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四十章红楼40
作者:萧凌凌凌      更新:2022-06-06 20:56      字数:6807
  瑞王那边明面上在养病,桑语帮不上什么忙,但冲着她冲喜成功了,把瑞王的小命保下了,她时不时还要过去一趟。

  而宫里为了表示对瑞王的关切,三不五时选桑语进宫,这次也一样,并且来宣口谕的太监还特意提了,“娘娘听说林如海林大人的女儿在府上,让郡主带去宫里见见,都是忠臣之后,皇上且关照着呢。”

  桑语听了点点头,“公公且放心,我明日就带林小姐进宫。”

  让人使了银子,送走了宣口谕的太监,她立刻去林黛玉的院子,和她说了这件事。

  林黛玉有瞬间的慌乱,然后慢慢镇定下来,小心地询问,“桑姐姐,皇后娘娘宣我进宫,可是有什么事?”

  “无事,是你父亲在江南官做的好,皇上和上皇都是赞扬的,娘娘知道你进京后,自然要宣召你的,放心,只是走个流程,我也会在的,你不必忧心。”

  从新年后,这样的流程每个半月都要来一次,桑语早已经习惯了,让李嬷嬷给林黛玉突击一下进宫请安的规矩,剩下的就不管了。

  不过是林黛玉要守孝,穿着上要注意一点,既不能太素净,碍了贵人的眼,也不能花枝招展的,显得不孝。

  这个桑语已经驾轻就熟了,直接给林黛玉送了几套适合的衣服和首饰,完全合乎规矩的,让她怎么搭配都可以。

  早在把人接过来的时候,她就预料到了会有这一出,提前让人给林黛玉量了身形,准备好了。

  第二天一早,把诚哥儿他们送去上学,就拉着林黛玉坐上了马车。

  这个时间点,已经过了大臣们上早朝的时间,所以内城的马车并不多,行人看到是郡主府的,都会避让开,因此一路顺风顺水,没多久就到了宫门口。

  侍卫检查过腰牌,知道是永宁郡主府的,就直接让行,马车接着往里行驶,绕过中央往左侧行驶,过了大概一刻钟,马车停下,桑语和林黛玉下马车。

  从这里开始,就要换成坐轿子了,直到皇后的坤宁宫门口才下去自己走路。

  当然了,这是公主郡主的待遇,她要还是之前的县主,是享受不到这好处的。一般的贵命妇下了马车就只能步行,即便是贾母那样的超品国公夫人也不例外。

  林黛玉只是朝臣之女,本该是步行的,不过她年纪还小,桑语就拉着她一起上轿子了,这是六人抬的轿子,加上一个六岁的女孩儿,也不会重到哪里去。

  轿子就坐了半个时辰,总算到了坤宁宫门口,这会儿皇后已经见完了宫妃们,也差不多处理了大小宫务,剩下的时间就是接见命妇,桑语自然是第一批的。

  她一下轿,立刻有宫女迎着往内殿去,其他早到的命妇只能等在外殿,慢慢地排队。

  在这里不讲究先来后到,也没有个轻重缓急啥的,都是内宅女子,说的不是谢恩之类的,就是儿女婚事,还真没什么可急的。

  因此这里讲究身份,身份高的即便来的晚,也能最早被皇后接见。身份低的,你就是最早来,也得排到后面去。

  一般后宫只上午让进人,都不留人用午饭的,所以有些人等着等着就中午了,要是没事说只谢恩,那就跟着其他谢恩的人最后到皇后面前磕个头了事。要是还想请个旨赐个婚啥的,以后再来吧。

  宫里就是这么现实,原本桑语只是郡主,她没可能一来就被皇后召见的。但她现在不是未来的瑞王妃嘛,那就大不一样了,说是皇后的堂妯娌,但在皇帝和上皇心里,瑞王和亲兄弟亲儿子还亲,所以皇后待她就和待忠顺王妃一样好。

  忠顺王妃还比不得她,毕竟瑞王身体不好嘛,皇后这个做嫂子的,得时时关照着,就要经常召见桑语进宫,见得多了感情自然就处出来了。

  而且说句不恰当的话,无论瑞王死不死,只要她能在瑞王死之前嫁入瑞王府,她就能坐上宗室女眷第一梯队。

  在宗室也是论身份排队,皇后不属于宗室范围,所以宗室里最尊贵的除了宗令寿王和世袭罔替的康王,就是皇帝的兄弟姐妹们。

  现在上皇退位了,上皇的兄弟姐妹就要倒退一射之地,哦,上皇也没啥兄弟,姐妹也就剩下一个,就是大长公主。

  新帝的兄弟,都被太子杀得差不多了,剩下那几个,除了忠顺王爷,都还没长大呢。

  所以瑞王是和新帝最亲的兄弟了,再加上他干的种种事,说是两代帝王的心腹都不为过,等到桑语和他成亲,就能一跃成为宗室女眷中的话事人之一。

  而皇后对她这么亲切,也有拉拢她的意思,本朝的皇室女眷地位高,要是她们存心给皇后找茬,她即便是皇后,也会焦头烂额的。

  所以本朝的皇后相当不好当,既要管理后宫,照看嫔妃和皇子们,协助皇室恩宠朝臣的家眷,还要照顾好公主妯娌,宗室王妃们,那真真是一个累死人不偿命的活。

  忠顺王爷从小就跟在新帝屁股后面跑了,忠顺王妃也一样,和皇后的关系处得非常好,所以她不用拉拢。

  新帝的那些姐妹,以往在宫里被甄贵妃打压的多,日子没有上皇的姐妹过得舒心,就养成了温婉的性子,皇后给施点恩,比如给已经成婚的公主生下的女儿讨来郡主的封号,她们就会很听皇后的话了。

  至于儿子,那要皇帝来裁决,得这些外甥们让他看得上眼,他才会下旨封爵。

  那些公主们也聪明,知道自己和四皇兄的关系一般,能给女儿捞到一个郡主的位置,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多的不强求,然后把长成的儿子,送到忠顺王爷身边,或者瑞王的手下当差。

  明着说跟着舅舅学习,其实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转而帮新帝办差。

  因着这层关系,那些公主们对桑语可好了,不说处处捧着吧,在她面前绝对一点傲气也没有。

  所以说,即便她封了郡主还有封地和食邑,都比不上一个未来瑞王妃的名头。

  也因为这个,她是到哪里都受到优待。

  皇后刚把宫务处理完,还没来得及喝一口茶,听她到了立刻让人宣她进内殿。

  桑语笑着给皇后行礼,还没蹲下去呢,就被人亲切地扶住了。

  “郡主快坐,常来常往的,不必这么多礼。”皇后年纪三十几许,保养得宜,脸上看着才二十多,皮肤白净,性子温和,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美人,但她气质雍容大气,温和不失威严,谁看了都说有母仪天下的气度。

  而且皇后也有这个底气,她娘家家世好,祖父是内阁大臣,父亲叔父都是上皇信重的宠臣,新帝登基后,父子三人天天上折子告老还乡,为的就是不叫人说皇后母族势力大,有外戚之嫌。

  新帝拦了又拦,就连上皇都出面劝了,也没挡住人家辞官回乡的心意。

  这不,几日前皇上已经批了,可就是这样,皇后也不怕娘家没人撑腰,她有三个亲哥哥,两个堂哥哥,还有四个弟弟。

  五个哥哥全都中了进士,最年长的已经做到了四品官,在外任知府,其他哥哥们官位小些,但一个个风华正茂,怕什么的,早晚能升上去的。

  而四个弟弟呢,一个军人,两个秀才,还有一个才八岁,却是真真正正的神童,三岁能文,四岁能颂,六岁写的诗就让人赞不绝口。

  皇后的祖父把他往名士上培养,日后做个名满天下的大儒,只要不走歪了,那妥妥是前途无量啊!

  什么叫书香门第,什么叫进士之家,这就是!

  有这些能干的兄弟在,即便祖父父亲和叔父都退了,皇后的底气也十足。

  更何况她还有嫡子,两个亲生的儿子,一个目前十二,肉眼可见的聪慧懂事,就连瑞王都夸过的。还有一个才三岁,虎头虎脑的甚是可爱机灵。

  新帝对这个两个嫡子,一个倚重一个宠爱,其他庶子在他们面前,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说,皇后的位置非常稳,再加上她本人的性情才华,就没有不夸的。

  她对桑语很亲近,笑意盈盈地和她拉家常,然后又问到瑞王的身体。

  “还是老样子,皇上和娘娘也不必忧心,养着就是了。”桑语笑着道。

  “还要多亏了你精心,佑升那个身子啊,要没有你在,还指不定怎么了。”皇后拍拍她的手,温言夸赞道。

  “我也没干什么,就是拦着他瞎折腾而已。”桑语谦虚道。

  “都是一样的性子,皇上也如此,忙起来就不管不顾,怎么劝都不听。我说都说不动他,还是又一次父皇发了火,才让他消停了点,按时吃饭睡觉。”皇后说着说着就叹气。

  “那娘娘可得劝着皇上点,瑞王那里我也是让奴才提醒,要是说了不听,我只能亲自去盯着,实在太不听话了。”桑语愤愤地道。

  皇后噗呲笑出来,“都说瑞王对你情根深种,也只有你能劝着了。”

  “哎,娘娘您这么打趣起我来了,算了算了,不说这个了,再说下去我就要脸红了。”桑语把林黛玉拉过来,介绍道,“娘娘你可不知道,我发现了好漂亮一女娃娃,瞧瞧,林如海林大人的闺女,是不是长得和天仙似的。”

  “我瞧瞧,果然精致漂亮,当年林夫人就是一等一的美人儿,她的女儿也不逞多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皇后顺势拉着林黛玉的手,夸赞道。

  “那可不,这么可爱的女娃娃,比我小时候都不差了,我喜欢得不得了,就没忍住留在郡主府多住些时候。”桑语言笑晏晏。

  &nbs

  p; “你啊,厚脸皮,我不信你小时候有她这么漂亮。”皇后打趣道。

  “娘娘您看我现在的长相就知道了,我这么好看,小时候能不美?”桑语义正词严。

  她可没说谎,原主小时候虽然病弱,那是真的好看,和林黛玉也不遑多让,就连气质都很像。

  只不过壳子换了一个人,呈现出来的气质就完全不一样了,但样貌却依然好看。

  而且她用灵泉水调理好了身体,就越发地粉面桃腮,美若天仙。

  说实话,就她现在这副样貌,得亏被赐婚给了瑞王,不然她出门就要带着围帽,有时候太漂亮也是一种错。

  皇后假装细细端详她的脸,“也是,我们未来的瑞王妃可是个大美人,一般人可比不上。”

  “那不正好配瑞王嘛,那么好看一美男,我要不长好看点,怎么配得上。”桑语完全不害臊,直白地把喜欢瑞王的长相摆在明面上。

  大殿内所有人,包括严肃的尚宫在内,都忍不住被逗笑了。

  林黛玉在这样的氛围下,也渐渐放松下来,被皇后拉着,聊了好一会儿诗词歌赋。

  对于这样小小年纪就出口成诗的才女,皇后肉眼可见地喜欢,出宫的时候,给她赏赐了不少好东西,还让桑语多带她进宫来玩。

  桑语点头答应,转眼就抛到脑后了,她自己都不喜欢有事没事去宫里,更何况是林黛玉呢。

  回府之后,林黛玉询问过桑语的意见,就把那些赏赐分了分,挑选了几样特别喜欢的,剩下的都送到荣国府,孝敬外祖母和长辈们,姐妹兄弟那边也不落,每人都得了一份。

  都是上贡的好东西,大伙得了一个个都很高兴。

  贾母惦记林黛玉,还特意打发了王熙凤过来接人。

  桑语好笑,“怎么着啊,这才住了几天,不放心让你林妹妹陪着我啊。”

  “看您说的,您只说她在郡主府住了几天,怎么没说她在贾家住了几天。”王熙凤和桑语相处了几次,就摸清了她的脾性,知道她只是在开玩笑,也笑嘻嘻地打趣。

  这话也对,林黛玉进京后,在荣国府住了三天就被她接来了,反倒是在她郡主府住了大半个月。

  “那谁让我喜欢林妹妹呢,你要是没有个正当理由,我偏就不让了。”桑语哈哈大笑,还假装伸出手,拦着王熙凤。

  “那我可得好好想个正当理由,不然都救不出林妹妹了。”王熙凤也大笑。

  完了她开始说起这次来的目的,“薛家来人了,老祖宗的意思,是接妹妹回去,见见远客。再一个,老人家也想念外孙女的紧,时时念着,郡主您就行行好,快放了林妹妹回去吧。您要再拦着,我也赖着不走了,省得回去后老太太捶我。”

  “那感情好,正好我缺个说话聊天的妙人儿,把你留下,那日子可不就畅快了?”桑语笑着招呼丫鬟们,“来来来,快给琏二奶奶收拾房间去,我今晚就要把人留下。”

  “嘿,你要这么说,我还真就不走了。”王熙凤叉腰,大马金刀的盘坐在椅子上,就好似那土霸王一般。

  一时间整个花厅笑作一团,林黛玉打外面进来,见到众人笑成这样,好奇道,“桑姐姐和二嫂子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没事没事,”桑语拍拍手,“你东西收拾好了吗?把那些喜欢的书本都带上,等看完了再打发人送回来就是了。”

  “都收拾好了,桑姐姐放心吧,一本都没给您留,全带着呢。”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林黛玉也放开了不少,开始会和桑语打趣了。

  “嘿呀,小小年纪莫要学了你二嫂子的霸王脾气。”桑语轻拍她的头。

  林黛玉这才知道他们刚在说什么,噗呲一声笑出来,“那不能,二嫂子的脾气,那是少有人能及。”

  “嘿,好你个林妹妹,连你也要打趣我了。”王熙凤跳起来,笑着去抓林黛玉。

  林黛玉忙要躲,跑到桑语身后,桑语帮着拦王熙凤,时不时还往她身上挠痒痒。

  众人笑作一团,这时丫鬟进来回报,“诚少爷和谚少爷知道林姑娘要走了,特意过来送客。”

  桑语让他们进来,不一会儿谚哥儿就哒哒哒跑进来,一把扑倒林黛玉身上,差点把她扑个倒仰,好在身后有丫鬟护着,这才没事,“林姐姐,你要走了吗?你别走,留下来。”

  林黛玉看着他眼巴巴的样子,忍不住心软,“是呀,姐姐要回外祖家。”

  “外祖家在哪?我是不是要好久不见林姐姐了?”谚哥儿扁扁嘴,眼泪都要下来了。

  “我外祖家是荣国府,不会的,你要是想我,可以给我写信。”林黛玉特别有耐心,谚哥儿问什么,她就答什么,一句句哄着。

  “写信要好久好久的。”谚哥儿知道写信,姐姐和哥哥会给族爷爷度伯伯他们写信,但要好久才能看到回信。

  说起来,他也想族爷爷他们了,不知道大伯家的大黄狗怎么样了。

  “不会,你让赵管家派人送信,半天就到了。”林黛玉摇摇头,“都在京城呢,不远。”

  “真的吗?”谚哥儿眼前一亮,他知道都在京城的意思,“那我可以去找姐姐玩吗?”

  “这个?”林黛玉迟疑看向桑语。

  桑语拉过谚哥儿,“你还小,出门姐姐不放心,不过你要是想林姐姐的话,可以和姐姐说,姐姐派人接你林姐姐来玩,好不好?”

  谚哥儿猛点头,“那明天?”

  桑语哭笑不得,“最少也要半个月,怎么能今天回去了,明天就接回来呢。”

  “半个月?”谚哥儿迟疑,“好久哦。”

  桑语拍拍他,询问欲言又止的诚哥儿,“诚哥儿,你想和玉儿说什么?”

  诚哥儿犹豫了一下,拿出一张纸,递给林黛玉,“这是我找夫子要的学习进度,这是接下来一个月我要学的内容,你不要忘了学习。”

  这半个月,诚哥儿和林黛玉每天都在比进度,学习的热情高涨。

  要是赢了林黛玉,他会非常高兴,积极地指导林黛玉功课。要是输了,他当晚回去就会学习到很晚,势必要赶上进度。

  这股子热忱,看得桑语头皮发麻,还是六岁的孩子,就拿出了备战中考高考的态度吗?

  然而这两人谁也不觉得辛苦,反而兴致勃勃,斗志昂扬。

  桑语也是第一次知道,林黛玉的内心是这样顽强不服输的性子,那她又是怎么发展成书里那个伤春悲秋的样子?

  难道是荣国府里没人和她比,导致她没有目标,就一个劲地琢磨鸡毛蒜皮的小事,对负面的情绪又太敏感,所以才那样的?

  想想好像也说得通啊,在贾府,才华能和她比的,只有薛宝钗,可薛宝钗因为家里的缘故,时时强调安分随时,不争不抢。

  贾宝玉没那个读书心思,贾迎春是木头人,贾探春更关注管家理事,贾惜春年纪小,又痴迷画画,数来数去,还真没有一个比林黛玉竞争学问的。

  时间久了,她也就没了力争上游的心,更多地琢磨那些诗情画意的情绪去了。

  照这么说,诚哥儿这样倒不失一件好事,天天和林黛玉比着功课,想必为了赢,林黛玉也没别的心思去关注那些小事了。

  什么宝玉更亲近谁,哪个小丫头又说她小话了,谁谁谁送花的时候,独留她到最后。

  这些在比赛学习中,都不值一提。

  即便林黛玉聪慧,但要真的在没有夫子的教导下,学得和诚哥儿一样好,那也要花费更多的心思。

  而林黛玉回荣国府后,是没人教的,虽然贾府也给贾迎春她们请了夫子,但也就是认认字,学个基础,不做睁眼瞎就是了。

  但以目前林黛玉的学识,早就过了那个阶段,诚哥儿也一样,已经跟着夫子在精读四书五经了。

  所以林黛玉想要和诚哥儿一样好,除了偶尔写信请教桑语,在贾府,她就只能自学。

  诚哥儿也知道这个,所以在说之前,犹豫了很久。

  实在是他有夫子,而林黛玉没有,他即便赢了也胜之不武。

  可不比了吧,他又放不下,林妹妹真的很聪慧,就连姐姐都说她心有七窍,聪慧异常,这样的人不学习就浪费了。

  诚哥儿从来没想过,林黛玉是个女子,实在没必要学他那些,只觉得,像姐姐林黛玉这样的人,就该学习。

  这也是桑家家训,不是吗?

  林黛玉没有多想,也没觉得自己没夫子就会输给诚哥儿,干脆地接下挑战书,脆生生的道,“好!”

  “那你有不懂的,可以写信给我,或者姐姐,夫子教学的笔记,我会多抄一份给你送去。”诚哥儿双眼晶亮,眼中都是熊熊战火。

  林黛玉也不逞多让,“哼,我绝对不会输。”

  桑语笑意盈盈。

  王熙凤:……读书人真可怕,这么小就这么上进了,想她六岁的时候在干什么?跟着哥哥后面爬树,还是偷偷去花园里摘花?

  嗨,果然书香门第出来的,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