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番外十二
作者:吃吃汤圆呀      更新:2022-05-23 20:58      字数:3625
  对比之下另一盘菜就逊色些, 虽然同为牡丹燕菜,外形瞧着大小不差,可是吃起来海参有些腥味, 鹿筋有些发胀。几种菜色虽然混合在一起可细细品尝起来各是各的滋味,并不如适才那道菜浑然天成。

  几位食客们纷纷摇了摇头。食客中几名洛阳行老们的卧底早就觉察出了这道菜是薛宏才所做, 无他,因着昨夜里他们便商量好了分别在菜品中加些什么暗记, 是以一下就认了出来, 见情形不对,其中一位薛行老的本家亲戚立即赞道:“哎哎哎, 这道菜还有燕窝呢!”

  他将筷头往里一挑,燕菜下头立即出来一团盘成半球状的燕窝。惹得围观百姓们纷纷啧啧称奇。

  谁能想到今日里这般幸运,先是被挑做了试菜人, 后又是能吃到这般稀罕的美食。

  几个坐在第一盘菜旁边的人也跟着用公筷一挑,却发出了失望的声音:“这不是咱本地产的大萝卜吗?”

  萝卜丝和燕窝自然是没得比。薛行老本家亲戚得意洋洋, 示意伙计将这燕窝分发到小碗里送过去:“每人都有。”

  与此同时第一道菜里的萝卜丝也被分发了过来。

  “哼!这萝卜丝还能做出什么花来!”薛行老家亲戚怀着得意的心态扒拉了一筷子萝卜丝进口, 却忽得愣住了——

  这萝卜丝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处理过毫无辛辣异味, 反而脆爽顺滑,几乎是能滑进喉咙里,而经过高汤的滋润那萝卜丝简直堪称改头换面,它吸满了清高汤和盖在上头各色山珍海味的精华,变得鲜美异常。

  他犹豫了一刻, 忍不住又夹起一筷子。

  这狐疑的神情同时出现在他们几个卧底脸上:这简单的萝卜丝, 居然还真能做出花来?

  他们忍不住又拿筷子扒拉了一下分到自己碗里的燕窝, 又尝了几口燕窝。

  说起来这燕窝无味,只不过吃其滋补之意,炖煮后又粘稠乎乎的, 真要论起来还不如萝卜本身口感脆爽。

  平日里有燕窝的菜式就是将其放在甜汤或高汤里长时间炖煮,叫燕窝吸满配菜的香气,可今日问题就出在这里,这道菜里最后那道上锅蒸煮的工序不过半个时辰,这时间足够萝卜入味,却远远不够叫燕窝入味。

  是以这道菜燕窝完全没有吸满太多滋味,吃起来还无味得很。

  那些裁判里平民出身的本来还期待着这燕窝的滋味,可吃了几口便嘀咕上了:“什么燕窝,莫不是假货?”

  薛行老差点就要吐血。

  何夫人忍不住气嘲笑道:“哼,山猪吃不得细糠。”

  那平民被戳中了自尊心,涨红了脸,辩解道:“我……我的确是吃着这燕窝也不过如此,难道我说的就一定是错的?”

  “哼,乡巴佬!”何夫人旁边的贴身丫鬟鄙夷道,“我家夫人一天一盏燕窝,难道不比你更懂燕窝?”

  慈姑则轻声道:“这可奇了怪了,洛阳府尹虽有俸禄在身,却也不足以叫家人一天一盏燕窝吧?”

  此话一出,百姓们瞧何夫人的眼神都不对了!

  谁喜欢贪官?更何况还耀武扬威到他们眼皮子底下了。

  何夫人慌得手足无措,何大人叫她想办法给康娘子难堪,可没叫她在外头揭自家老底。若是被何大人知道此事,只怕当下就会休了她。

  急中生智她给了丫鬟狠狠一耳光:“胡吹什么牛!我日日喝的不过是一碗银耳汤,你吹什么牛!”

  贴身丫鬟捂着脸眼泪打转,却不敢做声。

  被她狠狠嘲笑的人感激得瞧了康娘子一眼。虽是平民百姓,可也有自己的尊严,康娘子这般冒着得罪贵人的风险维护自己当真是个好人。

  插曲过后,第一道菜诸人投票,正是五五开,双方并未拉开什么差距。

  第二道菜是一道清汤炖广肚。

  这亦是一道功夫菜,讲究的是慢工细活,好在昨夜里慈姑就将鱼肚泡好发好。

  昨夜里泡好的干广肚烫好后过冷白开,再在鸡汤半熟时放入鱼肚和切好的火腿薄片,加入黄酒和海盐炖煮便成。

  待到端上桌后汤色清亮,其中漂浮的鱼肚呈现雪白色,与淡红的火腿片相互配合,两者瞧上去就给人视觉上的绝佳感受。

  吃进嘴后嫩嫩的鱼肚还带着一丝丝脆意,甘美清澈的汤底更佳,虽然同为高汤,却与上一道牡丹燕菜的清高汤又不同,那道菜的高汤滋味馥郁,这道菜的高汤则清淡些,想必是为着衬托鱼肚之味。

  咸香的火腿经过炖煮后鲜味和咸味适时渗入汤底和鱼肚,吸饱了汤汁的鱼肚滋味称得上是鲜美,从入口到进肚嘴间舌尖皆是浓稠的鲜美,感觉吃完后余香一直在嘴里回味。

  而另一道菜则明显要逊色些。

   

  ;  那道菜的鱼肚有些偏老,若是平日里单独吃并不会发现什么,可若是像今日这般将两道一模一样的菜放在一起比较,那便是明晃晃的公开处刑了。

  几位食客吃上一口后就纷纷将筷子又伸向了前一盘菜,差点因着抢夺公勺起了争执。

  这回表决,却是六比四。

  薛行老一下起了精神,瞧着那些不争气的亲戚朋友,也不知是哪个人这般不靠谱,居然做出这等事。

  他目光审视过去:是那个捧着碗咕嘟咕嘟喝高汤的堂弟吗?还是那个快速往嘴里扒鱼肚的妻兄?抑或是那个正与人争夺公勺的徒弟?瞧上去有各有各的可疑。他渐渐咬紧了牙关,脸色有些许的铁青。

  第三道菜是清汤荷花莲蓬。

  这道菜慈姑的做法是将鸡胸肉剁成糊糊加菠菜汁合成绿色泥后捏成莲蓬模样,最好还要在里头加些青豆冒充莲子。而后用鱼肚剪成荷花模样。

  至此荷花莲蓬都齐全了,再放入调好的高汤之中。

  旁边那些百姓们看得啧啧称奇:“这法子当真高雅!”

  “也就是有钱人想出这么个雅致的吃食,要不是有人讲解,我还当那是真莲蓬荷花呢!”

  十名食客则细细品尝起这道菜,经过上两道菜的经验,他们不用多费力就吃出了两盘菜的不同。

  其中一盘菜莲蓬鸡肉细腻,里头的青豆绵软,莲蓬本体则清香扑鼻,除了鸡肉本身的鲜美还隐约有一丝荷叶的清香。

  而荷花则富含胶质,吃起来脆爽可口,毫无腥味。

  这道清汤荷花莲蓬里的高汤与前两道菜又不同,前两者一浓郁一清淡,而这道菜里的高汤则是鲜甜滋味。

  毫无任何油花,吃起来也尝不到一点荤腥滋味,细细尝起来则清香四溢,让人恰如身在荷塘。

  一道菜吃完整个人身心舒畅,心里的浮躁也渐渐消去。

  那五个卧底迫不及待就吃完了这道菜,又忙着去吃第二盘菜,这盘菜也不错,可与上盘菜比起来莲蓬少了荷叶清香,高汤也略显油腻,着实不足。

  于是这道菜的结果也毫无争议:六比四。

  比试结果出来:三局两胜,慈姑两次领先,赢了这场比试。

  “我不服!”薛行老昂起脖子,“那些指定做裁定人的食客都站在你店里的,谁知其中是什么状况?”

  慈姑笑道:“这些人都是洛阳城里的街坊百姓,是不是被人收买,问问在场诸人有无认识他们的便知。”

  “何况——”慈姑拉长了声音,“即便是有人收买食客,也更应当是您这位洛阳本地人吧?我个外乡人又认得什么人?”

  “你胡吣!”薛行老被戳中了软肋,慌得忙抬高了音量大声辩解。

  “我可没有胡说,适才吃清汤炖广肚时为何一位食客毫不见外就从另一位食客碗里夹走了一块鱼肚而对方也毫不见外?为何吃莲藕时一个食客舀了两块将其中一块舀给了他对面的食客?”慈姑淡淡笑道。

  几位食客心虚得低下了头,百姓们回想起来也觉不对,薛行老气得瞪大眼睛白了自己同伙一眼。

  中间几个做错事的咬咬嘴唇,没办法啊,美食当前难免原形毕露,夹走鱼肚是想自己多吃一块,而舀莲藕给对方是想照顾自己人,讲义气有错吗?

  慈姑见那薛行老还是一脸不服气,轻轻摇摇头:“其实你这几道菜输在哪里你可知道?”

  “输在何处?”

  “我问你,做清汤炖广肚时你是不是将鱼肚和鸡汤一同放入砂锅中炖煮?”

  “这……莫非有什么不对吗?”薛行老毫不服气。

  他身后那些洛阳行老们也不服气,纷纷道:“多少年祖宗便传下来这道做饭,我们师父的师父就是这般做的。”

  “师父的师父教的,就一定对吗?”慈姑笑道,“鸡汤半熟时放入鱼肚,鱼肚才能火候正好,放得太早鱼肚只能失了脆爽之意。”

  “而那道清汤荷花莲蓬则更简单,我在处理莲蓬时用了荷叶包裹,于是做出来的成品不见荷叶却荷香十足。”慈姑毫不留情点明其中的关窍。

  “别的不论,单是每道菜里的高汤就各有心思:第一道菜滋味浓郁因而高汤用猪骨、火腿等浓香型吊成,第二道菜素雅则用了鸡汤高汤,第三道菜讲究清新自然,我便用了白菜竹荪素高汤,一点荤腥都没有加,你呢,三道高汤都用浓郁的猪骨火腿,恨不得喧宾夺主,又如何赢我?”慈姑摇摇头,她往后轻轻一靠,双手环臂笑道,“输给我,你可服气?”

  作者有话要说:  黑人绿衣小孩赶作业狰狞脸jpg

  我写完啦哈哈哈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