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番外十八
作者:吃吃汤圆呀      更新:2022-05-23 20:58      字数:3804
  “回禀娘子, 孟家人来了。”慈姑一早便听下人来报。

  前些日子孟家这一代的当家家主来汴京城出席了濮九鸾和慈姑的婚事,他瞧着濮九鸾身段翩翩慈姑利落干脆,一时老怀大慰, 觉得妹妹在九泉下也可安息了。一时激动便想将一子一女送到汴京来, “亲戚间也好亲近亲近。”

  前几天慈姑早接到信,说是对方已然在路上,谁知这么快就到了,她忙往前厅去看。

  待到前头院子就远远见两个半大孩子正坐在前厅, 少年白衫琅琅,唇红齿白, 少女则……身着一身大红胡服, 上头用金线密密麻麻绣着麋鹿、骆驼等西域图案,头上毫无珠翠,只简单用一个红珊瑚发带挽住青丝,似乎闲不住一样,东走走西瞧瞧, 一对黑眼珠好奇地四下打量。

  青衣忙凑过来小声说:“孟家这位小娘子自幼当成男儿一般养大,满成都府的男儿都不合她意,家里实在头疼, 便请娘子张罗着帮忙在汴京城寻个好人家。”

  听得慈姑啼笑皆非。

  孟大郎此行是要往国子监去读书, 濮九鸾早安排妥当, 他在这里住了几天便往国子监去。孟四娘则住在了府上客房里, 慈姑担心她整日里百无聊赖, 便招呼她:“可要与我往店里帮忙?”

  “我们孟家在西南生意无数,却不需当家主母进店去亲自张罗。只要回看账册便行,哪里要主母亲自去店里?”孟四娘睁大眼睛一脸的不可置信。

  “日子久了你便知道。”青衣几个抿嘴笑。

  待到店中,孟四娘好奇瞧着四周的欢门彩楼, 又打量各桌上头的美食,啧啧称奇。

  慈姑正与她讲店里的一些菜式,又笑道:“我亦是蜀中人士,做一道藤椒兔于你可好?”

  孟四娘一听这个便来了劲:“好!”汴京城里什么都好,就是有些思念家乡美食。

  于是慈姑叫她在雅阁里等着,自己则进了后厨做这道菜,不多时濮宝轩跨进了后厨门:“小婶婶,今儿又有什么吃的?”

  慈姑一看这个侄儿就忍俊不禁,宝轩如今一年倒有大半空闲时间在康娘子店里后厨待着,每来必问:“今儿有什么吃的?”用岚娘的话来说“倒像是个讨饭花子”

  不好对方是侄儿总不好撵走他,慈姑便笑道:“你且去前头账房里坐,我坐了便叫他们端去。”

  “谢过小婶婶!”濮宝轩眉开眼笑,又道,“可否加一份汤装浮萍面,上次还没吃够。”

  慈姑应下,此时藤椒兔虽然好了,可又担心孟四娘空腹吃花椒青花椒伤了肠胃,便也想给她做一份面。

  她为宝轩做了一道修羊宝卷,又给两个食盘里各装了一份汤装浮萍面,便叫伙计端上去,自己正在整理食材,忽见伙计急冲冲跑过来,满头大汗:“乡君,两人打起来了!”

  原来去账房要经过雅阁,第一个伙计先把修羊宝卷端给了孟四娘,孟四娘一瞧不是椒麻兔便忍不住望外探头去瞧怎么回事,谁知看到第二个伙计正端着藤椒兔,便高兴地招呼对方:“在这里!”

  伙计不明所以便将藤椒兔也端给了她。四娘正觉得诧异,又一想那定是国公夫人给自己做的,便指挥伙计端进去,打算等康娘子一起吃饭。

  宝轩一人在账房里等得心焦跑出一看,正看见伙计将食盘端过去,他打眼一瞧,里面一菜一面,那面正是自己指定要吃的汤装浮萍面,立刻断定这是自己的。

  于是笑嘻嘻对伙计说:“弄错了,这是我点的汤装浮萍面。”

  伙计正要端过去,孟四娘不干了:“这不是我点的藤椒兔吗?”

  宝轩皱起了眉头,视线所及看见桌上已经放着一食盘菜肴:“你桌上已经有一菜一面,还能再点一菜一面?!分明是贪小便宜想抢夺我的!”

  伙计一看两人要吵,忙打圆场:“都是亲戚都是康娘子亲戚!千万莫伤了和气。”

  这不说还好,一说宝轩忽得想起小婶婶有两门恼人的亲戚,一个卢家一是本家黄家,两家当初在小婶婶落难时都见死不救又都在小婶婶发迹后急着上来巴结,登时豪气冲天,冷笑道:“好嘛!还怕你不是亲戚呢!”

  又一把夺过食盒:“你家惯常寻康娘子打秋风,都要定国公亲自打发,谁人不知?!哪里的脸来酒楼胡闹?!”

  “什么?你说我打秋风?”孟四娘柳眉倒竖,她可是金尊玉贵的蜀中大小姐,哪里容得别人污蔑,再斜眼看濮宝轩发间簪着的一枚青玉发簪,不屑道,“我家狸猫吃饭用的碗就用你发间的青玉做成,我打秋风?!”

  “好大的口气!你怕不是不知道这青玉价值几何?”濮宝轩压根儿不信她信口雌黄,“你拿了我的食盒还有理了?”

  “你这小贼,明明是我的食盒!”

  慈姑赶过来时两人大眼瞪小眼吵得正欢,她忍俊不禁,忙道:“莫吵了莫吵了。都是误会。”

  她指着食盘道:“藤椒兔是孟四娘的,修羊宝卷则是宝轩的。”

  又介绍一番:“这位是孟家的小娘子,排行第四,这位是濮家二

  房的小郎君濮宝轩。算一下,你们俩还算是亲戚呢,一个是定国公的侄子,一个是定国公的外甥女,都沾着亲还是莫要吵了。”

  两人愕然,想起适才的场景又不约而同觉得有些丢脸,孟四娘先发作起来:“谁要与那样人做亲戚!”她想起对方适才说自己是打秋风的穷亲戚,双颊气得鼓鼓如个小包子,拧过头不打算和解。

  慈姑摇摇头:“既碰上了便一起吃吧。正好我叫他们把我的端过来。”

  孟四娘本想拒绝,却想起适才看到的那道修羊宝卷,色泽金黄,瞧着就知道好吃,便没有出言反对。

  修羊宝卷制造起来并不容易,要先将淀粉糊在平底锅刷一层,趁热撕下来才能得一张透明的糯米纸。

  再将调好调料的羊肉馅儿卷入糯米纸叠成肉卷,蘸了面粉和蛋液再下锅油炸才能算做好。

  孟四娘瞥了一眼濮宝轩,理直气壮用公筷夹起一筷子修羊宝卷,趁着他不注意送进了自己盘里。

  这修羊宝卷经过油炸,外表酥脆金黄,散发着浓郁的羊油香气。

  送进嘴里,立刻被它酥脆的外皮征服,咬开油炸的外皮,金黄色的酥脆满嘴,轻轻一抿,薄如蝉翼的糯米纸便在嘴中轻轻化开,只留一股清香。

  酥脆的糯米纸下面包裹着羊肉馅儿,馅料加了胡椒粉和八角粉,还有些许孜然粉,吃起来非但没有膻气反而浓香肥美,搭配内里脆爽清淡的马蹄颗粒调配而成,细腻的内馅,丰腴的口感,无一不让人叹服。

  宝轩没留意,自己也夹起一筷子修羊宝卷,津津有味吃了起来。

  馅料鲜香,汁浓入味,宝轩闭上眼睛享受了起来。

  忽听得一声“还是这藤椒兔丁好吃,我爹给我请的那几个药膳师镇日里我不许吃这个不许吃那个,嘴里都要淡出鸟来。”

  “你……你,大家女子岂能这般……”濮宝轩睁开眼睛指着孟四娘,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管东管西的功夫倒不如上码头搬两天麻袋好给自己换个好些的青玉簪,省得在我眼皮子前头晃让我疑心是我家猫碗被人偷了。”孟四娘可不怕别人指责。

  “你你你你你!”濮宝轩还没被人这般骂过,气得脖子都红了。

  两人斗嘴斗得欢,慈姑忙分别给两人各自夹上一筷子藤椒兔丁:“尝一尝这吃食,再吵两人都没得吃。”

  一听说吵架就不给吃的,两人登时都闭了嘴,乖乖儿坐在位子上吃饭。

  肥美的兔腿被切成小块后用藤椒水汆煮,煮熟后投入早就配好的藤椒汤底中浸泡。

  这藤椒汤底则不简单,里面有慈姑用青花椒、藤椒、花椒、茱萸一起经过慢火宽油煎制,而后加了蒜末、红葱根、荆芥枝、薄荷叶一起用热油滚过,最后加了高汤、糖等几位香料制成,又麻又辣,还有淡淡的香料香。

  两人又吵又闹这一阵,兔丁早就浸满了汤汁的精华。

  宝轩悄悄在心里哼一声:“什么南蛮子吃食。”又想起小婶婶从前教育过自己这样不对,便收了这心思,老老实实吃起了藤椒兔丁。

  入口后舌尖先触碰到浓郁的麻香,唇舌被刺激后几乎要失去知觉,却很快又恢复知觉,不似往常人惯吃的花椒那么麻,带有藤椒特有的那一缕清香,麻中带香,清香十足。

  兔丁被处理得鲜嫩,柔软细嫩一片,几乎称得上是嫩滑弹牙,配合着浓郁的汁水,几乎摄人魂魄。

  胡椒的辛辣、茱萸的躁辣、青花椒的清香、红花椒的香麻、蒜瓣的回味,一时之间都汇集到一起,叫人倾倒。

  从未经历过的几种口味疯狂在宝轩口腔里轮番轰炸,几乎是一场盛宴,宝轩吸溜着舌头喝上一口水,嘴巴中同时分泌出大量唾液。

  他辣得受不了,惹得对面的四娘不住笑,宝轩怕被笑话,忙转而吃起汤装浮萍面来。

  这汤装浮萍面最是清淡,擀成小小圆形薄片的面在汤里浮沉,因着加了菠菜汁所以是淡绿色,瞧着真如浮萍一般。

  舀上一勺,汤底清淡爽口,面片薄如蝉翼,几乎从舌尖滑了过去。

  适才还被辣到的唇舌立刻被抚慰,如同久旱的土地上下了一场大雨,甘霖落下,龟裂立即消失。

  宝轩一好就立即再战,又吃了一块兔丁,却被孟四娘白了一眼:“怎的,还来吃我这般非大家女子点的菜?”

  美食当前,宝轩无话可说。

  这两人一顿饭吵吵嚷嚷,慈姑几乎是硬着头皮才吃完这顿饭,同时暗暗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叫这两人对上。

  谁知过了十来天,慈姑正与濮九鸾在花厅下喝茶,就见宝轩扭扭捏捏进来问九鸾:“十一叔,送小娘子什么礼最好?”

  濮九鸾利落挥挥手:“不晓得,去问福王。”

  他刚要打发走宝轩,忽得醒悟过来:“你问这个做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没想到吧,我还有番外,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