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番外三
作者:吃吃汤圆呀      更新:2022-05-23 20:57      字数:3499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经过炖煮后肥油尽失, 丝毫不腻,反而肉香十足。

  黑鱼片被除了鱼刺,片得薄薄而后入锅汆汤, 蜷曲成鱼卷形状,吃上一口鱼肉劲道十足毫无腥味。

  五花肉与黑鱼片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食物, 却在这里天马行空被串联到了一道菜里。两种肉食拌在一起后居然有一种奇妙的碰撞。

  这道菜既不是热菜也不像凉菜,尝着温度适中, 茶饭量酒博士笑道:“这道菜是温拌菜,正适合夏日里吃,既不会凉了肚肺, 也不会太热而无从下咽。”

  最妙的是其中所用的蘸料, 不知用了何物,有藠头的辛辣,还能吃出一丝丝清爽的酸甜。

  茶饭量酒博士热情讲解道:“此物唤做橙薤,是川地特有的调料。是用藠头和橙汁一起做成。夏日用来拌肉食, 极其开胃。”

  原本雪白的藠头被茱萸粉腌渍后呈现大红色, 看上去就叫人很有食欲,又在其中加上橙汁橙肉做成橙薤,使得橘色点缀其中。

  何纠“哦”了一声, 心里却不由得赞赏:这南蛮子的吃食着实有趣。可却绕不过面子再去夹一筷子。

  那茶饭量酒博士似是瞧出了他的纠结, 笑道:“您若是喜欢这橙薤蘸料,不如尝一尝这道菜, 这排骨也用了橙薤做酱清蒸。”

  何纠与他辩解:“我压根儿不喜川食。”

  只不过茶饭量酒博士似没有听到一般,仍旧给他布了这道菜。

  “算了,你夹都夹了,我便吃一口。”何纠小声哼哼唧唧,将那道橙薤排骨送进嘴里。

  这道菜是将排骨用鱼露与橙薤烹饪而成, 橙黄色的排骨送进嘴里,经过油炸过的外皮又酥又脆,咔嚓咬断后立刻尝到内里丰沛的肉汁。

  排骨肉质紧致,鲜嫩的瘦肉挂在骨头上几乎要掉下来,用牙齿撕扯下来后感受那一丝丝肉质纤维,一丝一缕格外有嚼劲,里头独特的橙薤蘸汁涌上来,咸香满口。

  “您瞧着这个如何?”伙计问道。

  何纠不言语,旁边一位北地的学子道:“这道菜与刚才相比多了一丝鱼香味,这可奇了,明明前一道菜才是鱼肉。”

  茶饭量酒博士自豪一挺胸膛:“因着我们康娘子用了醢酱,这醢酱是用鱼肉与猪肉想办法合制成的肉酱,炖肉时放一点最是美味。”

  他笑嘻嘻道:“且尝尝这道成都蒸鸡。”

  他边布菜边给桌上人讲解:“这鸡是我们成都府特产,生下来便有嗉囊反刍父母,人称孝雉鸡,我们家康娘子特意托人带了来在汴京庄子上养活,如今诸位正好吃这一茬。”

  看似平平无奇的鸡肉清蒸后外皮柠黄,瞧着就让人食欲大开,用筷子戳破紧致的鸡皮浮现出里头雪白的肉质。

  撕下来一块,鲜香扑鼻,多嚼几下便觉肉质鲜美,这鸡肉的品种果然与汴京城里不同,不知康娘子用了什么法子处理,还有一股淡淡的米酒香气。

  香气扑鼻,真叫人欲罢不能。

  这回何纠可忍不住了,他少不得又动了一筷子。

  好在宴席上无人瞧他,人人都盯着端上来的那一锅热气融融的新菜。

  “此菜唤做彭山烧鳖,亦是我们成都府特产。”

  甲鱼被豪迈剁成大块,而后加以料酒、酱油烧焖,薄薄的裙边上沾染了一层白芝麻酱汁,抖上一抖,整块裙边都颤颤巍巍晃动,送进嘴里,满口的胶原蛋白入嘴,软软糯糯,肥香满口。

  再吃一口瘦肉,纤维丝丝,纹理清晰,能感觉到在嘴里滑过,还带着特有的卤香气息。能尝出其中有红葱、小葱、野葱等种种滋味。

  而这道菜的汤汁亦是美味,舀上一勺,又浓又厚,满满全是胶质,拌上米饭吃滋味香浓。

  桌上非但有这等大菜,还有一道平平无奇的家常菜肴韭黄肉丝。

  “康娘子说既然说川菜,那少不得要说说我们蜀中人惯爱吃的韭黄。”

  何纠皱皱眉头,他可不爱吃韭黄,不过看伙计给自己热情布菜也不好阻止,再说了这康娘子所做菜肴着实美味,说不定这韭黄肉丝与众不同呢。

  他夹起韭黄尝了起来。

  果然与众不同。

  寻常人炒韭黄极其难把握其中火候,要么是过热炒得韭黄稀烂一片,要么是过早出锅导致韭黄那股刺鼻的味道不消。这也是何纠不喜吃韭黄的原因。

  可康娘子所做这道菜,其中韭黄被炒得根根分明,火候正好,吃进去那股韭黄特有的刺鼻气味丝毫不闻,显然已经被火热的灶火炒制而散。

  韭黄则不软不嫩,恰到好吃,仔细分辨应当是炒制时将韭黄中的白叶与黄叶分开炒制,最后两者的火候一般,整道菜浑然一体。

  而其中的肉丝则应当是猪肉丝切过后滑油而成,满口锅气,肉质细嫩不老。

  何纠吃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又夹了一筷子与米饭同吃。

  还有一道蒟子兔肉丁。

  这道菜是将兔肉切块,而后加蒟子酱而成。

  兔肉被斩成蒜头大小颗粒,几乎是浸泡在青花椒汤里一般,里头点缀着大葱结、青花椒、荆芥,最显眼的是一根根嫩绿的蒟子枝叶。

  用勺子搅动一下立刻散发出扑鼻的浓郁椒香,勾得人口水忍不住流下来。

  夹一块放进嘴里,兔肉丁又麻又辣,充分吸收了蒟子的辛辣气息,陈究从未吃过这等香料,一下子眼泪从眼眶里掉了出来。

  他红着眼睛吸着气,却忍不住又夹一筷子。这奇怪,这道菜明明给口腔带来巨大的刺痛感,还有极其明显的麻香,可是他还是忍不住还想再吃一口。

  茶饭量酒博士笑道:“这蒟子温中下气,是一道祛湿的草药,我们川里多雾气,吃多此物才好祛除身上寒气。”

  见何纠面色通红眼眶湿润,又体贴送上一杯茶水:“这茶水是我们川中特产薏米熬制的薏米水,温润解辣,您尝尝。”

  原来这位茶饭量酒博士是川人,何纠喝着温润清甜的薏米红豆水,心里有些不好意思,他昨日可是当众嘲笑人家是南蛮子,如今想来自己的确有失公正。

  最后上的一道菜却是一道豆花。

  乳白的豆花在碗里躺着,清淡的豆香扑鼻。用勺子舀一块,颤巍巍在筷间哆嗦。

  送进口里则是清爽的豆子清香,绵软几乎融化,别有一番清淡风味。

  倘若吃得重口些的蘸一下旁边的红汪汪蘸水,立刻饱吸了其中的精华。放进嘴里又麻又辣,霸道的气息直入口腔。

  何纠吃着吃着有了妙思:“何不蘸点糖浆蜂蜜?”

  茶饭量酒博士瞪大了眼睛,拼命摇头:“豆花岂能是甜口?”

  “谁说不行?”何纠取过桌上一道菜的杏酪蘸料,蘸了一蘸,果然酸酸甜甜,格外好吃。

  “是南是北,当真重要么?”忽听得有个女子的声音响起。

  何纠站起来,原来是康娘子,她系着围裙,显然才从灶房里出来。

  学子们认出她来,纷纷对她拱手行礼,何纠自己则鼓起勇气道:“康娘子,是我不对,不当嘲笑川人。”

  慈姑笑道:“南人嗜咸,北人嗜甘,我们南方人家常聊天有时会笑话北人吃鱼虾也要倒一勺蜜糖。大家彼此彼此。”

  这一番话说得在座学子们都哄堂大笑起来,南北之间碰撞,互相悄无声息的较劲,可不就在这日常生活里?大家都心有戚戚焉,因而也都笑了起来。

  “百姓日常调侃无妨大雅,可你们是今后国之栋梁,若心里存了南北偏见,那与国与民都不是好事。”慈姑正色道,“秦凤路杏酪同州羔赫赫有名、南都拨心面做冷淘、襄邑抹猪、共城香稻,这些都是北地有名的食物,并不输我这一桌川菜宴,北地南地各有其美食,若抱着一地一派当作真理,那可当真是可笑至极。”

  这话说得在理,本来因为慈姑这一桌菜而趾高气扬的北地学子也纷纷有些惭愧。

  慈姑便笑道:“南北卷子之事我虽然不懂,但却知诸位以后是要为官作宰的人,还请诸位瞧在今日这一桌美食面子上切莫因着地域偏见就草率行事害了一地百姓。”

  学子们正色,齐齐起身道喏:“受教。”

  一顿饭毕,南地和北地学子纷纷把酒言欢,将原先那些偏见放下,论起了诗文。

  慈姑悄悄儿回到楼上,濮九鸾正等着她,见她过来笑道:“可是无妨了?”

  慈姑点点头,只不过又有新的担忧:“北地与南地纠纷起来,官家于情于理都当调节一二,如今放任不管,总归伤了和气。”

  “他?”濮九鸾不语,官家如今昏聩了起来,大兴土木宠幸官宦,从前决断朝政论事不对人,如今却只顾着维护自己尊严,不惜颠倒黑白,这样的人又岂会推翻自己下的政令?

  他摇摇头,并不想叫慈姑思索这个,而是柔声问道:“你不是想去洛阳开店吗?近来可要去?”

  汴京城里的康娘子店开得红红火火,慈姑便兴起了要往洛阳去开分店的心思。

  毕竟洛阳是多朝古都,便是如今也被称为西京,繁华不逊汴京。慈姑便放下那些心思,专心致志收拾起行李来。

  作者有话要说:  宋朝和我们现在是反过来的,南方喜咸味,北方喜甜味。

  那个,能不能求个作者收藏?因为差几个就五百了,强迫症好想要个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