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属于你们各自的修行
作者:浮世月尘      更新:2022-06-02 11:46      字数:2330
  “已夏,你这么早就到啦。我那天一看有你名字就放心了,有人和我作伴了。你旁边有人吗?我就坐这儿啦!”

  一个和已夏相熟的同事进了教室,看到已夏,一脸雀跃地奔了过来。

  已夏的神游被她叽叽喳喳的话语打断,收拾心情,笑着拉开了身旁的椅子:

  “没人,正好你来了。我还担心你会不会和人约好要一起坐,那我这几天可就落单了。”

  就像上学的时候,总喜欢拉着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去上厕所。

  女孩子们好像真的是从小到大,都更需要陪伴,也更害怕孤单。

  两个人刚闲聊了两句,负责带她们这个班的班主任就进来了。

  “是胖东东诶!”和已夏搭伴的同事用胳膊肘碰了碰她。

  已夏回眸看了看她,两个人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胖东东”大名叫张东,是培训中心比较有资历,也比较受大家喜欢的一位教员。

  因为他上课风格比较风趣,中年发福整个人都有点圆圆的。

  所以大家私下都亲切地叫他“胖东东”,并没有嘲讽的意思。

  和很多来这里上课培训的同事一样,已夏也挺喜欢上他的课。

  一个老师真正的水平和威信,大概并不需要靠刻意板着脸,故作严肃来建立。

  已夏一直觉得,不管是航班上的乘务长,还是培训部的老师。

  但凡真正心理素质和业务能力过硬的,一定是那些“内紧外松”,说话做事都春风化雨,张弛有度的前辈。

  不管是在航班上,还是在培训部,已夏都见过一些整个人紧绷到不行的前辈。

  对公司的每一条细则都背得烂熟,从准备会开始,就恨不能先给每个组员进行一场单独测验。

  准备会内容也没什么主次重点,似乎每个细节她都不放心,都要交代一遍。

  飞12个小时的航班,恨不能全程一分钟都不休息不睡觉,生怕组员惹出什么麻烦来。

  要么就是讲课枯燥刻板,几乎在按教程默背,也不允许学员有任何质疑。

  反正最后的结果,都是大家真正记到心里的,少之又少。

  已夏觉得,这些前辈之所以这么刻板,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太紧张,对自己要领导的事没有足够的信心。

  所以只好通过这种严肃压抑的方式,试图提高自己的威信,也让大家在工作中更加谨小慎微。

  其实也不能说这样的方式,就完全没有效果。

  毕竟工作中有不少爱偷奸耍滑的同事,最喜欢看人下菜碟。

  只有看到这种比较严肃的领导,才会收敛一些。

  只是她们的工作毕竟是团队合作性的,如果能让每个人,都在轻松愉悦又自觉主动的状态下去工作,效果应该会更好。

  这就是为什么客人坐飞机,有时会觉得乘务员明明表情,语言都到位得体。

  可就是觉得她们只是没有灵魂的精密仪器,在重复机械地完成任务。

  而有些时候,即便没什么交流,你却依然能感受到,流动在空气里的那种融洽和谐。

  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却又紧密相连。

  一个领导能力优秀的乘务长,或老师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会让自己带领的团队,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张东就是这样的一位培训部老师,他上课时经常和学生互动。

  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对他说的内容有质疑,也可以随时提出来。

  他还经常给大家讲一些以前的飞行趣事;偶尔也会愤青地批判下国内民航制度的“不与时俱进“。

  “你们今天坐在这儿的这些人,也都飞了好几年了。谁来说说,在你们看来,作为一个教员,最重要的是什么?”

  胖东东坐在电脑操作台后面,有些懒散地靠在椅背里,没什么“为人师表”的样子。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人说是严格,有人则说要耐心,也有人说看学员自己的悟性。

  胖东东拧开保温杯喝了口水,略显富态的身子坐直了些,才从容又带着些郑重地开口:

  “当教员的,最重要就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们是教规矩的人;你们自己就得是规矩。”

  下面有窸窸窣窣的议论声,大家似乎都不太明白胖东东的这番话。

  他也不急,气定神闲地把杯盖拧回去,才接着开口:

  “要交到你们手里的那些学员,虽然已经在这里培训了一两个月,可她们还没真的给客人倒过一杯水,也没面对过任何一次客人的刁难。

  更不要说这些事可能都发生在一段一个半小时的航班上,还伴着些气流颠簸。

  想想当初你们自己飞第一班时的情状,她们就是昨天的你们。

  想想当初带你们的教员是怎么样要求你们的,再想想之后一个又一个的航班,你们是怎么做的?”

  胖东东扫了眼下面渐渐安静的小丫头们。

  “咱们都明白,每个人在航班上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

  可能不尽相同,也可能和职责手册要求的略有出入。只要不太过,一般大家都不放在心上。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求同存异的改良”,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除去一个个航班的经验积累,还有就是在你们刚开始飞行的时候,你们的教员给你们打了个好基础。

  而且,是每个人都一样的基础!

  对于我们这种高度依赖团体配合的工作,大家的基础标准都是一样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这不是刻板,而是为了彼此更好的配合。

  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能有不破坏整个团队工作的“小个性化”。”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作为她们完成所有培训检验的最后一关,也是她们开始真正飞行的第一关。

  我希望所有的师父,都能按照流程手册给她们最标准,最规范的指导。而不是把你们自己在日常飞行中的小习惯带给她们。

  毕竟,那些是你们的修行。而属于她们自己的修行,还在以后等着她们。”

  胖东东最后的几句话带着些语重心长的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