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商人不下贱
作者:一瓶水      更新:2022-05-17 12:51      字数:2239
  【叮咚,恭喜你,你的茶叶铁观音,非常适合宋濂的口味,宋濂好感+20】

  铁观音在这个年代还不是什么特别有名的茶,大家喝的最多的还是淮南茶。

  铁观音的出名要等到清朝中期了!

  茶放在宋濂旁边的桌子上,宋濂拿了一杯茶,喝了一口。

  “真不错,这是好茶,老夫活了一辈子,还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的茶。”

  “之前曾经听燕王殿下提到过你对于北方局势有独到的见解。”

  宋濂放下手中的茶碗,好奇的问朱明远。

  “不好意思,我只是当初在燕王殿下面前胡说八道而已。”

  朱明远心中想,朱元璋一定知道自己当初在朱棣面前说的话,朱元璋知道,朱标肯定也知道。

  “我听太子说过。你说的那个方法,确实不错。我今天来了,主要想听听你对其他方面的见解!”

  宋濂摸着下巴上的胡子问。

  朱明远看了宋濂,心里开始想起来。

  “这不是他听到的吗?也许又是朱元璋命令的,好像还在找我。

  好啊。既然你们在找我,我就看看你们能憋到什么时候。”

  朱明远并不想问自己一些莫名其妙的事。

  “老师想听什么见解?”

  朱明远问道。

  宋濂想了想,

  “今天王爷给你宅邸,听说你要开医院。

  今天我看了,你那地方周围,商铺很多,我想问你。你是怎么看士、农、工、商中的商的?”

  朱明远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在脑中组织语言。

  宋濂也没有追问,静静地等待着。

  15分钟后,朱明远开口了。

  “自古以来,商人都是属于贱藉的。我觉得这个法律不可取。”。

  “这是为什么呢?商人不生产,都是投机倒把,强买强卖,为什么不下贱呢?”

  宋濂反问。

  作为根正苗红的读书人,宋濂当然看不上商人。

  朱明远松松说,

  “老师,应天府是我的朝京师,全国的货物都集中在京城。

  我问老师,如果没有商人,可以只靠官府的力量,把天下的物资送到京城吗?”

  宋濂摇摇头说:

  “倒不是不行,但一定要花巨款。”

  “商人不生产,但起到运输货物的作用。

  天下这么大,单靠官府的力量是无法把货物运到天下的。

  我朝在洪武三年内实行开中法,以盐为利益,让商人将粮食和草运到塞外边境。

  如果没有商人,这个粮食怎么运输?在我看来,商人是天下上最不可缺少的存在。”

  朱明远抑扬顿挫,开玩笑说。

  宋濂听到朱明远的声音,有时沉思,有时皱眉。

  “朝廷是优待商人的意思吗?”

  宋濂反问。

  “我觉得不太可能。”

  宋濂迷惑了,说商人重要,说不应该优待商人,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我觉得朝廷三十税一的政策真的不行。”朱明远的声音很明快,听了宋濂的心在颤抖。

  宋坛蹙眉问道。

  “这是陛下钦定的政策,怎么不行呢?”

  “确实,世上商人是不可缺少的,但商人却不怎么期待。三十税一的法律实在太低了。”

  洪武初年,书籍,笔墨,农具,舟车,丝绸等免税。

  朝廷削减了300多个税务司局,简化了各种税目。

  农业税可以简化,商业税是绝对不行的。在我看来,商业税应该更高。”

  在去东宫的途中,宋濂的眉毛没有舒展过。

  他一边走一边想朱明远说的话。

  在东宫的书房里,宋濂看着坐在桌子后面的朱标,把今天朱明远说的话都重复了一遍。

  朱标和他的老师宋濂一样,皱着眉头,不知道朱明远说的是什么意思。

  “老师,我先去送你,已经晚了。”

  朱标望着窗外暗下来的天空,对宋濂说。

  宋濂向朱标鞠了一个躬,说:

  “太子殿下,多谢厚爱。”。

  朱标安排了马车,把宋濂送到了家。

  安排了宋濂后,朱标向御书房走去。

  大概朱元璋是历史上最喜欢在御书房办公的皇帝。

  来到御书房,发现朱元璋在这里。

  “老大,你来了,坐坐坐,赔父皇说点话。”

  在所有的儿子中,朱标无疑是最受宠的一个,甚至可以说其他儿子加起来都没有他受宠。

  甚至网上流传一个笑话,如果朱标谋反的话,朱元璋绝对会在第一时间段把自己捆得跟粽子一样,然后亲自站到太子宫宫门口。

  朱标来到朱元璋面前说:

  “父皇,老师已经走了。他今天问了朱明远商人的事,我那个弟弟的一番发言,可真是惊世骇俗。”

  朱标把朱明远之前的言论向朱元璋阐述了一遍,或者听到沉默不语。

  “他能有那个解,倒也说明他是用心了,只不过我实在是不喜欢商人这个群体。”

  “商人奸诈多诡,当年,倘若那些米商肯卖给你皇爷爷一碗……哦,不,半碗米,你皇爷爷也不至于饿死。”

  父母饿死在眼前,是朱元璋一辈子的伤痛,这也为他一生仇富埋下了伏笔。

  “对了,老四之前跟我说咱们请人家干了两回活的。还没有付给人家钱,所以我得找机会赏这孩子一点什么。”

  “老大,你觉得我想给这孩子点什么好,毕竟他叫了我那么多声父亲,做父亲的要是不给点东西,好像也说不过去。”

  朱标想了想。

  “父皇,要不这样吧,马上就是母后的50大寿了,咱们邀请朱明远来参加。”

  “酒席宴前,他如果看中了什么,咱们就送给他好了,这样也算是偿还了之前的恩情。”

  昨天早上朱明远正在睡觉,突然门被敲响了。

  门外传来了朱棣那个大嘴巴。噼里啪啦的声音。

  “老弟,我是你四哥,大白天的睡什么睡,赶快去穿衣服起来,老哥我有事要叫你。”

  自从那天送的宅子之后,朱棣就动不动以朱明远的四哥自居。

  不过这种称呼只是单方面的,朱明远可不敢把自己比做是朱棣的兄弟,人家皇亲国戚自己就是一个小小的农民,这身份差距太大了。

  而且一想到朱棣是自己的兄弟,那朱元璋不就成了自己的干爹了吗?有这样一个干爹。自己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今天是我母后的50大寿,我邀请你一块去参加寿宴,你准备一下,马上就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