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初闻章老
作者:泮生      更新:2022-02-27 17:46      字数:3168
  “还站着做什么?快坐下来,待会儿这馄饨便凉了。”穆苏停下看了看身后站着的得荣说道。

  闻言,得荣连连摇头拒绝:“如此不合规矩,得荣怎能与少爷同座一席。”心下却是十分感动。

  “出门在外,何必讲究那么多?”穆苏说了一句,命令得荣坐下。

  最终,得荣还是坐下用了那碗馄饨。

  那小哥虽有些畏惧这一看便来历不小的客人,却还是站在离桌不远处仔细观看着穆苏主仆的一举一动,添茶倒水机灵得很。

  “小哥看来是嘉兴府本地人,我们从临淮前来游玩,不知这嘉兴可有何处可去?”穆苏放下碗筷拿出手帕擦拭了唇角,询问这一直在旁边围着打转的小哥。

  “嘉兴城游玩的地方可多了,不知公子是喜欢茶肆书斋、雅集诗会这类文雅一些的地方,还是喜欢酒楼食肆这样热闹一些的地方?”小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说着。

  “并不拘泥,何处皆可;哪里最有趣便去瞧瞧。”

  小哥低头思索了一番,随后如数家珍的开始向穆苏介绍起来。“若是喜好吃食的定要去飘香楼,那儿的大厨皆是飘香楼东家四处重金聘请来掌勺的厨艺极其精湛,大兴各处的名菜皆会做算得上是网罗天下美食,天南地北的吃食那是应有尽有;若是喜好热闹的便是夜里华灯初上时乘画舫游嘉兴河,千百个灯盏衬着河水流光溢彩景色极美,城里达官贵人们是最爱去这地儿的;若是喜好诗书清净之地的便要去一去云松斋,这云松斋可是…………”

  那小哥左右看了看似是有些忌讳低声同穆苏继续道:“云松斋里的章老先生从前可是当今圣上的太傅呢,如今告老还乡回了我们嘉兴便在这嘉兴城的云淞山脚建了个云松斋,斋里面全是章老先生一生的藏书还有许多的孤本,许多文人雅士趋之若鹜;更别说章老先生当年可是高中状元进的翰林院,之后拜相入阁,历经三朝成了当今皇上的太傅,学识渊博的很,多少人想要得章老先生青眼得以指点一二,称得上是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说完,这小哥还颇为感叹了两声,面上颇多艳羡。

  没曾想随口一问倒还问出这许多事来,穆苏听的认真,抬眼看见小哥面上的艳羡轻笑问道:“听小哥一番妙语连珠,想来也是读书这人?”此番猜测并非胡乱而来,若是不曾读过书,想必是说不出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这样话语的。

  小哥闻言有些惭愧,讪讪道:“公子慧眼,儿时确实去学堂读过两年书,不过天资不佳便不耽误功夫,回家帮衬父母经营这馄饨摊子。”

  “原是如此,男儿顶天立地并不仅止于天下,奉养父母、照顾妻儿担好自己的担子也是值得称赞。”穆苏起身微微额首,向老汉与小哥道谢饭食之恩。

  走时,得荣给这摊贩留了一锭银子做酬劳,老汉同小哥连连摆手称:“用不了这许多。”

  “收着吧,就当我家少爷赏你们的。”见此,老汉同小哥连连道谢。

  寻了嘉兴府最好的客栈,定好了房间收拾妥当之后,打来热水洗漱后躺在床上大大的睡了一觉;因着那馄饨摊小哥的一番言语接下来的行程也并不彷徨,率先便去了这飘香楼,民以食为天亘古不变,还是先尝尝这飘香楼的美食最为要紧。

  翌日,主仆二人便奔着飘香楼去了。

  飘香楼不辱这飘香的名号,还未走近远远便闻见了饭菜香,瞬时便将过路之人的馋虫都给勾了起来;飘香楼临街而建,足足有三楼的阁楼建筑,迎客的招幌随风飘扬,牌匾上红绸装饰衬的更是大气。

  甫一进门,喜眉笑目的小二便热络将二人迎了进去:“二位客官好,里边儿请。”

  寻了个较僻静临窗的桌子坐了下来,小二麻利的掺茶倒水,一边轻声细语的询问:“客官今儿是想吃点清淡的还是开胃辛辣的?”

  “你们店里哪几道菜最好吃?”

  “呦,客官;我们店里好吃的那可是数不胜数,只说几道,您这可是难为我了。”小二笑了笑回答。

  “那便来几道招牌菜,清淡的、辛辣的皆可。”

  “好嘞,客官您慢坐,马上给您上菜。”小二见这是个不差钱的主儿,便也不拘着下去安排了。

  穆苏品茶静坐,时而侧首看看外面人声鼎沸喧闹的街市;忽然楼下大堂传来一阵骚动,顺着声音来源看去,见许多食客放下筷子起身行至一老人身边十分恭敬的询问些什么,当中被围着的那老人想来也是司空见惯,面上波澜无惊,三言两语将上前之人打发了。

  须臾,只见这飘香楼的掌柜竟然亲自提着食盒递到了这老人手上,还将其恭敬地送出了门外这才回来;见这老人走了,大堂里的食客这才回到自己的桌前,还摇着头叹着气。

  此时,穆苏的菜也上来了,小二一边上菜一边瞧见穆苏对下面的场景很是好奇,便开口解释:“公子想来是外地而来不知道,这堂下的可是云松斋章老先生的贴身老管家,章老先生公子可知?那可是当今圣上的太傅。“小二说着恭敬地拱手向左上方敬了敬。

  “太傅贤名,有所耳闻。”穆苏回答。

  “章老先生声名远扬,嘉兴城许多文人墨客仰慕不已,甚至还有远道而来想要拜访的;不过章老先生三朝元老,官拜一品宰辅兼太傅,圣上还特许百年能配享太庙,如此权势章老先生都能毫不犹豫在皇上亲政后激流勇退告老还乡,又岂是这些蝇头小利便能见得到的;大多皆是无功而返。”

  小二说完,面上带着些自豪哦,眼珠一转低声同穆苏道:“不过有一法子,便是这章老先生极为喜爱我们飘香楼的吃食,每七八日便要派老管家前来点些吃食带回去;闻此消息便有那才思敏捷的将自己的文章或诗赋交予这老管家,磨破嘴皮子托他带回云松斋将其交给章老先生过目;不曾想有一书生竟还真成功了,得了章老先生青眼见了一面,此后便时常有人在这里蹲守。”

  听完其中缘由,穆苏不由得失笑,同时又对这人人趋之若鹜的章太傅十分好奇。

  闲聊完,小二退下,穆苏看着满桌的珍馐美味,顿觉味蕾大开,不得不说这飘香楼确实名不虚传称得上是色香俱全。

  率先便是这西湖醋鱼,选用上好的草鱼烹制,待鱼肉熟后,浇上秘制调好的糖醋,满满铺上一层,鱼身胸鳍竖起,鲜嫩酸甜放入青花白玉瓷盘内煞是好看,酸甜口也极为开胃。

  还有一道便是这熏鸭,将鸭肉先熏后卤,这熏鸭的烟也是极为考究,用的是极好的青柏枝丫熏制而成自有一股淡淡的芳香,再放入锅内用八角等香料文火慢煮,直至鸭肉呈金黄色才捞起;咬下一口醇香味美、肉质鲜嫩当是要大口朵颐才尽兴。

  依次尝遍桌上七八个菜,还颇觉有些意犹未尽,不过不可贪多以免腹痛便放下了筷子;心下盘算着留在嘉兴府的这些日子便可时常来这飘香楼用饭,显然得荣也是如此想的,不停称赞着飘香楼的手艺。

  吃饱喝足自然是要寻些乐子才是,主仆二人又兴致勃勃向着馄饨摊小哥口中所言的嘉兴河画舫寻去,恰好此时夜幕降临正是好时辰。

  沿着嘉兴河畔看着灯火最是明亮的地方一路寻去,果不其然很快便寻着了;各色的灯罩将烛火照成五彩斑斓的烛火,水中倒影波光粼粼倒真有几分流光溢彩的味道,自生下来,不是在深宅大院便是在书院、考院、贡院、衙门皆是些庄严肃穆的地方;因接触左右都是知书达理的少年读书人,偏爱雅致一点的地方,便是偶尔出去也都是些诗会雅集、酒楼茶肆;倒还真未曾见过此等地方。

  主仆二人显然都是兴致勃勃新鲜的很,沿着画舫集中地叫卖的小贩,买头绳零嘴的吆喝着,放河灯的很是热闹,不过侧耳听了一番周围人的议论,原来重头戏还不在这里,今晚这里有一远近闻名的尤姑娘登花台,许多人慕名而来。

  不明内情的穆苏同得荣听的一头雾水,旁边一渔夫见穆苏气质不凡听口音是个外乡人,好心的向主仆二人解释:“这尤姑娘可是嘉兴河上最美的女子,自小儿便天生丽质,容貌姣好;她父亲尤老二为了把她养的白嫩些可没少花银子,自小儿便同那大家闺秀一般琴棋书画丝竹管弦样样都学,好容易等到今年及笄才上妆开张,今儿可是头一夜露面不知价钱几何,又会被哪位老爷买了去,啧啧,可惜我那丑婆娘生不出这样漂亮的闺女,不然那白花花的银子可就是…………”

  说完,这渔夫把嘴里叼着的烟斗拿下来抖了抖,又塞进了一些新的烟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