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起个诗社
作者:云物苍然      更新:2022-05-28 23:54      字数:2798
  第二日,宴请贾政的亲家、李纨的娘家国子监祭酒李守中一家,亦是热闹了一天。

  接下来便是中秋节,自然也是一番忙碌。至十八日,园子里的菊花都开了,贾母院子中的那几株珍品也皆开始伸瓣吐蕊,只是再过一二天贾政便要出行,贾母便将赏花会定在了二十四,吩咐邢夫人以一等将军的名贴去给相识的人家下帖子,又叮嘱按着那日湘云的说法,给襄阳王府、武乡侯顾家、征虏将军宋家亦是要下帖子的。邢夫人在婆婆面前一向不得脸,见贾母吩咐下来,便想着借此挣个脸面,自是仔仔细细的把事情办了,倒也没出什么差错。

  至八月二十日,贾政拜过宗祠及贾母,按着择的时辰,出了门。贾珍、贾琏、贾环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方各自忙去不提。

  史湘云自她婶娘接了荣国府赏花的帖子,就开始磨着她婶娘,想着去荣国府住上几天。保龄候夫人因着宝玉不在府里,自然不用担心湘云的名声受损,又禁不住她缠磨,想着贾政要出门,那府里肯定也是一番忙乱,便答应湘云在贾政出门后的第三日送了她去。

  湘云见婶娘答应了,便天天数着手指头过日子,待到二十二日一早,便辞了婶娘,带着丫鬟婆子乘车到了荣国府。

  贾母见她过来,也是高兴,拉着她说了一会子闲话,便让她去园子里找姊妹们玩。

  湘云先是去了蘅芜苑,见宝钗并不在家,问了小丫头才知道宝钗去了探春那里。待到了秋爽斋,也不见人影,只有翠墨在家。湘云奇道:“三姐姐呢?不是说宝姐姐过来了吗?”翠墨笑道:“史大姑娘来的正巧,我们姑娘刚刚和宝姑娘商量着要借着赏菊花起个诗社,现在往二姑娘那里去了,您也过去吧。林姑娘、四姑娘还有珠大奶奶那里也都派人去请了。”

  湘云听闻,拍着手笑道:“合该如此,只是她们忘了请我,我还要罚她们呢。”一面说,一面同翠缕往紫菱洲来,只见宝钗,黛玉,探春,惜春已都在那里了。

  众人见她进来,都笑说:“来的正好,还想着等赏花会那日你来了再告诉你呢。”湘云笑道:“刚刚还和翠缕你们把我忘了,要想个法儿罚你们。听你们这样说,可见也是想着我的,倒也是不能罚了。”又说:“我虽不能,只得勉强出丑,容我入社,扫地焚香我也情愿。只是怎么想起来起社了?”

  探春笑道:“我不算俗,偶然起个念头。近日闲来无事,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我等居于园中,也是栖于泉石之间,风庭月榭。再加上宝姐姐和林姐姐在歌词诗赋上又都是有才的,便想着不如仿效那东晋谢安,一同写诗作文,虽不比那些须眉男儿,却也是自有一番天地。”

  黛玉坐在桌边,手中端着一盏茶,轻抿了一口,笑道:“你们只管起社,可别算上我,我是不敢的。”迎春笑道:“你不敢谁还敢呢。”湘云也说:“这是一件正经大事,不要你谦我让的。大家都出个主意。”

  正说话间,李纨也来了,进门笑道:“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春天我那院子中杏花开时,看着那几百株齐齐开着,如喷火蒸霞一般,便有这个意思的。我想了一想,我又不会作诗,瞎乱些什么,因而也忘了,就没有说得。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你作兴起来。”

  黛玉笑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姐妹妹的字样改了才不俗。”李纨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

  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众人却说:“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瘰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略一思忖,说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

  黛玉却抿着嘴儿笑,湘云见了,问道:“林姐姐为何发笑?”黛玉笑着指着探春说道:“你们快牵了她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又笑,说:“古人曾云‘蕉叶覆鹿’,她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探春也跟着笑:“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林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

  李纨笑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早已想了个好的,也只三个字。”惜春迎春都问是什么。李纨道:“我是封她‘蘅芜君’了,不知你们如何。”探春笑道:“这个封号极好。”湘云道:“我呢?你们也替我想一个。我们家里如今虽有几处轩馆,可惜我又不住着,借了来也没趣。”宝钗笑道:“前几日听老太太说,你们家也有这个水亭叫‘枕霞阁’,难道不是你的?如今虽没了,你到底是旧主人。”众人都道有理,便定了“枕霞旧友”。

  李纨见他们几人定了下来,转过头问迎春和惜春:“二姑娘四姑娘起个什么号?”迎春笑道:“我们又不大会诗,白起个号作什么?”探春道:“虽如此,也起个才是。”宝钗道:“她住的是紫菱洲,就叫她‘菱洲’,四丫头在藕香榭,就叫她‘藕榭’就完了。”

  李纨道:“就是这样好。但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管情说了大家合意。我们七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我们三个各分一件事。”

  探春笑道:“已有了号,还只管这样称呼,不如不有了。以后错了,也要立个罚约才好。”李纨道:“立定了社,再定罚约。我那里地方大,竟在我那里作社。我虽不能作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客,我作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不作,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作一首。你们四个却是要限定的。若如此便起,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骥了。”

  迎春惜春本性懒于诗词,又有薛林在前,听了这话便深合己意,二人皆说:“极是“。探春等也知此意,见他二人悦服,也不好强,只得依了。因笑道:“这话也罢了,只是自想好笑,好好的我起了个主意,反叫你们三个来管起我来了。”众人听了皆笑起来。

  黛玉笑道:“既已经定了,到底还要起个社名才是。”探春道:“俗了又不好,特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因着是借着赏菊花会开端,陶渊明《九日闲居》诗序:“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就叫个九华社罢。”众人齐齐赞好。

  湘云笑道:“既这样,咱们就往稻香村去,就现做了来。”李纨笑道:“都是你忙,现在时辰也不早了,再过一个时辰就要吃饭。倒不如趁着这个功夫去园子里逛逛,那些个菊花开的甚是热闹,你们也方便在腹内打个草稿。等吃了饭再到我那里也不迟。”众人见她说的在理,便约了个辰时,说好未正三刻到稻香村,便相携着去园子里观菊,李纨也自是回了稻香村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