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作者:远眠      更新:2022-05-16 18:57      字数:3869
  高考前的这一个多月,对一众考生来说可以算是痛并快乐着。

  有了回城的希望当然是好事,可这放下了多年的书本,想要重新拿起来,个中痛苦唯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时间此时仿佛被装了加速器,一转眼便到了指定的高考时间,许多人还没来得及将课本教材彻底消化一遍,便稀里糊涂上了考场,考完以后又稀里糊涂地走出考场,这场时隔十年之久、牵动无数人心神的高考,便这般落下了帷幕。

  考后众生相暂且不提,季家和姜家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如果不是村里人时常问起,一点儿都看不出他们两家有过考生。

  季奶奶和姜老大作为疼孩子的家长,舍不得给几个孩子增添压力,便索性不多问,连队上那些亲朋邻居的问询都一并挡了去,倒是让季曼他们意外得了几分清闲。

  准确说,真正觉得清闲的只有季曼自己。

  姜成磊向来是个心思重的,再加上这是恢复高考的头一年,没有前例可循,不知道会不会在录取时卡成分,他心中的担忧纷扰可想而知。

  “目前”根正苗红的颜妙妙心里也揣着不少事。

  虽然她娘家父母那边前几年就已经早早平反恢复职位了,就算是没平反那会儿,当初跟季明伟结婚时部队审查那关也过了,照理说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她自觉考得也不差,但不到通知书下来那一刻,她总归是没法彻底放心的。

  而且,就算考上了,麻烦事也多着呢!且不说到时候家里到底怎么安排,光是队上的造纸厂交给谁来挑大梁,就够她头疼一阵的了——指望潘家兄妹肯定不行,最好得从本地人里头选。

  潘家兄妹想考上大学的心比她急切多了,考试前复习时恨不得通宵达旦,考试以后也没闲着,第一时间估完分以后,相当实际地填了老家市里的大专,还是上头明确说了会因为缺人而扩招的师范和医学专业,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俩应该是回城有望了。

  造纸厂毕竟是大队集体的产业,稳定赚钱才是队员们期望的状态,管理层频繁变动可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这段时间颜妙妙就一直在和潘家兄妹俩私下讨论厂里的人谁能挑大梁,又挑了几个人选以待观察,忙碌程度丝毫不亚于考试前。

  冬日天冷,山上的野兽也不怎么出来了,季曼和姜成磊的“小生意”因为高考断了数月,考后又逢上这大冷天,她心中蠢蠢欲动的上山心思不得不缩了回去。

  “好无聊啊……”她一边烤火一边往炉灰里埋了两根细长的小红薯,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忍不住仰天长啸。

  “还是咱家成武好,一天到晚就知道傻呵呵笑,既没有烦心事,也不觉得无聊……”被奶奶拘在家待了好几天的季曼现在连以前最喜欢的小侄儿都开始看不惯了,满脸哀怨地嘟囔道。

  季奶奶将箩筐里的乱麻往孙女怀里一塞,挡住了她跃跃欲试想要往重孙子的小肉脸蛋上招呼的手:“闲着没事干就帮我整理麻线,绕成团,省得放筐子里翻来翻去给绕打结了,少在这招惹你侄子,闹哭了你又不哄。”

  不是老太太有了新人忘旧人,实在是这个“旧人”不太靠谱。

  捏小成武的脸蛋、rua他的头发……逗弄得孩子哇哇哭然后把他往老太太或颜妙妙怀里一塞就跑这种事,季曼可不止干过一次。

  有这样的前科在,季奶奶不防着她才怪呢!

  今儿孙媳妇不在,老太太可不想哄哭唧唧的小娃娃。

  被奶奶这么直接一说,季曼悻悻笑道:“我又不是故意不哄……你确定我去哄的话,小家伙不会越哭越厉害?”

  别看小侄子年纪小,他记仇着呢!

  先逗哭紧接着就能被“坏姑姑”哄笑这种事,绝对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他不哭得更厉害就不错了。

  “明明哥哥和嫂子都不是爱哭的人,偏偏生出了个哭娃娃,要是个女孩子还好,最多被人说一句娇气包,男娃娃这样就不太像样……”像是还嫌奶奶和小侄子不够生气一般,季曼还实力嫌弃了小侄子一波,拉足了十成十的仇恨值。

  两岁出头的小成武机灵得很,闻言立即挥舞着他的小拳头嚷嚷道:“姑姑坏!成武不哭!”

  见小家伙胆敢跟自己叫板,季曼更来劲了,一脸搞怪地吐舌做鬼脸:“略略略!明明成武就是个哭娃娃、小哭包!”

  “不是!不是!”

  “就是!就是!”

  眼看着年纪差了十几岁的姑侄俩争执得不亦乐乎,季奶奶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成武,别跟你姑搅和,她太幼稚了,咱们成武是大孩子了,不跟姑姑一般见识。”

  这么多年下来,在不带亲人滤镜的情况下,老太太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自家孙女撩闲的时候有多欠了。

  这种情况下,与其出言制止曼曼,不如先把重孙给安抚下来——小成武可比孙女好说话给面多了。

  果然,老太太此话一出,方才还气得小脸通红的小家伙顿时变了样,小下巴骄傲一抬,昂首挺胸,大声道:“好,成武乖!大孩子!”

  被奶奶和不到三岁的小侄子联合围剿,季曼眼中笑意不减,面上却装作气呼呼的样子,雪腮微鼓:“奶奶你就惯着这个哭包吧!”

  没等重孙再度炸毛,季奶奶就率先哼道:“我看是我太惯着你了才对,别

  废话,赶紧给我缠麻线团。”

  “缠,这就给您老人家缠。”季曼无奈地认输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就算她还想逗小侄子玩,谁让她现在是一对二呢!

  得胜的小成武露出了白花花的小米牙,眼睛眯成了弯月牙,叫人见了心痒痒,直想伸手揉揉他毛茸茸的小脑袋才舒坦。

  季奶奶笑眯眯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成武乖,好好坐着烤火,饿了就跟太奶奶说,太奶奶给你蒸蛋蛋吃。”

  想到蛋羹那顺滑鲜嫩的口感,小家伙下意识吸溜了一下口水,眼神晶亮:“成武乖!吃蛋蛋!”

  季明伟部队有津贴,颜妙妙在队上的造纸厂也拿的满工分,再加上季曼靠着打猎偶尔也能给老太太塞个块儿八毛的,尽管季奶奶现在已经不怎么上工了,季家的日子也过得还算不错,起码小家伙的鸡蛋还是吃得起的。

  但是能吃得上并不代表不馋,小孩子嘛,哪有不馋的!

  可爱的馋相惹得季奶奶和季曼齐齐抿嘴偷笑,他自己还恍然未觉。

  今儿天气不太好,天光不算明亮,屋里的光线自然就更暗了,衬得炭火盆里明明灭灭的火光格外温暖显眼。

  为了取暖,他们仨都坐在炭火盆附近。渐渐的,季曼先前放进去的小红薯慢悠悠飘出了诱人的香味。

  原本还安分坐在小板凳上的小家伙坐不住了,屁股忍不住挪啊挪,带动小板凳吱呀作响。

  季曼原本也有点馋得慌,但见小侄子馋成这样,她的那点馋意便被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瞧把我们小成武给馋的!”

  “香!”小家伙两眼放光,嫩生生的小手指着炭盆喊道。

  “嗯,香!那我们小成武要不要吃呀?”她笑眯眯地“引诱”道。

  “吃!”小家伙完全没有察觉到姑姑的逗弄之意,脆生生地一口应下,声音响亮得很。

  然而,季曼并没有被他的响亮和赤诚感动。

  “成武想吃啊——”她起初还笑眯眯的,但很快就故意皱眉道,“可是红薯还没熟,吃了小肚肚会疼的,不能吃怎么办呀?”

  小成武仍旧目光灼灼地盯着炭盆,像是要透过外面的炭火和灰烬透视里面的红薯一样,闻言神情不变,泰然回道:“成武可以等!”

  “妈妈说了,没熟,不能吃,等等就熟了。”一字一句,带着孩子稚嫩的认真。

  再度逗孩子失败,季曼这次倒不像上次那样失望,而是笑眯眯地摸摸他的小脑袋瓜:“成武真聪明。”

  然后她还不忘扭头跟奶奶夸夸嫂子:“妙妙姐可真会教孩子,咱家成武比村里其他小孩机灵多了。”

  季奶奶一边缝自己前两天不小心刮破的衣服,一边笑道:“妙妙确实会教孩子,不过村里其他孩子也不差,你少在那瞎说,小心让人听去笑话咱家王婆卖瓜。”

  季曼嘿嘿一笑,嘟囔道:“这不是在家嘛!出门了我就不说了……”

  她又不傻!

  季奶奶嗔道:“要是说惯了嘴,一不留神话就呲溜出去了,到时候哪还由得你!”

  知道老太太平日便是与人为善小心谨慎的性子,季曼倒也没有非要争辩自己不会不小心,而是乖巧应了:“好嘛,我以后保证不说了,在家也不说,就心里偷偷想,保准不让人知道。”

  她一装乖,季奶奶就拿她没辙了,满是褶皱的手指凌空点了点她:“恁大个姑娘了还皮得很,你啊……”

  季曼笑眯眯地拨弄着炭盆里熟得差不多了的小红薯,小心将其夹了出来,稍微晾凉了一点以后才小心翼翼地剥开外面那层烫手焦黑的皮,露出里面软糯金黄的红薯肉,本就诱人的香味更是随着她的动作四溢开来,引得小成武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嚷嚷道:“姑姑……”

  好在她没有继续逗弄他的意思,见他眼巴巴地瞅着,便伸手过去:“喏,我给你拿着,烫得很,你自己吹吹再吃。”

  她烤的这两根红薯个头都不大,属于那种细细长长的品相,容易烤熟,剥皮以后也凉得快,故而,这会儿让他上嘴咬也不怕真烫坏孩子,让他自己吹吹再吃什么的,只不过是季曼随口说说而已。

  但小成武却听话得很,当真鼓着腮帮子吹了好几下,才小口咬了一下,发觉不烫口以后眼睛一亮,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见小家伙吃得这么香,季曼的馋虫也被勾了出来,正琢磨着等他吃完自己也要把剩下的一根红薯和奶奶分了吃掉呢,大门便被“轰”一下推开了——

  “考上了!”

  “曼曼我们都考上了!”

  “我们可以一起去上大学了!”

  凛冽的寒风吹进来,炭火盆积聚起来的那点暖和气儿在冬日的冷空气面前毫无抵抗之力,激得季曼下意识打了个寒颤。

  然而,此刻她丝毫没有意识到冷这回事,只觉浑身上下热血沸腾:五岁那年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现在,他们两家的命运都将彻底改写了!

  顾不上“嗷嗷待哺”的小侄子和手上香甜诱人的烤红薯了,她腾地一下站起来,对着门口目若繁星的少年粲然一笑。:,,,