好的父母。沈家如今捧着女儿去联姻豪门,谁家会鸟他们,还不如让女儿过得顺心如意呢。

  说了亲,成亲还早呢,王家已经开始准备儿子成亲的房子院落了,关嬷嬷也在教大妮一些婚后要注意的事。

  叫关嬷嬷说,大妮在王家那是可以横着走的,就是王百户的爹娘也不敢对大妮哈一声大气,假如换了高家,那高太太以孝道压人,大妮也只能受着,照这点看,大妮还真不能算嫁错了。

  王百户现在是百户,以后难道还能一直是百户?就是看在沈大寿的面上,王承祖也会往上升!

  王百户一升官,王家难道不知道是谁的功劳,他们更得供着大妮,这种供着和高家的算计还不一样,那肯定是诚心诚意的供着。

  高家虽然向沈家求亲,弄不好还会背地里委屈呢,我一个满腹经纶的传胪儿子,最后娶了个目不识丁的媳妇,你不得对我儿子好啊,你不得好好感谢我们家啊,简直能把人气死。

  高老太太得知沈家回绝了他们家,简直是满眼的震惊,沈家为什么拒绝,凭什么拒绝?我儿子哪里不好?

  高传胪倒是还稳得住,劝老娘“人家当然也有自己的选择,难道非得我们家不可。”

  高老太太咬牙切齿,“怪道是一家子泥地里出来事不晓的,我儿且放心,娘定

  给你找个更好的人家!”

  高传胪苦笑,更好的人家,娘怕是不知道自家什么家底,那沈家已经是最好的选择,要不是沈家刚刚从乡间出来,高家的帖子都递不进去。

  公侯府邸啊,错过了这次,这辈子他都够不到的!

  高传胪也是纳闷,无论如何,他也是最佳人选,为何沈家偏偏不选他呢?

  等到听闻沈家同王家结亲,人人都说沈家见钱眼开,鼠目寸光,高老太太更是得意,立志要给儿子找个更好的。

  高传胪却不这么觉得,沈家不缺钱,这一年多,光是宫里的赏赐都不知凡几了,还有那些逢迎巴结的人,沈家要是想敛财,不知道多少人家愿意捧着银子送过去,可是沈家这么做了吗?

  从未!

  那么就这么武断的说沈家看上了王家的财产,那有失偏颇。

  这件事的内情还是白都尉让人透露给高传胪知道的,白都尉也没想到沈家会答应王家,他倒是大大方方的打听了。然后就知道了李氏的高论,就是白都尉也不禁为国舅夫人的‘智慧’赞叹。

  武将升官是困难,可也要看机会,王承祖只要娶了大妮,他的前途就不容小觑,而且王家一向没小妾的事,王承祖现在就能担保将来绝不纳妾。

  得知高传胪打听这个事,白都尉就随手让他知道了。

  高传胪犹如五雷轰顶,小看沈家了吧,人家把你们的龌龊心思看的透透的,我们的女儿宁愿嫁给商户之子,也不给你们这种伪善的人家!

  回去再看母亲的嘴脸,高传胪都不忍直视,姨妹更是在一边含情脉脉的看着他,高传胪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小户出身的沈家人都能看得出他们家不靠谱,真正的高门大户难道是瞎的,女儿没处去了,要给他们高家做牛做马啊。

  你想要人家投资,你得拿出自己的诚意,你连诚意都欠奉,还挑剔人家不给你们家投资,脸呢?

  这些事和沈家无关,他们把沈原一开始的话奉为圭臬,没人和咱们家交往,咱们家也不稀罕,反正个人过个人的日子!

  沈家已经是帝都公认的大奇葩。

  沈家和王家联姻,大妮出嫁的日子定在来年秋,也是一年左右的时间,如今大妮忙着自己的嫁妆衣裳等物,城内几家有名的绣坊都在往沈家跑,腿跑细了都愿意。

  因着成了亲家,逢年过节加上沈家人过生日,王家简直是银子不当银子使一样的送进来金银器物古玩衣料,无不是他们能寻摸到的最顶尖的东西。

  就连李氏,拿着王家送的衣料都觉的不可思议,“这料子怎么我看着比宫里的都好?”见多了好东西,李氏都有了鉴赏能力。

  关嬷嬷摸着暗金线云锦,又看着霞影纱感慨道“人家有人家的门路,宫里如今只太妃娘娘一个女主子,内务府很多料子也省了。”

  太后再是身份高贵,也是个寡妇,加上儿子还未亲政,她且谨小慎微,总不敢大红大紫的堆在身上。

  而且,你以为当了皇帝吃穿用度就是顶顶好的?才怪呢,那得是实权皇帝的待遇,傀儡的话,能活着就算不错了。明辉帝虽然不是傀儡,一日不亲政,他的影响力就弱得很。

  王家和国舅老爷家结亲,别看他们家流水似的送各种东西过来,他们家这几日的生意也是水涨船高的,各个掌柜脸上的笑都止不住。

  王大王二两兄弟都不计较父母给弟弟大把的花银子,人家清楚,如今是弟弟庇护着家族,这些银子该花。

  就连两个嫂子也没说嫉妒还没进门的弟妹,反倒是和婆婆商量“再给小叔弄个宅子,靠近舅老爷一家,小两口以后无论是回家还是回去看望舅老爷也都便宜。”

  王家生意做这么大,可不是靠鼠目寸光来的。

  于是王家就在沈家旁边置了一处宅子,王家本家自然也有儿子的院子,两处地方同时开始装修,装修也没极尽奢华,现在王家同沈家结了亲,亲家之间总要走动。

  王家看了沈家如今的装修,心里有了底,把院子装修的舒适又漂亮。

  李氏和王太太一见如故,说不出的投契,两人总能八卦上半天。

  关嬷嬷眼睛利,一看就知道王太太刻意逢迎着李氏,这也无可厚非,王太太一介商人妇,如今和公府联姻,她能不逢迎李氏?

  但王太太的言行举止让人看不出丝毫掐媚,总是那样的亲热又不过分,李氏当然被亲家母拍的舒服之极。

  自从和王家联姻,沈原那鼓捣自己财产的劲头也泄了,她就是鼓捣的再厉害,王家随手送的礼就让她之前鼓捣的没了任何意义。

  她生日了,王家给她送了生辰礼,大妮也不过自己弄了几样绣品打发了她,王家送的衣裳料子摆件等物都不说了,特别是那一匣子珍珠,几块羊脂白玉和成套的宝石头面,就把沈原辛苦弄到手里的几十亩地给比到了脚底下。

  那羊脂玉还是料子,整块没有一丝瑕疵,泛出温润油亮的光泽,摸上去细腻无比,关嬷嬷也赞叹“这几块料子拿给玉坊雕琢,无论是出镯子还是簪子都是极难得的,二姐姐儿让雕个整套的头面,等年纪大了,可当得好东西佩戴保存。”

  沈原就道“那王家怎么就这么富呢?”

  关嬷嬷笑道“王家几代经商,攒下这些家业也是正常,可惜的是王家未有人出仕,就是做生意也不敢过于露头,如今和咱们家结了亲,那是再无顾忌的,家业不得再扩大几分。”

  也是正理,现在沈原不再折腾扒拉自己的产业了,她发现地位才是最好的产业,沈家之前是什么形容,如今又是如何?还不是地位往上升了,钱财跟着就来了,小门小户一年辛苦到头,也不过糊弄一家子的肚皮。

  王家经商可不是一代两代的事,据说祖上就是货郎出身,王家宗祀里还供着老祖宗挑货的担子呢。

  沈原的敛财速度完全比不上李氏收礼的速度,就是她自己,也是礼物来的多且快,产业的收益可以忽略不计。

  既然不用计较蝇头小利,沈原就把目光放的长远了,关嬷嬷偷偷松了口气,公府小姐,一门心思想些黄白之物,虽则因着出身受限,也不能如此一直短视啊。

  偏偏这二姑娘自己注意正的很,谁说也不会听的,爹娘又不管,竟是任她想如何就如何的。

  自从来了这里,沈原其实也在思索自己的出路,女人,无论是什么时代的女人,大众能接受的出路就是嫁人,现代略微好一点,只要你有能耐养活自己,扛得住来自亲人朋友的压力,你能选择独身一辈子。

  古代的话,独身女人的下场几乎都很悲惨,除非你是公主,沈原现在的身份很高,但是不贵,她想在古代生活的自由,就得另辟蹊径。

  别看沈大寿和李氏也在不拘着她,那是她还小,等到她长大了,沈家肯定压着她嫁人,她再扑腾都没用。

  哪怕她拳脚工夫厉害,还能对抗整个社会?

  想要掌握话语权,沈原需要的是不逊色于男子的功绩。

  那让她去参加科考?别逗了!

  做慈善博好名声?你不嫌弃夺别人风头命长,你就去干!

  那怎么办?

  沈原也在考虑啊,好啊现在年岁还小,可以慢慢考虑实施。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5-1116:15:15~2020-05-1217:30: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溪砸16瓶;5855357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