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张若虚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1:44      字数:2212
  孔梓铭的财宝很多,足有七八车,而且里面有很多易碎的玉器、瓷器、琉璃等东西,再加上又是晚上,所以一行人一直找到了天明也没找到。

  天光放亮,朱慈烺有些遗憾的说道:“抱歉,我们可能没有弄来,或者是漏在什么地方了,你放心我已经派人去通知徐尚真了,他肯定能把剑带回来。”

  经过一夜的翻找,小乞丐脸上的希望也变成了失望:“找不到便算了,可能是命该如此吧,恩情报了,我也该走了!”

  朱慈烺闻言连忙挽留道:“姑娘,我军中尚且缺一名识文断字的师爷,你直接留下来帮忙如何,既能混碗饭吃,又能找你家的传家宝。”

  小乞丐摇了摇头说道:“我并不讨厌你,但是我不喜欢当兵的,所以抱歉了。”

  见小乞丐婉拒,朱慈烺也不好再挽留,只是拱手道:“那姑娘可否留下姓名,如果那传家宝有了消息,我也好通知姑娘。”

  小乞丐眉头一皱,似乎在犹豫什么,不过很快她便又松开说道:“小女子本名杨若虚,正准备去南方投奔亲戚,如果有缘的话,咱们再相见吧。”

  “杨若虚?”朱慈烺有些奇怪的笑道:“你这剑上镌刻的是李字,而你为何又姓杨呢?”

  杨若虚苦笑了一下,然后转身看向北方开口道:“和你聊的投缘,我便和你说上两句。”

  “家祖乃是壬辰倭乱中抗击倭奴的名将——杨元,当年平壤血战,家祖率军奋勇作战得到了主帅李如松的赏识,后来碧蹄馆一战,家祖又率领一千精骑救出了被围困的主帅李如松,李如松将军随即将佩剑送给了家祖。”

  “后来,大明和倭奴谈判破裂,倭奴左路军统帅小西行长率领五万大军进攻家祖镇守的南原。”

  听到这里,后面的事情朱慈烺已经知道了,所以他接着杨若虚的话说道:“后来杨元将军率领三千守军奋勇作战,对倭奴造成了重大伤亡,可是终是寡不敌众,被迫突围而出。”

  杨若虚苦笑一声补充道:“后来总兵麻贵以守城不力的理由,将家祖处斩于辽阳,我们杨家也就此没落,如今家门沦丧,只剩下我这个女孩子了!”

  朱慈烺看着眼前这个神色落寞的女孩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

  杨元将军确实是不世出的名将,他作战勇猛,军事能力很强,但是无奈手底下人太少才丢了南原。

  被麻贵处斩,也是有争议的,按着明朝的规矩,城池丢了主将就是要处斩,但是三千打五万,兵力比十七比一,重创敌军之后,率领几十人突围而出,也够交代了。

  但是,麻贵还是将杨元处斩了,对此朱慈烺也只能用麻贵的那句【非战之罪】来评价。

  然而,张若虚却并没有太过悲伤她背起行囊说道:“我走了,家祖的剑如果找到了,你好好保存就行。”

  又提到那把剑,朱慈烺随即想起了自己手中的湛卢剑,他连忙将剑取出双手递给了张若虚:“姑娘,这是我的佩剑,如果你不嫌弃的话,就先拿着这把剑吧,等你家祖的佩剑找到了,咱们再换回来。”

  张若虚上下打量了一遍剑身,随后将剑接过来舞了个剑花,再看剑身,此时剑上覆盖了一层白蒙蒙的光芒,她虽然看上去不太懂剑,但是也能看出来这把剑的不凡。

  “真是一把好剑啊!我正好缺把趁手的兵器防身。”

  朱慈烺一听随即想起了刚见面的时候,他被那个孔梓铭欺负的场景,于是他调笑道:“你会用剑,怎么还被那个孔梓铭欺负?”

  张若虚归剑入鞘,然后冷哼一声说道:“四五个人我还能应付,当时他们那么多人,又是再闹市,我若是将他打杀,少不了要蹲大牢,所以便没动手。”

  说完,张若虚抽出一根绑带熟练的将剑绑在了自己的背后。

  “走了,有缘再见!”

  说完,张若虚负着剑大踏步的向着南方走去。

  看着这姑娘的背影,朱慈烺负手而立,心中忍不住感慨道:真是个奇女子,如果生在我的那个年代,估计至少也是个985211的大学生吧。如今在这个时代流离失所,真是时代的损失。

  然而,也只是感慨而已,张若虚去不了现代,朱慈烺更是也回不去了。

  告别了这位奇女子,朱慈烺随即招呼属下们重新装车走人。

  等到了中午,徐尚真一行人也赶了回来,他拿出一把宝剑递给了朱慈烺说道:“请殿下恕罪,抄家的时候有个兄弟看到这把宝剑不错,便藏了起来,刚才回来听说殿下在找,所以连忙将剑交了出来。”

  朱慈烺拿过剑看了两眼,果真和杨若虚描述的一模一样,不过他也没有纠结藏剑的事情,而是对徐尚真问道:“孔家的事情办的怎么样?”

  徐尚真笑着回道:“已经办妥,不出十日,便会传遍天下!”

  ……

  徐尚真还是低估了这件事的轰动性,别说十天,仅仅三天山东河北一带便传遍了孔家给朝廷捐款的事情,与此同时,海瑞也将孔家兼并土地的事情爆了出来。

  孔家家主孔梓铭随即表示,退还所有兼并的土地。

  海瑞对孔梓铭深明大义的行为表达了高度的赞赏。

  消息传到朝廷,原本天天吵,夜夜吵的那些言官们,不吵了。

  人家孔家都说了,不是抄家,是捐款,你们还吵个什么劲?

  你要是硬说就是抄家,那就是没事找抽了!

  至于海瑞贪污受贿之类的问题,崇祯也直接下令了。

  所有关于检举海瑞贪污受贿却又查无实据的奏折,一经发现直接扣工资。

  言官们没啥额外收入,全靠工资养活,所以这招很有用。

  那些士子们也不吵吵了,因为他们发现现在的孔家和那位圣贤似乎没什么关系了。

  他们和普通氏族一样,兼并土地,欺男霸女,这个孔家,也不配成为他们心中的白月光。

  于是世界终于清净了,海瑞也得以在两地施恩布令,救济灾民。

  朱慈烺也清净了,他也不用整天因为海瑞替自己背黑锅的事情,头痛愧疚了。

  然而,他们两个谁也不知道,这次孔家的氏族之争,只是暴风雨前的一点小风浪,真正能够影响整个帝国的氏族,还在南方等着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