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推进
作者:桢轶      更新:2022-06-04 19:13      字数:2232
  大江南北之间,只求一人踪影。这便是帝王最深情的表现。

  彼此,周启言还很年幼,还不知道何为深情,何为爱。但他到底是个受宠的孩子,所以亦能觉察到一些问题:父皇心里有一个人,因为离得很远,反而备受宠爱。

  不,不是“宠爱”,是爱。

  “父皇,您还要我继续说下去吗?”周启言回想起过去种种,“您的所有失态也是为一个人,一段情。”

  他并不清楚那个人与父皇的过往,他只是敏锐地觉察到有这个人的存在。这个人是他们所有人都不可能越过的存在。即便尊重如皇后,受宠如宁贵妃,疼爱如子安。

  “不必了。”皇上似也看出了周启言隐藏在言语后的不满或是不安,“但朕想说,她确实很重要,可你们于朕也很重要。朕不想在你们之间分出高下胜负。”

  皇上自觉心中有所执念,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他其实早已记不清那个女人的脸,可那种美好的感觉却越发强烈了。因而越是身体苍老,他便越是把这种感觉记得清楚。

  他很在意那个人,但他爱的或许并不是她,而是那些朝夕相伴为他殚精竭虑的人们。

  纵然他们只是因为皇权,因为割舍不掉的血缘,可有些感情却是真挚且存在的。因而他们无法相提并论。

  因为他们是不同的存在。

  “儿臣明白。”周启言终于重新露出笑意,“儿臣不该使您为难。”

  “你明知朕不是这个意思。”

  皇上突然觉得有些好笑,这孩子是在吃醋吗?不过吃醋倒也是在意他的表现。他倒是第一次知道这孩子心里对他的情感。

  “若您不是那个意思,那儿臣也不是那个意思。”

  “倒是和朕打起马虎眼来了。”

  皇上还想说些什么,但话语却被门口传来的急促脚步声而打断。但他也不恼,甚至有些惊喜?因为来人也是他想见的。若是这人能带来他想知道的消息就更好了。

  “臣秦少岭参见皇上。”

  “快快平身。”

  见秦少岭前来,周启言也不纠结前事了,他本和皇上一样,都想知道他们心中在意的那两个人如今身在何处?

  “少岭,她们两个有消息了吗?”周启言不顾父皇在场,率先问了出来,“若是有何阻滞,我可以帮忙。”

  “现下暂且还用不到九殿下。”秦少岭向其微微施礼,又转向了皇上,“皇上,臣已查明是何人泄露了我们的行踪。”

  对于周启言的失态,皇上并不恼怒,他知道这就是关心则乱的表现,而自己也是如此,也会如此。

  因而他现在更关心秦少岭带来的真相,“快说,是何人?”

  “臣已抓了一人。”秦少岭抱拳低头禀告道,“是一老妇,丧子媳逃,家中只一小儿相伴,是其孙也。”

  “这与暮暮她们何干?”

  秦少岭并未理睬周启言的急切,只是继续说道:“臣还查到,这镇上有许多未过明面的人货买卖。”

  “你的意思是此人是牙婆?”皇上听懂了秦少岭的意思,可终是有所疑惑,“但此等牙婆竟也敢派人来客栈直接抓人?”

  这似乎不太符合情理,就算是做些不见光的人货买卖,倒也不会似山匪一样上门截人吧?

  “这也是臣最开始的奇怪之处。”秦少岭不急不慢的说着,“昨日下午,在镇上的簪花铺子里,一妙龄少妇和一公子邂逅,可公子最终却选了家中侍女。”

  “咳,少岭,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你就不必多提了。”周启言心里有些发虚,“都是权宜之计,到底闹了笑话,上不得台面。”

  “可我们查的正是这上不得台面之事。”秦少岭细细道来,阐述其中的联系,“在这等小镇上,此事甚大,几乎每个老百姓都在议论。”

  不只是当事人柳杏,在其他被抓问捕的人里,也有不少人说了另一件事:那位侍女曾和一位老大娘交谈过,随后她便钻入了人群。

  “有人见到,暮暮在冲进簪花铺子前,曾被一位姓李的大娘抓住手腕,我已把那人带来。”

  秦少岭抬手,门外就来了一队人,他们押着一中年人缓缓进入。那人哪见过这样的场面?见自己被抓于此,便吓得面青腿抖。

  “各位大爷,我可什么都没干啊!”那人被按于地面,低头跪着,“我只和那小妞……不不不,我只和那位大小姐说过话而已!”

  谁成想,只是看看热闹就会被抓到这里来呢?那人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凑这种热闹了……

  “你莫慌。”皇上倒是拿出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站起来回话。”

  被束缚的身躯得到了解放,那人仍跪在地上,却也偷偷松了松筋骨,他悄悄抬头向上望去,虽不知这些人真正的身份,但他们一定非富则贵,自己得小心应对。

  “各位爷。”他缓缓站了起来,却仍是低着头,不敢抬眼看人,“小的真的不知,小人也只是看了个热闹。”

  “无妨,你就说你看到了什么?”皇上见他仍时间紧张,抬手唤人,搬了张凳子来,“坐下说吧。”

  “谢谢爷!”男人诚惶诚恐又感激不已的坐下了,“我离得远,其实也没见什么。不过倒是和那位小姐说过几句话。”

  “说了什么?”

  “那老无赖……哦!我说的是李大娘,她的孙子丢了。小姐帮她找来着。”男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小姐倒是心善,不过她帮错人了。”

  “为何如此说?”

  “各位爷是外乡人,可能有所不知。”男人缓缓解释道,“那李大娘的遭遇听起来确实可怜,不过也是活该。”

  男人又抬头看了看各人,见大家都等着他讲下去,便也不再停了,“她家跑的了那个儿媳本也是她买来的。卖儿典女本属无奈之事,可若有人主动为之,甚至卖他人之儿女,便是造孽了。李大娘就是这造孽之人,不过她从不亲手过人,只提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