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摊丁入亩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1:55      字数:2204
  侯询此话一出,海瑞没话说了。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面,农民大多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实人。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这些老实人之外,还有那些流氓、地痞这种人,你和他讲道理,纯属白费力气,还不如给他两巴掌好使。

  而县太爷没办的一个个的亲自上门去抽,所以只能让士绅代为收拾,如此一来,县太爷即省了事,又能把黑锅甩到那些士绅头上。

  至于士绅中饱私囊了多少,实在不关县太爷的事,毕竟县太爷也不是一直在这里,过几年升官之后就走人了。

  到了明朝后期,也就和著名电影《让子弹飞》中差不多了。

  地主豪绅圈养家丁当打手,县太爷都得乖乖听话,不然的话,直接让流贼过来干掉你。

  无数黄四郎们就是这么练成的。

  而今天,朱慈烺的对手就是这些黄四郎。

  他一边敲击桌面一边说道:“二位莫在为此事争论,士绅无错,错的是那些懒政怠政的官员,如果那些官员能够严格监督士绅收税,那些士绅也不会肆无忌惮的中饱私囊,各地民众也不会举旗造反。”

  “所以,咱们这次议政,不止要议论如何改税制,还要议论如何能够有效的让那些懒政怠政的官员,有所改变。”

  侯询闻言拱手道:“殿下想要让国家昌盛,繁荣富强,臣等也是全力支持,但是如今国家正值危难时刻,还是请殿下稍缓几年再行改革。”

  看着眼前的这个老头子,朱慈烺一时间也不知说些什么。

  对于侯询,朱慈烺还算尊重。

  他能在去年李自成攻城的时候,抱着玉石俱焚的决心留在北京,便已经证明了他和那些顺风倒的言官不是一类人。

  而在之前辽东大决战的时候,他也能全力支持兵部作战,不惜将户部存银挥霍一空,也证明了他不是那种为了党争而不顾国家安危的一类人。

  现如今,他抱的观点,虽然处处透露着封建、守旧却也算是赤胆忠心,一心为国。

  他和黄道周是同一种人,是那种一般性的封建大臣,保守,忠心,不思变通,甚至还有些不识时务,明知道皇上和自己都支持改革的同时还能够提出反对意见。

  想到这里,朱慈烺缓声说道:“侯大人,现在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间,虽然危险很大,但同时也有着足够的理由。”

  “如果平定天下之后,再行改革,那些士族的反抗会更为激烈,到时候,势必会人头滚滚,天下大乱。”

  “与其如此,倒不如破而后立,直接开始改革,等到十年之后改革完成,天下也就彻底平定了。”

  朱慈烺的意思,就是破罐子破摔了,摔碎了,再重新和泥补上,反正都破了,总归要修的,与其这补一块,那补一块,倒不如回炉重造来的痛快。

  这时,一直沉默的于谦终于开口了,他问道:“殿下,您想怎么改?”

  于谦此话一出,还想说什么的侯询便闭上了嘴巴。

  虽说他是东林领袖,但是于谦却是朝廷首辅,他才是整个文管集团的头头,之前于谦一直低调,后来又去了辽东,所以他这个首辅也就算是个挂名,但是现在他回来了,还立了大功,如此一来自己这个次辅自然要后退两步。

  而且,侯询也想知道,朱慈烺的具体方法,如果万无一失,倒也可以试试。

  朱慈烺看着于谦开头道:“摊丁入亩,丈量天下土地,所有税收全部按着所种田亩收税,同时,取消天下皇室年奉,削减诸王田产,让其自行耕种,取消士人免税政策,让那些士人继续缴纳田产税。”

  明朝主要有三大税收,一个是人头税,即一家有几口人就交几个人的钱。

  一个是土地税,毕竟这些土地都是朱元璋老兄拼死拼活打下来的,你在这种地,当然要交钱。

  还有一个就是徭役,就是冬天地里没什么活干的时候,白给官府干活。

  有时候,修河堤,有时候修城墙,反正不让你闲着。

  这三样税收在光大的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了数千年,一直没什么变化,那些老百姓也只能背着这三座大山苦巴巴的熬日子。

  没办法,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指着商业税过日子,估计得饿死。

  而摊丁入亩也不是朱慈烺首创的,具体来说是雍正,他将人头税和土地税结合了起来,改成了种多少地交多少税。

  虽说听起来不错,但是实际算下来也差不多,换了个名头而已。

  明末著名学者黄宗羲曾经调查过那些所谓的税制改革,根据他调查,无论是一条鞭法还是什么法,刚开始的时候,老百姓的税确实少交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老百姓的税又会越来越多,一直到超过税制改革之前的赋税。

  这个定律被称为黄宗羲定律,公元二零零六年一月一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采纳了这个定律,彻底废除了农业税,如此一来,压了老百姓两千多年的三座大山算是彻底消失了。

  善莫大焉,真的是善莫大焉。

  当然,现在的朱慈烺可没胆子直接废除农业税,毕竟那年头什么产业没有,想要经济增长,唯一的道路就是种地。

  所以,朱慈烺也只能暂时改革一下,按着黄宗羲定律,在改革的前几年,让农民们喘口气,等到那些地主豪绅们抓到新税法的漏洞之后,自己再进行别的修改。

  后面几句就是和崇祯商量好的了,取消那些王爷们的封地,让他们自己参加劳动,毕竟朱元璋也是劳动人民出身,你们应该向祖宗看齐不是。

  当然,一切都是虚的,最后才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取消士人不纳税的权利,全国一视同仁,都得缴税。

  当这个想法说出来之后,还不等侯询提意见,海瑞便皱眉道:“殿下,此举臣认为不妥。”

  朱慈烺愣了他问道:“怎么不妥?”

  海瑞解释道:“殿下,现如今土地兼并严重,如果殿下要收那些地主豪绅的赋税,那那些地主豪绅肯定会将赋税直接压到那些老百姓身上。”

  这也是实在话,就和现在房地产类似。

  无论是房地产怎么改革,那些已经买了房的炒房客们,都会把成本加到那些租房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