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取得头名
作者:泮生      更新:2022-02-27 17:45      字数:3365
  酉时,日落西山

  衙役再次敲锣高声道:“停笔、交卷!”

  众考生全部停下笔,待差役上前来收走所有试卷后;他们方才能起身离开号舍。

  走出考院大门,外面人山人海,全是早早在此等候的人;得荣眼尖早早看见穆苏三两步走上前来唤道:“少爷。”

  得荣眼尖见穆苏嘴唇冻的有些乌青,不再多言,搀扶着穆苏快快向马车走去。

  苏父站在马车前等候,瞧见得荣搀着穆苏,疾步上前拿起手上的披风披在了穆苏的身上,瞬时,寒风侵扰不进:上马车后再喝盏余伯备好的茶汤,直暖到胃里;驾车回府热水沐浴,吃上热乎的膳食,睡了一觉才觉活了过来。

  天公作美,连着几日阳光明媚;余下四场考完,走出考院时穆苏长长疏了一口气。

  县试已然考完,之后便是静待三月的放榜之日。

  等待放榜的时日,穆苏开始临摹胡大家给的字帖,每日抽出一个时辰练馆阁体;挥动笔墨、宁心精神,全神贯注于此的感觉让穆苏愈练愈发喜爱,逐渐摸索出来。

  苏父对此乐见其成,这许多时日也不曾提及穆苏县试如何;同往日一般悉心教导穆苏功课,苏子博也一道,算是给穆苏添了个同窗。

  府中十分平淡,似是穆苏不曾下场科考。

  穆氏族人同祖宅的下人暗地却是极为重视,穆家嫡系一脉建国以来从未在泰安府居住,只余穆氏族人扎根泰安府;因着京城嫡支承袭爵位,他们穆氏一族在泰安府也是有头有脸的大族;族里同常平侯府相互扶持,侯府昌盛他们穆氏一族自然也就长盛不衰。

  如今嫡系长子要行读书科举一道,弃武从文;得知消息之后,族中众人各有各的看法,不过皆愿穆苏能有一番好境遇。

  世上无不透风的墙,穆氏嫡系长子常平侯世子回祖籍的消息也已传遍泰安;这事也算泰安城茶余饭后一谈资,天之骄子不走青云路却要来走寒门苦读之路,算得一稀奇事。

  坊间百姓皆打趣:“贵人这是吃惯了燕窝鱼翅,想来尝尝这糟糠野菜的滋味。”

  大族们不同坊间百姓那般眼浅,暗地揣测这常平侯府是否快要没落,不得已开始寻其他出路,世袭爵位竟还来参加科考。

  如此这般,泰安城众人倒是比穆苏还要更为期待县试放榜了。

  在众人期盼中县试放榜的日子如期而至,考院外早早就围的水泄不通,皆是前来看榜的人;得荣一展功夫挤上前去,子博表兄从未见识过科考放榜十分新奇,也同穆苏前去帮着看榜。

  片刻,身旁的苏子博一把抓住穆苏的手,言语激动:“表弟,案首!你是案首!”

  不用苏子博言明,穆苏也看到了榜首的穆苏二字,心下砰砰跳的飞快,双手握紧,按下心中雀跃。

  周围的一众考生自然也听见了苏子博的话,纷纷侧目看向苏子博身旁的穆苏,眼底皆划过异色,心下道:县案首竟然是一才至幼学的孩童!

  一众考生虽未明言,质疑之色却是溢于言表,尤其是那些年过四十仍在科考的老书生,向穆苏投来许多不善的目光。

  “县案首竟然才至幼学便得案首之位,想来必定是天资聪颖,能称之神童;我等当是拍马不及!”有人按捺不住率先开口,语中虽无任何冒犯之语,反而一番称赞,却是将穆苏架在火上烤。

  此人言毕,众人直白的目光看向穆苏,似是想要将穆苏看的无地自容,羞愧而逃。

  穆苏迎上众人的目光,面上坦坦荡荡丝毫不胆怯;如此倒叫众人有些不好意思,皆是读书识礼之人,他们年长穆苏许多,这样一众人等如此行径倒显得有些欺负穆苏,不过如此幼学之童在他们之上还是案首着实让他们十分质疑。

  方才率先开口那考生又开口了:“不若案首作诗一首让我等见识一番案首的文采,好叫我等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开开眼界,也能心服口服才是。”

  穆苏看了一眼面前频频开口的男子,一袭华服,家境当是富裕,年岁不大约莫十四五岁也才至志学之年;正准备开口,哪知身旁的子博表兄没能忍住率先开口反驳:“县试乃知县主持、儒学署教官监视;案首之位乃学官同知县共同定下,诸位若是有何质疑击鼓向学官与知县大人道明便是!”

  一番话落,众考生闭口不言。

  谁敢去触这等霉头,岂不是质疑知县大人不公正?

  科考一事朝廷命官徇私舞弊可是抄家灭门、祸及九族的大罪,如何能乱来!

  两方僵持不下,考院内再次走出两名衙役手持一张考卷,众人这才停下对持,纷纷侧目;两名衙役行至榜前将考卷张贴在榜上,大声告知:“此乃此次县试案首考卷,特张贴于此,众人皆可阅览!”

  众考生面面相觑心知肚明知县大人此举何意,心下有些后悔;不过既已如此还是探个究竟为好,这一介乳臭未干的十岁孩童到底如何厉害能得了县案首之位。

  一时之间,考院外十分寂静,皆在仔细观看穆苏的考卷。

  良久之后,也不见有人开口说话;再等片刻,有一两名考生微微额首躬身行了一礼之后便自行离开了;此番动作已是表明一切。

  众考生真是不曾料到,穆苏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学问;不说经义无一错题,且看那文章、策问称得上十分出彩,再说整张考卷整洁无比,一手字于一十岁孩童来说已然是极好,可作幼学启蒙字帖。

  唯一能挑些瑕疵的便是诗赋,却也只是称不上出彩,自问他们同其相较,竟还不如。

  一些面薄、有礼的考生皆行完一礼后径自离开了,少有几个坦荡的考生躬身行礼致歉:“案首大才,在下心服口服,来日府试再见。”

  不消片刻,人群瞬时鸟作兽散。

  方才开口的那名男子沉下脸未再看穆苏一眼,同紧跟其后的书童向不远处的马车走去。

  此番闹剧不了了之。

  子博表兄面上怒气未散,挥袖怒道:“无礼!当真是无礼!”

  “子博表兄不必动怒,我年岁尚小是会引来些质疑;不过即便如此我学问扎实,凭实力说话便是;还要多谢方才子博表兄替我说话。”穆苏为着方才苏子博替他出头之事心中感激,笑着开口劝慰。

  “说这些做什么,你我是兄弟,本就是应该的。”苏子博随口回道,还是胸中气闷难消,又道:“表弟,你下场院试还要拿案首,让他们知道苏氏族人学问到底有多深,柏江书院出来的学子有多厉害!“

  穆苏失笑,心下微暖:“表弟定不辜负表兄期望!”

  耽搁许久,两人这才启程回府。

  穆苏回府后并未曾同外祖父提及方才考院外发生之事,苏子博也闭口不言,得荣得了穆苏的吩咐自是更不会开口。

  苏父摸了摸胡须,面上笑意明显,温声道:“不可骄躁,好生准备下场府试。”

  “嗯,阿玉知道。”穆苏点头答应。

  祖孙两人看起来很是平淡,祖宅的下人却是脚步都轻快起来,腰板也挺的更直,穆氏族人更是喜笑颜开,觉着穆家还能再昌盛百年。

  初次下场参加古代科考,便得如此成绩,穆苏心中也是极为高兴,可是正因如此才更要戒骄戒躁,只因他心中十分清楚自己究竟如何;求学以来他占了不少优势,成年人的思想、外祖父这样一代大儒的悉心教导、柏江书院这样顶好的环境,这些都为他加持不少。

  如此思索一番后,心中的雀跃消失殆尽,重新冷静下来开始温书。

  泰安城也传遍了穆苏此次夺得县试案首的消息,皆是惊异不已,没曾想到这勋贵出身的世家子弟不仅过了,还夺得案首之位,得了案首之位那童生功名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那可是十岁的童生啊!

  外面纷纷扰扰,穆苏一概不知,只静心温习功课。

  苏子博这两月也在泰安结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偶尔出去参加些诗会;这日苏子博外出回来用完晚膳后同穆苏谈及上次考院外屡屡出言的那男子,原是有些纠葛在里。

  “那男子名曰程宏才,乃是泰安府程家的嫡孙,程家在泰安城也算得上是书香之家,祖上出了几名进士,还有位叔公是进了翰林院的;这程宏才自小苦读诗书,于泰安府算得上是年轻学子中颇负盛名的,拖到十四岁才参加县试本是想着一鸣惊人拿下案首,再沉淀两年参加院试夺下小三元,一举扬名;可却不料被表弟你半路杀出给打破了算盘,此次县试只得第二名。”

  苏子博一口气将事情原委道的明明白白,穆苏这才了然,但也没了下文,旁人如何与他何干?

  “表弟,先前同你说此次院试也要拿案首只是一时气愤之语,你不必放在心上,尽力即可;你县试得了案首,一个童生功名是跑不了的;十岁的童生已然是十分不得了的了。”苏子博随后又嘱咐道。

  “子博表兄放心,我心中自有成算。”穆苏点头回答,心下却有自己的考量;若是此番不曾拿到案首,他还不会想要争夺案首,可既然他已拿到县试案首,又何尝不可以争一争这府试案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