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二十二
作者:打瞌睡的田园猫      更新:2022-03-02 17:22      字数:4464
  第二天,明辉帝问起了大臣这件事的始末,最后道“当地官员考评学子是怎么做的?这种品性低劣之人如何过得了春闱?”

  众人心下一凛,这就是沈家人的影响力!直达天听,有的人费尽全力都不得见天子一颜,沈家人能和陛下拉家长!当然,这回沈家人没错,就是在太后那里沈原说的话也是堂堂正正,她都说了那是这几个狂生的私人行为,不能搞连坐,她也没说那几个考生的籍贯。

  就是御史都找不到沈家半点错处来,难道听到有人侮辱自己还要一动不动吗?

  就是后续处理,沈原也没仗势欺人啊,,只能说那些狂生本就品格低下,否则也不会在酒楼这种地方大声谈论人家闺阁女子,还要言语间看不起农人,就算革掉功名也是活该,现在不过是错了一科考试罢了。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那几个家伙在仕途上已经无望了。

  但是大家第一次正视沈家人对太后以及明辉帝的影响力。

  这件事搁在旁人家,那姑娘回来肯定会被念叨上好久,不管是叫了礼部官员还是亲自动手打人,都挺骇人听闻的,可在沈家,李氏只叨咕了一句“你可忒大方,给人送上等席面,怎么不给我送一桌啊!”

  关嬷嬷绝倒。

  沈大寿看着是一句话没有,据说,那只是据说,那伙狂生被革了科考资格回家,如今出门,只有家里是巨富的,才能拉得起一支车马仆从护送,余者都是跟着镖队商队出发,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可不敢独自行走。

  他们找了好些镖局商贾,人家要么不接,要么狮子大开口,附队走的银钱开出了高价,那伙人无奈,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沈家管事好像在这中间跑了不少腿,那都是据说了,也无人关注。

  等到这伙人两手空空,破衣烂衫回到家,他们做下的事邻居亲朋都知道了,那日子也可想而知。

  接着说大妮的亲事,因着这件事,大妮的亲事看似也受了一些妨碍,这二姑娘都能一个打四个,还把人脸都给打肿了,那这沈家大姑娘又是如何形容?娶回家把儿子打的臭死,将来可怎么好?

  李氏看着似不大在意,关嬷嬷却发现李氏上火了,嘴里长了泡,吃啥都不香,关嬷嬷私下问了,李氏才到“气死我了!我的闺女又不是不讲理的人,那几个嘴里长疔的自己发昏,关大妮二妮什么事,都是一群睁眼瞎!”

  李氏是个典型农妇,乡下时遇着有的男人嘴里不干净,都敢兜头打过去,在她看来女儿打人算什么,自家占理,又不是没打过,京里的贵妇人反倒个个像鹌鹑,还要说女孩儿太剽悍不好,不好个鬼,逆来顺受那才是怂蛋!

  好几家李氏勉强看的过的人,人家在亲事上都打了退堂鼓,李氏能不心里火烧火燎?这上面关嬷嬷也没办法解决,只能多宽慰李氏一下。

  随着秋闱落幕,状元榜眼探花出炉,大家的目光都在这群才子身上了,这一届的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年岁较大成亲有了孩子的,京都豪门就是想给自家闺女找女婿,也不能从他们着三个里挑。

  那就从二榜进士里选吧,也算是青年才俊了,二榜进士没成亲的也就几个,豪门们扒拉来一看,似乎并不称心,不是这个不好就是那个不好,看在才华的面上,可以拿旁支或者庶女出来笼络几个人才,余者也就不稀罕了。

  沈家这里倒是接到了二甲第一名高传胪家的帖子,高母遣官媒向沈家提亲,高家只是寻常人家,祖上或许有过风光,现在已经泯灭了,高传胪的父亲早就过世,高母为了儿子的前程,变卖老家财产,带着儿子在京城定居赴考。

  如今高家在京城有着一处二进小院,还有大概七八十亩的田地,母子二人吃穿嚼用,省着点也够了。

  高传胪的榜单下来,高家的门槛媒人也快踏破了,毕竟是二甲第一,传胪之身,三年后授官,未来可期啊。

  甚至也有高门愿意许亲,只是人家没拿嫡女,拿的是旁支或者是庶女。

  高母考量再三,觉得儿子娶高门旁支庶女太委屈了,看来看去,看上了沈家,高母倒是有自己的想法,沈原出手揍人虽然让大妮变的乏人问津,可在高母看来,那是沈家二姑娘干的事,不和大姑娘相干,高母打听过沈家,未闻任何太过出格之事。

  她甚至偷偷见过大妮,那是李氏去上香带着大妮,高母看到了,沈原她没见到,大妮就是一个普通女孩,决计没传说中的彪悍,何况沈家土包子出身,自家可是清贵的读书人,将来这个媳妇还是好掌控的,所以决定向沈家求娶大妮,帝都豪门看不上沈家,对高家来讲这却真是一条通天梯,要知道沈大寿身上可是公爵,如今明辉帝尚未亲政,这国舅老爷世人也不大放在眼里。

  可是皇帝将来肯定会亲政,到时候谁家有沈家荣耀?沈家人丁稀薄,独子年岁还小,高传胪成了沈家女婿,沈家人一定青眼相待,娶了高门的旁支庶女,人家不会把高传胪太放在心上,就像一亩地里一根苗,和一亩地里千根苗,那个受重视,自然一目了然。

  其实帝都豪门也真是心里苦,谁说咱们看不上这公爵家的?,那不是沈家刚刚从泥坑里爬出来,我们就是想结亲,也下不去手啊,咱们家的男孩子就是庶出也是从小念书识字的,和沈家结亲,家中的嫡子长子舍不得,拿庶子吧,别说沈家会误会,就是家里的孩子也不愿啊!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不错,可总不能按着死不愿的脑袋强迫孩子取个乡下姑娘啊!

  十六七的公子哥儿,向往的或是面容柔美,腹内有才华,或者是活泼可爱,明丽漂亮的姑娘,沈原还能说一句锋芒毕露,沈大妮,呃,实在没词形容啊!

  就是关嬷嬷的眼光看,这么多求亲的人中,也只高家能入眼,家中人口简单,也没一贫如洗,最重要的是高传胪本身学识出众,将来可说一句前途不可限量。

  大妮嫁过去,高家肯定得供着,怎么看这亲事都不错。

  这时候白都尉被手下的王百户也请托向沈家求亲,王百户红着脸道“我知道我配不上国公府的姑娘,可是我就是想试一试,要是不行,那我也就死了心了。”<

  br />

  王百户名叫王承祖,家中巨富,他从小不爱念书,只爱刀枪棍棒,家中还有两位哥哥,这两哥哥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念书也差了点,王家的家业倒是兴旺了,可是家中一个能出头的都没有。

  王老爷见小儿子爱拳脚,就大把的银子请了武师傅教小儿子拳脚,然后银钱开道给儿子塞五城兵马司去了。

  进去后也不过是个小旗,王承祖也算伶俐人,加上手上功夫也来得,在兵马司干的不错,机缘巧合下就被白都尉给弄进了禁军,慢慢的也做到了百户,上回护送沈家人,王百户也在其中。

  这一路上王百户自然没和大妮有多少接触,不过大妮是沈家老大,从小就习惯了照顾弟弟妹妹,这一路上看到这些士兵有什么需要的,她随口就吩咐下了,王百户也留意了大妮。

  不过那时候他可没别的心,人家沈家是国舅老爷,他一个小小的百户就是把手伸的再长也够不到啊!

  后来不是沈家请白都尉教沈大郎拳脚么,白都尉有时候当值去不了,沈大郎现在也是打基础,有时候就让王百户过来。

  那时候沈原正在统管沈家事,大妮就去照顾弟弟,人家王百户过来,大妮也顺便照顾了,也就是关心一些吃的喝的穿的,再就是拿温水给他们洗手洗脸什么的,练习拳脚难免也会损坏衣物,大妮就一并缝补替换了。

  大妮当然不会和王百户私相授受,就是小伙子不知怎么的看上了大妮,回家一说,自家爹娘看着儿子目瞪口呆。

  他爹更是语重心长道“儿啊,咱们家做白日梦也得有个谱,你就是看上人家尚书大人家的女孩儿,哪怕家财散了一大半,你爹娘也能试着去求一下,毕竟尚书家也有旁支庶女不是,人家国舅老爷的嫡女……国舅老爷又是公府门第……你爹我就是把家财散尽,就怕媒人上门被人家打出来!”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啊!

  王百户也垂头丧气了。

  后来听闻那些狂生的事,加上又得知沈家拿到的求亲帖子的人家是怎么样的门第,他的小心肝又开始跳了,无论如何他好像也没比那些人家差多少啊,最起码自己家也有有钱这个条件在啊。

  他就自己去和白都尉吞吞吐吐的说了,不过也说明“要是将军觉得属下实在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那我也不敢这么冒昧的。”

  白都尉倒是知道沈家的尴尬,说是公府门第,毕竟毫无底蕴,沈大郎想要娶个名门闺秀容易,那是因为沈家有公侯的爵位,那些豪门看在爵位上都愿意把自家姑娘嫁过去,可是娶媳妇就两样了。

  得沈家过个几代,家中姑娘调理的像样了,最起码脱了泥腥气,这才能娶回家,如今的沈大妮,那些高门贵族还真看不上。

  所以这位百户也不是没一点机会。

  白都尉主要是觉着这个属下也是个机灵人,且拳脚来得,将来要是有机会肯定能往上升一升,假如娶了沈大妮,王百户的前程那肯定是更加闪亮,这小子倒是实心实意看上了大妮,所以也能试一试。

  白都尉就和沈大寿说了,沈大寿把王百户也列为了考察人选,让李氏一并查看。

  李氏看着这些帖子就头疼,真是没几家入眼的,不是庶子就是快要破落的人家,纷纷把沈家当成了跳板摇钱树,真当她傻啊。

  能看得入眼的也就家,那高传胪和王百户也位列其中。

  无论谁看,高传胪肯定要比王百户的前程好,人家现在是传胪,几年后就能授官,能当上传胪的必定也不是多呆板的人,一步一个脚印上去也是稳稳的,加上科举出身,那么金光闪闪。

  王百户呢?一个商户之子,百户算什么?品级都没有!王家巨富又怎么样?沈家如今是缺钱的人家吗?只要明辉帝不倒,沈家且能继续富贵下去呢,王家给沈家提鞋都不配!

  所有人都认为高家得胜的几率更大。

  沈原在这点上也不好乱出主意,毕竟她对两人都不熟,倒是王百户见过几面,是个精神的小伙子,脸颊上还有酒窝,一笑特别可爱,拳脚也不错,那知道的也仅此而已了。

  沈原能做的就是拉着大妮偷偷去看了高传胪一眼,人家当了传胪不得和同年来往做文会喝酒么。

  沈家又不是什么规矩人家,让管家查了高传胪的行踪,两姐妹就去看人了。

  高传胪也是一表人才,同人讲话也是温和客气,丝毫没显出傲气来,就是家境普通,身穿的衣服一般了点。

  姐妹两也就偷瞄了一眼,没可能死盯着人家看。

  就是家下人打听来的消息,也大差不差,高传胪只有一个寡母,母子两相依为命,现在儿子出息了,高母自然被人奉承,高家也有不少人打听亲事呢。

  王家就别说了,家产是尽有的,家中三个儿子,两个儿子干的还是老本行,三儿子得了个百户,已经是家里顶顶大的官了,而且两个大儿子都已经成亲,亲家和王家家世也都差不多。

  王家唯一的好处就是不差钱。

  关嬷嬷看李氏摆弄了好些天,又让两个姑娘没羞没臊的亲自去看了人家高传胪,所以觉得李氏选择的多半就是高传胪。

  哪知道最后李氏拍板的是王百户,关嬷嬷都觉得李氏是掉进钱眼里了,怎么能这么坑闺女啊!

  放着将来可能做大官的女婿不要,要个当兵的?如今天下承平,当兵的没有战绩何来升迁渠道,王百户这辈子能当个千户就已经算仕途巅峰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5-1017:00:02~2020-05-1116:15: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ゞ清月ペ22瓶;青青园中葵20瓶;玲玲10瓶;已夏、喜欢甜的兔子5瓶;海水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